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生产》课件-项目4:酯化系统_第1页
《纺织材料生产》课件-项目4:酯化系统_第2页
《纺织材料生产》课件-项目4:酯化系统_第3页
《纺织材料生产》课件-项目4:酯化系统_第4页
《纺织材料生产》课件-项目4:酯化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4:1.酯化系统生产工艺“五釜”生产流程浆料配制酯化1酯化2预聚1预聚2终聚EG回收EG循环熔体输送纺丝H2OPTAEG“五釜”聚合工艺:(1)酯化反应温度较低,停留时间较长,但操作稳定,产品中二甘醇(DEG)含量较低,产品质量较好;(2)采用刮板冷凝器,解决了缩聚真空系统低聚物堵塞的问题;(3)五釜流程易于实现共聚合改性。一、酯化反应机理PTACOOH+HOCH2CH2OHHOOC-H2OEGCOOH+HOCH2CH2OHHOOC-H2OEGCOOH+HOCH2CH2OHHOOC-H2OEGCOOH+HOCH2CH2OHHOOC-H2OEGBHET+H2O酯化反应可在PTA的氢离子(H+)自催化作用下进行,自催化的反应机理是原料PTA羧基解离的H+自催化和EG进行亲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同时存在,但有所侧重,前期以酯化反应为主,后期以缩聚反应为主。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必须及时除去生成的水。

一、酯化反应机理(BHET)(PTA)(EG)EG与PTA的配比也有影响,EG过量时,会发生EG之间、EG与BHET之间的醚化反应。在实际生产中,酯化反应生成的BHET经本体聚合生成二聚体、三聚体等,在酯化反应结束时,反应物料大部分为BHET的四聚体或五聚体。一、酯化反应机理酯化反应实际可能存在的反应方程式:

二、酯化步骤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固态粉末状的PTA和液态EG之间所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速率很慢,一般忽略部不计。在酯化反应的初始阶段,固态PTA和EG之间进行的酯化反应分为如下两步:固态粉末状的PTA溶解于EG/酯化物的混合物中,已溶解的PTA在高温下与EG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化物,其中主要的酯化物是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简称BHET)。反应的方程式如下:三

、酯化反应影响因素

在酯化反应阶段,都设有用于分离和去除水的工艺塔。

PTA在反应混合物中的溶解度远比在纯EG中的溶解度大,随着反应的进行,PTA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时,PTA完全溶解,反应进入均相酯化反应阶段,这时的酯化率就称为“清晰点”(Es约为89%)。H+自催化加速三、酯化反应影响因素

影响聚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物料停留时间、PTA与EG的摩尔比、催化剂浓度等。在不同阶段,各项影响因素对最终产品各项指标的影响力度不同,应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加以调整。在反应初期,PTA未能全部溶于EG,故酯化反应速率只与反应温度、压力有关。

温度的作用是提高PTA的溶解度,加快在均相中的反应。

达到“清晰点”时,酯化反应速率又与PTA和EG浓度有关,而EG的浓度取决于反应压力。压力高即EG浓度高,故反应速度快。但压力高又会妨碍酯化副产物水的蒸发甚至导致水解反应发生。另外,压力高,EG蒸发速度慢,在酯化物料中停留时间增长,同时加速DEG的生成。酯化反应的压力调节应遵循下列原则:压力高限应不妨碍EG与水的排出,低限又应避免EG过量蒸发使物料配比失调,同时因大量EG循环而增加能量消耗。停留时间在酯化阶段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停留时间太短,酯化率达不到要求,停留时间达到一定值后,酯化率几乎不再增加,若再延长反应停留时间,只会使DEG生成量增加。随反应温度的升高,酯化反应速度和DEG生成反应均同时增加。反应温度低,反应速率变慢,且所得的PET产品熔点低,DEG含量高,色泽也不好。 三、酯化反应影响因素

酯化系统的任务是将配制好的PTA和EG浆料升温到250-290℃,进行酯化反应,生成酯化率90%-97%的齐聚物,供给下一道工序使用。酯化的反应平均停留时间为2~4h,若是高温酯化的,反应平均停留时间为0.7~2h。

