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18课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18课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18课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18课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第18课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基础知识清单基础知识清单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各物质间有确定的质量比。二、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设、写、找、列、求、答。例: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0.6g注意:①设未知数(一定)可同时设几个变量,但要指明是质量还是质量分数;x是有单位的物理量,后面无需带单位。②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与化学计算数有关的,写化学方程式一定要③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带单位。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类型1.差量法计算例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现将12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完全加热后,剩余固体8.9克,则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A.7g B.8.4g C.11.8g D.10.9g2.图像型计算化合物的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例2: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请回答:(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3.表格型计算分析表格数据,通过对比、确定出恰好完全反应的量,然后依据题意进行计算。例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30.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提示: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编号1234加水的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4.58.166试求:(1)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为 g。(2)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答案自查答案自查二、注意:①不要带单位②配平。③不带单位三、例1:【答案】B。【解析】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2NaHCO3△Na2CO3+CO2↑+H2O固体差量168106168﹣106=62x12g﹣8.9g=3.1g168x=8.4g。例2:【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2)1.6;(3)5%【解析】(1)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70g-68.4g=1.6g;(3)设:产生1.6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2H2O2eq\o\ac(\s\up11(MnO2),\s\up1(───),\s\do4(───))2H2O+O2↑6832X1.6g68:32=X:1.6gX=3.4g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4g68g例3:【答案】(1)6;(2)可制得氧气9.6克。【解析】(1)由1和2可知加入20g水最多溶解KCl的质量为:14.5g﹣8.1=6.4gKCl,而第三、第四次加水后溶解KCl的质量为8.1g﹣6g=2.1g<6.4g,则第三次加水后KCl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全部是不溶于水的MnO2,所以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为6g;(2)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30.5g﹣6g=24.5g;(3)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eq\o\ac(\s\up11(MnO2),\s\up1(───),\s\do4(───),\s\do6(△))2KCl+3O2↑2459624.5gx解得:x=9.6g故答案为:(1)6;(2)可制得氧气9.6克。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在化学反应2H2+O22H2O中,氢气、氧气、水之间的质量比为A.2∶1∶2 B.2∶1∶3 C.1∶8∶9 D.2∶8∶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g镁与3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氧化镁B.1g镁与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氧化镁C.2g氢气与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水D.mg硫与m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mg二氧化硫3.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A.KMnO4、MnO2B.K2MnO4、MnO2C.KMnO4、MnO2、K2MnO4D.KMnO4、K2MnO44.(2021四川绵阳中考)取20.0gKMnO4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1.6g。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A.8% B.39.5% C.79% D.92%5.在2H2+O22H2O的反应中,H2、O2、H2O的质量比为,若要生成27g水,需要g氧气和g氢气才能恰好完全反应.6.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6.8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7.在136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的质量为3g,同时得到3.2g氧气(1)经分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g;(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8.(2021湖南常德中考)实验室需要1.2g氧气,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9.(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工业上炼铝是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其反应原理:2Al2O34Al+3O2↑。若要得到54t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是多少?10.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234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543.084.4m(1)m=;(2)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1.实验室用31.6g高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g,则剩余固体为()A.高锰酸钾 B.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C.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D.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2.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Na2CO3+H2O+CO2↑)A.33.6% B.40% C.47.3% D.60%3.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10.7克固体物质,计算:(1)制得氧气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各多少克?4.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同学把20g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2.24L氧气(氧气的密度是1.43g/L)请计算:(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2)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5.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该固体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24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_____克。(2)当稀盐酸加到_____克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3)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7.某校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请按下面要求计算。(1)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定量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共收集到氧气4.8g,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2)若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加热,有关物质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时间/mint1t2t3t4t5O2质量/g2.44.87.29.69.6剩余固体质量/g22.119.7m14.914.9其中m=_____;t3时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3)若将(1)中氯酸钾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1g二氧化锰,另一份不加,分别放入试管中,同时、同温度加热至充分反应,请在图象上画出产生O2的曲线______。8.实验室用13.8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粉末加热制取氧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0→t1时段氧气质量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t3→t4时段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2)请根据途中数据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3)请在图乙坐标图中,画出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在t0→t4时段变化示意图___________。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1.(2022安徽中考)某同学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称取0.6g镁条进行燃烧实验(如下图)。(1)计算: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该同学称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小于0.6g,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2陕西中考B卷)学习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g钙片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总质量比反应前稀盐酸与钙片的总质量减少了3.3g。(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计算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以下是某同学解析一道计算题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问题。题目: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7.5g放入试管中加热,反应中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该同学很快列出计算过程,求出了氯化钾的质量。请你帮该同学检查是否正确。解:设生成KCl的质量为xx=16.7g答:生成KC1的质量为16.7g。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的O2质量是_______g。(2)上述计算过程是否正确?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如果错误,请你重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KC1的质量_____。4.(2022四川南充市中考)医用碳酸氢钠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某同学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放入烧杯中,分两次加入稀盐酸(该实验条件下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测定实验数据如表。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加盐酸的质量/g40.040.0生成气体的质量/g3.31.1(1)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_g。(2)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2022四川凉山州中考)某造纸厂在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后才能排放。现有5%的稀盐酸365kg。能处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6.(2022新疆中考)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利用次氯酸钠发生器,通过电解食盐水能够制得次氯酸钠溶液,该反应方程式为。