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一、选择题1.(2023·江西南昌期末)北美印第安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维生素C缺乏病的方法,他们教会了早期来到美洲的白人船员服用白雪松叶子汤剂治疗维生素C缺乏病。早期北美科学家发明天花预防接种,得益于一个不知名的黑人奴仆所传授的西非家乡的经验。这说明当时()A.殖民扩张推动文化交流B.土著居民的抗病能力强C.北美大陆族群关系融洽D.传染病促进了人口流动2.(2023·山东潍坊期末)下表是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数的比例变化(%)。其中,丙是()年份大洲甲乙丙丁1650年18.318.32.460.61750年19.213.11.665.81850年22.78.15.163.91900年24.97.49.058.3A.欧洲 B.非洲C.美洲 D.亚洲3.(2023·海南统考)如表为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初欧洲向外移民状况统计表。表中现象()目的地移民人数(单位:万人)美国3420亚洲俄属地区1200阿根廷600加拿大520A.推动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B.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繁荣C.引发了全球人口迁徙热潮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4.(2023·江苏扬州)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被人贩卖到美国加州的丁龙辞职回国。他希望把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在朋友的帮助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丁龙的经历说明华工出国()A.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传播B.推动了美国停止人口贩卖C.提高了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D.助推美国对“知识精英”的需求5.(2023·湖南长沙期末)澳洲土著人是澳大利亚的原始居民。后来,其他种族或民族的移民人口大量涌入。如英国共把19万犯人流放到澳大利亚。又如,从1820年到19世纪30年代初引进自由移民1.4万人,约占全澳移民总数的1/3,此后自由移民引进数额直线上升。1841—1850年就引入自由民10.8万人。此举()A.不利于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B.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地调整D.反映了澳洲人口的多种族化与多民族化6.(2023·广东东莞期末)移民刚迁入某地时会倾向于跟来自同一文化圈的人居住在一起,相互间的饮食、文化、习惯等会更适应。各个族群会形成各自的小团体,而不是融入主流大环境。移民二代因为父辈的积累而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接受教育后更便利地融入主流社会。由此可见,移民融合()A.取决于移民的个人选择B.文化习俗是首要影响因素C.结果必然走向最终同化D.要经历与环境的整合互动7.(2023·河南周口)在19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人到美国去的很少,每年不过数人。可是从1852年到1875年的23年间,移入美国的华工有20万人以上。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侵华逐步加深 B.美国城市化的起步C.中国小农经济瓦解 D.华工出国的合法化8.(2023·河南周口期末)1868年,秘鲁的华工在给美国驻秘鲁公使的信中描述道:“中华国远适秘鲁咕冈公司粤东会馆同升公司从蚁民等,凭东家而吩咐,放牛牧马一任指挥,开田掘井,概遵调遣,工夫不断于晨昏,力役无间乎寒暑。”这反映了()A.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B.华工苦力的悲惨遭遇C.华工在秘鲁物质待遇低下D.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9.(2023·江西赣州期中)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两个关于北美奴隶制的法律实践的记录如下表:11640年,弗吉尼亚三名契约劳工移民一起逃离种植园被捕,其中的两名欧洲白人被判延长劳役,黑人约翰·庞奇被判终身为奴21653年,弗吉尼亚黑人契约劳工移民约翰·卡索起诉黑人雇主,以契约到期为由拒绝继续服务。但因未能出示契约原件,历经多轮诉讼,最终于1655年被判终身为奴据表可知()A.当地司法背离普通法传统B.北美奴役劳动的起始时间C.黑人的人权意识逐渐觉醒D.劳力需求刺激奴隶制发展10.(2023·黑龙江鸡西实验中学)1770年,英国库克船长率领船队到达澳洲,为了彻底占有澳洲殖民地,英国开始向澳洲大量移民。与此同时,澳洲土著人遭受到残酷的屠杀,至19世纪中叶,白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由此可见()A.英国殖民的野蛮性B.世界人口在各大洲之间流动C.澳洲自然条件优越D.殖民活动导致世界人口锐减11.(2023·江西九江统考)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为寻求宗教自由而远涉重洋来到北美新大陆,他们“以履行上帝的天职为幸福,以赚钱创业为神圣,以奢侈浪费为可耻”。这一史料可佐证()A.新航路开辟的宗教背景B.宗教改革运动在北美的扩展C.美利坚文化的历史渊源D.北美独立战争对文化的影响12.(2023·山西统考)见诸史料记载的美洲第一次天花疫情,发生在1518年12月至次年1月的多米尼加。这是一起由外来人口传播给当地印第安人的输入性疫情。据时人估计,两个月内就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印第安人死于天花病毒。其直接影响是()A.基督教在美洲得到了迅速传播B.欧洲人在当地迅速建立殖民地C.大量黑人奴隶被卖至拉丁美洲D.西班牙开辟了跨太平洋的航线二、综合题1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移民数量是17、18世纪移民数量的总和。1811年英国总人口是1197万,1931年是4479万。据统计,从1815到1930年,有1140多万人从英国移出。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殖民署为移民提供资金、信息,组织他们向外迁移。19世纪后半叶官方的资助仍在进行,但非官方机构表现得更为积极,包括各地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工会资助的移民大部分去了美国,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英国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对这些地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镡娴娴《19世纪英国人口对外迁移问题探析》材料二“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了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的一部分会移居海外。“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因此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有资料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此时,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出现了马来西亚联邦给予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等优惠措施以吸引华工的现象。“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摘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华人“下南洋”与19世纪英国人口外迁的不同点。14.(2023·河北联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迁徙始于15世纪末,历经4个多世纪,至20世纪初各主要移民接纳国纷纷制订和实施限制移民政策,造成移民人数剧减。大迁徙的兴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若从这些因素与迁徙之间的互动关系来看,可归纳为两类因素:推力因素即移民原居住地,促使或迫使他们移居他地的那些因素;吸力因素即移民移居地,吸引他们前往该地的那些因素。大迁徙以及应运而生的新国家、新文化和新民族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格局。