酯化釜配有水分离塔系统。从酯化釜中蒸发出的EG由工艺塔分离回流;而酯化生成的水由工艺塔分离后从塔顶排出,使酯化反应能向正方向不断进行。经过第一酯化釜的酯化率能够达到85%-93%,经过第二酯化釜的酯化率能够达到95%以上。得到聚合度为3~6的低聚物(齐聚物),送到缩聚系统使用。 四、酯化系统工艺控制四、酯化系统工艺控制酯化1阶段反应温度:260℃反应压力:微正压或常压反应时间:192min酯化率:85%-93%酯化2阶段反应温度:265℃反应压力:微正压或常压反应时间:66min酯化率:95%以上不管酯化过程的分段数量是多少,在酯化反应结束时,总要求其酯化率大于95%。注:一段酯化工艺要比三段酯化工艺少两只反应釜,在工艺流程上前者就显得十分紧凑,而且反应所需的时间也比较短,这就要求酯化反应器的设计思路新颖,结构合理,工艺参数选择适当。五、酯化工艺参数控制酯化低聚合度低纺丝困难酯化酸值产品羧基含量二甘醇含量1.聚酯酯化评价指标:主要指标对未参加酯化反应的PTA的羧基的测量。测量值偏大,说明酯化率低,酯化反应不好。指标:36-60mgKOH/g产品质量指标端羧基含量高,产品热稳定性差,易分解,是酸值的侧面反应。副产物酯化过程的副产物,易使得产品熔点降低,影响产品色相。五、酯化工艺参数控制酯化低聚合度低纺丝困难温度乙二醇回流量压力2.影响因素:五、酯化工艺参数控制酯化温度/(℃)酸化酸值/(mgKOH/g)产品中羧基值(Mol/t)产品中二甘醇(EDG)w%26155290.9126249270.9826343251.05263.540231.1226435221.18温度对聚酯酯化的影响实训任务:保持压力和控制乙二醇回流量保持不变,改变温度进行酯化生产。实训数据记录:实训结果分析随着酯化温度的提高:酸化酸值呈下降趋势;羧基值呈下降趋势;副产物二甘醇含量上升;实训结论提高温度:有利于促进酯化反应,提高酯化率;导致副反应速率加快,副产物增多,产品质量下降;乙二醇回流量对聚酯酯化的影响实训任务:在保持温度和压力不变,改变乙二醇回流量进行酯化生产。实训数据记录:乙二醇回流量/(kg/h)酸化酸值/(mgKOH/g)产品中羧基值(Mol/t)产品中二甘醇(EDG)w%110058310.95120051270.98130043251.05140038231.07150031211.11实训结果分析随着乙二醇回流量的提高:酸化酸值呈下降趋势;羧基值呈下降趋势;副产物二甘醇含量上升;实训结论提高乙二醇回流量:有利于促进酯化反应,提高酯化率;导致副产物增多,但影响没有温度的大。五、酯化工艺参数控制五、酯化工艺参数控制压力对聚酯酯化的影响实训任务:在保持温度并控制乙二醇回流量保持不变,改变压力进行酯化生产。实训数据记录:压力/(kpa)酸化酸值/(mgKOH/g)产品中羧基值(Mol/t)产品中二甘醇(EDG)w%3548280.934547260.985043251.055542251.156541241.21实训结果分析随着压力的提高:酸化酸值呈下降趋势,趋势较缓慢;羧基值呈下降趋势,趋势缓慢;副产物二甘醇含量上升,趋势明显;五、酯化工艺参数控制2.影响因素温度>乙二醇回流量>压力要通过参数调整酯化反应,第一选择就是调节酯化反应温度。温度和回流EG的流量都会导致产品中的二甘醇含量剧烈波动,温度造成的影响要严重一些。因此要通过提高温度调整酯化反应,必须要使产品中的二甘醇含量在中心值附近,否则要通过回流量来调整酯化反应。影响程度控制要点:项目4:2.聚酯纤维

