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铁路工程桥梁作业指导书_第1页
2023年铁路工程桥梁作业指导书_第2页
2023年铁路工程桥梁作业指导书_第3页
2023年铁路工程桥梁作业指导书_第4页
2023年铁路工程桥梁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编制目的........................................................5

2.编制依据.......................................................5

3.适用范围.......................................................5

4.钻机施工作业指导书.............................................5

4.1作业准备......................................................5

4.1.1内业技术准备..............................................5

4.1.2外业技术准备..............................................5

4.2技术要求......................................................6

4.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6

4.3.1施工程序.................................................6

4.3.2工艺流程.................................................6

4.4施工要求......................................................6

4.5施工工艺......................................................7

4.5.1平整场地.................................................7

4.5.2测量放线.................................................8

4.5.3埋设护筒.................................................8

4.5.4钻机就位.................................................8

4.5.5泥浆制作.................................................8

4.5.6成孔.....................................................9

4.5.7检孔....................................................11

4.5.8钢筋笼及声测管制安......................................11

4.5.9清孔....................................................13

4.5.10安装导管................................................14

4.5.11灌注水下混凝土..........................................14

4.6劳动组织.....................................................15

4.7材料要求.....................................................16

4.8设备机具配置.................................................16

4.9质量控制及检验...............................................17

4.9.1质量控制.................................................17

4.9.2检验标准.................................................17

4.10异常处理....................................................18

4.10.1塌孔处理................................................18

4.10.2缩孔处理................................................18

4.10.3埋钻和卡钻处理..........................................18

4.10.4钢筋笼上浮的处理........................................19

4.11安全及环保要求..............................................19

4.11.1安全要求...............................................19

4.11.2环保要求...............................................20

5.挖井(扩大)基础作业指导书......................................20

5.1作业准备....................................................20

5.2技术要求....................................................21

5.3施工工艺流程................................................21

5.3.1施工程序................................................21

5.3.2施工工艺流程............................................21

5.4施工工艺说明................................................21

5.4.1施工准备................................................21

5.4.2基坑开挖................................................22

5.4.3基坑护壁................................................23

5.4.4钢筋工程................................................23

5.4.5模板工程................................................24

5.4.6混凝土浇筑..............................................24

5.5劳力组织....................................................25

5.6材料要求....................................................25

5.7设备机具配置.................................................25

5.8质量验收标准.................................................26

5.8.1基坑验收标准............................................26

5.8.2基础验收标准............................................26

5.9安全环保措施..................................................26

6.承台施工作业指导书..............................................26

6.1作业准备.....................................................26

6.1.1内业技术准备.............................................26

6.1.2外业技术准备.............................................26

6.2技术要求.....................................................27

6.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7

6.3.1施工程序.................................................27

6.3.2工艺流程.................................................27

6.4施工要求.....................................................27

6.5施工工艺.....................................................28

6.6劳动组织.....................................................33

6.7材料要求.....................................................33

6.8设备机具配置.................................................34

6.9质量控制及检验...............................................34

6.9.1质量控制.................................................34

6.9.2质量检验.................................................35

6.10安全及环保要求..............................................35

6.10.1安全要求...............................................35

6.10.2环保要求...............................................35

7.实心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36

7.1作业准备....................................................36

7.1.1内业技术准备............................................36

7.1.2外业技术准备............................................36

7.2技术要求....................................................36

7.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6

7.3.1施工程序................................................36

7.3.2工艺流程................................................37

7.4施工要求....................................................37

7.5施工工艺....................................................38

7.5.1钢筋加工及安装..........................................38

7.5.2模板加工及安装..........................................39

7.5.3混凝土施工..............................................40

7.5.4墩身养护................................................41

7.6劳动组织....................................................43

7.7材料要求....................................................43

7.8设备机具配置...............................................44

7.9质量控制及检验.............................................44

7.9.1质量控制................................................44

7.9.2墩身质量验收标准........................................45

7.10安全及环保要求.............................................45

7.10.1安全要求...............................................45

7.10.2环保要求...............................................48

8.钢筋混凝土盖板箱涵作业指导书....................................48

8.1施工准备....................................................48

8.1.1内业技术准备............................................48

8.1.2外业技术准备............................................48

8.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工艺....................................49

