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术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魏晋南北朝美术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魏晋南北朝美术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魏晋南北朝美术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魏晋南北朝美术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公元2到公元581年)1/24概述

一、三国魏晋南北朝社会文化概况

东汉未年声势浩大黄巾军起义动摇了汉根基,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晋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蜀、吴,南北江山又归于统一,60多年纷争暂告结束。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其余残余退到江南。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

从公元304年刘渊起兵反晋,到439年北魏统一北中国130余年里,北方先后由汉、匈奴、鲜卑等族建立十几个大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南方,东晋之后,先后有宋、齐、梁、陈4个封建王朝相互更替,史称“南朝”,与北方北魏、北齐、北周相对峙,直到隋统一南北。

汉未以来猛烈社会动荡与变革,也引发了社会思想深刻改变。

汉时占据统治地位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冲击,独尊儒术局面终被打破,各家思想都有不一样程度发展,并相互有所影响和融合,展现出自战国以来又一次自由、活跃局面。

汉时就已传入我国佛教,在这特定历史时期,极度兴盛。

长久以来被冷落老庄思想,被大多士族文人视为新精神支柱,他们追求任诞放达生活和超然物外精神,清谈玄学之风弥漫。2/24

二、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述

佛教发展和魏晋玄学兴起,对这个时代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极为深刻影响。

伴随佛教兴盛,佛教造像和绘画快速发展,出现了新疆克孜尔,甘肃敦煌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山西云冈,洛阳龙门等一大批佛教艺术石窟和一些画佛像名家,对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绘画题材范围扩大,对绘画功效认识有了新转变。

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基础上有新发展,重视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方法不但在艺术实践上贯通一直,而且深入提升到理论上给予充分必定。

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登上画坛。

更多文人士大夫参加绘画活动,专业画家在画史上不但有了较详细记载,而且画家论画风气渐盛,出现了顾恺之等一大批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大影响画家和一些绘画理论著作。

工艺美术和雕塑在民族传统式样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艺术形式,展现出一个承上启下含有融合性特征新气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社会动荡和陶瓷业勃兴,玉器发展略有停滞。3/24

六朝时期工艺美术克孜尔石窟壁画:克孜尔石窟最早开凿于3世纪末4世纪初,最晚开凿于7、8世纪以后。克孜尔石窟中3至4世纪壁画题材主要为佛传故事画、游化说法、因缘故事、涅槃故事等。壁画表现技法,其衣纹起伏较大,线条奔放,细劲均匀流畅如“屈铁盘丝”。人物造型圆脸、小眼、五官集中于面部中央。色彩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棱形画格,含有鲜明西域民族和地域特点,展示出独特龟兹风范。4/24萨搏燃臂本生兔王本生5/24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本生狮王本生6/24三、石窟壁画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壁画,至今仍有大量遗存,以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最为著名。

敦煌莫高窟壁画: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境内。莫高窟开凿于敦煌东南约20公里断崖上。至今,莫高窟还完好地保留着492个洞窟,其中有

多尊彩塑和4,5000余平方米壁画,被誉为举世无双东方艺术宝库。

1、莫高窟壁画题材和内容

莫高窟从十六国时期至隋以前壁画内容,大致可分为4大类:

(1)佛像画:即以佛为主体说法图,是供人们供养礼拜“神像”。

(2)故事画:是向人们灌输佛教思想,宣传佛教教义,含有一定情节性绘画。

(3)装饰性图案:这些图案往往都含有象征性意义。

(4)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如西王母、东王公、女娲、伏羲等。

2、莫高窟壁画技法特征

十六国、北魏前期壁画西域画风痕迹较重,人物造型多用粗略豪放线条勾画轮廓,以明暗晕染方法表现立体感。

至北魏中期以后,中国传统绘画线描手法越来越多地被采取,那种安在人物面颊染色块以表现面部形体晕染法也较随肌骨结构晕染“凹凸法”更为流行。7/24敦煌莫高窟8/24《九色鹿本生》北魏、纵96cm、横385cm、壁画敦煌257窟、西壁中层壁画艺术BIHUAYISHU9/24《尸毗王割肉贸鸽》北魏、纵120cm、横155cm、壁画敦煌莫高窟254窟右10/24

第二节三国魏晋南北朝雕塑

一、石窟寺造像

我国石窟造像兴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与日俱增,一直至13世纪。

我国石窟造像可谓遍布全国,除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外,其中规模较大,较有名有山西大同云冈、太原天龙山、河南洛阳龙门、巩县石窟寺,甘肃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界于河北与河南间响堂山,南京栖霞山等,均始建于南北朝时代。其中且比较主要有:甘肃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辽宁义县万佛峡,河南巩县石窟寺等等。麦积山彩塑菩萨像麦积山彩塑菩萨头像11/24敦煌二五九窟彩塑释迦佛敦煌二五七窟彩塑坐佛

