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街小学活页教案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小学高年级语文新课程标准(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北街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2人,其中男35人,女27人,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阅读和写作水平很差,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兴趣很浓,本学期我将继续以端正学习态度为突破口,以增强阅读量及作文面批为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分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部分。课文有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其中,精读课文后面还有识字写字要求,包括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采集。在有些课文后面,还安排了“学习链接”“阅读链接”或“指南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教材还编绘了多幅图画。教学目标1、能认识174个生字,会读写396个词语。能辨别多音字和形近字。2、能有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指定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养成积累词语和课外阅读的习惯。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乐于参与讨论,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能些简单的记实和想象作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2、难点1、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想法。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3、关键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2、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深入体会。教学进度第一周:预备周第十一周16—18课第二周:元宵节第十二周19—语文百花园四第三周:1—2课第十三周21—22课第四周:3—5课第十四周23—24课第五周:语文百花园一—7课第十五周23—24课第六周:8—10课第十六周25—27课第七周:语文百花园二—11课第十七周28—29课第八周:12—14课第十八周30—语文百花园六第九周:15课—语文百花园三第十九周期末复习第十周:期中考试第二十周期末考试课外活动1、成立兴趣小组,运用多种形式的互帮互助。2、组织学生办手抄报,以小组为单位,一月一次。3、开展朗诵、演讲大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4、开展读好书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综合实践活动1、举行一次搜集民间故事或者歌谣活动,学会运用资料扩大知识面。2、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活动3、开一次名著赏析会北街小学教学进度计划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时12.09——2.13预备周22.14——2.20元宵节32.21——2.271—2课42.28——3.063—5课53.07——3.13语文百花园一—7课63.14——3.208—10课73.21——3.27语文百花园二—11课83.28——4.0312—14课94.4——4.1015课—语文百花园三104.11——4.17复习114.18——4.24期中考试124.25——5.0116—18课135.02——5.0819—语文百花园四145.08——5.1521—22课155.16——5.2223—24课165.23——5.2925—27课175.30——6.0528—29课186.06——6.1230—语文百花园六196.13——6.19206.20——6.26期末复习216.27——7.03期末复习227.04——7.10期末考试2324北街小学总册教案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执教老师:赵翠亭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共有30篇课文,其中精讲课文18篇,略将课文12篇,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部分,每单元一般有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其中,精读课文后面还有识字写字要求,包括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采集。在有些课文后面还安排了“学习链接”“阅读链接”或“指南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教材还编绘了多幅图画。全册共安排了5次“学习链接”3次“阅读链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认识174个生字,会读写396个词语。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表达方法。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选词用语的奥妙。二、教程与方法1、以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3、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习巾帼英杰自强不息的人类美德。2、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关键一、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二、难点1、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想法。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三、关键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2、以学生为主体,合作探究,深入体会。课时划分共(119)课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的规定,五年级语文每周上课时间为7课时,全学期复习考试2周,激动时间1周除外,实授课时数按15周算,共126课时,具体安排为:精读课文18课53课时左右略读课文12课24课时左右语文百花园6次24课时左右写字每周一次18课时总计119课时左右北街小学单元教案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多彩民族文化为专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神鸟》《冬不拉》,《火把节》,两篇略读课文!《格萨尔王的故事》,,《刘三姐》以及语文百花园一。本组课文分别是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彝族,壮族的民间故事。学习本单元课文,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勇敢,淳朴,善良,的美德,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在交流中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学本组课文时,教师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会默读,逐步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与质量。教学时,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是时间。是学生能切实的默读课文。本组教材篇幅长,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合作探究的作用。引导学生充分的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抓重点,以文本的关键处为突破口,以易化难,化难为简。教学目标1.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使学生会默读,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和质量。3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发挥学生主体行以及学生合作,探究作用,自主学习。5了解多彩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与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小组合作探究。3搜索阅读其他神话故事。4感受故事中人物的英雄形象。5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6学生能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7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小组合作探究,自主研究。2充分让学生与文本交流,从中体会感情。3以默读课文为主,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划分共(10)课时第一课2课时第二课2课时第三课2课时第四课、1课时第五课1课时百花园一2课时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1、神鸟1目的要求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生字卡片和挂图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2、齐读课题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创新设计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4、小结: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1、神鸟

