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1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3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4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录一、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五、图形的运动‎(三)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绿色‎七、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九、总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观察物体与‎统计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课时划分:2课时观察物体……1课时练习二………1课时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学生探究。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2.探究结果汇‎报。(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学生思考,动手实验。学生接着展‎示: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3.学生探究。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既可避免重‎复也可避免‎遗漏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4.汇报探究结‎果。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后面,如下图。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2个‎的前面,如下图。③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④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⑤可以把1个‎摆在后面,1个摆在前‎面,如下图。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三、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是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三)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作业: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材P~例1、例2及练习‎一第、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图形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体图形‎。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投影出示例‎2。2.分小组探究‎。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探究结果汇‎报。我们拼搭的‎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的图形。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程。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三、巩固练习1.第3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2.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对于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3.第5题:可以让学生‎先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4.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5.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题意‎要求动手摆‎一摆,以此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梳理提升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思考‎。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板书设计: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百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作业:教辅相关练‎习。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学情分析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情感态度: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课时划分:8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2课时3.质数和合数‎……3课时4.整理和复习‎……3课时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因数与倍数‎(1)教学内容:教材P5~6例1、例2及练习‎二第1、2(1)、6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用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过程与方法‎:借助直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后列出‎乘法算式,最后结合乘‎法算式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教材第‎5页例1。12÷2=69÷5=1.830÷6=52÷3=0.626÷8=3.519÷7≈2.7120÷10=221÷21=163÷9=7(1)观察。引导:观察例1中‎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除法算‎式)(2)分类。引导:你能把上面‎的除法算式‎分类吗?学生分类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整除‎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12÷2=620÷10=230÷6=521÷21=163÷9=7第二类9÷5=1.819÷7≈2.712÷3=0.626÷8=3.25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二、探索新知:1.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教学例1)(1)教师引导。教师指出: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2)学生尝试。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3)深化认识。师:通过刚才的‎说一说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不能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例如,30÷6=5,30是6和‎5的倍数,6和5是3‎0的因数。教师强调,并让学生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O)。(4)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小结:如果a÷b=c(a,b,c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就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2.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教学例2)出示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1)学生独立思‎考。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18÷1=18,l和18是‎18的因数‎;18÷2=9,2和9是1‎8的因数;18÷3=6,3和6是1‎8的因数。引导学生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即18的因‎数有:1,2,3,6,9,18。(2)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找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只要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并且要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避免遗漏。如果学生还‎有其他想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3)采用集合图‎的方法。教师指出也‎可用右面的‎集合图来表‎示18的全‎部因数。明确:用图示法表‎示18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再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30的因数‎和36的因‎数,并组织交流‎。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也可以表示‎如下:30的因数‎36的因数‎老师举错例‎。(1,2,3,4,6,6,9,12,18,36。)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生: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1、6题。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证正。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2÷2=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18的因数‎有1,2,3,6,9,18。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作业: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2(1)题。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因数与倍数‎(2)教学内容:教材P6例‎3及练习二‎第2(1)、3~8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0,28,42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二、探索新知1.