敦煌二五一窟彩塑胁侍菩萨彩塑艺术

CAISUYISHU

12/24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凿于伊阙之上,濒临洛水之滨,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出色代表。13/24云冈石窟外景14/24大同云冈石窟大同云冈13窟东壁第4层北侧佛龛15/24湖南长沙西晋墓出土陶骑士俑南京东晋墓出土陶女俑河北景县出土北魏陶坐女俑

二、陵墓仪卫雕刻

陵墓雕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器雕塑,即用雕塑手法制作人俑、家畜和鸟兽以及建筑和车马等陪葬模型。一类是陵墓表饰雕塑,即陵墓周围设置石兽、石人等仪卫性雕塑,含有一定纪念夸示功效。

明器雕塑:明器雕塑在北方和南方都有大量发觉。洛阳北魏元邵墓、北魏司马金龙墓、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南京象山7号东晋墓、湖南长沙西晋墓葬等处都有数量众多陶俑、石俑和瓷塑出土。这些明器雕塑常见题材有文史俑、武士俑、男女侍从、镇墓兽、马、牛、猪等形象,还有出行仪仗俑和部曲俑等。从造型格调看,北方塑像古拙浑朴,南方塑像清秀端庄,南北风范各有特色,相互辉映。

16/24梁靖惠王萧宏墓石兽梁武平忠侯萧景墓石兽陵墓表饰:南朝帝王和显赫人物对墓葬都十分重视,他们沿袭汉代丧葬习俗,都要在墓前修造神道石刻,树立石兽、墓碑和神道石柱。在被称为“六朝古都”南京及附近丹阳等地,至今还遗存着南朝陵墓石雕共30多处。这些石刻中最主要最有特色是石兽,即蹲踞在华表柱头小型石兽和直接设置于墓冢周围巨型石兽。巨型石兽普通长度在3米至3.8米之间,高度在2.5米至3.5米之间。有头顶上有独角,有有双角。有角石兽称为麒麟,普通置于帝陵前,无角石兽称辟邪,通常置于麒麟王、侯墓前。石兽均为大步前进走势,头部高昂,胸部低伏,臀部又高高抬起,长尾触地,形成份明弯曲度,给人以神异力量感。17/24四、

三国魏晋南北朝绘画

(一)、著名画家及代表作

曹不兴:曹不兴,亦名弗兴,吴兴人,善于绘画,东吴最有声誉画家,也是记载中最早以画佛像著名画家。曹不兴最擅长是人物画。曾留下巧妙利用屏风上误落墨点绘一蝇,而引发孙权用手去弹有趣故事。听说他能在长数十尺绢上绘一佛像,心敏手捷,须臾即成,而头与四肢百分比准确。

卫协:活动年代约在三国末至西晋。西晋著名画家,师法三国吴曹不兴。他绘画创作题材内容比曹不兴广泛。擅绘神仙、佛像和人物故事,曾作大小《列女》,以及《上林苑》、《北风诗》等图。绘画主要特点,东晋画家顾恺之概括为“巧密与精思”。谢赫《古画品录》评论说:”古画皆略,至协始精。”他绘画突破了粗略奔放汉画格调,开创了南朝至唐初人物画格调模式。18/24顾恺之(约346一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时人,出身世族家庭。少年时就以多方面艺术才能闻名,并为上层人士所器重。他是个经典士大夫专业画家,并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之称)。顾恺之艺术成就表现在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树两个方面。在艺术实践上,顾恺之继承发展了卫协精思巧密艺术格调,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方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他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如“春蚕吐丝”。顾恺之绘画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惜原作无存,留传在世仅有他依据文学作品而创作《女史箴图卷》、《烈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等作品摹本。顾恺之画论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均由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而流传下来。提出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美学命题。19/24

《女史箴图卷》东晋顾恺之(唐摹本)班婕妤辞辇冯婕妤挡熊20/24《洛神赋图卷》东晋、顾恺之、(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21/24[晋]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宋摹本)曹僖负羁许穆夫人22/24

戴逵(约329一396年):与顾恺之生活在同一时代。他在绘画和雕塑上都有较高成就。画史载他画“情韵绵密,幽默巧拔,而为百工所范”。戴逵艺术成就主要表达在佛教艺术上。他在佛教雕塑上融入了民族格调和当初人们审美情趣,人物造型体态修长,衣纹线条遒劲而富有韵致。能够说他是我国民族佛教造像开创者。

陆探微:吴人,约生于晋末宋初,主要活动在刘宋孝武帝到南齐武帝时期,是刘宋时最出色画家。他以图画古今名人肖像而著名于世,也兼作一些风俗画和宗教画。他用线行笔紧细,气脉贯通,人物造型为“秀骨清像”。陆探微无作品传世。

张僧繇:吴(江苏)人,约生于南齐时代,主要艺术活动在梁代。他所创造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绘画艺术,起着主动深远影响,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和以后吴道子被人们并称为“四大家”。他绘画主要内容是佛教人物。也很善画龙,画龙点睛至使两龙破壁腾空而去传说,就是人们对他画龙艺术赞誉。张僧繇绘画艺术,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形式基础上,利用明暗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