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粉笔受到的重力大小约为2N

B.10个鸡蛋受到的重力大约为5N

C.一个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D.一瓶500mL的矿泉水受到的重力约为0.5N2.“香蕉球”又称“弧线球”,是足球运动的技术名词。指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在空中向前并作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从力的三要素分析这里的“恰当的位置”,是指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以上都是3.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

A.右面高,左面低 B.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C.左面高,右面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4.如图所示,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若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则足球将

A.继续做曲线运动 B.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静止不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5.因为高速行驶的汽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所以公路上一般都设有汽车的限速标志,以提醒司机注意交通安全。运动的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

)A.汽车具有惯性 B.汽车受到了惯性

C.速度越大,汽车的惯性增大 D.汽车具有惯力6.《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A.F1<F2  B.F1=7.为了增强体质,每天锻炼一小时,同学们积极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下列活动所涉及力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

B.投掷出去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仍受推力作用

C.篮球撞到篮板反弹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弹簧制做测力计,是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B.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会下落得越来越快,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D.在平静的水面上,一只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从静止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9.如图所示,固定有磁体的小车A、B靠得较近,松手后两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对此现象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A.松手后两车都运动,是因为两车都有惯性

B.A对B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B对A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A对B的排斥力与B对A的排斥力,作用效果相同10.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了头枕,能减小司机的惯性

B.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撞上前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C.系上安全带,能防止惯性

D.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紧急刹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11.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2.如图一物体在水平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物体的重力为5N,压力F为15N。现将压力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体对墙的压力大小与墙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方向竖直向上

D.减小压力的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13.在如图所示的跳水比赛中,关于运动员利用跳板起跳过程总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能被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1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

1

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B.第

2

次木块受到的拉力较大

C.两次拉动时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都相等

D.两次拉力使木块移动的距离一样大15.下列关于力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

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可能不变16.体重为

490N

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A.等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

490N,方向竖直向上1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

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18.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自行车在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D.在转轴上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19.小明沿水平方向推箱子前行,推力为F,如图甲所示。推箱子过程中,其F−t和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3s,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N

B.t=5s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9N

C.t=8s时,箱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9~12s,推力大于摩擦力2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以从右端匀速里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A.甲受摩擦力为0N,乙受向右15N的摩擦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摩擦力

C.甲和乙都受向左15N的摩擦力

D.甲和乙受摩擦力都是15N,甲受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向左的摩擦力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图甲、乙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_(填“甲”或“乙”)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另外一图则说明力能______。22.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______(迭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______。23.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______作用的结果。泥瓦工人通常用重垂线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原理。24.在同一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N,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若拉力增大,木块将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25.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26.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已知GA=30N,GB=20N,在F1=10N和F2=5N的作用下,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27.如图,在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小铁块被吸附静止不动,请画出铁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5N的足球在空中飞行,画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9.如图,木块从水平面冲上斜面,请画出木块在斜面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30.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④物体运动的快慢。为此,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对比实验甲、乙两图,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填猜想因素的序号)

(3)对比实验甲、丙两图,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填猜想因素的序号)

(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须再把木块侧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有关”或“无关”)。

(5)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31.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3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

(2)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__;

(4)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木块到达水平面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选填“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处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32.一座桥头立有一块如图所示的牌子。现有一辆自重为5×104N的大卡车,装了7m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kg/m3,(g取10N/kg)

33.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铺开,“共享汽车”也随之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图所示是某品牌“共享汽车”,其总质量1t,该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1倍,g=10N/kg。求:

(1)汽车受到的重力。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一支粉笔受到的重力大小约为0.2N,故A不符合实际;

B、10个鸡蛋受到的重力大约为5N,故B符合实际;

C、一个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0N,故C不符合实际;

D、水的密度是1g/cm3,500mL水的质量约为500g,受到的重力约为5N,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2.【答案】C

【解析】解: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是指力的作用点。

故选:C。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3.【答案】C

【解析】解:通过图可以看出,垂线偏右,所以右面低,左面高,故C正确。

故选:C。

水平仪的制作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锤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4.【答案】D

【解析】解: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若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属于基础题目。5.【答案】A

【解析】解:A、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汽车受到了惯性,故B错误;