8.3施工工艺说明................................................50

8.3.1施工放样................................................50

8.3.2基础开挖................................................50

8.3.3基底处理................................................50

8.3.4底板....................................................51

8.3.5主体施工................................................52

8.3.6盖板的预制和安装施工....................................52

8.3.7涵洞防水施工............................................53

8.3.8涵洞回填................................................53

8.4质量检验.....................................................54

桥梁篇

1.编制目的

明确桥梁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

范桥梁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1)《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施工技术指南》;

(3)《桥梁工程设计专用图》;

(4)设计院技术交底。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六标桥梁施工。

4.钻机施工作业指导书

4.1作业准备

4.1.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

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

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1.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

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4.2技术要求

(1)混凝土的拌和全部在拌和站集中厂拌。

(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钻孔桩桩位偏差、桩身倾斜度、桩径及桩长符合设计要求。

(4)钻孔过程中配制好泥浆,泥浆比重适当,避免塌孔。

(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计算好导管埋深,避免拔错导管造成断桩,混

凝土应当满足各项设计以及规范要求。

(6)对钻孔桩桩身混凝土进行无损伤检测,桩身混凝土应均匀、完整,

无离析、夹泥、短桩及断桩等质量事故。

(7)嵌入承台内的混凝土桩头及锚固钢筋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3.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平整场地一测量放线一埋设护筒一钻孔一第一次清孔一

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一导管安装一第二次清孔一灌注水下混凝土。

4.3.2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1桩基施工流程图。

4.4施工要求

施工前根据墩台位置及现场实际情况能使钻机移动方便,钻进时不偏

沉,又利于材料运输堆放,利于混凝土灌注等因素,合理布置,平整场地。

铲除表层松轻厚土,夯打密实。钻孔场地在陡坡时,应挖成平坡。钻孔场

地在水渠中时一,宜采用筑岛法。岛顶面通常高出施工水位1.0〜2.0m。筑岛

面积按钻孔方法、设备大小等决定。

图4-3-1桩基施工流程图

4.5施工工艺

4.5.1平整场地

在桩基施工前,将施工场地用建筑垃圾等硬化,把桩基位置垫平,用

装载机找平,使机械顺利进场,并保证在施工中钻机的稳定。

4.5.2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提供的导线点标高,在本桥附近埋设加密桩,布置三角控制

网,控制本桥施工,导线测量符合三角网精度要求;水准测量采用红黑尺,

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根据设置的三角网及桩位坐标图,用全站仪放出每个桩孔的中心位置,

然后用钢尺复核各桩孔之间的平面距离。

4.5.3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10mm厚钢板制作,并在顶部焊加强筋和吊耳,当使用旋挖钻

机时内径比桩径大20cm;使用冲击钻时内径比桩径大40cm,护筒高出施工

水位或地下水位2m,采用机械开挖埋设护筒,护筒底部与土层相接处用粘

土夯实,护筒外面也用粘土填满、夯实,严防地表水顺该处渗入。顶部高

出施工地面50厘米,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cm,护

筒竖向的倾斜度不得大于1%。定位后在四周引护桩,便于在钻进过程中经

常检查护筒是否发生偏移和下沉,并要及时处理。

4.5.4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

检查和维修。钻机就位时用方木垫平,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或

沉陷。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偏差控制在2厘米范围内。

4.5.5泥浆制作

本工艺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斗取土,泥浆采用膨润土、火碱以及纤维

素混合而制,在泥浆池中用搅浆机将泥浆搅拌好后,泵入孔内,旋挖钻均

匀缓慢钻进,这样既钻进又起到泥浆护壁的作用。钻进时掌握好进尺速度,

随时注意观察孔内情况,及时补加泥浆保持液面高度。泥浆制备应注意两

个方面:一是泥浆的指标问题,其比重入孔泥浆为1.1〜1.3;冲击钻使用

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黏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

