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四●文言文●翻译●背诵14、15、16、17、18、19、《孔孟两章》《劝学(节选)》《过秦论》《师说》《晏子治东阿》《谏太宗十思疏》《季》背第5、6段《寡》背第6段背全文背全文1/5514、《孔孟两章》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子思(孔子孙)再传弟子。因其政治思想不被诸侯采纳,所以,“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邦国主权在民。«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乐2/5514、《孔孟两章》一词多义1、于寡人之于国也移其民于河东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对于到比在跟、与3/552、之执其手而与之谋暮寝而思之辍耕之垄上树之以桑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专心者夫晋,何厌之有代“五亩之宅”代人代事到无意义衬字宾语前置标志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不译4/55

见子见夫子乎冉有、子路见于孔子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看见拜见,谒见被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声非加疾也疾风知劲草强痛苦痛恨猛烈14、《孔孟两章》练习5/55是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宾语前置标志,即“过尔”这为何以伐为后世必为子孙忧句末语气词成为,动词杀鸡为黍而食之做相则将焉用彼相矣辅助今由与求也,相夫子枝只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辅助盲人走路人相互过无乃尔是过与是谁之过与过故人庄责备错误访问6/5514、《孔孟两章》解释以下彩色字:

1河内凶()2谷不可胜食()3衣帛()4王道之始也()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庄稼和粮食统称穿…衣儒家政治主张,以仁义治天下7/5514、《孔孟两章》翻译练习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

2、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宾语前置)3、昔者先王认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过去先王曾经让颛臾担任东蒙山主祭人,而且它处于我们鲁国疆域之中,这是跟鲁国共安危存亡藩属,为何要去进攻它呢?(介词宾语前置)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8/5514、《孔孟两章》翻译练习我听说过不论是有国诸侯或者有家(封地)大夫,无须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不均;无须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社会不安定。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若是(财富)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穷;(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安定(国家)就没有颠覆危险。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9/5514、《孔孟两章》翻译练习做到这么,远方人还不归顺,就加强文教德政以使他们前来(归顺)。把他们吸引来以后,就得使他们安定下来。(使动使用方法)

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鲁君)哩。

(状语后置)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0/5514、《孔孟两章》翻译练习我对于国家,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假如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百姓迁移到河东,9、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士兵竟然耻笑跑了一百步士兵,那么能够吗?

8、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11/5514、《孔孟两章》翻译练习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1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假如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10、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能够衣帛矣。

在五亩大宅园中,栽上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人都能够穿丝绸了。(以桑树之:状语后置)

12/5514、《孔孟两章》翻译练习认真地办好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大道理重复教诲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以孝悌之义申之:状语后置)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么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事。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未之有也:宾语前置13/5514、《孔孟两章》翻译练习富贵人家猪狗吃掉了百姓粮食却不约束阻止;道路上有饿死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1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大王假如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老百姓就会投奔到这儿(梁国)来了。1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14/5514、《孔孟两章》出自课文成语陈力就列虎兕出柙玉毁椟中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大动干戈祸起萧墙能施展其才则就其职位比喻恶人逃脱或做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主要责任。表示因主管人渎职造成损失既然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集团分裂离散,不能保持团结统一比喻大张声势做某件无须要作事情。指祸患灾难起于内部。15/5515、《劝学(节选)》,木直中绳(zhònɡ)虽有槁暴(gǎo,枯干)金就砺则利(lì,磨刀石)吾尝跂而望矣(qì,提起脚跟站着)假舆马者(yú,车)锲而不舍(qiè)金石可镂(loù,雕刻)蟹六跪而二螯(guì,腿;áo,蟹钳)故不积跬步(kuǐ,半步)輮认为轮

(róu,使……弯曲,通煣)通假字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有=又;暴=曝,晒知=智,智慧生=性,天生资质16/5515、《劝学(节选)》

劝勉、勉励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君子说:学习是不能够停顿。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却比水还要严寒。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把木材做成车轮,(那么)木材弯度(就)合乎圆标准了,1、君子曰:学不能够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认为轮,其曲中规,17/5515、《劝学(节选)》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砾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即使再把它晒干,(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火烤使它成为这么。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尖锐,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天天对自己检验反省,那么他就会理智清醒而行为也不会有过失了。

18/5515、《劝学(节选)》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足支〕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辽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加长,可是远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加大,可是听人听得清楚。19/5515、《劝学(节选)》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车马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够抵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人,并不是能游水,却能够横渡江河。君子本性跟普通人没什么不一样,(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0/5515、《劝学(节选)》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智慧,也就含有了圣人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行程,就没有方法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流水,就没有方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21/5515、《劝学(节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专心躁也。(假如)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木头也刻不停。(假如)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爪子和牙齿,强键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专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一对大钳子,(不过)假如没有蛇、蟮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专心浮躁啊。22/55文化常识1、“叩关”“关”,系指函谷关。2、“因河为池”“河”,是指黄河。3、“山东”“山”,是指崤山。4、战国四公子:魏信陵君无忌、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5、九州:兖(yǎn)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九州”亦可用来代称中国。6、“百越”,也叫“百粤”。我国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故称“百越”。过秦论23/55解释以下句子中彩色词:(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承受,接收(2)因遗策。●沿袭(3)东割膏腴之地。●肥沃(4)西举巴蜀。●攻取(5)以致天下之士。●招纳(6)乐毅之徒通其意。●沟通(7)践华为城。●踏(8)逡巡而不敢进。●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9)追亡逐北。●逃亡人,败兵(10)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边防(11)焚百家之言。●意为言论,此指书籍24/55文中词类活用现像(1)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形作动坚固形势)(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3)内立法度——(名作状)(4)外连衡而斗诸侯——(名作动,使动)(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名作状)(6)会盟谋弱秦——(形作使动)(7)相与为一——(数作名)(8)履至尊而制六合——(名作动)(9)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动)25/55(10)威振四海——(使动)(11)南取百越之地——(名作状)(1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作状)(1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名作状)(14)以愚黔首——(形作动,使动)(15)以弱天下之民——(形作动,使动)(16)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状名作动)(17)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名作状)(18)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名作动)(19)序八州而朝同列——(名作使动)26/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地方(关隘)

