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的发展_第1页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_第2页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_第3页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_第4页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概述一、何谓青少年期“青少年”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olescenre,指的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性成熟是此时发展的主要特点,通常又被称为青春期(Thepubertystage)。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把青少年年龄定为从11、12岁到18、19岁。又可划分为:①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初中阶段);②青年初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高中阶段)第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青少年心理基本特点(一)过渡性1、勒温:由儿童“心理场”向成人“心理场”的过渡是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边缘人”林崇德:从幼稚期向成熟期的过渡2、包括身体/生理、社会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的过渡第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矛盾动荡性这是由青少年期的过渡性质所决定的。1、历史上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暴躁、易发脾气、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霍尔(1904):人生中“疾风怒涛”的时期,身体蕴藏极大能量、情绪不稳、易激动、烦躁不安,对外界及自身易产生怀疑、不信任感。1999,AmericanPsychologist:

粗率的行为,人格的分裂,亲子冲突第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系统生理和性成熟社会(规范、地位)带来的新需要

相互加强相互加强

新的独立性需要心理成熟水平第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生理和性成熟带来的新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b、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c、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d、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第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表现(1)不稳定性:行为冲动,喜欢冒险

原因:生理早期人格强制性家庭环境

第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闭锁性与开放性

调查发现:当初中生受委屈时,46%的学生表示惯于闷在心理,38%的学生爱告诉好朋友,愿意告诉父母、老师的只占6—13%。第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反抗性

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独立意识的增强反抗方式:■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第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自我意识高涨■关注“自我形象”■成人感的产生■对个性品质的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自尊心有较大的发展第1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青少年期是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高发期

①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疾病发病的高峰阶段;②品德不良最容易出现在青少年期,而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违法犯罪总数中所占比例也较高;③其他象车祸、溺水、斗欧等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也是在青少年期。第1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青少年生理发展一、生理与性发育基本特征(一)外形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身高、体重、体形及面部等方面。1、大约10-16岁之间是各项指标增长最快的时期。2、存在生理发育性别间的双交叉现象。3、外形性别化。第1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7-22岁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均值增长表

男女年龄(岁)身高增长量(厘米)体重增长量(千克)身高增长量(厘米)体重增长量(千克)7119.51——

20.91——118.47——20.11——8123.964.4522.741.83123.124.6522.021.919128.864.9025.022.28128.215.0924.352.3310133.51

4.6527.402.38133.795.5827.122.7711138.274.7630.052.65139.745.9530.67

3.5512142.924.6533.022.97145.085.3434.563.8913151.028.1038.835.81151.746.6640.475.9114157.25

6.2343.86

5.03153.992.2543.753.2815162.29

5.0448.564.70155.431.4446.312.5616165.763.4752.393.83156.441.0148.291.9817167.541.7854.782.39156.970.5349.431.1418168.210.6756.091.31157.900.9350.070.6419169.221.0156.980.89158.190.2950.660.5920169.530.3157.290.31158.470.2850.45-0.2121169.870.3457.630.34158.790.3250.43-0.0222169.83-0.0457.810.18159.180.3950.16-0.27第1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生理机能逐步健全

1、神经系统日益完善①结构上

a.脑重量基本成熟新生儿6个月1岁2-3岁7岁9岁成人390g700-800g900g1000g1280g1350g1400gb.脑细胞形状、大小仍在发生变化

c.神经纤维髓鞘化逐步完成

d.大脑各区逐步发育完成第1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机能上

a.条件反射形成、抑制机能均增强

b.符号、抽象思维能力提高

c.意识性、计划性明显提高2、内脏机能逐步健全3、肌肉和脂肪的变化第1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性迅速发育和成熟1、女性的发育2、男性的发育成长的烦恼第1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男、女第一第二性征发育顺序年龄(岁)