忠实的狗

聪明伶俐的神鸟

尽职的猫

善良的乌鸦

启示:人们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通过教授《神鸟》一课,我悟出了孩子们语文学习的乐趣,深刻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只要用心去挖掘,语文教学树大根深。同时也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将记录教学反思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自身的课堂文化,相信自己会走得更远!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1神鸟2目的要求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3、理清文章结构。1、指名读1—3自然段。(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1)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出示:(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创新设计(1)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2)出示①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②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③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④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狗

1、神鸟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1、完成造句2、积累词语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这篇课文值得朗读的地方应当是神鸟的三个故事,尤其是可汗的三次唉声叹气,同学们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朗读得比较有板有眼,有棱有角。最让我高兴的是让学生朗读妇女训斥猫的一句话:“我让”你看着孩子,你倒起了黑心,把我孩子的耳朵给吃了!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2、格萨尔王的故事3目的要求1、会认“酥”等七个生字。2、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3、了解唱词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渔产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课件和挂图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简介格萨尔王,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入主人翁。介绍格萨尔王。2、教师谈话:格萨尔王原来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为人民做了些什么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人民的?⑴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课文。⑵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格萨尔的什么故事?你喜欢他吗?为什么?⑶学生用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一)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找代表,反馈分段情况。2、找代表,反馈分段情况。创新设计1、教师;你喜欢这个藏族人民的英雄吗?为什么?2、交流反馈:⑴他非常勇敢,为民除害。⑵他非常善良,热爱人民,造福百姓。(三)朗读唱词,体会比兴用法⑴学生朗读唱词。⑵教师;唱词中唱到“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本课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勇敢、善良、为民除害、造福人民的英雄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文中的唱词很有艺术特色,望同学位课后多收集一些民间故事。1、收集本课词语。2、搜集和阅读其他民间故事。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找代表,反馈分段情况。3、交流反馈:⑴他非常勇敢,为民除害。⑵他非常善良,热爱人民,造福百姓。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3、冬不拉4目的要求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1.了解王子与黑熊搏斗并英勇牺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无畏的品德。2.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弹冬不拉的一段录像)、演示文稿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读课题,导入新课1、导语:这种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汇报。2、能说说冬不拉琴的由来吗?二、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记忆的?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创新设计1、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记忆的?2、学习生字具体步骤:(1)判断正确读音冥思苦想(mínmíng)骏马(jùnzùn)依恋(luànliàn)匕首(bǐbì)(2)把正确字填在()里一()莫()自()()勇如()如()1、瞎熊伤害人畜

3冬不拉2、王子除害牺牲

3、琴声讲述故事(1)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2)理清文章层次,先写什么又写什么。1、写生字,抄写词语,积累本课书中的成语。2、读课后思考题,再次带着问题读书。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第三课《冬不拉》,文章主要讲的是很久以前,一只瞎熊经常伤害哈萨克族的人和牲畜,一个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他勇敢的和瞎熊进行激烈的搏斗,最后杀死了瞎熊,自己也牺牲了。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3、冬不拉5目的要求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背诵15、16自然段。了解王子与瞎熊搏斗的过程,体会王子为民除害敢于牺牲的精神。阿肯的琴声是怎样使国王了解事情的经过的,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感悟哈萨克民族的音乐文化。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二、回忆课文,理清脉络1、出示填空: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2、能根据填空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三、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四、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五、弄清来历,明白意义,体会情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乐器的来历。三、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创新设计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1)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边读边画批。(2)全班交流(学生从哪一点切入都可以,教师最后梳理顺序)要点一:不顾个人安危(2自然段)1、全文还有几处描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说。

