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第十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十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十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十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十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卷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中考历史

(河北专用)第1页A组—年河北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河北,17,2分)“近代史上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英

国没有一项领先,当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当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当代教

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建。所以,英国整体国力渐趋衰落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英国

“整体国力渐趋衰落”是因为

()A.民主政治改革滞后B.科学技术落后C.殖民地人民抗争D.教育制度落伍答案

D材料叙述是英国在教育体制方面存在不足,其造成英国在近代国力渐衰。故

选D。第2页2.(河北,30,8分)(节选)阅读材料,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30—1870年世界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英里)

1830年1840年1850年1870年欧洲6018001400065000北美洲—2800900056000亚洲——2005100南美洲———1800非洲———1100澳洲———1000全世界总计60460023200130000第3页注:1英里=1.609344公里材料二

19世纪末,世界铁路发展到65万公里,到20世纪20年代翻了一番,到达127万公里,成为世界陆路运输垄断性工具。铁路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不但表达在成百倍增加运输量、数十倍提升运行速度上,还深入教会了人们恪守时间和纪律,守时守纪成为了现实生活准则。(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铁路起源地域,并概括1830—1870年世界铁路发展特点。(4分)综

合材料一、二,归纳铁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答案(1)起源地:欧洲。(2分)(评分说明:若答英国也可给分。2分)特点:从欧洲走向世界;各洲间发展不均衡;发展快速。(2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2分)重大影响:提升了运输效率;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发展;加紧了工业革命进程;加剧

了地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4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研制“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今后,铁

路交通快速发展;“世界铁路发展特点”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即可。第二小问,从改变人们生

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第4页B组—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山东潍坊,23,2分)1921—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置一辆福特汽

车还不到普通工人三个月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创造C.内燃机应用D.计算机普及答案

A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改进生产技术,使

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

交通工具。A项符合题意。第5页2.(辽宁沈阳,11,2分)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

器轰鸣声打破了田野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

速度提升了几十倍,以后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了解最准确是

()A.美国人创造了内燃机B.机器噪声影响了人们生活C.内燃机推进了工业生产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答案

D解答本题应注意题干主要描述是内燃机在各种农机中利用,这一现象说明了

内燃机使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改变,机械化程度提升。第6页3.(河南,15,1分)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

所需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

车产量二分之一。据此,下面结论正确是

()A.科学理论推进技术进步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D.新技术确保了产品质量答案

B由关键信息“流水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二分之一”,即可判断出由

于采取了新技术,提升了企业竞争力。生产流水线属于技术创造,而非科学理论。材料信息

强调是因为技术革新而扩大市场拥有率,而非依靠垄断组织控制市场。材料强调是汽

车产量快速增加,并未强调质量提升。故选B。第7页电话女士4.(河南,16,1分,★)右图反应情景主要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提升了生产效率B.拉大了贫富差距C.改变了生活方式D.加速了战争暴发答案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话创造使人类远距离语音信息传递成功实现,为人们

交流、生活、生产、工作提供了便利。提升了生产效率、拉大了贫富差距、加速了战争爆

发从图中并不能看出。故只有C符合题意。考查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知识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创造众多,其中出现了“通讯工具革新”,有线电报、无线电

报等出现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各地联络深入加强。第8页5.(江苏苏州,15,1分,★)下表反应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趋势,其展现出最

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升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答案

D

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改变主要特征是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依据表格中

信息分析,企业数量即使降低,但工人总数、产量和投资额快速增加,这说明生产和资本走向集

中。第9页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6.(福建龙岩,30,12分)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主要标志,是推进社会

前进主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读图说史】材料一

(1)分别写出图1、图2重大创造名称。(2分)【问题探究】材料二

英美两国1870年、1913年各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第10页

图3

——改编自《大国兴衰》(2)依据材料二,指出1870年、1913年英美两国工业地位改变。结合所学知识,简明分析这段

时期美国工业快速发展主要原因。(6分)【比较学习】材料三

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在新技术结果应用方面日趋落

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经费少,试验设备不足,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

为普遍现象。——摘编自《世界通史》第11页材料四

1865年至1900年,(在美国)被正式同意登记创造专利就到达了64万各种。美国人

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创造创造。——摘编自《大国崛起》讲解词(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概括造成英美两国经济地位改变科技原因。(4分)答案(1)火车机车(火车、机车、蒸汽机车);(1分)飞机。(1分)(2)地位改变:英国由领先到被美国赶超(美国由暂时落后到赶超英国;1870年英国领先,1913年

美国超出英国;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下降,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上升;

等)。(2分)(只回答到某一国地位改变情况,如英国由领先到落后等给1分)主要原因:美国内战(南北战争)推进;(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2分)(3)英国:满足现实状况,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1分)科技投入不足。(1分)(照抄原文未概括至多给1分)美国:重视和保护创造创造,(1分)勉励创新。(1分)解析第(1)问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判断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分别观察对比1870年、1