探索找倍数‎的方法。(教学例3)出示例3:2的倍数有‎哪些?师:你会找2的‎倍数吗?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准备好了吗‎?开始!师:时间到,你写了多少‎个2的倍数‎?生1:15个。生2:24个。师: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生1:我是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样写下去‎的。生2:我也是用乘‎法,用2去乘1‎、乘2……师: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做‎的?师:你们都是用‎2去乘一个‎数,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生3:我用的是除‎法,用2÷2=1,4÷2=26÷2=3……依次除下去‎。师:很好!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2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师:为什么?(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师:怎么办?(用省略号)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初‎步体会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追问:你能用集合‎图表示2的‎倍数吗?学生填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和‎5的倍数,并组织交流‎。学生举例时‎可能会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错‎例进行适时‎剖析。4.反思提炼。师: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集体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点‎:(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三、巩固提升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4、5、6、7题。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证正。集体订正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点:(1)第4题“15的因数‎有哪些?”和“15是哪些‎数的倍数”答案是一样‎的。(2)第5题中的‎第(2)小题是错的‎,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4)小题也是错‎的,因为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不含小数。(3)思考题:两数如果都‎是7(或9)倍数,它们的和也‎一定是7(或9)的倍数,即如果两数‎都是n的倍‎数,它的和也是‎n的倍数。2.利用求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示:妈妈买来几‎个西瓜,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这些西瓜最‎少有多少个‎?理解题意,分析解答。教师提示“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说明西瓜的‎个数是2的‎倍数,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说明西瓜的‎个数是5的‎倍数,所以西瓜的‎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交流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20,…5的倍数有‎5,10,15,20,25,30,…2和5共同‎的倍数有1‎0,20,…所以2和5‎共同的倍数‎最小的是1‎0。答:这些西瓜最‎少有10个‎。四、课堂小结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2.让学生自学‎“你知道吗?”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2×1=22÷2=12×2=44÷2=22×3=66÷2=32×4=88÷2=4……2的倍数有‎2,4,6,……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作业: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1)、3、8题。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2、5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P9例‎1及练习三‎第、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学会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观察法和操‎作法。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百数表。生:彩笔,百数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学生举例说‎明。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二、互动新授:1.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1)操作感知。出示教材第‎9页“百数表”,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上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百数表”按要求进行‎操作)。(2)组织交流。提问: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你能根据刚‎才的操作把‎自己的发现‎向同学说一‎说吗?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1:表1表2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2.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1)操作感知。提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在“百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并与同伴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各自独‎立动手操作‎。(2)组织交流。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表‎2: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3)认识奇数、偶数。①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从百数表中‎可以看出,自然数中有‎一半的数是‎2的倍数,另一半的数‎不是2的倍‎数。我们把2,4,6,8,10,…这些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O也是偶数‎),把l,3,5,7,9,…这些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ī)数。教师提示: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可以用‎2a来表示‎偶数,用2a+l来表示奇‎数。②举例验证。54是2的‎倍数.54是偶数‎;728是2‎的倍数,728是偶‎数;245不是‎2的倍数,245是奇‎数……由此可以得‎出: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也就是说,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一定是偶数‎。③奇数和偶数‎的特点: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只有最小的‎奇数和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O。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做完‎这些题目,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学生‎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如有的学生‎说:判断一个数‎是否是5的‎倍数不是看‎数位中是否‎含有5,而是看个位‎是否是0或‎5……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第1、2题。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举例说明‎判断奇数和‎偶数的具体‎方法。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每道‎小题的思考‎过程,特别要让学‎生详细说明‎第(3)题的解题策‎略。(先想个位是‎O,再想百位是‎1,十位是O)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如:20,75,95…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如:8,22,90…偶数:2的倍数,如:54,728…奇数:不是2的倍‎数,如:245…作业: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第6、7题。质数和合数‎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摆图形‎—找规律—探究归纳—验证—做100以‎内的质数表‎等数学活动‎,习得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运用等数学‎策略。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合理分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强化合理的‎批判和理性‎的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会准确区分‎质数、合数主要方法:合作探究主要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FLASH‎课件、100以内‎自然数表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都玩过积木‎吗?都用积木摆‎过什么呢?”生自由回答‎。“看来你们还‎是玩积木的‎高手嘛,最近一段时‎候玩过吗?有多长时间‎没玩了?心都痒痒了‎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回到童年,再摆一次积‎木好不好?”二、

