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材料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古人不必经历化学变化就能获取的材料是()A.石料 B.铜 C.铁 D.塑料2.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 B.烧瓶 C.烧杯 D.蒸发皿3.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通电分解时,发生改变的是()A. B. C. D.4.下列()环节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交流反思 D.认真听讲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氧化铜 C.纯粮食醋 D.汽水6.下列标志表示有毒化学品的是()A. B. C. D.7.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A.质子 B.电子 C.原子核 D.分子8.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A.器壁上出现均匀水膜B.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C.器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D.器壁无水9.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药品 B.滴加液体C.量取液体观察刻度 D.量筒作反应容器11.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1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C.有气体放出 D.放热、发光13.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D.化学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新物质的需求1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A.甲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甲、乙两管中的气体质量比为2:1C.甲、乙两管中的气体体积比为2:1D.水是由氢气、氧气组成的混合物15.对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一定相同C.所有微粒都呈电中性D.离子与分子、原子不同,有时是静止的16.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7.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发生镉(Cd)污染事件,造成柳江上游非饮用水保护河段轻度污染.元素符号“Cd”不能表示()A.镉元素 B.金属镉 C.一个镉原子 D.一个镉分子18.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A. B. C. D.19.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0.某同学为了验证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玻璃片上的水雾来达到目的,下列对此实验的反思评价,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该方法简便易行B.该方法采用的玻璃片应冷而干燥C.这种方法无任何缺点D.应使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向另一块上呼气,这种对比实验的方法可排除水雾来自于空气中的观点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38分)2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1)硫_________,硅_________,钙_________;(2)Cl_________,Cu_________,P_________.22.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23.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等微粒的名称填写下列空格:(1)铁是由_________构成的;(2)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_;(3)带负电的粒子是_________;(4)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24.(8分)锂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如图表示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B、C、D、E中_________(填编号)属于同种元素,_________(填编号)属于离子;(2)用化学符号表示:①锂离子_________,②两个锂原子_________.25.【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收集证据】通过显微镜360度转动,观察闪光可观察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_.(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_.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2的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2分)2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加热试管时要使用_________,先使试管_________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底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27.将如图所示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__;(2)给物质加热时,需要用_________;(3)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__;(4)能被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28.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发热现象,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于是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探究与讨论.【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验证过程】(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b手摸烧杯有发烫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分析: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___变化.(2)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发烫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光通电发热、放热属于变化.29.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处理泉水的过程中,所得液体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A.玻璃棒不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材料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古人不必经历化学变化就能获取的材料是()A.石料 B.铜 C.铁 D.塑料【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直接开采出来就行,没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B、铜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制得.C、铁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制得.D、塑料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制得.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 B.烧瓶 C.烧杯 D.蒸发皿【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在反应中可作反应容器.【解答】解:A、试管是玻璃仪器,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如固体分解制氧气可用试管,故A正确.B、烧瓶不用来给固体加热,故B错误.C、烧杯一般用来取液体,也可对液体进行加热操作,但不用来给固体加热,故C错误.D、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故D错误.故选A.【点评】学生应熟悉仪器的使用及注意问题,做到能正确使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仪器.3.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通电分解时,发生改变的是()A. B. C. D.【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所以水通电分解时,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进行解答.【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所以水通电分解时,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C.【点评】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4.下列()环节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交流反思 D.认真听讲【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知A,B,C都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的掌握,并应用于解题当中.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氧化铜 C.纯粮食醋 D.汽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氧化铜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纯粮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汽水中含有水、糖类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6.下列标志表示有毒化学品的是()A. B. C. D.【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具体的标志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D中的标志是一个骷髅,表示物质有毒的标志.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只有理解标志的含义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7.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A.质子 B.电子 C.原子核 D.