(1)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2)理清文章层次,先写什么又写什么。1、继续背诵课文15、16自然段2、积累词语,会说成语的意思。3、小练笔:写读后感。要求从多角度写一个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声把这个悲壮的故事讲述给国王听。为了纪念了王子,牧民们把阿肯弹拨的乐器叫做“冬不拉”,把使用这种乐器的艺人叫做“阿肯”。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教学中我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4、火把节6目的要求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1、词词卡片。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预习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创新设计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4火把节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特别是像这样的课文,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会枯燥乏味的。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彞家火把节热烈的活动场面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4、火把节7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美德。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学习课文第三部分⒋集体交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创新设计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4、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本节课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同时,不能忽略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比如:体会“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和“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着两句话时,能及时地向学生讲解这是比喻的另两种形式。教学10自然段时,能结合排比句进行练习及体会省略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5、刘三姐8目的要求1、会认“喉”等六个字。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3、听一听刘三姐的山歌。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以及了解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叫好原因。录音机,磁带。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放《刘三姐》选曲:《山歌好比春江水》。2、谈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3、全班同学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汇报初学情况。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四.从课文中找出相应成语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创新设计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新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叫好?2、刘三姐和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喜欢哪些?可以给同学们读读,也可以唱一唱,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四、巩固练习从课文中找出相应成语山歌唱得好

5*、刘三姐人品更好热爱家乡疾恶如仇深受爱戴

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吗?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⑴描写刘三姐和乡亲们的⑵描写土豪劣绅和秀才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刘三姐伟大高尚的人品,她通过自己的方式与土豪劣绅们斗争,极大的给了我们以震撼,我们要向刘三姐学习。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百花园一9目的要求1、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2、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达到整理资料的两项要求搜集资料的途径的落实,按主题分类的指导。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故事或歌谣。歌谣文字稿、一份小报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民间故事,你们看有的神鸟有的格萨尔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节,有的刘三姐。在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许许多多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呢!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故事会,请各组同学来讲讲你们组搜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谣。2、提出要求:(1)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2)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3、全班交流4、介绍过程3、全班交流4、介绍过程刚才同学们故事讲的好,能把你们搜集过程创新设计(1)或整理过程向全班介绍吗?(2)组员补充并说说体会表格一搜集途径时间小组成员搜集途径(画“√”)具体内容采访图书馆上网读物表格二整理资料按主题分类故事名举例

善良、美好的勤劳、质朴的勇敢、无畏的组长将填写表格利用投影给同学们看,并进行讲解。5、刘三姐善良、美好的勤劳、质朴勇敢、无畏的

聪明、智慧的刚才同学们故事讲的好,能把你们搜集过程或整理过程向全班介绍吗?(1)组长将填写表格利用投影给同学们看,并进行讲解(2)组员补充并说说体会(1)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2)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在这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的人物的传奇故事,他们不仅仅文学大家笔下的一个虚构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的心灵创造了很多洗礼与升华。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百花园一10目的要求1、大胆想象,清楚完整地写一个故事。培养学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2、懂得续写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应与原文内容一致3、故事内容具体,有故事情节。评议:哪些材料选的好,为什么?小结:选材必须与原文意思一致,不能与课文内容脱节。怎样保持一致呢?多媒体课件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神鸟》的故事吗?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神鸟”给可汗讲了三个小故事,什么内容,都是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呢?3、可汗不甘心失败,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鸟,神鸟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你们现在就是这只神鸟,想想,你准备讲什么故三、内容具体,情节感人创新设计1、出示例段,请大家修改2、看来,要使故事情节感人就要有具体内容。要点:(1)写故事时,要想好这个故事分为几个环节,每一步是什么?理清文章顺序。(2)写故事时每个人怎么说,怎么做,(3)要把感人之处、令人同情之处写具体。1、学生自己写文2、读文,学生评议。(按习作讨论平台中的三个问题评议)2、修改作文,抄写作文百花园一1)写故事时,要想好这个故事分为几个环节,每一步是什么?清

(2)写故事时每个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要写出来。

3)要把感人之处、令人同情之处写具体。1、出示例段,请大家修改2、看来,要使故事情节感人就要有具体内容1、学生自己写文2、读文,学生评议。(按习作讨论平台中的三个问题评议)2、修改作文,抄写作文单元里的故事都是民间的传奇和人物故事,丰富了我们的思想世界,更使我们的精神品质得到了提升,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第一单元测试题11—12考试时间安排:(80分)题一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默默无闻