1.4,岩石1.2。粘度控制在17〜20s,砂率控制在4%以内。常用的泥浆材

料,一般使用优质澎润土加烧碱、聚丙稀酰胺或纤维素等配置;二是补浆

的速度,泥浆补充一般采用泵送方式,其速度以保证液面始终在护筒面以

上且泥浆流速均匀为标准,否则有可能造成塌孔,影响成孔质量。

4.5.6成孔

本工程沿线地质情况变化较大,结合工期安排和不同地质条件采取不

同的成孔方式。

4.5.6.1旋挖钻成孔

⑴工艺特点

该种成孔方式自动化程度高、成孔速度快、质量高,一般适用粘土、

粉土、砂土、淤泥质土、人工回填土及含有部分卵石、碎石的地层,借钻

具自重和钻机加压力,耙齿切入土层,在回转力矩的作用下钻斗同时回转

配合不同钻具成孔作业。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钻杆、钻头及合

理的斗齿刃角。对于具有大扭矩动力头和自动内锁式伸缩钻杆的钻机,可

以适应微风化岩层的施工。目前,旋挖钻机的最大钻孔直径为3m,最大钻

孔深度达120m。

⑵成孔工艺

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

制钻孔深度。当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转钻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

的后边对齐。钻屑进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

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开始钻进时采用

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

孔位不产生偏差。钻进护筒以下3m可以采用高速钻进,钻进速度与压力有

关,采用钻头与钻杆自重摩擦加压,15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20cm/min;

20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30cm/min;26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50cm/min。

4.5.6.2冲击钻机钻孔

冲击反循环破碎入岩工艺的破碎机理是利用冲击钻头对岩石进行较高

频率的冲击,使岩石产生破碎,然后利用反循环排渣方式及时将破碎岩屑

第一时间排出孔外。在冲击钻进过程中,关键是冲击和吸渣量是否匹配,也

是确保孔壁稳定正常钻进最基本最重要条件。在钻进过程中吸渣工作应根

据钻进地层和情况而定,不应过量汲渣以免造成孔壁失稳坍孔。发生埋钻

事故。另外,在冲击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以及转向装

置的灵活性和连接的牢固性,以防磨断或因转向不灵而扭断钢丝绳,发生

掉钻事故。

钻进时,采用小冲程开孔,进入正常钻进状态后,采用4〜5m中大冲

程,最大冲程不超过6m,钻进过程中及时排硝。每个孔绘制地质剖面图,

并针对不同地质调整泥浆指标。钻孔中泥浆比重不宜大于:砂黏土为1.3,

大漂石、卵石层为1.4。入孔泥浆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

为19〜28s。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捞取植样,判断地质类别,

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及时根据地质条件调整钻进工艺。

4.5.7检孔

钻进中须用检孔器检孔。检孔器用钢筋笼做成,其外径等于设计孔径,

长度等于孔径的4倍。每钻进4m〜6m时检孔一次,当检孔器不能沉到原来

钻达的深度或发现吊检孔器的大绳的位置偏移护筒中心时,考虑可能发生

了弯孔、斜孔或缩孔等情况,如不严重时可调整钻机位置继续钻孔;严禁

用强插检孔器方法进行检孔。成孔后检查孔深、孔径、倾斜度,合格后方

准进入下一道工序。钻孔桩基成孔允许偏差见表4-5-1。

表4-5-1钻孔桩钻孔允许误差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

1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

2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

3孔位中心W50

4倾斜度W遥孔深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摩擦桩<300

5

碓厚度柱桩<100

4.5.8钢筋笼及声测管制安

1、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在现场集中进行加工,按照图纸制作,对配筋的种类、规

格、根数、间距不得任意变更。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每一截

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

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钢筋笼的主筋配筋按如下原则:

1)当桩长W20nl时,主筋按通长配筋设置,具体设计见《广大工点通

用图06B-7/11》;