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秦国)国君臣子牢靠据守来(窥探)周王朝1、据殽函之固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有(象卷席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意图,吞并八方野心。动词,指出……过失27/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5、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实施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4、内立法度,6、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继承先辈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城池和地域。28/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减弱秦国,不吝惜宝贵器物、宝贵宝贝、肥沃丰饶土地8、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用合纵策略缔结盟约,相互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7、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9、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既宽容厚道又爱护人,既能尊敬有贤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连横

29/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有宁越……这些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这些人沟通他们意见;有吴起……这些人统率他们军队。1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秦国有充分力量(利用他们)困顿而制服他们,追逐败逃军队

10、有宁越……之属为之谋;齐明……之徒通其意;吴起……之伦制其兵。12、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他们)在位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30/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功业,挥舞长鞭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皇位而统治全中国14、南取百越之地,认为桂林、象郡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13、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31/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就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来牧马,已亡六国遗民不敢拿起武器报仇雪恨。16、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废除古代帝王政治主张,焚烧各学派著作,企图使百姓愚蠢糊涂1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17、销锋镝,铸认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减弱天下老百姓32/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秦始皇心中认为函谷关中这么坚固,象是千里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万世不朽基业。19、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穷苦人家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人18、始皇之心,自认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33/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率领疲惫困乏士卒,率领几百人2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象云那样集合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体那样紧紧跟着。殽山以东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统治推翻了。20、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34/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陈涉地位,不比齐……君王尊贵;农具木棍一类东西,不比钩戟长矛尖锐;被征发守卫边塞戍卒,不比九国军队强2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不过秦国靠不大地方,得到帝王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六国来朝拜,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2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35/5516、《过秦论》翻译练习皇帝死在他人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何呢?(是因为)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形势就不一样啊。

2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6/55韩愈,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朝著名散文家,因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韩愈提倡儒家思想。他在文学上最大功劳是提倡古文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优异散文传统,把当初文体从矫揉造作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基础。师说37/55注音释义: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官盛则近谀:六艺经传:作《师说》以贻之:蟠:dòu,不足一句,而读时需要有停顿地方叫读yú阿谀,奉承zhuàn,注释或解释经义文字yí赠予pán蟠曲,龙蟠虎踞fǒu通“否”yí丢弃38/55实词练习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孔子师郯子……师襄吾师道也巫师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从而师之老师有专门技艺人以……师;作“姓”讲名词学习,效法学习、效法从师从师动词以……为师意动使用方法39/552、道从华容道步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策之不以其道臣之所好者,道也于是废先王之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路《赤壁之战》道义,道理方法《马说》规律《庖丁解牛》政治办法或主张、学说《过秦论》名词取道《鸿门宴》述说《游褒禅山记》动词40/553、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七十列传4、群故近者聚而为群一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则群聚而笑之群犬垂诞动词chuán传授名词zhuàn传记《史记》名词,聚在一起人或物动词,聚集副词,成群地形容词,众41/5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吾从而师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耻学于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词类活用

圣人;愚人以……为师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以……为耻以……为耻以……为师意动使用方法42/55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古:求学人。今:专指有学问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古:小方面学习。今:实施初龄教育学校)43/55特殊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师无须贤于弟子。5、不拘于时。6、或师焉,或不焉(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被动句)(省略句)44/5517、《师说》翻译练习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人。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在我前面出生,他知道道理原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看成老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45/5517、《师说》翻译练习道理存在地方,就是老师存在地方。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代)从师(学习)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认为圣,愚人之所认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以圣人(就)愈加圣明,愚人(就)愈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约都出于这个原因吧?46/5517、《师说》翻译练习(不过)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在小方面)不通晓句读,(在大方面)不能处理疑惑,有(指不懂句读)向老师学习,有(指有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方面倒要学习,大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这种人明智。7、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47/5517、《师说》翻译练习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相互学习为耻。10、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人为师),就以为羞耻;(以)官职高(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1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古代)从师(学习)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能够明白了。

48/5517、《师说》翻译练习三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能够当)我老师(人)。13、是故弟子无须不如师,师无须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1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49/5518、《晏子治东阿》(自读课文)景公召见他,责备他说:……2、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景公迎上前表示祝贺,说:你治东阿治得太好了。

1、景公召而数之曰:……古今异义:明年上计:第二年……谢:道歉属托不行:不去走后门说情词类活用:臣请死之:为动使用方法,为…而死

而君反以罪臣:名词作动词,治罪古代知识:乞骸骨:请求退休再拜:拜两次50/5519、《谏太宗十思疏》(自读课文)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魏征死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