要制取7.45gNaClO,理论上需要NaCl的质量是____?7.(2022山东泰安市中考)黄铜(铜、锌合金)具有合金的特性,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取黄铜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再将16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分别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加入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4040404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18.51210m请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m的值为_______。(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8.(2022甘肃武威市中考)铝碳酸镁咀嚼片(主要成分是AlMg(OH)3CO3)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使用下图所示装置,对该咀嚼片中的铝碳酸镁含量进行测定。先取足量稀盐酸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片铝碳酸镁咀嚼片,开始计时,并将电子天平的读数记录在下表中、已知AlMg(OH)3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请计算:时间(s)010203040506070读数(g)198.4197.8197.4196.0195.8195.7195.7195.7(1)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2)每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含量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0.1g)?9.(2022浙江宁波市中考)“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一种新型化肥—硝酸铵钙,其有效成分为NH4NO3和Ca(NO3)2,进入土壤后都成为可吸收的离子,不会引起土壤板结,且钙离子可提高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8.0g,与足量的NaOH固体充分混合,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生成0.17g氨气(NH3)。把反应所得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4.0g。(已知:NH4NO3+NaOHNaNO3+NH3↑+H2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Ca、N元素,且不参加反应)(1)计算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2)计算滤液中NaNO3的质量。第18课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基础知识清单基础知识清单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各物质间有确定的质量比。二、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设、写、找、列、求、答。例: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0.6g注意:①设未知数(一定不要带单位)可同时设几个变量,但要指明是质量还是质量分数;x是有单位的物理量,后面无需带单位。②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与化学计算数有关的,写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③相对分子质量不带单位,质量带单位。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类型1.差量法计算例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现将12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完全加热后,剩余固体8.9克,则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A.7g B.8.4g C.11.8g D.10.9g【答案】B。【解析】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2NaHCO3△Na2CO3+CO2↑+H2O固体差量168106168﹣106=62x12g﹣8.9g=3.1g168x=8.4g。2.图像型计算化合物的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例2: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请回答:(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__都没有发生变化;(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2)1.6;(3)5%【解析】(1)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70g-68.4g=1.6g;(3)设:产生1.6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2H2O2eq\o\ac(\s\up11(MnO2),\s\up1(───),\s\do4(───))2H2O+O2↑6832X1.6g68:32=X:1.6gX=3.4g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4g68g3.表格型计算分析表格数据,通过对比、确定出恰好完全反应的量,然后依据题意进行计算。例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30.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提示: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编号1234加水的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4.58.166试求:(1)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为 g。(2)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答案】(1)6;(2)可制得氧气9.6克。【解析】(1)由1和2可知加入20g水最多溶解KCl的质量为:14.5g﹣8.1=6.4gKCl,而第三、第四次加水后溶解KCl的质量为8.1g﹣6g=2.1g<6.4g,则第三次加水后KCl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全部是不溶于水的MnO2,所以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为6g;(2)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30.5g﹣6g=24.5g;(3)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eq\o\ac(\s\up11(MnO2),\s\up1(───),\s\do4(───),\s\do6(△))2KCl+3O2↑2459624.5gx解得:x=9.6g故答案为:(1)6;(2)可制得氧气9.6克。答案自查答案自查二、注意:①不要带单位②配平。③不带单位三、例1:【答案】B。【解析】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2NaHCO3△Na2CO3+CO2↑+H2O固体差量168106168﹣106=62x12g﹣8.9g=3.1g168x=8.4g。例2:【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2)1.6;(3)5%【解析】(1)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70g-68.4g=1.6g;(3)设:产生1.6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2H2O2eq\o\ac(\s\up11(MnO2),\s\up1(───),\s\do4(───))2H2O+O2↑6832X1.6g68:32=X:1.6gX=3.4g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4g68g例3:【答案】(1)6;(2)可制得氧气9.6克。【解析】(1)由1和2可知加入20g水最多溶解KCl的质量为:14.5g﹣8.1=6.4gKCl,而第三、第四次加水后溶解KCl的质量为8.1g﹣6g=2.1g<6.4g,则第三次加水后KCl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全部是不溶于水的MnO2,所以原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为6g;(2)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30.5g﹣6g=24.5g;(3)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eq\o\ac(\s\up11(MnO2),\s\up1(───),\s\do4(───),\s\do6(△))2KCl+3O2↑2459624.5gx解得:x=9.6g故答案为:(1)6;(2)可制得氧气9.6克。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在化学反应2H2+O22H2O中,氢气、氧气、水之间的质量比为A.2∶1∶2 B.2∶1∶3 C.1∶8∶9 D.2∶8∶10【答案】C【解析】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之间的质量比为:4:(16×2):(18×2)=1:8:9。故选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g镁与3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氧化镁B.1g镁与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氧化镁C.2g氢气与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水D.mg硫与m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mg二氧化硫【答案】D【解析】A、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镁和氧气反应的质量比是48:32,因此2g镁与3g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小于5g。选项A错误;B、由A选项分析可知,1g镁与4g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小于5g,选项B错误;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氢气和氧气反应的质量比是4:32,因此2g氢气与8g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小于10g,选项C错误;D、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硫和氧气的质量比是32:32,因此mg硫与m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g二氧化硫,选项D正确。故选:D。3.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A.KMnO4、MnO2B.K2MnO4、MnO2C.KMnO4、MnO2、K2MnO4D.KMnO4、K2MnO4【答案】C【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eq\o(,\s\up6(△))K2MnO4+MnO2+O2↑利用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判断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反应。解:设发生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eq\o(,\s\up6(△))K2MnO4+MnO2+O2↑31632X1.6g31632=X=15.8g15.8g﹤18g,所以有高锰酸钾剩余。4.(2021四川绵阳中考)取20.0gKMnO4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1.6g。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A.8% B.39.5% C.79% D.92%【答案】C【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氧气质量1.6g;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故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故选C。5.在2H2+O22H2O的反应中,H2、O2、H2O的质量比为,若要生成27g水,需要g氧气和g氢气才能恰好完全反应.【答案】1:8:9;24;3。【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知,H2、O2、H2O的质量比为(2×2):32:(18×2)=1:8:9;设如果要制取27gH2O,需H2的质量为x,根据氢气与水的质量比可得1:9=x:27g,解之得x=3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需O2的质量为27g﹣3g=24g.故答案为:1:8:9、2436.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6.8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答案】3.2g【解析】解:设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326.8gxx=3.2g答: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为3.2g。故答案为:3.2g。7.在136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待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的质量为3g,同时得到3.2g氧气(1)经分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g;(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答案】(1)3;(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解析】(1)二氧化锰作催化剂,难溶于水,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得到滤渣的质量为3g,即为二氧化锰的质量.(2)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32x3.2gx=6.8g答:(1)3;(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8.(2021湖南常德中考)实验室需要1.2g氧气,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11.85g