①听见

②名声

③用鼻子嗅糟糕透了

①渗透,穿透

②暗地里告诉

③达到饱和、充分程度④显露极端

①(东西的)头

②(事情的)开头

③方面④原因、起因⑤端正

⑥平举着拿断言

①(长条东西)分成若干段

②判断、决定

③绝对题二

给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绝:①断绝

②完全没有了

没有出路的

④最、极

⑤独一无二的络绎不绝(

绝技(

绝处逢生(

绝大部分(

绝交(

绝望(

)临:①靠近、对着

②来到、到达

③将要、快要

④照着字画临摹背山临水(

来临(

如临大敌(

)临睡(

临帖(

双全喜临门(

)举:①往上托

②举动

③兴起

④推选

⑤提出

⑥题三、从括号中选择近义词。1.竟然——(果然

自然

居然

当然)2.美丽——(繁华

美妙

美好

漂3.精确——(准确

精细

精致

精密)4.坚毅——(坚持

坚固

刚毅

坚决)5.品质——(态度

性格

品德

思绪)

题四、选词填空希望

渴望

盼望1.老师和家长都(

)我们长大后能为祖国做贡献。2.妈妈出差已经一个星期了,我多么(

)她能早点回来啊。3.海峡两岸的同胞都(

)祖国能够早日统一。连续

继续

陆续1.战士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和敌人(

)拼了三天三夜。2.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

)走出了教室。3.今天,我们(

)学习昨天没学完的课文。连续

继续

陆续1.战士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和敌人(

)拼了三天三夜。2.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

)走出了教室。3.今天,我们(

)学习昨天没学完的课文。把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对号入座。精神(

)满

全神(

)注

)强不屈一丝不(

舍(

)救人

专心(

)志垂头(

)气

没精打(

视死如(

)兴致(

)(

)(

)精会神

奋不(

)身临危不北街小学单元教案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第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人类的伙伴”这一主体,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珍珠岛》《老人与海鸥》,两篇略读课文:《海豚救人.》《草虫的村落.》,以及语文百花园二动物与人类间那浓浓的情谊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这几篇课文均文质兼美,既有出自大作家笔下的经典作品,又有能引起学生感起兴趣,感人至深的文章。人和动物之间发生的一段段有趣引人或曲折感人的故事,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阅读。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更应引导学生自主体会到:文章写得如此生动具体,正是因为作者细致认真的观察。他们在观察中准确捕捉到了动物的各种特点。更是源于作者有一颗喜爱动物,关爱小生命,善良美好的心灵。在教授本单元课文时,还要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感情。让学生明白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教学目标1掌握学习本单元生字生词。2有感情,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4学习作者如何把真情实感具体表达出来。5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重点与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动物特点,真实具体的描写方法。2结合课文中的语言问题,进行词句和朗诵训练。3体会人和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信赖。4抓重点词句,理解含义。5从海豚救人事件中,体会人与海豚是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动物。6抓住重点描写,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动物的思想。教学方法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以读为主。2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课文内容。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内容。课时划分共(10)课时第一课2课时第二课2课时第三课2课时第四课1课时第五课1课时百花园二2课时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6、猫13目的要求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多媒体课件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猫。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2、指名说。(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创新设计3、介绍老舍。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板书: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他除了写作,生平还有两大最突出的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养花》我们也会在六年级的时候学到。让我们先在《猫》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去体会他的情感世界。6、猫大猫性格的古怪:1、老实2、贪玩3、尽职4、勇猛5、温柔可亲6、、高兴7、胆小为什么说不好,有的说不出来?那老舍为什么写得这样棒?(用心观察,投入感情)1、你也投入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用心去观察2、阅读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感受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1.对课文的深度和广度挖掘的不够。2.导入介绍作者时时间花费过多。3.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没发言,只是当听众、观众。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7、珍珠鸟14目的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准备珍珠鸟一只。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创新设计以提出来。(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7.珍珠鸟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家伙(4)人鸟相依图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由于课前没有要求学生预习,我也没有做任何准备,所以只有依靠“灵感”了。不知怎么了,今天上课没有一点感觉,自己都调动不起自己的热情来,后来才慢慢找回来。说来还是学生帮了我。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8、海豚救人15目的要求1、认识本课3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教学平台。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在生活中,当人们遇到危险时,警察叔叔会救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叔叔会救人。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在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动物会救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救人的文章。2、学生齐读课题。3、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了解些什么?4、你们打算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记者采访、当介绍员、朗读、汇报资料、介绍小报等)(1)海豚怎样救人?创新设计(2)想知道海豚救人的故事。(3)海豚为什么会救人?(4)想知道海豚是怎样的一种动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检查读书情况(抽一小组读一个自然段)。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段落讲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讲海豚救人的原因?8、海豚救人