2)当20mV桩长W40m时,一般采用两段配筋,上段控制截面配筋,

其长度必须与(4/a+L+2),其中a为桩基变形系数;L为桩身自由长度,基

土长度在工点图设计中给出;下段主筋数量按上段数量减少一半。具体设

计见《广大工点通用图06B-7/11》;

3)当桩长>40m时采用三段配筋的方式,其中小于等于40nl部分按两

段配筋的方式设置,大于40m段桩径d=l,0m及1.25m时设置4根竖向定位

钢筋,桩径大于1.25m时设置6根竖向定位钢筋,并调整箍筋间距为40cm。

具体设计见《广大工点通用图06B-8/11》o

4)箍筋直径在箍筋加密段A采用10mm,在非加密段8mm,箍筋间距在

距承台底箍筋加密段采用100mm,在非加密段采用200mm,自钢筋在承台板

底面处设起。自上而下在主筋内侧每隔两米及钢筋笼底部设置一道直径为

20mm的加强箍筋,增大钢筋笼的刚度。承台底箍筋加密段长度值(A值)

见表4-5-2。

表4-5-2加密段长度值(A值)设置

桩径(m)1.01.251.50

A值(cm)300380450

具体的配筋方式和系数各工点图设计已给出,按工点图设计施工。

在桩身配筋范围内每隔2m沿圆周等距焊接四根Nil610的定位钢筋

(耳环),保证钢筋笼安装的垂直对位和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净保护层

不小于70mm。

2、钢筋笼安装

采用标准在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等成孔质量检查合格,进

行钢筋笼的吊放。搬运过程应平起、平放,防止弯曲、变形。

孔口钢筋对接时,在自然状态下,上、下节笼子必须垂直,钢筋平行

排列,必要时须用测锤量测,后用卡尺卡牢主筋,并先全部点焊固定,保

证垂直度,然后再逐一满焊。焊缝长度、宽度、厚度及焊缝质量严格按规

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检查。

钢筋笼下入孔内时,对准钻孔中心,扶正保持垂直,然后徐徐放入。

避免钢筋笼碰撞孔壁,下至设计桩顶标高时,用吊筋将钢筋笼固定在钢护

筒孔口上,并焊接牢固防止钢筋笼下沉和上浮。吊筋采用2根①14钢筋。

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底面偏差不大于±10cm。

3、声测管的安装条件

桩径大于等于2.0m或桩长大于40m或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采用声

波透射法检测,声波透射检测管采用无缝钢管,内径不小于40mm,壁厚不

小于3.0mmo

4、声测管安装

检测管岩桩身箍筋内侧等距布设,并焊于加强骨架箍筋上,注意焊接

不得损伤无缝钢管和钢筋。检测管长度距桩底5cm,管口应高出桩顶100cm

以上,各声测管高度一致,检测管接头及底部密封,顶部采用封口措施,

防止砂浆、杂物填塞管道。

4.5.9清孔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采用灌注桩孔径检测系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

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旋转钻机清孔采用泥浆置换法。

清孔应达到规范要求,即: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

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

底沉渣厚度:摩擦桩不大于30cm,柱状不大于10cm。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

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在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塌。浇筑水下混凝土前,检

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清孔,必要时用高压风冲

射孔底沉淀物,清孔完成后立即浇筑水下混凝土。

4.5.10安装导管

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直径一般应在20〜30cm。

导管中部节段应等长,底部节段长度4m、与漏斗下连接部位应选用长度为

100cm、50cm的导管。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按自上而下顺序编号。导管组装后

轴线偏差,不宜超过钻孔深度的0.5%并不宜大于10cm;试压压力为孔底静

水压力的1.5倍。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工作平台的高度决定,导管距离孔

底的深度控制在25〜40cm。导管吊入孔内时,应将橡胶圈或胶皮垫安放周正、

严密,确保密封良好,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橡胶圈或胶皮垫进行检查,

存在问题及时更换。

4.5.11灌注水下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地表、地下水环境进行检测,与设计相符时采用工