C、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一种力,故D错误。

故选:A。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不是力。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答此题需要明确: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6.【答案】B

【解析】解: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木星的引力是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B正确。

故选:B。7.【答案】C

【解析】解:A、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手对排球的力等于排球对手的力,A错误;

B、实心球由于具有惯性,投掷后虽然不受推力的作用,仍然能在空中飞行,B错误;

C、篮球反弹回来,说明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改变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篮板对它的力的作用,C正确;

D、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足球对地面的压力和足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但是分别作用在地面和足球上,且方向相同都竖直向下,所以这两个力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D错误;

故选:C。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投掷出去在空中飞行的球不受手的推力的作用;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此题涉及到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8.【答案】C

【解析】解:

A.在一定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选项A正确;

B.石头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石头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项B正确;

C.物体之间相对静止但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存在静摩擦力;故选项C错误;

D.在平静的水面上,一只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从静止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1)定性地说,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定量的说,在弹性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胡克定律,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物体之间相对静止但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存在静摩擦力;

(4)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时同学们要加强这些知识的积累与应用。9.【答案】C

【解析】解:A、松手后两车都运动,是因为两车受到磁力的作用,故A错误;

B、A对B的排斥力,受力物体是B,使B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改变的是B车,故B错误;

C、B对A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

D、A对B的排斥力与B对A的排斥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作用效果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力的作用效果为: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本题利用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知识,把生活中看到的现象,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0.【答案】D

【解析】解:

A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和质量有关,惯性不可以防止,故AC错误;

B、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或被后车撞上对司机造成的伤害;故B错误;

D、系安全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冲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故D正确。

故选: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和质量有关,惯性不可以防止;由于惯性,有了头枕,能减小汽车突然加速或因被后车撞上对司机造成的伤害;由于惯性当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冲上前窗玻璃。

生活中对于惯性的应用和防止很多,要注意结合惯性的内容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多总结。11.【答案】C

【解析】解:A、由图知,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斜向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分别作用在细线和木块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水平面和木块两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不同的两个物体上。

本题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12.【答案】C

【解析】解:ACD.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墙对物体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的重力为5N,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方向竖直向上,在减小压力的过程中,由于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D错误,C正确;

B.物体对墙的压力大小与墙对物体的弹力,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故选:C。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分别从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在水平方向,受压力和墙的支持力,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不下滑,则受墙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首先清楚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平衡力,此题中最难判断的是摩擦力的变化,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平衡,当压力增大时,摩擦力不变。13.【答案】D

【解析】解:A、运动员能被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法正确;

B、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法正确;

C、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说法正确;

D、因为运动员在跳板上时,其不是一直保持静止,不属于平衡状态,因此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并非始终是一对平衡力,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而一对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唯一区别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此题解答的易错点是: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应该是保持平衡状态,如果不是平衡状态,则肯定不是受到平衡力。14.【答案】C

【解析】解:

ABC、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匀速滑动时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第1次通过的距离大,根据v=st可知,第1次的运动的速度大于第2次的运动速度;

木块两次都是作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所以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等;

因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则两次拉力大小相等,故AB错误;C正确;

D、虽然第1次的运动的速度大于第2次的运动速度;但因不知运动的时间关系,根据s=vt,故无法确定两次拉力使木块移动的距离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ABC、先判断木块两次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由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确定摩擦力大小不变,确定两次拉力的关系;

D、根据第1次的运动的速度和第2次的运动速度关系,根据s=vt讨论.

15.【答案】BD

【解析】解:A、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如果物体做匀速运动或静止则受平衡力,如果不是匀速运动则力一定不平衡,故A错误;

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不是平衡力,故B正确;

C、物体不受力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物体若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

力学的原理告诉我们,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但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要有力。同时,牛顿第一定律也指出,物体不受力时可能有两种状态,一是静止,二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采用排除法,运用力学原理逐一分析,最终确定正确答案。当然,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要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理解才行,只记住原理和定律是不够的。16.【答案】B

【解析】解:该同学匀速上攀,处于平衡状态,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等于490N,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正确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正确对该同学进行受力分析,才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7.【答案】C

【解析】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

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

A中,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所以正确;