海豚: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24海豚救人1966年一艘韩国海船

1972年南非一位姑娘

1992年两名海员海豚救人的原因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故事、习性、种类)2、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想法?(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练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用上学过的一些表达方法。知识,最重要的是用上学过的表达方法。我发现学生基本都能说下来,但有些写同学说得过于死板,象是背课文。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去说。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9、老人与海鸥16目的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二、导入新课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9、老人与海鸥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字词学习可以通过预习、小组交流来完成,但老师要注意参与学生学习中,了解学习情况便于指导,不要将此流于形式;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进行文章内容概括的练习。书写生字我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感受。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9、老人与海鸥17目的要求一、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准备一直海鸥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创新设计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情谊深厚9、老人与海鸥和谐共处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10、草虫的村落18目的要求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准备草虫的相关资料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创新设计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学生读划的句子,谈自己的分析或体会。老师重点抓住下面的句子进行指导点拨)“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迷路的黑甲虫

10、

花色斑斓的小圆

追随——奇异的游历

(特征)

庞大的蜥

落我们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日常见到的小虫子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1)认真观察事物,特别是观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生灵,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2)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老师的眼中,草虫的村落就是一个和谐的世界。今天我更愿意用省略号来带代替我们之间彼此之间的想法,每个点就表示大家的智慧的亮点。向往之情没有终结,想到这,难怪作者──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语文百花园二19目的要求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2、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1、指名朗读导语。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一想:丫丫的这则阅读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1)读了什么?(自己感兴趣,印象深的一篇课文、某个段落,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都可以)(2)读后产生了哪些问题?(3)思考后寻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即深入阅读后,揣摩到的写。作手法。4、想想丫丫这样做阅读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1)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及时记录,可以为今后的复习提供材料;(2)能将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作更细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积累、掌握各种写作手法,今后运用创新设计到自己的习作中;(己反复品读和思考寻求答案;(4)坚持进行练笔,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1、想想你在学习过本单元后,哪些阅读的内容让你最有收获或最感兴趣,不妨也照着丫丫的样子,写一则阅读日记吧。