分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质子、原子核、电子的带电情况进行分析回答本题.【解答】解:A、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质子显正电性,故不符合题意;B、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核外电子显负电性,故不符合题意;C、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故不符合题意;D、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整个分子也不显电性,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会根据微粒所带的电荷判断微粒的电性.8.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A.器壁上出现均匀水膜B.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C.器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D.器壁无水【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志: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进行解答.【解答】解: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志是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根据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志,可知说法A、B、D错误;说法C正确;故选C.【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志,并能实际操作.9.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回答本题.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怎样不污染环境,开发一些新能源,制取一些新物质.【解答】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该物质,怎样使其服务于社会,如何做才能不污染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化石燃料污染环境很严重,所以化学在研究开发一些新能源,制取一些新材料.生命过程探索也是离不开我们化学研制出的物质.故选:D.【点评】要知道我们身边的物质都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重要性.10.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药品 B.滴加液体C.量取液体观察刻度 D.量筒作反应容器【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加入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分析;B、根据添加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分析;C、根据读取液体的体积的正确方法分析;D、根据量筒不能做反应容器分析.【解答】解:A、加入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是:将试管平放,在将药品用药匙送入试管底部,再慢慢竖起试管,故A做法错误;B、加入液体药品是滴管不可进入试管,防止污染,故B错误;C、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平行,故C正确;D、为保证测量的正确性,量筒不能做反应容器,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11.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以根据原子的构成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解答】解:A、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故A正确;B、原子核带有正电荷,故B正确;C、原子内部有相对较大的空间,故C正确;D原子不是实心的球体,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原子构成的认识问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C.有气体放出 D.放热、发光【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根据物质三态之间的转换进行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C、根据加热水后氧气放出进行分析;D、根据电灯在通电时会发热发光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气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状态由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颜色也从无色变成淡蓝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必然产生新的物质,故B正确;C、给水加热后,水中的氧气逸出,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白炽灯在通电时,会发光发热,但是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变化实际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必然产生新的物质,在判断化学变化时,关键看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13.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为力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D.化学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新物质的需求【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能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进行解答;B、根据利用化学来解决能源、资源的开发及合理使用进行解答;C.根据化学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健康服务进行解答;D.根据化学可以创造出人类所需的物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能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并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可以消除、防止污染.故A错误;B、因可以利用化学来解决能源、资源的开发及合理使用,所以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故B正确;C.因化学是为人类的生活、生产以及健康服务的,则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科学,故C正确;D.因化学可以创造出人类所需的物质,所以化学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新物质的需求,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的用途及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难度不大.1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A.甲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甲、乙两管中的气体质量比为2:1C.甲、乙两管中的气体体积比为2:1D.水是由氢气、氧气组成的混合物【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通电分解水,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两气体体积比为1:2,质量之比是8:1;通过水的电解,可得到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解答】解:A、由电解水的装置图可知,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而不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不正确;B、由电解水的装置图可知,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二者的质量比是1:8,故B不正确;C、由电解水的装置图可知,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二者的体积比是2:1,故C正确;D、通电分解水生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水的实现现象和结论,属于实验性简答题,难度比较小,要求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要牢固准确.15.对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一定相同C.所有微粒都呈电中性D.离子与分子、原子不同,有时是静止的【考点】物质的微粒性;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物质由离子、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进行解答;B、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进行解答;C、根据分子、原子呈电中性,而离子带电荷进行解答;D、根据物质是永恒运动的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由离子、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故A正确;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氧离子与镁离子中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它们的质子数不同,故B不正确;C、分子、原子呈电中性,而离子带电荷,其中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故C不正确;B、从微观看,物质是永恒运动的,离子与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涵义和微粒性;了解一些常用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及其应用.16.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不同点是质子数不同.【解答】解: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所以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C.【点评】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17.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发生镉(Cd)污染事件,造成柳江上游非饮用水保护河段轻度污染.元素符号“Cd”不能表示()A.镉元素 B.金属镉 C.一个镉原子 D.