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政区沿革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历史时期政区沿革一、先秦时期行政区划和地方控制二、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三、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四、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五、历史时期我国政区变迁规律六、历史时期政区改变影响原因分析1/99一、先秦时期行政区划和地方控制1、九州说2、畿服说3、分封制4、郡县起源2/991、九州说

是假定夏商周时期行政区划,不是真正行政区划,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地理区域观念

九州指是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凉州、徐州。冀州:今山西、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兖州:今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北部;青州:今山东中部及东部;徐州: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扬州:今江苏和安徽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荆州:今湖南、湖北两省大部分和江西西部;豫州:今河南大部及湖北北部;梁州:今四川、重庆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南;雍州:今陕西西北部和中部、内蒙古南部、甘肃及其以西。3/992、畿服说

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商周时期实施分封制理想化产物,它以王畿为中心向四面扩展,按照一定距离划分若干区域,各服对中央王朝形成程度不一样臣服和纳贡关系,这种整齐划一政区划分在商周时期也是不存在。《国语·周语》作甸、侯、宾、要、荒五服,以五百里为差;《禹贡》作甸、侯、绥、要、荒五服,以五百里为差;《逸周书·职方》称方千里内为王圻(qí),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服。4/993、分封制

(1)夏、商封国(2)西周分封制5/99

(1)夏、商封国夏、商王朝都城周围为王畿区,周围地域分布着众多方国。方国对夏、商王朝负担一定义务,但各方国是相对独立政治实体。

6/99

夏方国7/99商方国8/99西周形成比较完备等级分封制。

宗周、成周为王畿区,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区以外广大地域分封给诸侯。周王在王畿内、诸侯在封国内,又按宗法制度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又对士进行分封,这么天子、诸侯、卿大夫都有直接统治区和间接统治区,形成多层次有不一样隶属关系政权和政区系统。(2)西周分封制9/99西周分封诸侯国10/994、郡县起源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宗法血缘关系淡化,诸侯势力强大后不尊王室,相互争霸,各国内部斗争也很激烈。楚王问鼎、春秋五霸、三家分晋。争斗使大批诸侯国被毁灭,大量强宗贵族被毁灭。春秋诸侯国林立-战国七雄。对新取得土地和人民,诸侯国不再进行分封,设置县或郡,由国君派官吏直接管辖,郡、县开始出现。郡县出现背景11/99

最先出现是县。楚国最先设县,楚武王(公元前740-689年)灭权国后设县(《左传·庄公十八年》)。以后秦、晋、齐、吴等国陆续设县。郡较县晚。晋国最先设郡,晋惠公元年(公元前650年)晋国已经有郡存在(《国语·晋语》)。郡最早设置于边远地域,经济不如县富庶。郡、县大小没有定规,郡、县间也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到战国时期,郡县制初步形成,各诸侯国普遍设置了县,郡设置也逐步增多。各郡县大小逐步一致,战国中期形成了由郡辖县关系。郡县出现12/99二、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1、秦代郡县制确实立2、汉代郡国并行制3、州制产生4、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13/991、秦代郡县制确实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郡县两级制。秦初设郡36个,后伴随疆域扩大,到秦末郡增加到40多个。秦郡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经济比较发达、政治地位主要地域。淮河、秦岭以南只有12郡,仅占1/4。县数目预计在1000个左右,少数民族地域县称道。平均1个郡统辖县20个左右。14/992、汉代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设郡县制,同时分封子弟为王、侯后经不停削藩,到汉武帝时王国、侯国地位大致和郡县相当。

西汉末元始2年(2)全国有郡(83)、国(20)103个,辖县、邑、道、侯国等县级政区1587个,平均每郡(国)统15县。

东汉永和5年(140)有105个郡国、1180个县、邑、道、侯国。汉代郡国设置15/99

郡县(道、邑、侯国)中央 王国县汉代行政区结构图16/99

西汉时期103郡国中,秦岭淮河以南只有29个,而关东地域达50郡,说明西汉时黄河中下游仍是非常主要政治经济区。汉代郡国分布17/993、州制产生

汉代100多个郡(国)相对秦朝40多个郡,数量上有很大增加,为了加强对郡管理而设置监察区。州产生缘由18/99

汉武帝时先后设置有冀、豫、徐、青、兖、幽、并、荆、扬、益、凉11州和朔方、交趾2部,共计13州、部,后又在京畿及附近七郡设置司隶校尉,全国分为14州、部。东汉初省朔方入并、凉2州,改交趾为交州,东汉末又增置雍州,为14州。汉代州设置情况19/99