点设计图标号设计,与设计不符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变更设计。在具有侵

蚀环境作用下,采用耐久性混凝土,具体见表4-5-3。

表4-5-3环境作用等级下桥涵混凝土等级选用表

环境作用等级桩身混凝土等级承台混凝土等级

T1C30C30

T2、H1C35C35

T3、LkH2C40C40

L2C45C45

水下混凝土搅拌前,要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报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

施工。混凝土搅拌完成出场前,由拌合站试验人员对混凝土的含气量、坍

落度、扩展度和温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场;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

由现场试验人员对到场的每车混凝土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注,不

合格的混凝土坚决清除出场,不得使用。

根据试桩试验数据控制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扩展度、含气量

等混凝土指标。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对孔内泥浆进行清孔,将孔底沉淀物翻动上浮,

最大限度地减小沉渣厚度和保证混凝土浇注顺利下底、翻浆。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

浆从导管中排出,并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1m并不宜大于3叱当

桩长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放大。

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中途不得停顿,并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

间断时间,每根桩的灌注时间不应太长,宜在3小时内灌注完成。在整个

灌注过程中,及时提升导管,控制导管埋深,导管在混凝土埋深控制在2〜

6m之间,但不宜超过8m。

灌注时水下混凝土的浇筑面按高出桩顶设计高程50cm-100cm控制,

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4.6劳动组织

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施工人员应结合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

进行合理配置。具体人员按排见表4-6-1。

表4-6-1单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职务人员

负责人1人

技术主管1人

专兼职安全员1人

工班长3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6人

机械工、普工13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

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4.7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天然河砂。

粗骨料: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洁净碎石。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外加剂的量应当由试验确定。

钢筋:钢筋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4.8设备机具配置

表4-8-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机械种类机械数量

旋挖钻机1台

吊车1台

装载机1台

洒水车1台

挖掘机1台

自卸汽车2~3台

4.9质量控制及检验

4.9.1质量控制

1、护筒埋设:护筒既保护孔口壁,又是钻孔的导向,则护筒的垂直度

要保证。为防止跑浆,护筒周围土要夯实,最好粘土封口。在上层土质较

差时,将护筒加长至4〜6m,提高护壁效果。在松散的杂填土层和流砂层成

孔时,加大泥浆比重,增加粘度,以便形成较好的孔壁。

2、对泥浆要求:其比重入孔泥浆为1.1〜1.3;冲击钻使用实心钻头时,

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黏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岩石1.2O

粘度控制在17s〜20s,砂率控制在4%以内,定期测试稳定液的各项技术指

标,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3、对导管的要求:导管在使用前必须作密封性检查,接头严密,不漏

水、不漏浆。导管上料斗的体积,由桩径、桩长和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

度来确定,料斗体积应大些为好,确保首批浇筑混凝土的埋管深度。

4、浇筑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中间不得停顿。由于桩内

混凝土不能振捣,主要靠混凝土的自重压密和混凝土的流动成型,必须控

制好配合比、浇筑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

由于混凝土浇筑到顶时残留泥浆会与混凝土混合,则实际桩顶标高应比设

计标高高0.5m〜1.0m,最后人工破桩头处理。

5、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高和偏低。

4.9.2检验标准

表4-9-1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及检查办法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办法

