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探究2200字】_第1页
【关于在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探究2200字】_第2页
【关于在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探究22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在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目录TOC\o"1-2"\h\u15027关于在校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 0277961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现状分析 0150601.1网络媒介素养缺失 0287651.2网络心理健康素养待强化 1192222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提升路径 1297922.1重视思想引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125192.2强化内容引领,依托校园文化凝聚精神动力 172673结语 25916参考文献 2摘要: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和交互的媒介,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网络技术所具备的快速便捷的优势,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生活。但是错综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以及风险,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缺失,道德素养及法律意识薄弱,网络心理健康素养有待强化。新时期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需要重视思想引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内容引领,依托校园文化凝聚精神动力;关注心理引领,树立正确价值导向;注重规范引领,构建和谐网络秩序。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文明;心理健康;校园文化1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现状分析1.1网络媒介素养缺失具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是大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础,但就现阶段而言,部分大学生对网络认知还较为模糊,具体表现为分析、评价以及使用、传播网络信息缺乏客观的认识和判断,一方面大学生面对集聚爆炸式增长的信息,习惯于粗略化阅读或是“圈层化”的信息获取模式,导致大部分学生不具备对有效信息的识别和筛选能力,欠缺理性客观的网络思维;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中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特别是部分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缺乏严格的监管,极易传递不良网络信息。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有限,判断能力更是有待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缺失,极易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1.2网络心理健康素养待强化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养一般指大学生能够合理地使用网络平台,合法的利用网络信息帮助其成长和发展。但是部分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缺乏理性认识和较高的自控能力,容易衍生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即我们通常定义的“手机依赖症”。大学生有充裕的课余时间,网络带给大学生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游戏、购物、直播、聊天交友等,当这些虚拟的网络娱乐生活占据了生活中的过多精力,一方面,容易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造成逃课、迟到、早退等违纪行为,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无法完成学业等;“另一方面过度的沉溺虚拟空间,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很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3],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个人长远发展。2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提升路径2.1重视思想引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离不开高校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为此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其一,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探索培育网络信息化教师队伍。一方面对现有教师队伍开展定期的网络信息化培训,强化专业课老师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水平;另一方面,积极选拔思政课专职教师、学生工作队伍中的优秀辅导员,开展思想意识层面和实操层面的专题培训,提升德育师资队伍整体的网络文明素养。其二,编著和使用好课程教材。将网络文明素养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当中,围绕着理论讲述、热点案例分析、法律法规等章节做好教学内容的安排。其三,抓好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着学生,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学生喜爱的语言,讲述学生身边的热点事件,引导大学生用理性客观的视角看待网络争议,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2.2强化内容引领,依托校园文化凝聚精神动力校园文化是高校存续发展的精神源泉,也是指引高校学子迈步前进的无声力量。借助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一是要贴合现实。把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用大学生的语言讲述大学生的故事,解决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困惑和烦恼,“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满足其成长发展的期待”。二是要挖掘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网络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和教育案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还原历史中的文化故事,激发强大的文化力量,让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带来的正能量,也让中华优秀文化的声音遍布网络空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三是要打造文化育人平台。“网络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互动过程中进行的”,依托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一个大学生勇于参与、乐于分享,主动交流互动的育人平台,发布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与观点,及时更新优质内容,赢得大学生群体的信赖。“通过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意见领袖的建立以及引导”,在平台的交流互动中,逐步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教育的实效性。3结语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新时期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历史重任大学生的关切之举,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1]陈静.文化自信与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融合[J].农家参谋,2020(20):241.[2]杜国明,韦春玲,黄善林.课程思政实践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农业教育,2019(5):88-94.[3]蒙丽媛.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226-227.[4]黄婷,李杏华,杨茜.“课程思政”在学前教育课程的融合[J].科幻画报,2019(8):160-16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