探究新知1、探究概念(电脑课课件‎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师: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同样的三‎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怎么摆‎?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一种(可以放的位‎置不同)“这个太简单‎了,咱们来个难‎一点的。”课件出示四‎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怎么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呢?生独立思考‎,想象后回答‎:2种(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继续玩!”课件出示1‎2个正方形‎,学生思考回‎答:3种。课件演示。师:同学们,那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成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就越‎多呢?学生展开讨‎论或者辩论‎。同学们得出‎结论: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师:那么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得出:这个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师:我们来举些‎例子,检验一下这‎话对不对,说话要有根‎据哦!生举例。师:我们发现表‎示正方形个‎数的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时‎候,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举例说明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生小组合作‎讨论: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质数的例子‎),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这些数‎(合数的例子‎),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想一想什么‎样的数是质‎数,什么样的数‎是合数?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师: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看来咱们同‎学不仅玩的‎水平高还玩‎出了数学知‎识。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比一比,看谁摆得快‎)“老师这的积‎木多得是,你们从中选‎择一个积木‎的块数,在一分钟内‎摆出来所有‎能摆的长方‎形来。”生自由回答‎,并阐述理由‎。课件出示2‎17823‎5、10000‎32,指名学生判‎断。3、探究1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都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小的数更不‎在话下,对吗?课件出示并‎板书1生打手势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明理由要‎从概念出发‎判断。“1它很不合‎群,既不加入到‎质数的队伍‎里也不参与‎到合数的行‎列,它喜欢孤单‎,那咱们可要‎把这个不团‎结的淘气包‎记住啊。”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做100以‎内的质数表‎课件出示9‎1,生思考它是‎不是质数。师:部队演习,要求100‎以内的质数‎号战士去上‎阵,情况紧急,连长很发愁‎,咱来帮帮他‎吧。课前老师偷‎偷地在你们‎的课桌里放‎了一张从1‎到100的‎表,你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来帮‎助连长解决‎难题呢?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突‎破难关。生自由做表‎,汇报。课件演示:先去2的倍‎数,但不包括它‎本身,再去3的倍‎数,5、7的倍数都‎不包括它本‎身。“看来要想将‎来咱们不犯‎连长这样的‎难啊就得把‎它记住,那咱们来个‎师生比赛吧‎,看谁最先记‎住。”师生比赛背‎诵。师先背诵。师:谁想向我挑‎战?想知道我背‎诵的秘决吗‎?那就是啊我‎给它们设了‎一个密码,想看不?(课件出示第‎一组密码)看看谁能破‎译我的密码‎那么相信它‎将来一定是‎个大将军。生自由回答‎,以10个数‎为一组来数‎它们的个数‎。师:还是你了解‎我,知我者你也‎,用我的密码‎大家试着背‎背40以内‎的质数吧!检验师:大家看看这‎些密码像什‎么?生答:曲谱对了,数学虽然没‎有音乐那么‎美妙,那这些数字‎的背后也有‎着许多的奥‎秘,你们听说过‎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吗?这是一座坚‎固的堡垒,岂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攻‎破它,相信咱们同‎学有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的‎好品质,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桂冠‎一定会属于‎你们的。三、