913年英美两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概括归纳答案即可;第二小问从这一时期能够促进美国工业快速发展历史事件入手,总结答案。第(3)问对两则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回答。第12页考点二工业化国家社会改变(湖北孝感,24,10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

方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不停扩大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可供工业革命使用

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商业利润比流入其它任何国家都多……因为行会较早瓦解,因为

对传统条块农田圈占,英国取得了充裕流动劳动力……贫穷农民们失去了自己部

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人,不然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上述材料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工业革命暴发所需要条件?(3分)材料二

第13页(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棉纺厂和装配线分别使用什么作为动力。(2分)汽车

是哪次科技革命结果?(1分)材料三

《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结果情况表》科学结果项目基础研究年份应用研究年份生产推广年份蒸汽机168717111785电话182018761881发电机183118881889计算机193619461946激光195819601961第14页(3)从材料中科学结果项目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生产推广年份间隔,你能获取哪些主要

历史信息?(2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计算机应用对人类生活影响。(2分)答案(1)市场;(1分)资金;(1分)劳动力。(1分)(2)棉纺厂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1分)装配线使用电力作为动力。(1分)汽车是第二次科技革命

结果。(1分)(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亦可得分)(3)生产推广与基础研究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生产推广与应用研究时间间隔越来越短。(1

分)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并快速应用于生产。(1分)(其它答案意思相近,酌情给分)(4)影响分为主动影响和消极影响,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事实,答一个方面给1分,满分2分。比如:计算机应用如网络技术能进行远距离、高速度信息交流,大大缩短了全球空间,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计算机应用改进着人们衣、食、住、行、用、社会交往等。(1分)同时计算机应用也对人类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如电子垃圾污染环境,信息泛滥,虚拟社会让人沉迷,等。(1分)解析本题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相关内容。第(1)问解答时注意依据材料一中三处省略号前后内容归纳;第(2)问两幅图片反应内容分别同两次工业革命相关,据此回答相关问题;第(3)问从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并快速应用于生产角度思索;第(4)问注意从主动方面和消极方面作答。第15页考点三近代科学与文化1.(广东,21,3分)以下列图所表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关系,表述合理是

()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络B.自然科学发展造成“一战”暴发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结果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第16页答案

A依据年代尺中历史事件可知,牛顿经典力学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工

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间达尔文于1859年提出了进化论。第二次工业革命

后,美国和德国以后居上,超出英法。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

子弹创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络,故A项符合题意。

“一战”暴发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自然科学成就并不都是政治斗争结果;社会发展进程并不等于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故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第17页2.(江苏南京,18,1分)第三交响曲总谱扉页上写着“为纪念一个伟人而作英雄交响

曲”。它纪念“伟人”是

()A.克伦威尔B.华盛顿C.拿破仑D.贝多芬答案

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能力。依据所学可知,第三交响曲原本是为拿

破仑而作,但在发表时,贝多芬得知拿破仑已经称帝消息,愤恨地去掉了拿破仑名字。正

确答案选择C。第18页3.(江苏南京,23,1分)他“不但创作了无与伦比俄国生活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

第一流作品”。他是

()

答案

D解题时抓住题干材料中关键信息“俄国”“文学”。牛顿是英国科学家;伏尔

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恩格斯是德意志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

家。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D项。第19页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4.(贵州贵阳,28,15分)音乐是流动旋律,是一个民族气质表达,更是一部鲜活史诗。材料他“衣着随便、作风粗犷、率直得近乎无理”;“他独立而自傲,是一个心中充满对人

类爱和灵魂中充满对自由渴求人”;他对当初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英雄交响

曲》《第九交响曲》及《爱格蒙特》中都有表现。《英雄交响曲》创作于1802—1804年,初题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该作品创作前

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1789年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监狱;1799年,拿破仑执政,作品热情讴歌了

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法国革命。1804年底拿破仑称帝,他听闻后愤然将作

品更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中“他”指谁?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雄交响曲》创作特点。(4分)(2)材料中“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监狱”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拿破仑执政

后颁布《拿破仑法典》维护了法国1789年以来哪些革命结果,拿破仑对外战争是怎样

推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7分)第20页(3)为何拿破仑称帝后,“他”愤然将作品更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2分)(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对艺术创作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认识。(2分)答案(1)“他”:贝多芬。(2分)创作特点:《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应重大社会题材交响乐作品,这首交响曲

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2分)(2)意义:标志法国大革命开始。(2分)革命结果:①《拿破仑法典》以法律形式必定了《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法典》以法律形式必定了雅各宾派土地政策。(任答一点2分,答两点3分)对外: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输了资产阶级思想。或拿破仑经过对外战争形式把法国革命结果推广到欧洲其它地域,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输。(任答一点2分)(3)更名:热爱自由,反对专制或知道拿破仑这个起初为保卫革命自由而战人,正在恢复封建

