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第十二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第3节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_第1页
高考数学复习第十二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第3节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_第2页
高考数学复习第十二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第3节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_第3页
高考数学复习第十二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第3节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_第4页
高考数学复习第十二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第3节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1/31最新考纲1.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实一些简单数学命题.2/311.数学归纳法

证实一个与正整数n相关命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实当n取___________________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实当_________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能够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全部正整数n都成立.知

理第一个值n0(n0∈N+)n=k+13/312.数学归纳法框图表示4/31[惯用结论与微点提醒]1.数学归纳法证题时初始值n0不一定是1.2.推证n=k+1时一定要用上n=k时假设,不然不是数学归纳法.3.解“归纳——猜测——证实”题关键是准确计算出前若干详细项,这是归纳、猜测基础.5/311.思索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用数学归纳法证实问题时,第一步是验证n=1时结论成立.(

) (2)全部与正整数相关数学命题都必须用数学归纳法证实.(

) (3)用数学归纳法证实问题时,归纳假设能够不用.(

) (4)不论是等式还是不等式,用数学归纳法证实时,由n=k到n=k+1时,项数都增加了一项.(

)诊

测6/31解析对于(1),有证实问题第一步并不是验证n=1时结论成立,如证实凸n边形内角和为(n-2)·180°,第一步要验证n=3时结论成立,所以(1)不正确;对于(2),有些命题也能够直接证实;对于(3),数学归纳法必须用归纳假设;对于(4),由n=k到n=k+1,有可能增加不止一项.答案

(1)×

(2)×

(3)×

(4)×7/31解析三角形是边数最少凸多边形,故第一步应检验n=3.答案

C8/313.用数学归纳法证实“1+2+22+…+2n-1=2n-1(n∈N*)”过程中,第二步假设n=k时等式成立,则当n=k+1时,应得到(

) A.1+2+22+…+2k-2+2k-1=2k+1-1 B.1+2+22+…+2k+2k+1=2k-1+2k+1 C.1+2+22+…+2k-1+2k+1=2k+1-1 D.1+2+22+…+2k-1+2k=2k+1-1

解析观察可知等式左边共n项,故n=k+1时,应得到1+2+22+…+2k-1+2k=2k+1-1.

答案D9/31解析由n=k到n=k+1时,左边增加(k+1)2+k2.答案B10/315.用数学归纳法证实“当n为正奇数时,xn+yn能被x+y整除”,当第二步假设n=2k-1(k∈N+)命题为真时,进而需证n=________时,命题亦真.

解析因为步长为2,所以2k-1后一个奇数应为2k+1.

答案

2k+111/3112/3113/3114/31规律方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实等式应注意两个问题(1)要搞清等式两边组成规律,等式两边各有多少项,以及初始值n0值.(2)由n=k到n=k+1时,除考虑等式两边改变项外还要充分利用n=k时式子,即充分利用假设,正确写出归纳证实步骤,从而使问题得以证实.15/3116/3117/3118/31【迁移探究1】

在例2中把题设条件中“an≥0”改为“当n≥2时,an<-1”,其余条件不变,求证:当n∈N+时,an+1<an.19/3120/3121/31规律方法

应用数学归纳法证实不等式应注意问题(1)当碰到与正整数n相关不等式证实时,应用其它方法不轻易证,则可考虑应用数学归纳法.(2)用数学归纳法证实不等式关键是由n=k成立,推证n=k+1时也成立,证实时用上归纳假设后,可采取分析法、综正当、求差(求商)比较法、放缩法、结构函数法等证实方法.22/3123/3124/3125/3126/31规律方法

(1)利用数学归纳法能够探索与正整数n相关未知问题、存在性问题,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测—证实”,即先由合情推剪发觉结论,然后经逻辑推理论证结论正确性.(2)“归纳—猜测—证实”基本步骤是“试验—归纳—猜测—证实”.高中阶段与数列结合问题是最常见问题.27/31【训练3】

设函数f(x)=ln(1+x),g(x)=xf′(x),x≥0,其中f′(x)是f(x)导函数. (1)令g1(x)=g(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