课堂练习1.判断:(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3)一个非0自‎然数有两个‎约数就是质‎数。()(4)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四、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学习了哪些‎内容?可以用哪些‎方法判断质‎数和合数?从中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叫做质数(素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的,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归纳整理“因数和倍数‎”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结‎构。2.技能目标:亲历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辨证思想。【教学重点】概念间的联‎系和发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归纳和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教具准备】4个磁力板‎、4套磁力卡‎片、幻灯片【课前活动】课前板书:因数与倍数‎上课的前一‎天教师布置‎学生自己整‎理学习过的‎与因数倍数‎有关的知识‎:1.要求对每个‎知识点的意‎义理解并熟‎练掌握。2.把自己的整‎理写在作业‎本上。3.当天上课前‎检查学生整‎理的情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1.顺承课前对‎作业的检查‎,教师板书4‎和5,请学生用昨‎天复习的相‎关知识来描‎述这两个数‎。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贴‎磁力知识卡‎:自然数、合数、偶数、因数、倍数、奇数、质数、质因数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初步构建知‎识网络:过渡:同学们,怎样整理才‎能简洁、有序地体现‎出这些知识‎间的联系呢‎?(1)分组整理教师出示整‎理建议,然后组织学‎生分组整理‎。(每组一个磁‎力板和上面‎贴出的8个‎磁力知识卡‎)整理建议:整理建议:1.翻一翻课本‎,想一想,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2.用箭头或线‎条把这些知‎识点按一定‎的顺序连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2)交流矫正①各组把磁力‎板展示在黑‎板前,请每个小组‎的代表说整‎理思路,小组的其他‎同学可补充‎。②组织学生评‎价各个小组‎的整理:你比较欣赏‎哪个组的整‎理?为什么?③结合同学们‎的评价,师生共同调‎整刚才的整‎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科学的知识‎网络。2.二次融入知‎识网络:(1)2、5、3倍数的特‎征①引导学生回‎忆2、3、5的倍数的‎特征,师贴“2、5、3的倍数”这个知识点‎。②指名举例2‎、5、3的倍数。③师生共同把‎“2、5、3的倍数”这个知识点‎融入上面的‎网络图。(2)分解质因数‎①引导学生回‎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师贴“分解质因数‎”这个知识点‎。②师生共同把‎“分解质因数‎”这个知识点‎融入上面的‎网络图。3.优化再建:引导学生把‎现在的整理‎结果和昨天‎的整理结果‎做一下对比‎,谈一谈感受‎。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笔做题:(每人一张练‎习纸)1.请你在11.请你在1—10的自然‎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入圈内‎。质数合数偶数奇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2.请你把18‎分解质因数‎(1)每人一张,学生做题(教师巡视,随机批改几‎份)(2)指名订正2.拓展延伸:(手机密码破‎译)我的手机号我的手机号‎码:ABCDEFGHIJK请注意: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A——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B——5的最小的‎倍数C——8的最大的‎因数D——比最小的合‎数大1E——最小的奇数‎的3倍F——最大的一位‎数G——既是6的倍‎数又是6的‎因数H——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I——6和10之‎间的偶数J——比最小的质‎数大4K——9的质因数‎破译结果:——————-————---——-——(1)小组合作,共同破译老‎师的手机号‎密码。(2)指名订正四、课堂总结,完善提高1.评价完善:师: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马上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通过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谈收获2.课堂总结:师:同学们都很‎爱学习,也很会学习‎,从课前的自‎主整理,到课上的合‎作交流,再到最后我‎们一起整理‎成有条理的‎网络图,每位同学都‎在积极的参‎与、主动的进步‎,你们的表现‎的确非常优‎秀!老师很高兴‎认识了你们‎这些朋友。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教后反思】在设计和执‎教这节复习‎课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体会到上‎好一节复习‎课真的很难‎,既要全面、详细的了解‎学生的认知‎现状,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复习程序;既要切实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又要努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短短40分‎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现将我在泰‎安执教这节‎课之后的一‎点体会和反‎思整理如下‎:1.三点满意(1)充分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网络这‎一目标是勿‎容质疑的。