最初州只是朝廷派出机构,与郡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刺史不是常设官员,没有固定治所。西汉末刺史(或称州牧)权势有所增大。东汉初刺史常驻地方,有了治所,但东汉大部分时间里,州是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刺史依然不直接干预地方行政。汉代州职能20/99

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朝廷给州牧、刺史以兵权、行政权,州成为郡上一级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转化为州、郡(王国、属国)、县(邑、道、侯国)三级制。东汉末年州成为地方一级政区21/99

14州、部辖区:

司隶校尉部: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河南开封以西及登封、内乡以北;豫州刺史部:今河南东部、南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冀州刺史部:今河北西南部,山东西北及河南东北部;幽州刺史部: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东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吉林西南部以及朝鲜北部;并州刺史部:今山西大部,内蒙古、河北一部;凉州刺史部:今甘肃大部,宁夏中南部,青海东部;徐州刺史部:今江苏长江以北,山东东南部及安徽东部;兖州刺史部: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青州刺史部:今山东北部和东部;荆州刺史部:今湖北湖南两省,河南南部,贵州东部,广东西北部,广西东北部,江西西端一小部分;扬州刺史部: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浙江、福建三省;益州刺史部:今四川、重庆、云南三省市大部,贵州中西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广西西北部及越南西北部;交州刺史部: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中北部,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一小部分;朔方刺史部:今陕西北部,山西西部,甘肃东北部,宁夏北部,内蒙古河套至阴山南麓。22/99东汉十三刺史图23/994、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三国时曹魏有司、豫、冀、兖、徐、青、雍、凉、并、幽10州全境和荆、扬二州江北一部。吴占有荆、扬、交3州(与魏荆、扬二州隔江相对)。蜀仅占有益州1州。魏灭蜀后分益州置梁州,吴分交州置广州。三国末年有州18,领郡国158,县1190。三国时期州郡县设置24/99

州郡县设置:西晋分雍、凉、梁三州置秦州,分益州置宁州,分幽州置平州,灭吴后将南北荆、扬州分别合一,全国共19州,162郡国,1232县。平均每州领8-9郡,每郡领7-8县。州郡数量比汉代有所增加。

州郡分布:南方州增加到9个,约占全国1/2;全国162郡中,秦岭淮河以北86郡,以南76郡(汉代29个),南方郡数量有较大增加,南方州、郡数量增加,与南方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有较大关系。

西晋末年州郡激增:永嘉之乱后,南北分裂,南、北各朝大量增置州郡,东晋南朝为了安置北方流民设置了大量侨州郡县。西晋州郡设置25/99到南北朝末年,南、北方共有州253个、郡617个。与西晋相比,州增加了10几倍,郡增加了6-7倍。大量设州郡使州郡县各级之间管理极不合理,平均1州领2-3郡、1郡领2-3县,还有1州领1郡、1郡领1县或2州合管1郡、两郡合管1县(双头州郡),或者州不领郡、郡不领县。南北朝时期州郡县设置26/99

州郡区划分割频繁,造成行政管理混乱,如梁朝有20多州长官不清楚自己所管辖地域范围。有甚至是“散居无实土,官长无廨舍,寄止民村”(《南齐书·州郡志》)。伴随州数量增多,有直接管县,南北朝后期郡逐步变得有名无实,州、郡、县三级制逐步失去意义。州郡县三级制瓦解27/99 郡县中央州 国县东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结构图28/99三、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一)隋、唐前期州(郡)二级制(二)唐后期、五代道、州、县三级制(三)宋代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29/99(一)隋、唐前期州(郡)、县二级制1、隋代州(郡)县二级制2、唐前期政区30/991、隋代州(郡)县二级制隋文帝时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改革,废除侨州郡县,实施以州领县二级行政制度,隋炀帝时改州为郡。