一个镉分子【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或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像金属和稀有气体还有非金属单质这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解答】解: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或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像金属和稀有气体还有非金属单质这些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故Cd可表示镉元素、一个镉原子、金属镉;金属镉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存在分子,故D说一个镉分子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8.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A. B. C. 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其特征是“多变一”据此对选项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该图示中反应物是一种分子(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分子(两种物质),所以不是化合反应,而是“一变多”的分解反应;B、该图示中反应物是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生成物是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所以是化合反应;C、该图示反应物中有两种物质分别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所以是置换反应;D、该图示中反应物是一种分子(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也是一种新分子(一种物质),故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化合反应类型的考查与判断,解题时依据微观图示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情况是解题的关键.19.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合的是()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B.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空气能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充足的阳光下温度也较高,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湿衣服容易晾干,可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结冰的水不能流动,是由于水分子运动的速度变慢了,而不是不再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某同学为了验证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玻璃片上的水雾来达到目的,下列对此实验的反思评价,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该方法简便易行B.该方法采用的玻璃片应冷而干燥C.这种方法无任何缺点D.应使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向另一块上呼气,这种对比实验的方法可排除水雾来自于空气中的观点【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科学探究.【分析】A、根据向冷而干燥的玻璃片上吹气,观察玻璃片上的水雾来验证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进行解答;B、根据观察玻璃片上的水雾来验证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所以玻璃片应冷而干燥进行解答;C、根据进行对比实验更好进行解答;D、根据进行对比实验的优点进行解答.【解答】解:A、向冷而干燥的玻璃片上吹气,观察玻璃片上的水雾来验证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故A正确;B、因为要观察玻璃片上的水雾来验证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所以玻璃片应冷而干燥,故B正确;C、根据进行对比实验更好,所以应使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向另一块上呼气,这种对比实验的方法可排除水雾来自于空气中的观点,而不是这种方法无任何缺点,故C错误;D、使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向另一块上呼气,这种对比实验的方法可排除水雾来自于空气中的观点,故D正确.故选:C.【点评】利用检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不同,结合他们的化学性质进行检验,从而发现呼出气体与空气的不同.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38分)2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1)硫S,硅Si,钙Ca;(2)Cl氯,Cu铜,P磷.【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名称、书写原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小”.【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1)硫的元素符号为S,硅的元素符号是Si,钙的元素符号是:Ca;(2)Cl是氯元素的元素符号,Cu是铜元素的元素符号,P是磷元素的元素符号.故答案为:(1)S,Si,Ca;(2)氯,铜,磷.【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一大二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属于化合物的是BD,属于纯净物的是ABD,属于混合物的是CE(均填容器下的代号).【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氧气和液氧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是单质;氧化铜是由铜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和氧组成的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冰和水是水的不同状态,只含有一种物质,也是化合物;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A;BD;ABD;CE.【点评】解答本题时要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3.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等微粒的名称填写下列空格:(1)铁是由原子构成的;(2)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3)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阴离子;(4)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微观粒子的电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2)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3)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阴离子;(4)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答案为:(1)原子;(2)分子、原子、中子;(3)电子、阴离子;(4)分子、原子、离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构成等方面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24.锂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如图表示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B、C、D、E中D、E(填编号)属于同种元素,D(填编号)属于离子;(2)用化学符号表示:①锂离子Li+,②两个锂原子2Li.【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属于离子;锂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1个锂原子.【解答】解:(1)B、C、D、E中,D、E的核内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D中核外电子数小于核内质子数,是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2)①锂离子可以表示为Li+,②两个锂原子可以表示为2Li.故填:D、E;D;Li+;2Li.【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25.【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收集证据】通过显微镜360度转动,观察闪光可观察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B.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2的C.【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解答】解:(1)极少数α粒子散射的原因是受到了一个体积小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大的粒子的斥力,这说明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由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且体积很小.(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与C模型最相符.答案:(1)不会原子核(2)B(3)C.【点评】记住并理解原子的结构是解答本题关健.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2分)2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试管时要使用试管夹夹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底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由于试管属于玻璃仪器容易破裂,所以在加热时要注意安全.【解答】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否则容易溅出伤人;加热试管时要使用试管夹,否则容易烫伤手;给液体加热必须先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否则容易破裂;加热时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使试管受热均匀,不容易破裂,由于液体容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故答案为:;试管夹夹持;均匀;【点评】用试管给液体加热要注意液体量、试管口所对方向、加热时要预热.27.将如图所示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胶头滴管;(2)给物质加热时,需要用酒精灯;(3)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量筒;(4)能被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考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