【解析】解:设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x

x=11.85g

答: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11.85g。9.(2021湖南张家界中考)工业上炼铝是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其反应原理:2Al2O34Al+3O2↑。若要得到54t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是多少?【答案】解:设生成54t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解得x=102t

答:生成54t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102t。

10.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234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543.084.4m(1)m=;(2)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答案】4.4;70%。【解析】解:(1)当石灰石质量为15g时,就因50g稀盐酸量不足而石灰石没完全反应,所以,石灰石增加到20g时,50g稀盐酸依然量不足,所以此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仍然为4.4g,也就是m值为4.4;故答案为:4.4;(2)解:设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5g×x1.54g解之得:x=70%答:该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0%.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1.实验室用31.6g高锰酸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g,则剩余固体为()A.高锰酸钾 B.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C.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D.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答案】B【解析】设31.6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3.2g>3.1g,说明高锰酸钾没有反应完,剩余的固体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选B。2.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Na2CO3+H2O+CO2↑)A.33.6% B.40% C.47.3% D.60%【答案】B【解析】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x,则100g×x×=100g×23%,解得x=84%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00g×84%=84g设分解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y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前后固体的差量2×841062×84-106=62y100g-87.6g=12.4g=,解得y=33.6g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00%=40%,故选B。3.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10.7克固体物质,计算:(1)制得氧气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各多少克?【答案】(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4.8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分别为12.25g和3.25g。【解析】: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变化过程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制取氧气的质量为:15.5g﹣10.7g=4.8g;(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eq\o\ac(\s\up11(MnO2),\s\up1(───),\s\do4(───),\s\do6(△))2KCl+3O2↑