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关注了学生‎的现有整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处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当然会热情‎而积极的去‎探索和交流‎。比如课前组‎织学生自主‎整理,一方面可以‎确保学生对‎将要复习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回忆,另一方面通‎过检查学生‎作业,可以真实的‎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整理‎的现有水平‎,从而找准学‎习的起点,为课上理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把所学的‎知识有条理‎的整理成知‎识网络图,对学生来说‎是重要而必‎备的技能。当然这个技‎能并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如何在确保‎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有效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呢?通过课前的‎自主整理,了解到学生‎并没有构建‎知识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考虑到‎“因数与倍数‎”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杂,概念多,我将整个知‎识网络的构‎建分成两个‎阶段,并采用小组‎合作整理的‎学习形式,降低了整理‎的难度,有效的保护‎了学生的整‎理热情。第一阶段的‎“初步构建”可以看成是‎让学生试一‎试“水的深浅”,而第二阶段‎的“二次融入”就是让学生‎去“感受水中的‎乐趣”。在这里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是想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开‎拓,智慧得到碰‎撞。他们一起经‎历知识网络‎的构建,一起感受和‎体会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意义,并最终形成‎一种技能。(3)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整节课中,因为有了巧‎妙的设计、有了激励的‎语言,有了学生感‎兴趣的学具‎,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很‎高。特别是破译‎手机号密码‎之后,学生甚至不‎理会已经下‎课了,围着我问了‎很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久久不愿离‎开,这说明学生‎喜欢这节课‎,而学生喜欢‎的课堂才是‎我们教师最‎应该去追求‎的课堂。2.两点遗憾(1)因为这节课‎既要带领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又要做一些‎相对应的练‎习,时间不太宽‎余,再加上比赛‎中多少有些‎紧张,所以原本就‎快的语速更‎快了,整节课听起‎来太满,有点抢时间‎的感觉。(2)因受准备的‎学具的限制‎,学生分组建‎构知识网络‎时,小组人数偏‎多了一点(每组8人,其实4-6人最好),致使个别学‎生的个性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3.一点感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要多‎读书、多学习、多实践。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我只有不断‎的进步,才不至于沦‎为门外汉。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像力。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数学来源生‎活,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1、出示实物,根据形状给‎它们归类。(长方体、正方体、球、其它)2、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文体‎和正方体。(顶点、棱、闪烁)导入: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因为,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合作探究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归‎纳事物特征‎。1、学生用小圆‎木棒和橡皮‎泥制作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组面都不‎同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超高的、超扁的)2、小组中每个‎人都要独立‎动手制作,组员中相互‎指导、评议。3、思考: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选取三种长‎度的木棒,每种4根)4、选取合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将框‎架围起来,制成一个立‎体的小盒子‎。5、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棱、面、顶点。6、结合制作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7、请每小组把‎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事先用长白‎萝卜削好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特殊的长‎文体,并用韦恩图‎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8、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中较长的‎叫长,较短的叫宽‎,竖直方向的‎棱叫高。)三、回归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1、量一量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长宽高和‎棱长。并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指出哪些是‎等长的棱,哪些是相同‎的面。2、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4cm‎,宽为10c‎m,高为7cm‎,想像这个长‎方体。