隋代有190郡、1255个县。

郡县分布:主要在黄河流和江淮地域,江淮地域郡设置显著增多。31/992、唐前期政区唐朝前期继承隋制,实施州县二级制。唐初因安置归附将帅和疆域扩大新设置了不少州县,州县数量比隋代多,贞观年间全国有358个府州、1557个县。唐中期因为疆域扩大和南方开发,增设新县。至开元、天宝年间有328个府州、1573个县。唐前期州县二级制32/99

唐朝初年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域设置都护府: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6个,都护府下管辖若干羁縻府州,羁縻府州都督或刺史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内部行政事务自主,朝廷极少直接干预。中央州(郡)隋、唐前期行政区划结构图唐初在少数民族地域政区设置县33/99(二)唐后期、五代道、州、县三级制唐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依“山河形便”(《通典·州郡二》)分全国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开元(733)分山南道为山南东西两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另将关内道首都长安附近诸州划为京畿道,将河南道东都洛阳附近诸州划为都畿道,总计15道,南方8,北方7。唐代道设置34/99唐十五道图35/99

道最初只是地理区域,中央派出监察官员也不以10道为依据,天授2年(691)以后10道才成为监察区。开元增至15道后,“每道置采访使监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旧唐书·地理志》),道有了固定治所。今后道有了固定辖区和治所,监察包括政事处理和官员任免,道逐步向州上一级政区转化。唐代道职能36/99唐初在沿边和内地主要地域设置都督府,都督可兼驻地刺史,但不干预其它州行政事务。永徽(650-655)以后都督称节度使,其辖区称镇(道)。天宝年间节度使几乎掌握了边州全部军、民、财、监察大权。安史之乱后内地普遍设置节度使,都督制逐步废弃。乾元元年(758)肃宗改采访使为观察使,以观察使兼任节度使,使军区道和监察区道合一,节度使观察使掌握一道(镇)军、民大权,道(方镇)成为府州上一级政区,州、县二级制转变为道(方镇)、州(府)、县三级制。道一级政区确实立37/99

五代十国时期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沿袭唐后期制度,分道(镇)、州(府)、县三级。中间一级除府、州外,有军、监建置,军在唐时为军镇,五代时兼管民政;监设于矿冶、铸钱、制盐、牧马地域,五代时兼有政区性质。五代十国时期政区设置38/99中央道(镇)州(府)县唐后期、五代时行政区划结构图39/99(三)宋代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1、宋代行政区划2、辽、金、西夏、大理行政区划40/991、宋代行政区划(1)路设置(2)路政区改变(3)路版图及其分布概况(4)路下一级政区(5)宋代行政区划结构图41/99(1)路设置北宋初年继承唐代道制同时设置路,路属于半监察区半行政区。乾德年间(公元963-968年)在各道设置转运使,征收和转运各地财赋。太平兴国2年(公元977年)将地方边防、治安、司法、财赋、监察等权力交给转运使,转运使成为府州上级行政长官。淳化5年(公元994年)正式改道为路,路成为州上一级行政区划。路一级政区确实立42/99

宋代除转运使司路(漕司)外,还有提点刑狱使司(宪司)路(掌管一路司法),安抚使司(帅司)路(总管一路军事)。北宋路制下以转运使司路为主。三司间关系是相互监督、互不统属。三司路管辖区域不完全一致,如漕司23路时,宪司为18路。宋代路制下三司及其关系43/99(2)路政区改变太祖时全国分为13道:河南、关西、河北、河东、淮南、江南东、江南西、陇右、山南东、山南西、剑南东、剑南西、岭南。至道3年(公元997年)全国分15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湖南、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东、广西。咸平4年(公元10)分西川为益州、利州2路,分峡西路为梓州、夔州2路,总计17路。天禧4年(公元10)分江南为东、西2路,总计18路。北宋以18路维持时间最久。熙宁5年(公元1072年)京西分为南、北2路,淮南分为东、西2路,陕西分为永兴军、秦凤2路,6年河北分东、西2路,7年京东分为东、西2路,总计23路。崇宁4年(公元11)增设京畿路,总计24路。宋徽宗年间曾增加至26路。南宋偏安江南,路级政区先后有16路和17路改变。44/9945/99北宋二十五路图46/99(3)路版图及其分布概况