245

96

x

4.8g解得:x=12.25g

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5g﹣12.25g=3.25g4.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同学把20g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2.24L氧气(氧气的密度是1.43g/L)请计算:(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2)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答案】(1)3.2g;(2)72%。【解析】(1)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2.24L×1.43g/L=3.2g;(2)设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x2CaO2+2H2O═2Ca(OH)2+O2↑1443220gx3.2g=x=72%答:(1)生成氧气3.2g;(2)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2%。故答案为:(1)3.2g;(2)72%。5.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剩余固体质量/g2.552.252.102.042.04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1)0.96;(2)18.3%。【解析】(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g﹣2.04g=0.96g(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eq\o\ac(\s\up11(MnO2),\s\up1(───),\s\do4(───),\s\do6(△))2KCl+3O2↑24596x0.96gx=2.45g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18.3%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8.3%。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该固体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24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_____克。(2)当稀盐酸加到_____克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3)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答案】(1)20(2)80(3)18.25%【解析】(1)由图可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24g−4g=20g,故填20。(2)由图可知,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80g时,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则此时加入的稀盐酸与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故填80。(3)解:设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x100:73=20g:80gxx=18.25%答: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8.25%。7.某校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请按下面要求计算。(1)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定量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共收集到氧气4.8g,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2)若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加热,有关物质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时间/mint1t2t3t4t5O2质量/g2.44.87.29.69.6剩余固体质量/g22.119.7m14.914.9其中m=_____;t3时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3)若将(1)中氯酸钾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1g二氧化锰,另一份不加,分别放入试管中,同时、同温度加热至充分反应,请在图象上画出产生O2的曲线______。【答案】(1)12.3g(2)17.3KClO3和KCl、MnO2(3)【解析】(1)设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解得x=12.25g(2)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为2.4g+22.1g=24.5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变化过程中总质量不变,所以m=24.5g﹣7.2g=17.3g;t3之后气体质量还在增加,所以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剩余的氯酸钾和生成的氯化钾,对应的化学式为KClO3和KCl。(3)催化剂只会影响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氯酸钾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1g二氧化锰,另一份不加,生成氧气的质量均为2.4g,所以图像为:8.实验室用13.8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粉末加热制取氧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0→t1时段氧气质量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t3→t4时段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2)请根据途中数据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3)请在图乙坐标图中,画出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在t0→t4时段变化示意图___________。【答案】温度较低,未达到氯酸钾的分解速度;9.0g;12.25g;【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由于氯酸钾分解需要一定的温度,t0-t1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还未进行;t3-t4时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进行完全,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3.8g-4.8g=9.0g;(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x=12.25g答: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12.25g。(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钾元素质量不变,12.25g氯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为12.25g××100%=3.9g,所以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在t0→t4时段变化示意图为: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1.(2022安徽中考)某同学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称取0.6g镁条进行燃烧实验(如下图)。(1)计算: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该同学称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小于0.6g,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g(2)一部分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解析】(1)解:设0.6g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解得:=1g答:0.6g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1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总质量,所以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总质量,但该反应在敞口装置进行,通过观察实验可知,镁条燃烧时,一部分生成的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使得反应后称量的固体质量小于反应前。2.(2022陕西中考B卷)学习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g钙片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总质量比反应前稀盐酸与钙片的总质量减少了3.3g。(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计算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答案】(1)3.3(2)75%【解析】(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3.3g,则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3g。(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解得:x=7.5g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答:该品牌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3.(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以下是某同学解析一道计算题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问题。题目: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7.5g放入试管中加热,反应中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该同学很快列出计算过程,求出了氯化钾的质量。请你帮该同学检查是否正确。解:设生成KCl的质量为xx=16.7g答:生成KC1的质量为16.7g。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的O2质量是_______g。(2)上述计算过程是否正确?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如果错误,请你重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KC1的质量_____。【答案】(1)9.6(2)

错误

14.9g。【解析】(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与氧气,反应产生的氧气会逸散出去,根据质量守恒得出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与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则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故氧气的质量为27.5g-17.9g=9.6g;(2)27.5g是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混合物的质量,该同学认为27.5g是氯酸钾的质量,故该同学计算过程错误;解:设生成KCl的质量为xx=14.9g答:生成KCl的质量为14.9g。4.(2022四川南充市中考)医用碳酸氢钠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某同学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放入烧杯中,分两次加入稀盐酸(该实验条件下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测定实验数据如表。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加盐酸的质量/g40.040.0生成气体的质量/g3.31.1(1)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_g。(2)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4.4(2)84%【解析】(1)第一次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3.3g,第二次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g,故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3.3g+1.1g=4.4g;(2)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x=8.4g

样品中碳酸氢的的质量分数:答: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5.(2022四川凉山州中考)某造纸厂在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后才能排放。现有5%的稀盐酸365kg。能处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答案】20kg。【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