女性

男性8骨盆变宽,臀部变圆9皮脂腺分泌增多10-11乳房开始发育睾丸及阴茎开始增长12阴毛长出,生殖器官增大声带变长,声音开始变低13阴道分泌物从碱性变为酸性睾丸增大,阴茎进一步增长,阴毛长出14月经来潮,腋毛长出声音变粗,乳房发胀15骨盆明显变化阴囊色素增加,腋毛长出,开始有须,睾丸增长完成,首次遗精16-17月经已有规则,并开始排卵,骨骼生长开始停止,痤疮面部及身体长毛,阴毛成男子型,出现精子,痤疮18-19长骨生长开始停止资料来源:许政援、沈家鲜等编著:《儿童发展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第1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发育的加速现象由于新世代种种自然与社会历史的原因而促进个体身体发育与性成熟的现象。①青少年重要发育特征(如月经初潮)出现年龄的提早,或最大年间发育量时间的提前1963-1964年的调查发现,当时我国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为14.5岁,男性首次遗精为16.6岁,而1989-1990年的数据显示,这两个重要事件在25年之后分别提前了1.46岁(13.04岁;2000年数据:12.28岁)和2.2岁(14.4岁;2000年数据:13.86岁)。第1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发育的提前和加速导致了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普遍提高英国学者泰纳,根据美、英、瑞典等国的综合资料研究指出,1880到1970年间,青少年身高每10年提高有1.5厘米。第2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

性心理:个体对性及与性有关现象的理解、体验和态度。(一)性成熟广泛影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各方面

1、性兴趣的产生

2、导致情绪、行为的波动

3、性冲动与自慰行为的出现

4、早恋与婚前性行为第2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青少年性别心理的发展1、青少年的异性心理①异性意识的发展阶段一:异性意识的准备期(学龄期前)阶段二:异性疏远期(学龄初期到青春初期)阶段三:异性亲近期(13、14岁~17、18岁)阶段四:两性初恋期(17、18岁以后)第2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异性感受强烈

中国中学生向往与异性交往的情况异性效应:由于异性在场而引起的微妙的影响效果,具体表现为相互显示、相互约束与相互激励。年级

初一

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向往异性(%)27.933.753.569.679.080.6资料来源: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性别角色的发展①对自身性别的接受。②对自身外部性别特征的认识和评价。③对两性性别特征(行为、性格和能力)的认识和评价。第2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7岁男孩为何想变性?

17岁的曾俊,是成都一所艺术学校音乐专业学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诗经》里的这句诗来形容曾俊一点也不为过——细长的眉毛,小巧的鼻子,红润嘴唇,特别是当他浅浅一笑时,小小的嘴角轻轻上扬,耳上的两只耳环便忽隐忽现,说起话来也轻言细语,难怪周围同学常常会打趣他说:“这么好的五官长相,如果换成女儿身,简直就是另一个天仙妹妹。”同学们并不知道,这些无意中说出的话,正好说中了曾俊多年来无法吐露的心事:自从上中学开始,自己就没有一天不在梦想做个女人。曾俊的老家在四川,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贫。不过,由于曾俊是家族中的长孙,所以刚一出生便备受长辈们的宠爱,父母更是把他当作了掌上明珠。那时候,爸爸常常出去打工,一年才能回家1次。这样,在曾俊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童年几乎全是在女人堆里度过的:跟妈妈上山做农活,和邻居家的女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说来也怪,成天生活在女人堆里的曾俊,长得也越来越如同女孩子一样眉目清秀,连性格也没有男孩子的那种顽皮。

第2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农村中有些男孩很野,喜欢打架,曾俊曾不止一次被村上的男孩子们打得鼻青脸肿,哭着回家。看见儿子受人欺负,妈妈心疼极了,想去找那些孩子的家长评理。可她转念又想,那些孩子也只有几岁,全都还不懂事,能要他们负什么责任呢?于是,妈妈就对曾俊说:“往后少跟他们一起玩。”曾俊十分听话,他从此果然就很少再跟村上的男孩子玩了,只和女孩子们在一起。春节时,爸爸回家,看见儿子长得越来越乖巧,性格也文静,更是欢喜不已,索性就带他到县城,给儿子买了几身女式童装,把曾俊像女孩子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姑妈看见侄儿穿了一身女儿装,头发也长长的,又为他在头上扎起了小辫……

1998年9月,曾俊开始上小学了。尽管曾俊再也没穿过女儿装,头发也被剪得短短的,但他在性格上已经完全“变成”女孩子,而且只喜欢跟女生们在一起。刚开始时,不少男同学都因此而嘲笑他,看不起他,使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曾俊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痛苦。他开始强迫自己远离女生,尽可能地跟男生们一起玩耍。然而,没过多久,曾俊便发现,自己跟男生们在一起根本感觉不到一点快乐,就连上课也无精打采。这样,每天只要听见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敲响,曾俊就会背起书包往家跑,片刻也不想呆在学校。在这种压抑的生活中,曾俊渐渐对女性物品有了特别的好感。