宋代路一级行政区版图比唐代前期道小。

宋代南方路一级政区数量比北方多。如北宋24路中南方占14路,北方只有10路。47/99(4)路下一级政区宋朝路下设州、县两级政区。州一级政区除州外还有府、军、监,都受路管辖。

府主要设置于京都、路治、地域经济重心、军事要地,地位与州相同。军设于军事要地,有州级军和县级军两种。监主要设置于工商业重地,也有州级监和县级监两种。军和监在五代时为半政区性质,宋代完全成为新政区。府州之下县级政区包含县、城、镇、堡、砦等。到元丰年间(1078-1085)全国有23路、14府、242州、37军、4监、1135县。48/99(5)宋代行政区划结构图中央路州(府、军、监)县49/992、辽、金、西夏、大理行政区划(1)辽行政区划(2)金政区(3)西夏行政区划(4)大理政区50/99辽实施道、府(州、军、城)、县三级制,同时还保留了部族制和头下军州等制度。金将全境分为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西京道5道,管理模式大致与宋朝相同。头下军州是契丹贵族以俘虏或受赐人口在自己领地上设置行政机构。(1)辽政区51/99

金行政区划混杂辽、宋制度,实施路、府(州、军)、县三级制,在女真族人中实施路、猛安、谋克三级制。金采取辽五京制,以后引入宋朝路制,前后有17、20、19路改变,管理模式与宋代大致相同。猛安谋抑制是在女真族内部实施制度,原来为军事行政单位,以后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单位,猛安相当于州,谋克相当于县。(2)金政区52/99

西夏行政区划也是混杂唐宋制度,基本上实施州县二级制。在边地设置有郡、城。西夏实施左右厢12监军司,兼管地方防务和行政。(3)西夏政区53/99

大理国行政区划,前期与南诏(shào)大致相同,后期除首都大理外,有9府、4郡和景昽。府、郡下辖州、赕(dăn)、部及府属郡,实施二级制。(4)大理政区54/99四、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一)元朝行省制下政区(二)明清省制下政区(三)民国时期行政区55/99(一)元朝行省制下政区1、行省制创建2、行省以下行政区划3、元代行政区划结构图56/991、行省制创建元朝早期,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没有稳定辖区和治所。到元成宗(1295-1307)、武宗(1308-1311)时期,行省才变成常驻地方行政机构。行省一级政区确实立57/9958/99

除汗国(西域地域,察合台汗国)和宣政院辖区(吐蕃地域,包含今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域)外,全国分属1个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

行省辖区比汉代州、唐代道、宋代路大。行省级政区59/99

元代行省区划,放弃了过去依据“山川形便”划分政区标准,将地势优越地域分割隶属不一样行省,各省辖区犬牙交织,从而消除了形成割据地理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元代政区划分标准60/992、行省以下行政区划多层次政区区划层次最多可达5级:省、路、府、州、县;最少为2级:省、路(府、州);普遍实三级或四级:省、路(府)、州、县,省、府(州)、县。政区统辖关系复杂府或隶于路、或隶于行省,大多数领州县,个别不领县;州或隶于府、或隶于路、或直属于行省,或领县或不领县;县或隶于州、或隶于府、或直隶于路。行省以下政区特点61/99

元王朝还在一些行省和宣政院管辖少数民族地域设置宣慰司,管辖路府州县或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任用土官,形成土司制度。元代设置了11个行省、185个路、33个府、359个州、4个军、15个安抚司、1127个县。(《元史·地理志》)少数民族地域行政制度元代政区设置总貌62/993、元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路府州县