2、学生当堂写作。

3、指名朗读日记。师生共同评价,适时修改。希望大家能将阅读日记坚持写下去,一个学期后,我们做一次班级阅读日记展览交流会,那时大家一定会写得很多,写得更好1、陈述句、反问句互换的补充练习。如:(1)妈妈批评得对,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2)时间如此宝贵,我们要珍惜它。2、将自己课堂上所写的阅读日记进行修改完善。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它属于应用文的一种。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语文百花园二20目的要求(一)通过导语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回忆各自在课前所准备的内容。(二)准备发言:1、认真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有哪些。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1、认真默读“活动评价”,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组按要求进行评价,选出本组发言最佳者。3、每组选代表在班中发言,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班发言最佳者。(三)明确小组发言的要求后,进行小组内的介绍。1、认真默读“活动评价”,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组按要求进行评价,选出本组发言最佳者。3、每组选代表在班中发言,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班发言最佳者。提前一周左右布置预习。提示学生认真阅读导语及创新设计活动建议、活动评价的内容。可以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将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提纲(一)通过导语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回忆各自在课前所准备的内容。(1)、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2)语气、语调适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3)动作、声音模拟准确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1、将今天的发言进一步修改,回家说给家人听,请他们作出评价。2、预习“阅读平台”。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请大家想一想:写这样的应用文,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好处吗?如:培养自己认真观察事物、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将某种事物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语文百花园二21目的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写过日记,但昨天我们预习的日记——《螳螂的启示》和我们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它属于应用文的一种。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1、指名朗读,每名学生朗读一则日记,其他同学听听他们是否朗读得正确、流利,想想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朗读,明确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2、默读这六则日记,边读边思考:从这几则连续观察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欣赏的地方画下来。3、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1、指名朗读,每名学生朗读一则日记,其他同学听听他们是否朗读得正确、流利,想想每则日记各写了什么内容。2、默读这六则日记,边读边思考:从这几则连续观察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欣赏的地方画下来。(1)先小组内交流。提示:可以从以下一个或几创新设计个方面来谈,但必须要结合日记中的具体的语言文字交流收获。①仔细认真地观察。找出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语句。②认真思考。能通过观察事物,进一步思考,从中获得启示。③能坚持进行观察,做事能持之以恒,有始有终。④热爱生活,喜欢小动物。⑤能运用各种写作方法描写观察对象。如比喻、设问。大家都坚持记录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是不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几则不错的连续观察日记呢?我们只要前一段坚持认真观察,像作者那样细致描写、深入思考,一定能!培养自己认真观察事物、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将某种事物的变化及时记录下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准备习作。大家都坚持记录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是不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几则不错的连续观察日!记呢?我们只要前一段坚持认真观察,像作者那样细致描写、深入思考,一定能写好的。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语文百花园二22目的要求观察记录表:(在此期间,教师要经常询问学生观察及记录的情况,解答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观察时间观察重点详细情况记录自己所联想到的连续观察后获得的启示1、默读《螳螂的启示》,回忆从这几则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2、将《螳螂的启示》中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语句练习朗读。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1、默读讨论平台中提示的问题以及三名同学所想到的内容,2、拿出自己的连续观察记录,我们先回顾一下,你对哪种事物在什么时间进行了连续观察?重点观察到了它的哪些变化?3、展示3至4名同学的观察记录表格,简单评议。4、班级中统计一下,哪些同学记录的是事物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哪些同学记录的是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1、默读讨论平台中提示的问题以及三名同学所想到的内容。重点观察到了它的哪些变化?2、拿出自己的连续观察记录,我们先回顾一下,你对哪种事物在什么时间进行了连续观察?重点观察到了它的哪些变化?3、展示3至4名同学的观察记录表格,简单评议。5、指名朗读书上三名同学的话,看看他们三个创新设计都想到了哪些习作中的内容。第一个同学实现选择好了观察内容,准备进行连续观察;第二个同学选择了日记的写作内容;第三个同学明确了连续观察日记要注意的内容上的衔接,要写完整。1、大家都坚持记录了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2、我们只要前一段坚持认真观察,像作者那样细致描写、深入思考,一定能!变化比较快,比较明显的事物往往适于我们记录它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如:天气在一周内的变化、科学小实验前后的变化等。而变化相对时间段稍长一些的事物,适于我们记录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如:饲养蚕宝宝、泡水仙头等。写连续观察日记。通过本单元,使学生们理解了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神奇,我们学会了如何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沟通。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第二单元测试题23—24考试时间安排:(80分)一、词语的分类(日积月累)把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对号入座。精神(

)满

全神(

)注

)强不屈一丝不(

舍(

)救人

专心(

)志垂头(

)气

没精打(

视死如(

)兴致(

)(

)(

)精会神

奋不(

)身临危不(

众志成(

)精图

)精会神

)开眼笑

失(

)落魄1.形容人物神态

2歌颂人物精神品质的:

3.描写人物刻苦学习的:二、关联词如果……就……

只有……才……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无论……都……

即使……也……1.刘胡兰(

)牺牲自己的生命,(

)说出党的机密。2.(

)上课不认真听讲,(

)很难把学习成绩尽快提高。3.天才来自勤奋,(

)刻苦学习,持之以恒,(

)能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4.(

)坐在这里说空话,(

)踏踏实实地去做。5.蜜蜂(

)飞到哪里,(

)可以回到原处。小明是学校田径队的运动员,他训练非常刻苦。(

)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他(

)坚持训练。(

)生病了,他(

)要训练一会儿才肯休息。(

)训练用了他很多时间,(

)学习成绩仍然很棒。(

)他表现出色题三

修改句子中的错别字。1.这是多么生刻的教悔啊,难到不值得你学习吗?(

)2.我们因该珍惜今天的辛福生活,认真学习,撑握建设祖国的本领。(

)3.过去,这条小路高底不平,现在以经建成一条宽扩的大马路了。(

)4.我们只有经长锻炼身体,才能有强状的身体。(

)题一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默默无闻

①听见

②名声

③用鼻子嗅糟糕透了

①渗透,穿透

②暗地里告诉

③达到饱和、充分程度④显露极端

①(东西的)头

②(事情的)开头

③方面④原因、起因⑤端正

⑥题二

给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绝:①断绝

②完全没有了

没有出路的

④最、极

⑤独一无二的络绎不绝(

绝技(

绝处逢生(

绝大部分(

绝交(

绝临:①靠近、对着

②来到、到达

③将要、快要

④照着字画临摹背山临水(

来临(

如临大敌(

)临睡(

临帖(

双喜临门(

)举:①往上托

②举动

③兴起

④推选

⑤提出

⑥全举世瞩目(

高举(

举不胜举(

)举北街小学单元教案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巾帼英雄”编写了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五篇课文中《黄道婆》《提灯女神》《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为精读课文,《香玉剧社号》《花木兰》为略读课文。教学本单元要继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进而加深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对课文中的重点句,难句,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去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也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体验感受。除此之外,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换需要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我们的视野。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抓住居里夫人的语言,体会她伟大的人格。5.了解剧本特点,与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常香玉的爱国情怀。4.体会着三克镭展现了以为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这句话的含义。5.体会花木兰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方法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引导下边读边思考。3.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划分共(10)课时第一课2课时第二课2课时第三课2课时第四课1课时第五课1课时百花园三2课时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11丶黄道婆25目的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2.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准备黄道婆相关人物资料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预习准备出示ppt(预习题):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都通顺。2.检查词语(1)听写虐待漂泊思念传授歌谣研究创造推动认真赢得(2)订正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创新设计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ppt: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11、黄道婆1、“棉神”黄道婆2、牛马不如的生活3、后人纪念她(1)连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写生字。《黄道婆》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纺织工具,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故事。这篇课文不长,语言浅显易懂。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11丶黄道婆26目的要求1.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2.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民谣……”1.听了这段民谣,你知道了什么?(黄婆婆能帮人织布,她是个织布能手。)2.还想了解什么?(黄婆婆为什么要叫这儿的人织布。两只哨子,两匹布是什么意思?黄道婆她自己织布的水平有多高……)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至4自然段。4、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5、指名反馈。二、初读课文,试着解疑创新设计1.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2.初读课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乡人。生:她是在崖州学会了织布,并且生活得很好。生:她从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11、黄道婆“棉神”牛马不如的生活衣食无忧回到家乡改革技术“衣被天下”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励志自立,热爱家乡和勇于革新的精神。最后,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出赞美的语气和人们对她无限敬仰之情。北街小学活页教案课题12丶提灯女神27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南丁格尔,了解她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南丁格尔的不朽业绩,知道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她。多媒体课件课堂时间安排:(总40分)新授课(15)分钟活动及作业(20)分钟教学过程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2、师:同学们,女神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女性的神。你们知道提

灯女神是谁吗?(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南丁格尔的照片和资料)3、教师设置悬念,导入新课:那么,人们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南丁格尔呢?她有哪些业绩让人们用“女神”这个词来赞美她。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从题目入手,通过解释题目,展示搜集到的南丁格尔资料以及照片,了解南丁格尔以及“护士节”、“南丁格尔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