贵族特权,并为大资产阶级利益进行掠夺战争。(任答一点2分)(4)认识:社会现实是艺术创作源泉,艺术又反应了社会现实情况。(2分)第21页解析第(1)问,依据“《英雄交响曲》”可知,“他”是贝多芬,其创作特点能够联络所学知

识往返答。第(2)问和第(3)问属于对教材知识考查,联络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法典》颁

布及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相关知识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性题目,从艺术和现实关系角

度回答即可。第22页A组—年模拟·基础题组三年模拟考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张家口桥东期末,21)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

进国家“遍地开花”。造成这种改变根本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成就C.美德两国经济快速发展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实立答案

D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同时进行,这同当初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

确立相关,故选D。第23页2.(保定第一学期期中,9)分析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表(单位:百万吨二氧

化碳),由此不能得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是

()A.加紧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B.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C.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争夺世界霸权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1850年122.715.219.619.81870年228.776.750.698.71890年353.3208.497.9402.119420.1327.0129.4663.3答案

D本题为否定型选择题,表中展现内容同两次工业革命相关,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争夺世界霸权表中没有直接表达。故选D。第24页3.(廊坊二模,20)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是英国经济支柱产业,

在这些产业中领先地位是英国保持经济优势关键原因。但伴随技术进步,1870年以后,英

国没有及时更新升级技术设备,陈旧不堪产业设备再也无法给工厂带来更高生产效率。

可见,英国经济优势逐步丧失是因为

()A.美德等国以后居上B.产业设备更新迟滞C.民族独立运动高涨D.教育制度逐步落伍答案

B工业革命中,英国凭借当初先进技术设备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优势;不过,随

着技术进步,英国却未能及时更新技术设备,最终造成其经济优势逐步丧失。故选B。第25页4.(承德二模,2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图片中交通工具动力机分别是什么?(4分)(2)这些成就给人类带来影响有哪些?(5分)答案(1)图1:蒸汽机;图2:内燃机。(2)改变了人们出行方式,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还带来

了环境污染问题。解析本题两幅图片分别是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车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卡尔·本茨研制

汽车。第(1)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要注意从主动和消极两个方面作答。第26页考点二工业化国家社会改变5.(石家庄新华二模,21)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危害是

()A.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B.世界各地联络日益便捷C.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对立尖锐D.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答案

A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B、C两项与“生存环境”不符,排除;D项不属于第二次工

业革命影响,排除。故选A项。第27页6.(保定清苑二模,16)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

正午时分,美国东部时钟全部回拨。从此,上帝时间被改用人间指针来度量。推进这

一改变主要原因是

()A.工厂制度确实立B.城市化进程加紧C.政治体制完善D.工业文明发展答案

D工业文明发展推进了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故选D。第28页考点三近代科学与文化7.(保定二模,17)《全球通史》作者在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

他集团敌视……对生存斗争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一事件指是

()A.但丁创作《神曲》B.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C.牛顿发觉万有引力定律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答案

D解答本题应注意“受到宗教界……敌视”。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

版,书中提出了进化论观点,打破了神创论。第29页8.(石家庄桥西模拟)《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么评述:“两个学说都发觉了改变

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阐述“两个学说”是

()A.《独立宣言》《人权宣言》B.《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C.《相对论》《美国悲剧》D.《神曲》《哈姆雷特》答案

B由题干中“生存竞争”“阶级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1859年出版《物种起

源》和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与之相符。故本题答案为B。第30页B组—年模拟·提升题组(时间:10分钟分值:1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1.(唐山路南二模,21)下表是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

额表。引发这些份额改变主要原因是

()

1860年1880年19英国19.9%22.9%18.5%法国7.9%7.8%6.8%德意志(日耳曼各邦)4.9%8.5%13.2%美国7.2%14.7%23.6%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影响B.第一次工业革命推进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D.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第31页答案

C1860—1900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C。2.(邯郸一模,19)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反应。以下文学艺术作品及其对应社会现实,

搭配错误一项是

()A.《神曲》——文艺复兴B.《战争与和平》——俄国1861年改革C.《狂人日志》——新文化运动D.《愚公移山》——抗日救亡洪流答案

B本题考查文学作品创作时代背景。《神曲》是文艺复兴先驱但丁作品;

《狂人日志》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鲁迅代表作;《愚公移山》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于1940

年创作,表现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侵略精神品质。《战争与和平》是俄国著

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之一,以拿破仑入侵俄国为创作背景。第32页3.(石家庄裕华毕业班模拟)在1911年某天,伦敦居民能够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

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们也能够把自己财富

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自然资源开发和新冒险事业中;假如他们愿意,还能够乘坐舒适交

通工具,马上动身去任何国家。这些现象出现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完成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D.殖民扩张答案

C题干中时间为“1911”年,此时工业革命已经完成,A项排除。“打电话订购世

界上任何产品”“把自己财富投资到……事业中”“乘坐舒适交通工具……去任何

国家”,这些现象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表现,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主要得益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