中央行省府州县

州县63/99(二)明清省制下政区1、明代行政区划2、清代行政区划64/991、明代行政区划(1)省级政区(2)省级以下行政区划(3)明代行政区划结构图65/99(1)省级政区明代初年沿用元代行省制度。明洪武9年(公元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告政使司,撤消中书省,京师各府州直隶六部,京师地域有了直隶名称。明成祖迁都顺天府(今北京),有了南、北直隶。自宣德3年(公元1428年)以后,全国分为2直隶和13布政使司。布政司辖区范围和名称与元代行省制基本相同,普通布政司也简称省。承宣告政使司设置问题:在地图上指出各行省位置?66/9967/99明朝政区图68/99明朝在设置承宣告政使司(藩司)同时,也设置了都指挥使司(都司,管军事)和提刑按察使司(臬司,管司法监察),三司互不统属,彼此监督,各自独立对中央部、院负责(情况和宋代漕司、宪司、帅司有点相同)。当初全国有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藩司与都司、臬司辖区大致相同,但也略有差异。

如夔州府(今重庆市奉节县)属四川省,而瞿塘卫(治奉节县)则属于湖广都司;山东臬司不但管辖山东布政使司、山东都司辖区,还包含辽东都司辖区;陕西省包含陕西布政使司、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辖区。藩司都司臬司及其关系69/99明代与15个行省平级一级政区还有陕西省以西嘉峪关至哈密一带哈密8卫,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及库页岛奴儿干都司,统辖青海、西藏乌斯藏、朵干2都司。与行省平级其它政区70/99哈密八卫:哈密卫、罕东左卫、赤斤蒙古卫、沙洲卫、罕东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71/99

省以下设置有府、州、县等政区单位。明代行政区划大致有省、府、州、县4级和省、府、县,省、直隶州、县3级。(2)省级以下行政区划省以下政区单位72/99

明代在都司下设置卫所,普通几个府设置1卫,1府设1所。1卫统兵5600人,1千户所统兵1120人,1百户所统兵112人。(《明史·兵志》)卫所在少数民族地域继承元代土司制度,设置与府同级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与县同级安抚司、长官司、蛮夷长官司以及土府、土州、土县等,由所在省布政司、都司管辖。土官世袭,除负担贡赋和征伐义务外,土司辖区内政务自主管理。少数民族地域行政制度73/99

明代有府140个、州193个、县1138个,羁縻府19个、羁縻州47个、羁縻县6个;卫493个、所2593个。(《明史·地理志》)明代政区设置总貌74/99县中央布政使司府州县 直隶州县(3)明代行政区划结构图75/992、清代行政区划(1)清代省级政区(2)省级以下行政区划(3)清代行政区划结构图76/99(1)清代省级政区

清初沿用明代布政司制度,顺治初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布政使司,共有1直隶14布政使司。康熙初分江南为安徽、江苏二布政司,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二布政司,分陕西置甘肃布政司,至康熙6年全国有18个布政司。在边疆地域,东北地域分为盛京、吉林、黑龙江3个将军辖区;外蒙古地域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管辖各部各旗;青海境内设置西宁办事大臣辖区管辖蒙古各部旗、藏族各土司;西藏地域设置驻藏大臣辖区;内蒙古地域分6盟49旗,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理。8个边区加上内地18省,全国共有26个省级行政区。乾隆年间又增设伊犁将军辖区管理今新疆地域,计27个省级政区。清末对政区进行了调整,光绪(1884)伊犁将军辖区改为新疆省,分福建省置台湾省,33年(1907)东北将军辖区改为奉天、吉林、黑龙江3省,至此全国有23省4个地域(内蒙古地域、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西藏、西宁两办事大臣辖区)。省级政区设置77/9978/99清政区图79/99

清代在省级行政官员中,还设置有总督、巡抚,掌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布政司、按察司成为督抚下属。省级行政区行政机构又被分成了2级。乾隆中叶全国设置8总督、15巡抚。相当于省一级行政机构80/99