B中,身体向后驱,同时弯腿,是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其目的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所以正确;

故选: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拔河比赛中,靠的是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因为它们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此题主要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此题紧扣教材,联系实际,符合新课程理念,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8.【答案】A

【解析】解:A、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A正确;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错误;

C、自行车转弯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此时受到是非平衡力,故C错误;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A。

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19.【答案】A

【解析】解:A.由丙图可知,前3s箱子速度为零,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则水平方向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乙图可知,箱子所受推力为3N,则可知滑动摩擦力也为3N,故A正确;

BD.由图丙知9~12s内,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m/s,箱子所受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箱子受到的合外力为0,由图乙知此时的推力F为6N,摩擦力也为6N,t=5s时,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6N,故BD错误;

C.由B可知,t=8s时,摩擦力大小为6N,由图乙可知,推力小于6N,此时箱子做减速运动,则箱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不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故选:A。

(1)当物体静止时,静摩擦力与推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

(2)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得出结论;

当物体运动时,滑动摩擦力是不受推力大小影响的,只有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与推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当物体受到的推力变大或变小时,摩擦力都不变。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像的认识及力的合成的应用,要求能熟练读图,并能结合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20.【答案】D

【解析】解:(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和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故木块乙向右端匀速运动时,木块乙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平衡力的作用,其中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甲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5牛,方向水平向左。

(2)如图所示,木块甲静止,木块甲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甲受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受细绳对其向左的拉力与乙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大小为15N。

综合分析甲和乙都受到15N的摩擦力,甲受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向左的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及摩擦力方向的判断,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别以甲或乙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找出相互平衡的力。21.【答案】甲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解:由图知,甲图中在拉力的作用下竹子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乙图中,金属球在磁力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甲;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此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先分析物理现象,再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即可得出结论。22.【答案】减速

惯性

【解析】解:如图,原来水在烧杯里和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现在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面向右倾,说明车在减速。

故答案为:减速;惯性。

水在烧杯里和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当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烧杯和水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面没有发生改变;

当车进行加速直线运动时,烧杯和车之间存在摩擦随车一起加速,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面向车行方向相反的方向倾。

当车进行减速直线运动时,烧杯和车之间存在摩擦随车一起减速,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水面向车前进方向倾。

此类习题首先确定原来的状态,条件变化时,哪个物体的状态改变,哪个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3.【答案】重力

竖直向下

【解析】解:熟透了的苹果会自动从树上竖直下落,是因为苹果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泥瓦工人通常用重垂线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只要墙壁与悬挂重物的细线平行或重合,就说明墙壁是竖直的。

故答案为:重力;竖直向下。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此题考查重力概念与重力的方向,结合题目的描述,可判断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24.【答案】0~5

2.4

加速

【解析】解: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2.4N,此时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2.4N;

若拉力增大,木块与桌面间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受的摩擦力将不变;由于拉力大于摩擦力,木块将做加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0~5;2.4;加速。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读出示数,根据二力平衡可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二力平衡的应用等,难度不大。25.【答案】等于;10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摩擦力大小,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知道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

箱子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6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0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0N。26.【答案】5

水平向左

15

水平向左

【解析】解: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B受到向右的拉力为5N,则A对B的摩擦力为向左,大小等于拉力5N;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向右的拉力为F=F1+F2=10N+5N=15N,

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地面给A摩擦力为15N,与拉力的合力平衡,方向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5;水平向左;15;水平向左。

A和27.【答案】解:小铁块物体静止,则受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所受力为: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从铁块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对小铁块进行受力分析,小铁块静止不动,是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G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都在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属于常考题目,难度不大。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28.【答案】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足球的重心(球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大小为5N,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并标上字母G和大小。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9.【答案】解:木块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的作用,三力的作用点都画在木块的重力,如图所示:

【解析】木块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先对木块受力分析,确定各个力的方向、作用点,再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关键。30.【答案】匀速直线

无关

很难很保证木块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会造成测力计的读数困难。

【解析】解:(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图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乙图弹簧测力计示数>甲图弹簧测力计示数,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故可以探究猜想①;

(3)由甲和丙两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材料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对比实验甲和丙,可以验证猜想②;

(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必须把木块侧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5)此实验方案中,需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