第2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004年9月,天资聪明的曾俊,小学毕业时却没能考上重点中学,只得选择了一所县上的普通中学就读。上了中学的曾俊开始明白:不是女孩的自己却梦想变成女孩,一定是在心理上出现了什么问题。但明白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的曾俊,仍然渴望能够做个女孩,而且这种渴望越来越强烈,表现在对女性物品的喜好上就是越来越上瘾。上初一时,一个星期天回家,曾俊晚上躲在房间里,悄悄穿上了一套女式内衣。当他正站在镜子前面左看右看时,没想到爸爸突然进来,父子俩全都惊得呆若木鸡……这天晚上,曾俊被爸爸用皮带狠狠地打了一顿。可是,文化不多的肖立军并不知道,当他用皮带狠狠抽打儿子时,他对儿子的伤害远远不止在身体上,尽管那时的曾俊还不满13岁,还不安全懂得什么叫人生的迷茫……自从发生这件事后,从小文静、懦弱的曾俊,就开始变得叛逆起来,在家里与父母发生顶撞,甚至冲突的次数越来越多。曾俊曾不止一次想要离家出走。“爸爸的打骂根本无法改变我的心理,相反只能让我更加不能控制自己。”就这样,一天天长大的曾俊,他感到在家里得不到任何关爱的温暖,开始渴望有一个人能够保护自己,有一颗心能够倾听自己的倾诉。终于,曾俊上初二时,这个人出现了。第2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在曾俊就读的班上,有一个长得高高大大的男生,是很多女同学暗恋的对象。可他对女生们全都不屑一顾,成天只跟男生玩在一起。向曾俊表达了爱意。最初听见潘晓说喜欢自己时,曾俊也被吓了一跳,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潘晓。可当他冷静下来,回想起这一年多来,他发现潘晓确实在很多时候不动声色帮助过自己。由于身体弱小,曾俊在刚上初中时,常有男生喜欢捉弄,甚至欺负他,而每次几乎都是潘晓挺身而出,为他摆平。曾俊最终忐忑不安地接受了潘晓的感情。但这份感情却很快在曾俊的家中掀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波。2007年春节,曾俊跟潘晓又出去玩耍了几天,直到正月初六傍晚才回到家中。刚进家门,曾俊便发现爸爸的脸色十分难看,于是就想溜进房间,不料却被爸爸大声叫住:“好啊,小小年纪就开始谈恋爱,而且跟一个男人……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你简直把我和你妈的脸丢尽了!”曾俊突然明白,爸爸一定偷看了自己的日记。曾俊被彻底地激怒了,冲进厨房操起菜刀冲着爸爸挥舞说:“你为什么偷看我的日记?我不活了……”闻声赶来的亲友急忙夺下曾俊手上的菜刀,但他又冲进自己住的房间,用手肘打碎窗上的玻璃,并抓起一片尖锐的玻璃块就要往自己的腹部刺……也就从那时开始,曾俊萌生了要去做变性手术的想法。第2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易性癖支配变性

很多要求实施变性手术的人都患有易性癖。易性癖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故又称变换性别癖或性别转换症,是一种心理上的变态,属于性别身份识别障碍。此种变态行为男女都可见,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易性癖产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患者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有的父母生了个男孩,却偏偏想有女孩,于是违背客观事实,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被扭曲而导致易性癖。当易性癖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取向后,往往通过变性手术来实现自己心理上的真正诉求。变性手术属于性别重塑外科,国外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出现了,我国第一例男变女变性手术是1984年在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进行的,而第一例女变男手术出现在1992年。女变男手术技术上的成功率要低于男变女。目前变性手术在我国台湾已出现100多例,国际上新加坡最多,但对变性手术都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通常对患者采取至少,18个月以上的异性适应性生活,1年以上的心理分析,2年以上的心理治疗,6个月的异性性激素治疗等。

