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3、4课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林黛玉进贾府(3、4课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林黛玉进贾府(3、4课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林黛玉进贾府(3、4课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林黛玉进贾府(3、4课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黛初会—心有灵犀一点通1/30林黛玉2/303/304/305/30林黛玉形象:从哪几方面描写林黛玉?

外貌行为语言心理6/30众人眼里黛玉:王熙凤眼里黛玉:宝玉眼里黛玉:众人关心是黛玉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病弱和不足描写近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标致和气度非凡两次铺垫后,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了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性格特点,工笔细描,表现无与伦比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风流俊逸病美人图,也只有宝玉能看出,他人无法发觉。精读赏析——A、外貌描写7/30B、行为、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①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②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以为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能够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③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不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

小结:尽管外祖母口口声声“心肝儿肉”地疼她,林黛玉却总有寄人篱下感觉,所以待人处世一直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表达了她细心多虑,自尊自卑。语言描写:

①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是大舅舅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珍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8/30C、语言与细节语言描写: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细节描写: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

连一些细小地方,林黛玉都不放过,说明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心态。

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留心改口。黛玉言谈举止,表明其教养非同普通,也表明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心理。

小结: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弟兄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自尊心,也有很强自卑感。所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是寄人篱下心态反应。9/30林黛玉性格总结聪明识礼,慎重多虑细心机敏,自尊自卑有寄人篱下之感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言行)多心林黛玉“三多”10/30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落人亡两不知!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11/30贾宝玉12/3013/30贾宝玉人物分析A

一、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二、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端厮混”。

贾宝玉是给全家人带来灾害祸根且喜怒无常

贾府内外这些人贬斥贾宝玉话,充分表现了他反封建叛逆性格。人们把他说得这么坏,是因为他所作所为不符合封建正统人物要求,违反了封建正统世俗常情。由此可见,贾宝玉是封建阶级叛逆形象。

出场前(侧面描写):14/30贾宝玉人物分析B出场后(正面描写):

宝玉出场后,作者首先从黛玉眼中所见来着力描写他外貌,先写衣着打扮,后写神态表情。在黛玉看来,宝玉并不是什么“惫懒人物,情懂顽童”,而是一个眉目清秀、英俊多情年轻公子,并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

行为描写:肖像描写:在他人看来是他“命根子”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话说,就是“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一个形式。15/30贾宝玉人物分析C《西江月》词:

第一首词着重在概括贾宝玉性格特点。“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最主要,也是最可贵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反抗精神也集中表达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恪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么一个“愚顽”“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可贵之处。

16/30

第二首词着重在从批评告诫角度,正文反作,进一步歌颂贾宝玉叛逆性格。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那些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应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不满和反抗精神。

这两首词模拟封建正统派人物口吻,利用了明贬暗褒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嘲讽、批判,实际上是在歌颂,既揭示了贾宝玉叛逆性格,也表示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思想感情。17/30《西江月》二词总结贾宝玉其一:似贬实褒,歌颂了宝玉反封建叛逆性格。其二,“正文反作”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玩世不恭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精神。18/30贾宝玉性格眉目清秀、英俊多情

率真聪慧叛逆反对封建束缚,追求平等自由19/30人物描写总结:比较人物出场前后不一样之处⑴出场前不一样点:描写角度不一样:熙凤:先声夺人→正面描写宝玉:他人介绍→侧面描写利用手法不同:熙凤:利用对比→突出其特殊地位宝玉:先抑后扬→反衬相见后不一样⑵出场时:不一样点:熙凤:围拥而出、笑语喧声→俗气泼辣宝玉:单独出场→叛逆⑶出场后:外貌不一样:熙凤:重在表现“她”“风骚、狡黠、泼辣”宝玉:重在表现“他”美貌、多情。语言不一样:熙凤:突出其善于逢迎、圆滑狡诈宝玉:突出宝黛相见如故、情投意合20/30学习古代小说中人物出场描写方法

凡是成功人物出场描写,不但能很好地表现人物个性特点,给人留下鲜明印象,而且能引发读者对这一人物兴趣。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描写人物出场,从来受到人们高度赞扬。【知识积累】小说人物常见出场方式有:⑴开门见山。又叫单刀直入法。这种方法比较常见。它不拐弯抹角,一开篇人物就走出场来。这种方法质朴、平实。⑵先声夺人。也就是先描写人物语言,再交代人物出场。这种开头给人一个自然之感。⑶陈说铺垫。铺垫也叫伏笔,是对将要在文中出现人物预先作揭示或暗示。⑷悬念设计。悬念是人们在阅读、观赏文学作品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十分关心一个迫切心理活动。悬念设置,会迫使读者去寻根究底。⑸金钩倒挂。又叫倒叙法。它往往先写人物最终命运或结局,然后追述其经过。这种方法开头,一样能够引人入胜,激发读者兴趣。⑹娓娓道来。要求开篇用如话家常形式和语气,向读者介绍人物和相关环境背景,然后自然地引出人物。21/30金陵十二钗22/30林黛玉23/30王熙凤薛宝钗24/30迎春元春25/30惜春探春26/30史湘云秦可卿27/30李纨妙玉28/30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秦可卿李纨巧姐妙玉巧姐29/30结束语《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序幕部分仅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