产主要使用设备离心泵1热媒系统2精馏工艺塔4目录CONTENTS釜式反应器3刮板冷凝器5来自浆料配置槽第一酯化器第二酯化器送到第一缩聚反应器工艺塔凝液收集槽流向尾气淋洗塔塔顶冷凝器塔顶回流泵塔釜出料泵EG送去浆料配制槽水+EG不凝气液相EG自第二酯化器第一预缩聚器第二预缩聚器刮板冷凝器乙二醇封槽送去预聚物输送泵乙二醇循环泵乙二醇冷却器尾气淋洗塔自第二预缩聚器预缩聚物输送泵预聚物过滤器后缩聚器刮板冷凝器乙二醇液封槽乙二醇冷却器输送到尾气淋洗塔去浆料调配槽乙二醇循环泵终产物聚酯熔体螺杆泵电源频率可调加热棒电源功率可调加热棒电源功率可调聚酯熔体在溶体加热器中被加热到290-300℃,然后经螺杆泵计量挤出经过过滤机过滤后,进入纺丝组件,经过单螺杆泵挤出后,通过喷丝板成丝。成丝的纤维经过甬道经过纺丝机,通过导丝辊由牵引机引入到丝桶中。甬道后面设置有环吹风系统,热空气自外界对纤维进行冷却。螺杆泵电源频率可调离心泵一、离心泵的分类(一)按工作叶轮数目来分类

1.单级泵:即在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

2.多级泵:即在泵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这时泵的总扬程为n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

(二)按工作压力来分类

1.低压泵:压力低于100米水柱;

2.中压泵:压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间;

3.高压泵:压力高于650米水柱。

(三)按叶轮进水方式来分类

1.单侧进水式泵:又叫单吸泵,即叶轮上只有一个进水口;

2.双侧进水式泵:又叫双吸泵,即叶轮两侧都有一个进水口。它的流量比单吸式泵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个单吸泵叶轮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播发视频:离心泵结构四、按泵壳结合缝形式来分类1.水平中开式泵:即在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上开有结合缝。2.垂直结合面泵:即结合面与轴心线相垂直。五、按泵轴位置来分类1.卧式泵:泵轴位于水平位置。2.立式泵:泵轴位于垂直位置。

一、离心泵的分类二、离心泵的结构外部由电机、连轴器保护罩、离心泵护壳、泵体、底座组成。内部由电机连轴器、机封压盖内、叶轮、导轮、机封动环和弹簧组成。二、离心泵的结构1.叶轮叶轮内有6~12片弯曲的叶片,其弯曲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反。液体从叶轮中央入口进入后,随叶轮高速旋转而获得了能量。图(a)所示为叶片两侧均有盖板的叶轮,称为闭式叶轮;图(b)所示为在吸入口侧无盖板的叶轮,称为半闭式叶轮;图(c)所示为叶片两侧均无盖板的叶轮,称为开式叶轮。二、离心泵的结构2.导轮导轮叶片方向

引导液体在泵壳的通道内平缓的改变方向,使能量损失减小,使动能向静压能的转换更为有效。二、离心泵的结构3.泵壳泵壳的作用汇集液体,作导出液体的通道;使液体的能量发生转换,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离心泵是一种叶片泵,在泵内充满液体的情况下,使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叶轮槽道小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外围而流进泵壳,于是叶轮中心压力降低,这个压力低于进水池液面的压力,液体就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吸入池进入叶轮,这样泵就可以不断的吸入压出,完成液体的输送。

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播发视频: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热媒系统一、什么是热媒?热媒是指传递热量的媒介物质。如现在普遍采用的热水、蒸汽,空气。由此可以分为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热媒分为以下两类:一次热媒:直接被使用的热介质二次热媒:再次被使用的热介质

以热水汀为例,热水汀内部流过的蒸汽是一次热媒,热水汀管路后面的风扇吹出的风是二次热媒。热媒系统是聚酯装置的重要辅助部分,担负着反应器、焰体管道等的加热和保温任务。热媒加热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热媒炉系统,一次热媒回路系统和二次热媒回路系统。热媒经热媒炉加热后,经过一次热媒回路总管送往聚酯装置,经二次热媒泵送往聚酯装置,经热媒回路系统的热媒泵送往聚酯装置的各个用户,再回到一次热媒总管,如此循环往复,供聚酯生产需要。一、什么是热媒?二、热媒炉的工作原理热媒加热炉的作用是提供聚酯装置所需要的热量。按燃烧方式的不同,热媒炉主要分为底烧式、顶烧式和横烧式。通过热媒炉加热导热油,导热油再与被加热原油换热实现被加热介质的温度升高。高温导热油在循环泵的驱动下,为加热器提供热量,卸载热量后的导热油经循环泵加压回到热媒炉,吸收热量后再传给用热单元,如此周而复始以导热油为热媒实现热量的连续传递。