第2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变性手术仅是考验的开端虽然,医学的进步使得做男人或者做女人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但是,事实上是,接受变性手术的人并不意味着从此就真的找到了“幸福”。瑞典1986年的一项实验报告显示,瑞典曾对13例变性手术进行平均12年以后的追访,结果大部分人对手术不满意,其中8人术后性心理没有改变,4人后悔,1人要求重新改变性别。据了解,变性手术只是一个外生殖器的去除与再造的手术,而它本身在医学上讲是一个很简单的破坏性手术。术后病人不但终身无法生育,并且如果想要保持术后的效果就要终身服用性激素,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不然就会分泌原性别的激素使术后的病人向中性化发展,并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而长期服用性激素不但会让人在性格、性情上发生变异,也将不断地摧残人的身体,使身体变形、体内腺体萎缩、精神食欲不振、抵抗力降低并易诱发其它病症。国外医学统计资料显示,70%—80%以上的变性人手术后性别心理并未改变,有些人甚至会出现精神分裂等不适应症。第3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0%变性人在幼儿时期接受错误性教育

10月26日报道:昨天,福建某大学四年级男生在手术刀下结束了男生身份,开始女性生活的第一步。整形外科医院性别重塑中心主任陈焕然博士说,他每周都要做两例这种变性手术,目前预约登记已经排到了5年以后。不过他说,其中30%的变性人都是因为在幼儿时期接受了错误性教育。据陈博士说,在性别重塑中心接受变性手术的有五类人:先天易性癖、阴阳畸形人、后天易性癖(指定性别错误)、外伤导致性特征模糊和先天性别牲不明显人,其中有30%的变性人都是因为从小被性别错误指定所造成的。如果家长从小正确引导,那么可以避免孩子的终生痛苦。对此陈博士解释,一些家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抚养孩子,比如男孩子长得漂亮就装扮成女孩来养,或者喜欢儿子就把女儿打扮成男孩来养。虽然大人们觉得好玩儿,但有研究表明,人类对性别的自我启蒙是从2至3岁开始的,因此家长们的特殊爱好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不良性别诱导,长大就容易成为性身份心理障碍患者——后天易性癖。

第3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另外,经验不足的产科大夫,也是造成后天易性癖的“始作俑者”。陈博士说,有的婴儿以刚刚出生的时候,性别特征先天发育不良。而急于填写出生证的产科大夫就根据自己的常识来判断“是男是女”,如果蒙对了还可以。“他说,”但其实这种错误也可以避免,陈博士说,即使婴儿在出生时暂时看不出性别,那么医生可以定期跟踪检查,“也许过一段孩子的性别特征就明朗了。”陈博士还认为,目前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调,也对男孩子的性别认知产生误导。“幼儿园里只有阿姨,小学校里全是女老师。”他说,“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男孩子容易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第3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案例

陈女士带着读初二的女儿小蕾(化名)前来找心理师咨询,小蕾一身男孩打扮,说话粗声粗气,动作粗野。母亲说:女儿从小就不肯穿女生衣服,也不和女生玩,总是扎在男生中踢球、打闹。父母提醒她:“你是女孩子,要文静一点。”小蕾总会反问:“我哪里是女生?我就是男生。”小蕾是从小跟外婆长大的。外婆家有6个女儿,非常想要一个男孩,于是就把小蕾当成男孩养。当小蕾像个男孩一样表现得勇敢有力时,就会得到外婆的赞赏,最终连小蕾都以为自己是男孩了。

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会影响并波及几十年,儿时性心理的扭曲,往往在长大成人后才显露其恶果。小蕾到了青春发育期后,由于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的错位,让她无法接受自己的“生理期”,无法面对自己越来越女性化的身材。

第3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除了环境上的原因,变性的原因还有后天的食物影响.上世界中叶,欧洲发现很多人有女性化的现象.最后追究到养育家禽的药物上.在这些刺激禽畜增长的同时,也在它们的身体上留下很多的雌性激素.

人吃了之后,

特别发育期的少年,长期食用类似的食物,就失去了激素的平衡,引致身体上女性化.其三,是先天性的原因.原因在医学界还有很多的争辩.其中,有基因病变的,这一类人体内有女性的身体结构.也有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因为激素的失常或母身的心理影响,所形成的变异.这一类人的雌性激素极强,在血液化验中可以看到的.第3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跟性有关的困扰频繁1、早熟与晚熟2、两性关系的处理3、女性青少年的月经困扰4、男性青少年的遗精焦虑5、性冲动困扰第3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青少年的性教育1、青少年性教育的基本内容①性生理基本知识教育②性卫生与保健教育③性心理知识教育④性道德教育第3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青少年性教育的原则和方法①基本原则a、科学性与真实性原则b、性知识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原则c、适时、适度、适当原则d、共同性与差异性原则e、学校、家庭、社会共协调原则第3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基本方法