1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检孔器检测

摩擦桩不小于设计孔深测绳检测

2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

柱桩测绳检测

并进入设计层

3孔位中心偏心群桩W50测量检测

4倾斜度^1%测量检测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摩擦桩W300测量检测

5

沉渣厚度柱桩W100测量检测

4.10异常处理

4.10.1塌孔处理

钻孔过程中发生塌孔后,将根据现场情况在原孔内灌入1:3水泥砂浆,

待24小时后重新开钻,同时增大泥比重(控制在,改善其孔壁

结构。钻头每次进入液面时,速度要非常缓慢,等钻头完全进入浆液后,

再匀速下到孔底,每次提钻速度控制在0.3〜0.5m/so

4.10.2缩孔处理

钻孔发生变孔缩孔时,一般将钻头提高偏孔处进行反复扫空,直到钻

孔正直,如发生严重弯孔和探头石时,应采用小片石或卵石与黏土混合物,

回填到偏孔处,待填料沉实后再钻孔纠偏。

4.10.3埋钻和卡钻处理

埋钻主要发生在一次进尺太多和在砂层中泥浆沉淀过快;卡钻则主要

发生在钻头底盖合拢不好,钻进过程中自动打开或卵石地层钻进时,卵石

掉进卡钻等。埋钻和卡钻发生后,在钻头周围肯定沉淀了大量的泥浆,形

成很大的侧阻力。因此处理方案应首先消除阻力,进行泥浆清孔,并降低

泥浆比重,清除沉淀泥浆,严禁强行处理,否则有可能造成钻杆扭断、动

力头受损等更严重的事故。事故发生后,应保证孔内有足够的泥浆,保持

孔内压力。稳定孔壁防止坍塌,为事故处理奠定基础。

4.10.4钢筋笼上浮的处理

钢筋笼上浮发生于灌注混凝土的导管位于钢筋笼底部或更下方而混凝

土埋管深度已经较大时一,此时钢筋笼靠自身重力及孔壁的摩擦力来抵抗混

凝土上顶力、摩擦力及泥浆的浮力,一旦失去平衡,钢筋笼就会上浮。为

防止钢筋笼上浮,应加强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在钢筋笼顶施加竖

向的约束,如将钢筋笼顶部钢筋接长,焊于护筒顶部,一方面阻止钢筋笼

上浮,另一方面可悬挂住钢筋笼,以保证钢筋笼的垂直度。

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步进入钢筋骨架时一,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

口3m以下和1m以上,并慢慢浇筑混凝土,以减少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

后向上的冲击力。

发现钢筋笼上浮后,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查明原因及程度。如钢

筋笼上浮不严重,则检查钢筋笼底及导管的准确位置,拆除一定数量的导

管,使导管底部混凝土埋深减少至2.0m〜2.5m,重新校核钢筋笼位置并固

定后可恢复灌注。

4.11安全及环保要求

4.11.1安全要求

1、特殊工种值班人员应持证上岗。

2、钻机、钻具、起吊设备、卡具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专人进行

检查维修。

3、泥浆池周围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并作醒目警示。

4、钢筋笼、钻具、导管的起吊或中途打梢应配备专用工具、卡具,不

得随意使用其它物件凑合。

5、凡不在施工的孔口,均张挂安全网或加盖脚手板,防止人员或物件

掉入孔内。

6、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不准穿高跟皮鞋、

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7、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所有电器设备应符合施工现场安全

用电规定。

8、施工用电要由专业电工接、拆,一机一闸。

9、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章、规程、规定进行施工。

4.11.2环保要求

1、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政策,为使环境得到保护,随时准备按受政府有

关环保机构工作人员的检查。

2、施工前对施工人员除进行技术交底外,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

护及文明施工要求交底。

3、施工场地应经常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洒材料。

4、钻孔桩钻硝经风干后外运到弃土场处理,泥浆池内钻硝捞出后经晾

干后再外运。

5、外运土均要按要求做防护,不得沿途漏、洒,造成路面污染。

6、施工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集中处理、运至指定地点弃置。

7、对施工及生活中产生污水或废水,集中处理,排放到污水排放系统。

5.挖井(扩大)基础作业指导书

5.1作业准备

作业指导书收到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并阅读、审

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

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

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2技术要求

1、挖井基础基底嵌入基岩深度不应小于1m。

2、基础底面不得处于软硬不匀地层,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

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3、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c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

要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4、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

钢筋。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薄膜、松动石子或松软弱混凝土层应凿除,并

应用水冲净、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5、混凝土围圈的开挖面应均匀分布,对称开挖并及时浇筑。

