意识形态批评_第1页
意识形态批评_第2页
意识形态批评_第3页
意识形态批评_第4页
意识形态批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识形态批评郭继宁意识形态批评的关键词批判阶级意识形态革命……倾向性立场:话语理论预设——批判性话语理论话语指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立场道义立场道德自信唯有真实的苦难,才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自恋者并不是受一种严格内化的良心或由负罪感来支配的;他们更像是一个需要他人照料但又反对亲密行为的“混乱的和受冲动驱使的人物”。自恋者忍受着弥漫的空虚感和自尊深深地受到扰乱的痛苦。自恋是一种防御性的策略,这种策略与现代世界的威胁特性是相适应的。自恋者既反对同过去的关系,他们以心理上的摧残作为一种对目前世界所出现的危险以及对所有事情都可能要到末日的恐惧的反应。身体不可能再是依据传统的仪式被接受下的一个核心部分,需要食物的和需要装饰的东西,它变成了自我认同投射的一个核心部分。p206到了成年期,这些特质便产生了一种类型的人,这种人倾向于神经质地依赖他人,特别要求维护自尊,但是由于他们自主独立性还不充分,因而也不能够与他们进行卓有成效的交流。这样的人又不能与现代生活情景所赋予的风险形成妥协。因此,他们就可能会依赖与对身体的吸引力的保养,或也许是对个人魅力的培养,来达成对生活危险的控制。本雅明曾经提到过法西斯的“政治美学化”现象,而60年代末的左派电影文化运动则走向一个相反的方向:美学的政治化。核心概念“意识形态”一词的意义由几个世纪累积而来。

雷蒙德·威廉姆斯在《关键词》中认为,这个词有三个意义:1一个代表特定阶级和集团的信念体系2一个虚幻的信念体系--错误的观念和意识--它和真正的或科学的知识相对3意义和观念的一般过程。对马克思来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如何以一种不涉及暴力和强制的方式被人们再生产出来的方式。

阿尔都塞的“回到马克思”与拉康“回到弗洛伊德”相呼应,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对他们的精神领袖和奠基性的作品发展出一套复杂的回应。在阿尔都塞的公式中,意识形态是“一套既存的表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是形象、神话、观点或概念)系统(有它自己的逻辑和原则),并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具有历史的作用”。

意识形态是“个人对于他们生存的真实状态的想象性关系的表现”。意识形态通过“询唤”的方式运作。“询唤”一词最初是从法国立法程序中借用过来的。它使人想到一种号召个人的社会结构和实践,赋予他们一种社会身份和把他们建构为一种主体,使他们不加思考地接受一定生产关系体制内所赋予他们的角色。阿尔都塞方法的新颖之点是不把意识形态看作是错误意识的一种形式(来自于不同阶级立场的片面的和扭曲的观点),而是一种“构成经验自身的社会秩序的客观特征”。曹征路《那儿》又名《英特纳雄那儿》

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萨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立场与方法回到马克思主义底层叙事意识形态的调色板乔姆斯基我们的立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这一理论在左派批评圈内简称为ISA。根据格雷姆斯的霸权概念,阿尔都塞把上层建筑分成两种“情况”:

1.政治-法律的(法律和国家)

2.意识形态的。前者是压迫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院、监狱;后者包括教堂、学校、家庭、政党、电影、电视、以及其他文化机构。对阿尔都塞而言,自然出生的“个人”实际上是文化生成的“主体”。“自由”本身就是一个想象的建构,它的基调常常是摇摆的,并回避了无形中的社会控制。在拉康镜象阶段的意义上,自由是想象的产物,因为孩子误认为他自己是一个统一的主体。对阿尔都塞而言,社会主体误认为他自己具有自由的个体性,而事实上他们是“被放置在”主流的社会关系中。在那里,富有的公司控制着工人,男人控制着女人,等等。意识形态使社会的不平等和控制的关系自然化,把它们传播为一种自然的、不可改变的事物。把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是确保主体接受维持一个压迫性的社会秩序所必须的价值的观念和拉康关于主体建构的思想观众被捆绑进一个误认的结构,接受指定给他们的身份,由此把他们固定在一个使特定的感知和思想模式显得自然化的位置上。电影机器和特定的电影手法(透视的影象、主观视点的剪辑)都用来使观众臣服。如果说爱因汉姆把摄影机固有的现实主义看作是一个美学的缺点,那么阿尔都塞的理论则把它看作是一个先天的意识形态的缺点。就象巴赞和克拉考尔欢呼电影的现实主义是民主参与的催化剂,阿尔都塞把它看作是镇压的专制主义工具。他们认为,正是摄影机的固有的现实主义使得它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一种共谋关系。电影机器远远不是推进到达影象多义领域的民主的渠道,它和它的现实主义风格只是把观众缝合进资产阶级常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电影评论人发现,电影以两种方式制造那些观念:剧情中的价值观念(叙事、角色、他们的冲突、冲突的结果)与存在于电影本身物质基础中的观念——制作电影的机械的、实质的机器,以及制作、发行和放映的方式。在两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者都找到了证据,证实电影在创造幻觉,并传递错误的讯息给观众。在内容的层次上,故事环绕着个人进行,个体最终透过个人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表现出人生的问题是个人的、不是更大的力量的结果,因此也不需要群体的行动来改正这样的观念。譬如,即使在战争片中,社会和政治的问题也被缩小,重点放在个人英雄主义或软弱行为的表现上。在物质的层次上,电影机器被视为幻觉的制造机,隐藏自身的活动,创造一个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如同“现实”般的幻觉。