a、课堂讲授

b、读书指导与专题研讨法

c、个别交谈与性心理咨询

d、电化教育与展览教育

e、参观访问第3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对待青少年性需要的基本策略

a、教育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道德及合乎社会规范的两性交往方式

b、组织青少年进行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其精力能得到充分的发泄

c、净化环境,消除青少年性冲动的诱因第3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青少年的学习与智能一、青少年的学习活动(一)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改变学科门类增多学科内容比以前扩大和加深,系统性明显加强要发展出既适合学习科目,又适合于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第4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发展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仍很重要,但此时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日益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主导动机(三)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1、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和完善2、逐步养成自学的独立学习习惯3、逐步掌握各种学习的策略第4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青少年认知过程的发展(一)基本成熟的注意力(二)高度发展概括化的观察力(三)进入最佳发展期的记忆力(四)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五)逐步形成完善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第4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青少年前期(初中生)①抽象逻辑思维已日益占据主要地位,但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仍主要属于经验型思维;②思维的自觉性明显增长;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第4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青少年后期(高中生)①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概括性,理论思维开始形成(能将表面上看来极其多样、孤立存在的条件对象组合成统一的整体,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并导致辩证思维的出现;②在抽象逻辑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思维的组织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第4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创造力及其培养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心之一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面向全体、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国家竞争-科技竞争诺奖之痛第4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阶段一,约1869-1907年:

1869年,高尔顿出版《遗传与天才》,研究了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是国际上研究创造性的第一部文献。此阶段,大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没有实验研究。阶段二,约1908-1930年:对创造性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华莱士(G.Wallas),采用传记、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文艺创作中的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或个性的表现。华莱士(1926)的四阶段模式:准备、酝酿、明朗和验证阶段。阶段三,约1931-1950年:开始研究创造性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1945年出版《创造性思维》。第4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阶段四,1950-1970年:吉尔福特1950年的演讲《创造力》,指出以前对创造力研究太少,号召必须加强创造力的研究。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成为刺激美国加强创造力研究的一个动力。阶段五,1970年至今:创造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视。美国:1986年成立“全美科学教育理事会”,1989年出版《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科学技术是今后人类生活变化的中心;着眼国民素质,实行教育的全面改革。第4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何谓创造力1、定义①创造的能力观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和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其判断标准有二,一是产品必须新颖或独特,要么是前所未有,破旧立新(相对历史而言),要么是不同凡俗、别出心裁(相对他人而言);二是产品要么具有社会价值、要么具有个人价值。

创造力是种包含多种智慧品质的综合能力。创造力可以表现在人类生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创造力是所有人都共同具有的一种能力品质。第4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创造的无意识观创造力的源泉来知于无意识的初级心理过程,当无意识的驱力能量没有被压制而得以升华,并且能与次级心理过程相互谐调时,创造性行为便产生了。第4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创造与知识的关系知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但并非有了知识就一定有创造力3、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①低智力者难以有创造性;②创造力高的人,智商多在100-130之间;③智力高的人未必都有高创造力。智力是创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第5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创造力与个性的关系有高创造力的个体多表现下列个性特征:①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灵活,喜欢钻研一些抽象问题;②自信心强,看问题常有自己独到见解,不满足于书本知识和教师讲解;③独立性强,常独自从事活动,对自己的事有较大责任心;④有较大的主动性和较少的禁制性,对新信息的接收较少防御;⑤有较大的坚持性和恒心;⑥对未来有较高的期望与抱负,希望能面对更复杂的工作,能摆脱传统和习俗,不怕风险和压力。第5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创造力的测量与鉴别1、以发散性思维为指标的创造力测验吉尔福特的观点: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可用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新异性作为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指标。2、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的调查问卷3、以创造成果为指标的产品评定第5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创造力的发展与影响因素1、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就有创造性的萌芽。小学生已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青少年处在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Lehman(1945)研究了几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年龄与成就,发现25-40岁是成长的最佳年龄。张笛梅(1980)统计了公元600至1960年完成的1911项重大科学创造发明的1243位科学家、发明家。第5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①家庭因素②学校教育因素③社会文化因素?第5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基本原则1、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2、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3、鼓励学生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4、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5、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第5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青少年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青少年的情绪情感(一)情感丰富强烈(二)情感两极明显,摇摆易变(三)情感的社会化水平迅速提高(四)具有内隐、不外露性第6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一)发展趋势初一-初三:上升,初三-高一:迅速上升(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1.对自己身体形象的关注2.成人感的产生3.对自己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的关注4.敏感而强烈的自尊心5.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三)青少年同一性混乱与自我的提高第6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一)动机:复杂、深刻(二)兴趣:广泛、较稳定(三)理想:初步形成