热媒炉的结构组成如右图所示,主要包括外部炉体、炉管、上连箱、下连箱、梯子、平台、吊架、燃烧器、排液管等部件。三、热媒炉的结构由热媒站出来的热媒由各个热媒循环泵打到装置中进行热交换。冷却水热媒四、热媒在聚酯的应用如酯化一反应的温度控制:

112-RO1内部的物料是通过夹套及内盘管内流动的热媒加热的。

内盘管热媒的循环由112-P01/A/B/C完成;夹套及汽相管加热由热媒蒸发器112-E01的汽相热媒完成。

四、热媒在聚酯的应用夹套内盘管釜式反应器釜式反应器从外型上来看是高径比接近于1的圆筒型反应器。釜式反应器又称为槽式反应器,是各类反应器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类反应器,主要用于液-液均相反应,同时也可用于气-液、液-液非均相反应。操作方式非常灵活,可根据生产的不同要求采用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及半间歇半连续操作方式。釜式反应器的主要特点是:适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宽;操作弹性大;适应性强。釜式反应器播放视频:釜式反应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基本结构:壳体结构、搅拌器、密封装置、换热装置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壳体结构反应器的筒体皆为圆筒形。底、盖常用的形状有平面形、碟形、椭圆形和球形,也有的釜底为锥形。

反应釜的顶盖也叫上封头,通过法兰将顶盖与筒体相连接。在顶盖上通常开有工艺接管、人孔、手孔、视镜等。此外,反应釜的传动装置也大多直接支承在顶盖上。工艺接管口主要用于进、出物料及安装温度、压力的测定装置手孔或人孔的安设是为了检查内部空间以及安装和拆卸设备内部构件视镜主要是为了观察反应器内物料的混合情况及反应情况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搅拌器搅拌器的作用:通过搅拌达到物料的充分混合,增强物料分子碰撞,强化反应器内物料的传质传热。搅拌器的选型主要根据物料性质、搅拌目的及各种搅拌器的性能特征来进行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搅拌器搅拌器类型:浆式搅拌器、框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旋桨式搅拌器、涡轮式搅拌器、螺带式搅拌器浆式搅拌器框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涡轮式搅拌器旋桨式搅拌器螺带式搅拌器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传热装置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传热装置夹套式:套在反应器筒体外面能形成密封空间的容器高度

取决于传热面积,一般应高于料液的高度,应比釜

内液面高出50-100mm左右,以保证传热。蛇管式:换热面积较大时采用。一般有水平式蛇管和直立式

蛇管两种。蛇管结构复杂,检修困难。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传动装置

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搅拌轴传动装置一、釜式反应器的结构——密封装置机械密封填料密封1、弹簧座2、弹簧3、动环4、静环座5、静环密封圈6、防转销7、静环8、动环密封圈9、紧定螺钉10、静环座密封圈1、本体2、螺钉3、衬套4、螺塞5、油圈6、油杯7、O形密封圈8、水夹套9、油杯10、填料11、压盖12、螺母13、双头螺住二、釜式反应器的操作釜式反应器的日常运行比较简单。在操作过程中,最难控制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控制主要是温度。控制方案通过夹套冷却水换热组成反应釜气相外循环系统通过釜外料液循环系统要维持等温操作,换热介质的温度要随时发生变化来适应放热或吸热速率的变化。精馏工艺塔一、蒸馏与精馏原理(一)基本概念:1.蒸馏:蒸馏是利用原油混合物中各个物质挥发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的方法。2.汽化:液体分子转化为气体分子的现象。(蒸发,沸腾)3.液化:气体分子转化为液体分子的现象。(冷凝)4.气液平衡状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Pi(液)=Pi(气)。(二)石油加工中常用的几蒸馏方式:闪蒸(平衡气化或一次气化)、简单蒸馏(渐次气化)、精馏、特殊精馏四种方式。一、蒸馏与精馏原理(二)石油加工中常用的几蒸馏方式:按蒸馏方式简单蒸馏