6、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行走或架设上

层结构用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

5.3施工工艺流程

5.3.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清表一基坑开挖一锁口施工开挖及支护一井内排水一地

基检查及处理一浇筑墩身预埋钢筋以下混凝土~挖井基础钢筋及预埋墩身

钢筋绑扎成型一浇筑混凝土。

5.3.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3-1

5.4施工工艺说明

5.4.1施工准备

开挖前对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经核实无误后针对现场

情况、原地面高程及基础高程对基础进行施工放样,测定出基坑开挖中心

线、轮廓线、方向和高程,并钉边桩控制。

图5-3-1挖井(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5.4.2基坑开挖

挖井基础基坑首先采用推土机进行表层土剥离,剥离的表层土体由自

卸汽车运至指定弃硝场,并在距离基坑开挖边线外50cm设置截水填,以防

止外来水流入基坑内部。

基坑进行垂直开挖,边开挖边支护,在3米以内采用反铲配合人工直

接出殖,超过3米后采用卷扬机配和人工出殖。基坑有水时,在基底中间

设集水坑,集中将水排出坑外,保证工作面处于干燥环境下施工。

为保证设计结构尺寸,基坑开挖时要较设计结构边线扩挖30cm。开挖

至基底预留20cm保护层,保护层采用风镐开挖至设计高程,基底出硝结束

后找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浇筑混凝土,避免基底外露

时间过长而降低地基承载力。

5.4.3基坑护壁

为保证基坑开挖后坑壁稳定,采用20cm厚C30钢筋混凝土支护方式进

行护壁加固。基础开挖至1.7米深时,浇筑一次2米高的混凝土护壁,护

壁要求露出原地面30cm作为挡硝墙,防止地面殖料滚入基坑,对坑内施工

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以下每开挖1米深时,立即进行护壁施工,为保证护

壁的整体性,同层护壁四周混凝土必须整体浇筑。

在浇筑第一节护壁时,在挖井口设置锁口,锁口的宽度为0.5m,高度

图5-4-1锁口示意图

5.4.4钢筋工程

护壁采用①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为20cmX20cm,每1.2m设一环圈梁。

如下图5-4-2所示:

O

注:1、图中单位以cm计;

2、钢筋网68间距20*20cm,梁钢筋网搭接长度

10cm采用绑扎搭接

图5-4-2护壁钢筋图

钢筋在加工厂集中按照施工图纸统一下料制作,按部位、级别、规格

分批架空存放在仓库内,并分类设立标牌,达到文明施工标准。钢筋在运

输、存储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变形等。施工时伸入基础

墩身钢筋如果与基础钢筋相碰,可适当移动基础钢筋。钢筋的净保护层厚

度不得小于70mmo

挖井基础只在基础顶部设置一张①12钢筋网,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

(焊接或绑扎)的截面面积不得超过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o

5.4.5模板工程

护壁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用钢管进行加固。模板先用机械抛光,清

理干净后刷脱模剂,涂刷时保证油层均匀、不流淌、不漏涂。抛光要做到

抛出钢模板的本色,表面光洁、平整,为控制模板接缝不漏浆,采用优质

胶带粘贴模板缝隙。

5.4.6混凝土浇筑

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要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

格后,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分二次进行浇筑,第一次浇筑到墩身

预埋钢筋底,第二次浇筑完成。在施工缝处沿四周每20cm埋置①16的接茬

钢筋,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

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拌制,用碎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浇筑。在浇

筑过程中,每30cm一层,逐层完成混凝土浇筑。第一层采用从中间到四周

浇筑的顺序,第二层往上采用从四周向中间浇筑的顺序。在每层混凝土浇

筑过程中,随混凝土的灌入及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

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

度宜为50〜100mm,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

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防止过振漏振。为防止混凝土在水化、凝结过程

中,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致使表面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收

浆,立即采用无纺布覆盖进行养护

5.5劳力组织

1、劳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确定的施工方、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