《电影手册》编辑之一的尚一路易·柯莫里曾经以此观点,分析电影机器的发展。他表示,电影是两种力量的互动——意识型态和经济(马克思的基本假设)。出自十九世纪对科学与实用的兴趣,这种意识型态的欲望在客观地探究生命本身,除去主观的干预。促使电影“发生”的经济欲望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是意识型态的动机一开始就不那么纯正(柯莫里在此就像其他现代马克思主义者一般,相当程度凭藉着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观念,认为你永远无法不透过语言和文化的滤镜来观察世界),因为电影技术从未是中性的。电影技术的发明在复制发明者所感知的世界。依循着西方世界一套长期的再现传统,它可追溯自文艺复兴绘画对透视的发现。同时,电影所以存在的经济动机当然事先排除了那些形式和内容都会困扰付钱观众的电影。因此电影无可避免地附和着资本主义的意识型态,支持该经济制度所能产生的种种病征。某方面来说,马可思主义对电影的批评取向似乎在揭露形式带来的幻觉,使观众完全推翻电影。但是人们很难想像现有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制度会有任何的改变,足以对电影造成重大的影响。第一眼看来,主流电影皆不足取,因为它们必定助长马克思主义者视为有害又邪恶的制度。然而,柯莫里和同为编辑的尚·纳波尼却主张,《电影手册》的批评目标不只谴责主流电影,还要找出那些不全然支持主流文化观念的电影。在他们为杂志的编辑政策设定基本的指导方针而撰写的文章《电影/意识型态/批评》中,列出了各种提供另类选择的电影。有关社会中意识型态一个基本的现代观念就是:它不是绝对的。显然,如果主流的意识型态没有裂缝的话,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观念便不可能存在。在任何意识型态的系统中,一种对立的、次要的意识型态将会生根。辩证运作着。如果你有一套倾向保守的价值观念,自由的观念便会显露。如果你表达法西斯的想法,共产主义的观念必将兴起。《意志的胜利》

剧照第二节意识形态批评的意义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影评人的工作有两方面:第一,影评人要揭发电影在故事层面和符号运用层面的幻觉——灯光、剪接等符码的运用,造成时间和空间连续的幻觉。第二,影评人要推崇并支持那些在主题或形式上真正激进或具革命性的影片。

如:比尔·尼可尔斯在他的《意识型态与影像》中,对某些影片进行了详尽的文本分析显示:约瑟夫·冯·史登堡和希区柯克虽然名义上是主流导演,却拍摄出对主流规范不满的电影。在尼可尔斯《金发维纳斯》(《BlondeVenus》,1932年)和希区柯克的《鸟》(1963年)中,“在古典叙事剧情连贯流畅的感觉中,带有明显瑕疵”的证明。

在《金发维纳斯》中,好莱坞影片中通常的女性角色被颠倒了。其中表现出导演与制片商人之间的意识形态角斗。

《群鸟》剧情任性的富家女米兰妮与律师米契在一家宠物店里不期而遇,两个同样好强的年青人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彼此都对对方隐隐产生了好感。次日,米兰妮以给米契的妹妹祝贺生日为名,造访米契居住的波德加湾小镇,归途中突然被一只海鸥啄伤,不得不暂时留在波德加湾养伤。在这里,米兰妮认识了米契的母亲利迪亚、妹妹凯西,以及他的前任女友安妮,她与米契的感情也在顺利发展。就在这时,灾难发生了。先是一群海鸥突然袭击了米契妹妹的生日野宴,接着一伙麻雀又把米契的家搅得天翻地覆。次日,一位镇民在家里被群鸟杀死。与此同时,米兰妮到学校接凯西,却发现校园里密密麻麻的已经聚满了鸟群。孩子们迅速被疏散回家,疯狂的鸟群在路上袭击了他们。镇上的加油站也遭到袭击,酿成了一场可怕的火灾。灾难不久就降临到了我们的主人公身上,安妮为了保护凯西,死在鸟群的喙下。米兰妮也因一时不慎而被啄成重伤。被折磨得接近崩溃的米契一家决定离开波德加湾,入夜时分,四个人蹑手蹑脚地穿过麋集的鸟群,钻进汽车,消失在黑暗里。第三节个案分析

观看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运用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深层分析。剧情简介:

一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由D.W.Griffith格里菲斯执导,美国纪元影片公司1915年出品。主演莉莲.吉许、梅.马什。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两个家庭的命运,南方庄园主卡梅伦一家原本过着安逸的生活,南北开战后,卡梅伦的儿子走上前线,与北方的昔日好友斯通曼兄弟成了敌手。战后,黑人烧杀抢掠,卡梅伦的长子组织三K党,对黑人报复。影片充满了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