平衡蒸馏(闪蒸)精馏

特殊精馏恒沸蒸馏

萃取蒸馏

水蒸汽蒸馏较易分离的物系或对分离要求不高的物系难分离的物系很难分离的物系或用普通方法难以分离的物系加热某一物料至部分气化,经减压设施,在容器的空间内,于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分离,得到相应的气相和液相产物,叫做闪蒸。1.闪蒸常用于只需粗略分离的物料。常见的设备有闪蒸罐、闪蒸塔、蒸馏塔的气化段等一定的压力下,液体原料被加热到某一温度为泡点温度,生成的气体当即被引出,随即冷凝,如此不断升温,不断冷凝,直到所需要的程度为止。这种蒸馏方式称为简单蒸馏。简单蒸馏常用于实验室或小型装置上,如恩氏蒸馏;2.简单蒸馏2.简单蒸馏乙醇水加热汽相:醇富集液相:水富集冷凝冷却乙醇产品废水如:乙醇水体系的蒸馏分离精馏操作的用途:许多生产工艺常常涉及到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问题,如有机合成产品的提纯,溶剂回收和废液排放前的达标处理等等。分离的方法有多种,精馏就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3.精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沸点不同)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在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使得易挥发组分(轻组分)不断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而难挥发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移,使混合物得到不断分离,称该过程为精馏。类型:板式塔和填料塔3.精馏问题:1.精馏到底是一个什么过程?2.精馏塔有几部分组成,作用分别是什么?3.精馏的实现条件有那些?4.你见过几种形式的精馏塔?.答案:1.精馏是一个多次汽化,多次冷凝传质传热的过程.2.精馏段,提馏段,进料段.3.①混合物的沸点不同。

②必须有回流。

③有浓度差和温度差。

④提供气液接触的场所。4.完整的、不完整的、带侧采的精馏塔。3.精馏一、蒸馏与精馏原理4.小结平衡蒸馏:相当于总进料一次通过一个理论板,进行一次分离。分离效果不及简单蒸馏。简单蒸馏:相当于分批多次采用一个理论塔板进行蒸馏,故同一理论板相当多次发挥作用。精馏:通过多次部分气化和多次部分冷凝,最终可以获得几乎纯态的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但得到的气相量和液相量却越来越少。

二、认识精馏塔

典型的精馏设备是连续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冷凝器、再沸器等。用于精馏的塔设备有两种,即板式塔和填料塔。二、认识精馏塔——板式塔二、认识精馏塔——板式塔二、认识精馏塔——板式塔塔为一圆形筒体,塔内设多层塔板,塔板上设有气、液两相通道。塔板具有多种不同型式,分别称之为不同的板式塔。混合物的气、液两相在塔内逆向流动:气相从下至上流动,液相依靠重力自上向下流动,在塔板上接触进行传质。两相在塔内各板逐级接触中,使两相的组成发生阶跃式的变化,故称板式塔为逐级接触设备。板式塔通常由一个呈圆柱形的壳体及沿塔高按一定间距水平设置的若干层塔板所组成。操作时,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向塔底排出,并在各层板上形成均匀流动的液层;气体则在压力差推动下,由塔底向上经过均布在塔板上的开孔依次穿过各层塔板由塔顶排出。塔内以塔板作为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基本构件。工业生产中的板式塔,根据板间有无降液管沟通而分为有降液管和无降液管两大类,前者用量较多,它主要由塔体、溢流装置和塔板构件等组成。二、认识精馏塔——板式塔三、精馏设备——板式塔塔板是供气液两相进行传质和传热的场所。每一块塔板上气液两相进行双向传质,每一块塔板是一个混合分离器只要有足够的塔板数,就可以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净的组分。

塔板的作用

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支承板上。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防被上升气流吹动。液体从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二、认识精馏塔——填料塔三、精馏影响因素1.压力2.进料状态3.进料量4.进料组成5.进料温度6.上升蒸汽和加热量7.回流比8.塔顶冷剂量9.塔顶采出量10.塔底采出量11.进料口的位置12.塔高、塔径刮板冷凝器一、为什么需要真空系统和刮板冷凝器聚酯的缩聚过程不断地生成乙二醇(EG),且反应为可逆反应,如不及时去除EG,会使反应无法继续,甚至发生降解,从而使分子量达不到要求。因此,必须及时脱除这部分EG,也就是说,要进行“脱挥”。要完成好“脱挥”过程,第一,要降低气相分压;第二,要加大脱挥的气固两相之间的接触面积。真空度是控制PET聚合度的关键参数,真空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甚至影响生产正常运行,真空系统也就成为聚酯装置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缩聚过程在减压下进行,会造成低分子夹带即低聚物生成,它在低温处凝结而造成真空系统堵塞,形成了聚酯生产中的主要故障。一旦真空系统堵塞严重,会影响生产线的正常工作,必须停机检修和清堵。因此需要借助刮板冷凝器去除。二、刮板冷凝器的作用刮板冷凝器主要是捕集齐聚物,利用EG喷淋冷却液来吸收反应器排出的工艺尾气中的EG蒸汽及低聚物,其中低聚物在受到喷淋冷凝后,凝结在器壁和冷凝器入口处,通过不断旋转的刮板将其刮下,解决了缩聚真空系统低聚物堵塞的问题。齐聚物与喷淋及冷凝的乙二醇一起流入乙二醇液封罐中,通过吊篮和过滤器去除齐聚物,并定期排放,从而疏通真空系统,减轻终聚真空系统的负担。三、刮板冷凝器的结构