1.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水平发展

2.能经常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3.逐渐稳定第6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世界观/人生观1.人生观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因素2.社会观对社会概念与关系的认识对社会的评价与社会的关系3.恋爱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4.自然观:泛灵论→因果论、逻辑的第6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一)同伴关系1、青少年的同伴友谊更强调相互理解、忠诚和亲密感2、性意识开始广泛而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3、青少年同伴团体普遍形成第6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亲子关系1.一个困难的时期2.如何进行代际间的沟通①正确、诚恳的态度:相互尊重、信任、体谅②恰当的沟通方法:交谈;家庭共同活动;父母主动接近孩子;多发现子女的优点3.特殊家庭的亲子关系独生子女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第65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师生关系①由单纯受教师照顾变为教师的助手②开始批判性地看待教师的权威③出现对教师态度的分化第66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一)青少年品德发展与品行问题1、青少年品德的发展①青少年期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和初步成熟期②基本能自觉、独立地运用道德观点、原则和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③道德情感中的集体性、社会性成份逐渐增多④道德行为习惯逐步稳定2、青少年是品德不良的高发期第67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1、抑郁2、自杀倾向与行为3、青少年犯罪第68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思考题:1、青少年心理有何主要特点?2、简述青少年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特点。3、简述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4、试述青少年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第69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注“自我形象”研究:让一组初三的学生根据一个尺度进行自我评定,让学生回答问题:“假如你能对你的外表做出你想做的任何改变,那么你会改变什么?”学生可以写上他所希望的改变,也可回答“什么也不愿改变”,根据学生的反应检查他们对自己的外表是否满意。结果:(1)男生比女生更多地把自己的外表评价为比其同龄人更具吸引力;(2)48%的男生对自己的外表非常满意,他们不愿有任何改变,而女生仅有12%不愿改变他们的外表。第70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青少年抑郁症现状最近,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透露,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在我国的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70%。北京市卫生局也通报了北京地区抑郁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调查显示,15岁及15岁以上的北京人有60万人曾经或正在患有抑郁障碍。据新疆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消息说,截至2005年10月,抑郁症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一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男女比率是1:2,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国外的调查资料也表明,青春期前的儿童中,抑郁症的总患病率为1.8%,学前儿童只有0.3%,而14~16岁少年则为4.7%。第71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青春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在非专业人士的眼里,常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常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其实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为诊断与鉴别提供了重要依据。心理学和医学临床诊断抑郁症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精神检查以及临床观察。精神检查量表的应用有助于诊断评定。例如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抑郁症量表(CDI)、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EPQ)、Poznanski儿童抑郁量表。第72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青春期抑郁症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情绪低沉。表现为不愉快,悲伤,哭泣,自我评估过低,不愿上学,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想死或企图自杀。也有的表现为易激惹,好发脾气,违拗,无故离家出走等。行为迟缓。表现为动作迟缓,活动减少,退缩萎靡。思维迟钝,低声细语,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自责自卑。年龄大的儿童可有罪恶妄想。有些儿童可能表现出反向症状,如不听从管教、对抗、冲动、攻击行为或其他违纪等不良行为表现。躯体症状。各种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昏、疲乏无力、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绝望、社会退缩、易激惹较常见。此外,常可出现反社会行为、饮食障碍、注意缺陷和多动,酗酒和药物滥用行为明显增多。第73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青春期抑郁症原因1.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概率越高。调查发现,青春期抑郁症中约71%有精神病或行为失调家族史。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的一级亲属终生患该症的比率在20%~46%范围内。在家族遗传方面,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亲子分离或早期母婴联结剥夺;父母患有精神病;父母虐待或忽视;家族中有抑郁症和自杀史;某些慢性躯体病。2.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生化因素有关。如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可出现抑郁症状,5-HT功能增强与躁狂症有关。药理研究表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和/或5-HT及受体功能低下,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3.早期生活经验方面的因素。先天易感素质的儿童经历创伤性体验后容易促发情感性障碍。有调查提到抑郁症儿童精神刺激事件比对照组多三倍。一个人早年和儿童时期不良的生活经历会使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第74页,共7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