行理配置。

表5-5-1挖井(扩大)基础施工人员配备表

队长1人

技术负责人1人

技术、质检、安全、材料及试验员5人

领工员4人

工班长4人

混凝土振捣工4人

模板工5人

钢筋工10人

机械工、普工8人

项目部采取1152模式组建架子队,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由项目部正式

职工担任,并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人员。

5.6材料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及外加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外加剂应满足

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1、水泥

(1)水泥采用经检验合格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

(2)现场水泥要做好标识,内容包括:水泥名称、生产厂家、标号、

出厂日期、批号、检验状态(标明合格与否)、进货日期、保管人。

2、钢筋

(1)进场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明。

(2)试验室按规范要求对于进场钢筋进行检测。

5.7设备机具配置

表5-7-1主要机械设备表

拌和区设备工地上的设备

混凝土拌合机2台插入式振捣棒4个

装载机1台空压机1台

校罐车3台自卸车5台

挖掘机2台风镐3台

5.8质量验收标准

5.8.1基坑验收标准

表5-8-1挖井(扩大)基础基坑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地质类别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土±50测量检查

2石+50-200测量检查

5.8.2基础验收标准

表5-8-2挖井(扩大)基础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质量控制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基础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50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基础顶面高程±30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5.9安全环保措施

1、在挖井施工中要做好井口防护工作,井口附近树立安全标识牌。

2、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场地。

3、施工用电要规范,必须符合“三项五线制”的规定。

4、基坑抽水应设沉淀池或采用排水沟远引,泥水不得污染稻田和水源。

5、硝土不准堵塞河道或污染农田,基础施工完应及时将磴土清除外运

至指定弃土场。

6.承台施工作业指导书

6.1作业准备

6.1.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

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

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6.1.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

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6.2技术要求

1、测设基坑的平面位置、标高要准确无误。

2、钢筋的切割、焊接、绑扎要符合规范要求。

3、模板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有牢固、稳定的固定支撑系统,

模板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品种、规格、间距、接头及焊接

等均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严格做好原材料抽检和焊接试验。

4、承台混凝土用汽车泵泵送入模,高频插入式振捣捧振捣密实,连续

分层浇筑,不留施工缝。

6.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6.3.1施工程序

承台的施工程序主要有前期准备工作、模板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

土工程四个部分组成。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一测设放线一插打钢板桩(结合实际情况实施)

一承台基坑开挖一基坑排水一桩基无破损检测一垫层一模板的安装一钢筋

加工、制作、绑扎安装一混凝土浇筑一养生一检验验收

6.3.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见图6-3-1°

6.4施工要求

⑴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⑵统计承台类型、数量,制作承台模板。

⑶防护围栏、安全防护网、警示牌、警示灯等材料进场。储备钢筋、

水泥、砂石料及外加剂等原材料,严格按“进场关、检验关、使用关”,

确保原材质量。

⑷挖掘机、风枪、水泵、振捣棒、吊车、碎输送泵、罐车、溜槽、串

筒等机械进场报验合号待用。

施工测量放样

插打钢板桩

十二

机械开挖基坑

,二

人工清理基底

十二

凿除桩头

垫层施工

安装钢筋及模板

,一

承台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养护、拆模

,一

基坑回填

图6-3-1承台施工作业流程图

6.5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

桩基施工完,碎达到一定强度后,由测量班严格按照批准的复测成果、

加密方案、设计尺寸,计算承台座标,实地测放承台位置、标高,测量过

程中实行双检双核制度,并经监理见证签认后,开挖施工。

2、基坑开挖

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开挖

范围和防、排水措施。全线分为三种开挖方式:

⑴地下水较少,土质较好的一般地段,基坑开挖直接放坡开挖。

⑵地下水较丰富、地质条件差的地段,采用边放坡开挖边支护方式进

行开挖,一般为钢板桩或者型钢桩支护。

开挖前将承台(基础)周边以外影响承台(基础)施工及危及人身安

全的杂物、乱石清除干净。基坑开挖过程中视情况对基坑边坡及基底部分

进行必要的处理。为防止地下水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