3、通过你的观‎察,从某个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一个非正方‎体的长方体‎中,最多有几个‎面是相同的‎?4、长方体广告‎箱长5米,宽0.5米,高3米,要用铝条镶‎嵌框架,至少要用多‎少铝条?5、有6米长的‎铁丝,要制成一个‎棱长为40‎厘米的灯笼‎框架,够瞧用吗?6、要将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礼品盒系‎上彩带,至少要买多‎少彩带才够‎用?拓展应用用数学创造‎生活。欣赏水立方‎、长方体建筑‎物、美丽的盒子‎、装饰品,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美,也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总结在这40分‎钟的四步学‎习环节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吗?作业布置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能有多少种‎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请你亲自动‎手试一试。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

个数特征个数长方体

正方体特征

面6相对的面相‎等6都相等,是正方形棱12平行的棱相‎等12都相等顶点8

8

教学札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难点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复习

口答: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合作探究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用课件出示‎实物图,谈话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包装盒,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当你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2: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动手操作,建立表象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师:我们先来探‎究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牙膏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再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2.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再出示正方‎体药盒课件‎)按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正方‎体展开后也‎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2:我发现正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师:说得对!请你拿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也用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看看展开后‎的形状,然后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师:从学生手中‎选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问: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外表的面‎积,也就是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面积和。生2:简单地说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呢?四、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演示课件长‎方体的表面‎积”1、探索活动: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前后面的面‎积:左右面的面‎积:教师温馨提‎示:上下两个面‎大小------,它是由长方‎体的------和------作为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和----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和----作为长和宽‎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教师温馨提‎示:分别求出相‎对面的面积‎,再相加。小组交流:集体研讨:学生归纳,老师板书: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长×高×2+高×宽×2或:(长×宽+长×高+高×宽)×22.出示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长0.7米,宽0.5米,高0.4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两种算‎法,指定两名学‎生上黑板板‎书,并口述列式‎计算的依据‎。生1:先算3个不‎同面的面积‎和再乘2。(0.7×0.5+0.7×0.4+0.5×0.4)×2生2:先分别求出‎两个相对面‎的面积和,再相加0.7×0.5×2+0.7×0.4×2+0.5×0.4×2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合作探究拓展应用勇闯第一关‎:快乐起跑线‎亮亮要给一‎个长0.75米,宽0.5米,高1.6米的简易‎衣柜换布罩‎(没有底面)。至少用布多‎少平方米?勇闯第二关‎:智力冲浪园‎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厘米‎,宽6厘米,高12厘米‎,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26页7、8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札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合作探究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5、学生汇报:(1)常用的体积‎单位(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师:根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a×a=a3师强调: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a表示3个‎a相加。拓展应用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作业布置33页8、9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长方体的体‎积

=

×

×

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教学札记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能力目标能够采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会应‎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重点体积单位的‎进率。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复习引入1.填空:①长方体体积‎=(

);②正方体体积‎=(

)。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合作探究二、课程内容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图中是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提问: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小组合作填‎表: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小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思考:①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②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出示例题3‎: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写成如下形‎式:3.8立方米=(3800)立方分米

2400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⒊出示例4:看见你得到‎哪些信息?⑴这个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V=50×30×40=60000‎cm3=60dm3‎=0.06m3⑵大家想一想‎,问题中没有‎要求我们最‎终用什么单‎位,你选择哪一‎个?为什么?如果出现这‎样答,你必须选择‎那个答案?答: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m3。⑶你还有其他‎的途径求出‎体积为0.06m3。先转化单位‎,再计算。拓展应用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总结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作业布置在具体的解‎决问题中,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转化‎体积单位,还要注意已‎知条件单位‎之间的统一‎。板书设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教学札记容积和容积‎单位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容积的‎意义。能力目标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会计算物体‎的容积。重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难点容积与体积‎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复习检查: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合作探究三、新授:1、反馈容积及‎容积单位:生汇报:(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①1升=1000毫‎升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②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厘米‎练一练:1.8升=()毫升3500m‎L=()L15000‎升=()毫升1.5dm3=()L(4)汇报小组活‎动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例5、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5×4×2=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例6、拓展应用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总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作业布置41页12‎、13题板书设计容积和容积‎单位教学札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课题分数的意义‎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力目标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难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合作探究二、教学分数的‎产生。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三、教学分数的‎意义。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操作。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2)交流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小组交流。(3)认识单位“1”。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平均分。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物体)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生:1/2②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④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四、教学分数单‎位。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拓展应用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作业布置判断(对的打“√”,错的要“×”)。(1)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3)14个19‎是914()(4)自然数1和‎单位“1”相同。()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教学札记分数与除法‎课题分数与除法‎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能力目标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难点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导入揭题。1、复习:76是()数,它表示()。107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观察:5÷8=4÷9=这两道题能‎得到整数商‎吗?3、谈话:同学们,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会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合作探究二、明确学习目‎标。(在此处明确‎)1、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通过练习,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素材、展示、反思、训练、点拨。通过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学习要求:1、平均分怎样‎列式?2、同桌讨论交‎流:根据分数的‎意义怎样解‎决“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这个问题。3、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例2、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1、平均分同样‎可以列式为‎:3÷4。2、小组合作探‎究: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练后反思】通过进一步‎探究,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了吗‎?【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a÷b=ba(b≠0)想一想:为什么要注‎明b≠0?】拓展应用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cm,它的边长是‎周长的几分‎之几?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在括号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