清代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实施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制。在边疆地域则实施尤其行政制度。内蒙古地域实施盟、旗两级制,相当于中原地域府和县;东北地域除实施府县制外,还设置副都统、协领、城守尉等官员管理地方政务;新疆地域设有统领、参赞、办事、领队等官吏;青海设置旗和土司;西藏地域经过驻藏大臣、达赖、班禅共同进行管理,达赖管理格木、前藏,班禅管理后藏、阿里。在少数民地域实施土司制度。雍正、乾隆年间曾实施改土归流,废除土司,朝廷派官吏进行管理,但仍有不少土司被保留下来。主要分布于云、贵、川、桂、甘、青、藏等省区。清代有府、厅、州、县1700多个。(《清史稿·地理志》)(2)省级以下行政区划81/9982/99晚清政区图83/99 直隶厅中央省府县(州、厅) 直隶州(3)清代行政区划结构图84/99(三)民国时期行政区1、省级政区2、省级以下行政区划3、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结构图85/99

1、省级政区

1地方:京兆地方;

22省(不包含被日本侵占台湾省):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4个尤其区:绥远、察哈尔、热河、川边;

4个辖区:甘边宁海镇守使辖区,甘边宁夏护军使辖区,外蒙古办事长官辖区,西藏办事长官辖区。民国初年省级政区设置86/99

1928年将4个尤其区改为热河、绥远、察哈尔、西康(1938年正式建省)4省。将甘边宁夏护军使辖区改为宁夏省。将甘边宁海镇守使辖区改为青海省。将京兆地方与直隶省合并为河北省。奉天为辽宁省。外蒙古、西藏仍实施原来制度,1928年后改称地方至此共有28省(不包含台湾省),2个地方。1928年省级政区调整87/99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收复台湾省,在东北地域新设辽北、安东、合江、松江、嫩江、兴安等省,共计35省。1946年外蒙古独立后,只剩1个地方。共计35省1个地方。1945年以后省级政区88/99

民国时期设置直辖市,受行政院管辖。1930年直辖市有北平、天津、上海3个。1939年增设重庆市。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增设沈阳、哈尔滨、大连、青岛、南京、汉口、广州、西安等为直辖市。省级政区直辖市设置89/9919北洋政府改革行政区划制度,取消府州厅,将道变成正式一级行政区划,形成省、道、县三级制,与县相当有设治局、旗、宗。19城市型政区制正式确立,尤其市属于省,普通市属于县。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革行政区划,废除道制,实施省县二级制,尤其市划归国民政府直接管辖,普通市由省级政府管辖。1931年实施省、区、县三级制。1947年又将市分为直辖市、省辖市、县辖市三种。至1947年,全国有35省、12院辖市,1西藏地方,辖县、57省辖市、40设治局、2管理局、93旗、175宗。2、省级以下行政区划90/99

民国前期行政区划结构图中央省道县(设治局、旗、宗)尤其市普通市

民国后期行政区划结构图省中央院辖市县(省辖市)、管理局、设治局、旗、宗地方3、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结构图91/99五、历史时期我国政区变迁规律历史时期我国行政区划经历了郡州时代、道路时代和行省时代三个阶段。

秦汉时期地方最高一级政区为郡,郡下辖县、邑、侯国等,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地方最高一级政区为州,州下辖郡、县。唐宋时期地方最高一级政区为道和路,道、路下辖州(府)、县。元明清民国乃至现在地方最高一级政区为省,省下辖路(府、州、军、厅)、县等。1、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呈阶段性发展92/99

由高降低指是历史时期高层级政区版图逐步减小,数目逐步增多,级别逐步下降,最终归于消亡。以州为例,西汉为13州,东汉为14州,西晋为19州,南北朝末年253州,唐贞观年间州358,至唐代后期,道逐步取代州成为地方一级政区,州地位下降,州成为道下一级政区;在州数量增多同时,州管辖范围是逐步缩小。道、路演变也有相同情况。

由虚入实主要指历史上一级政区州、道、路、行省,原本为监察、转运等中央派出机构,以后都逐步演变为一级正式行政机构。2、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层级改变展现由高降低和由虚入实改变93/99如秦代40多郡,南方才12郡;西汉103郡(国)中,南方只有29个;唐代15道中,南方7道;北宋23路中南方14路,今后南方一级政区均比北方为多。南方政区数量与北方相比呈以后居上趋势。3、政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