该设备由两部分组成:立式部分是真空喷淋塔,塔内设置由乙二醇喷淋嘴及锥帽式乙二醇喷淋分配系统,喷嘴喷出的乙二醇能够形成喷淋膜,起到良好的冷凝捕集作用。卧式部分是带有刮板的缓冲罐,内设有两块刮板,一块在气相管线出口,又叫大刮板,另一块在液相排出管线上,又叫小刮板,小刮板由一副刮刀组成,主要将外室的夹带物通过大气推进热井残渣过滤器。吸收塔

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搅拌鼓泡吸收塔;第二类是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射器、文氏管、喷雾塔;第三类为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一、吸收塔类型播放视频二、吸收塔结构项目4:3.酯化系统操作规程一、酯化系统工艺流程来自浆料配置槽第一酯化器第二酯化器送到第一缩聚反应器工艺塔凝液收集槽流向尾气淋洗塔塔顶冷凝器塔顶回流泵塔釜出料泵EG送去浆料配制槽水+EG不凝气液相EG酯化部分细图一、酯化系统工艺流程第一酯化器第二酯化器塔顶冷凝器尾气淋洗塔凝液收集槽工艺塔塔顶回流泵塔釜出料泵来自浆料配置槽送到第一缩聚反应器送去浆料配制槽二、酯化生产操作规程开车准备第一酯化釜开车第一酯化釜停车第二酯化釜开车尾气淋洗塔投用工艺塔投用第二酯化釜停车进料搅拌升温回流停升温停回流停搅拌出料进料搅拌升温回流停升温停回流停搅拌出料(1)尾气淋洗塔投用打开生产水进尾气淋洗塔C2501流量控制阀FV1401前后手阀FV1401F、FV1401R打开生产水进尾气淋洗塔C2501流量控制阀FV1401打开尾气淋洗塔C2501液位控制阀LV1404前后手阀LV1404F、LV1404R当尾气淋洗塔C2501塔釜液位LIC1404达到50%,打开塔釜液位控制阀LV14041.开车前准备(2)工艺塔投用A.进料升温打开工艺塔C1301塔顶出口阀门XV1205打开塔顶尾气去洗涤阀门XV1204打开含水乙二醇进入工艺塔C1301阀门XV1213待液位达到50%以上后,打开二次热媒对工艺塔加热阀门XV1214当工艺塔塔顶温度达到70℃,打开塔顶冷凝器循环冷却水上水阀门XV1203二、酯化生产操作规程B.回流当凝液收集槽液位LI1302达到50%,打开塔顶回流泵P1301进口阀门XV1206启动塔顶回流泵P1301打开塔顶回流泵P1301出口阀门XV1207打开工艺水塔C1301塔顶回流流量控制阀FV1202前后手阀FV1202F、FV1202R打开工艺水塔C1301塔顶回流流量控制阀FV1202调整流量控制阀FV1202的开度,将工艺水塔灵敏板温度TIC1202控制在120±10℃打开塔顶废水去预处理工段阀门XV1210C.采出当工艺水塔塔底液位LIC1301达到50%,打开塔釜出料泵P1302进口阀门XV1208启动塔釜出料泵P1302打开塔釜出料泵P1302出口阀门XV1209打开工艺水塔C1301塔釜液流量控制阀FV1205前后手阀FV1205F、FV1205R打开工艺水塔C1301塔釜液流量控制阀FV12051.开车前准备二、酯化生产操作规程2.第一酯化釜开车操作打开浆料输送泵P1101A/B向第一酯化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