——摘编自潘兴明《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迁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近代某地区的移民状况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一、选择题1.(2023·江西南昌期末)北美印第安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维生素C缺乏病的方法,他们教会了早期来到美洲的白人船员服用白雪松叶子汤剂治疗维生素C缺乏病。早期北美科学家发明天花预防接种,得益于一个不知名的黑人奴仆所传授的西非家乡的经验。这说明当时()A.殖民扩张推动文化交流B.土著居民的抗病能力强C.北美大陆族群关系融洽D.传染病促进了人口流动解析:根据材料“他们教会了早期来到美洲的白人船员服用白雪松叶子汤剂治疗维生素C缺乏病”“早期北美科学家发明天花预防接种,得益于一个不知名的黑人奴仆所传授的西非家乡的经验”及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扩张的过程中学到了美洲土著居民治疗维生素C缺乏病的相关方法,非洲黑奴的经验对北美科学家发明天花预防接种提供了重要帮助,这说明早期殖民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印第安土著居民抗病能力强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北美大陆族群关系融洽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人口流动会加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排除D项。故选A项。2.(2023·山东潍坊期末)下表是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数的比例变化(%)。其中,丙是()年份大洲甲乙丙丁1650年18.318.32.460.61750年19.213.11.665.81850年22.78.15.163.91900年24.97.49.058.3A.欧洲 B.非洲C.美洲 D.亚洲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丙大洲的人口1650年在四大洲中是最少的,1750年人口甚至进一步下降,1850年以后人口迅速增加,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美洲,据所学,新航路开辟时期美洲人口非常少,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随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对印第安人实行屠杀等原因导致当地人口迅速下降,工业革命时期,大量欧洲人移民美洲造成美洲人口迅速增加,C项正确;1750年以后人口迅速增加,根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吸引人口迁移,表格中的甲是欧洲,排除A项;非洲对应表格中乙,1650年以后人口迅速减少,根据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时代,大量非洲黑奴被贩卖到美洲,排除B项;亚洲对应表格中丁,因为在新航路开辟时期,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海南统考)如表为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初欧洲向外移民状况统计表。表中现象()目的地移民人数(单位:万人)美国3420亚洲俄属地区1200阿根廷600加拿大520A.推动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B.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繁荣C.引发了全球人口迁徙热潮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解析:根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初欧洲向外移民以美国为主,同时也向亚洲俄属地区、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移民,客观上推动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A项正确;对美洲种植园经济繁荣起促进作用的是非洲黑人奴隶,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引发了全球人口迁徙热潮,排除C项;材料无法看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江苏扬州)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被人贩卖到美国加州的丁龙辞职回国。他希望把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在朋友的帮助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丁龙的经历说明华工出国()A.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传播B.推动了美国停止人口贩卖C.提高了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D.助推美国对“知识精英”的需求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被人贩卖到美国加州的丁龙辞职回国。他希望把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在朋友的帮助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可知,丁龙在美国大学捐款,建立汉学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华工出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交流传播,A项正确;丁龙在美国大学捐款,建立汉学系,与美国停止人口贩卖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丁龙在美国大学捐款,建立汉学系,与美国对“知识精英”的需求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2023·湖南长沙期末)澳洲土著人是澳大利亚的原始居民。后来,其他种族或民族的移民人口大量涌入。如英国共把19万犯人流放到澳大利亚。又如,从1820年到19世纪30年代初引进自由移民1.4万人,约占全澳移民总数的1/3,此后自由移民引进数额直线上升。1841—1850年就引入自由民10.8万人。此举()A.不利于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B.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地调整D.反映了澳洲人口的多种族化与多民族化解析:根据材料“澳洲土著人是澳大利亚的原始居民。后来其他种族或民族的移民人口大量涌入……从1820年到19世纪30年代初引进自由移民1.4万人,约占全澳移民总数的1/3,此后自由移民引进数额直线上升。1841—1850年就引入自由民10.8万人”可知,澳大利亚的人口组成有其原始居民澳洲土著人,还有英国流放的罪犯、世界其他地方的自由移民等,体现了澳大利亚人口组成的多种族化与多民族化,D项正确;大量自由移民的引入,促进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当地地主资产阶级以及议会,无法判断其发展,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澳大利亚的人口组成,没有体现澳大利亚主动调整政策的史实,并且材料所述内容不是澳大利亚主动调整政策的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广东东莞期末)移民刚迁入某地时会倾向于跟来自同一文化圈的人居住在一起,相互间的饮食、文化、习惯等会更适应。各个族群会形成各自的小团体,而不是融入主流大环境。移民二代因为父辈的积累而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接受教育后更便利地融入主流社会。由此可见,移民融合()A.取决于移民的个人选择B.文化习俗是首要影响因素C.结果必然走向最终同化D.要经历与环境的整合互动解析: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第一代移民倾向于与同文化圈的人居住在一起,而第二代移民则通过教育更容易融入主流社会,反映了移民融合要经历与环境的整合互动,D项正确;移民刚迁入时势力比较弱,是否融入主流社会不取决于个人,排除A项;文化习俗是重要因素,并不是首要因素,排除B项;“结果必然走向最终同化”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7.(2023·河南周口)在19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人到美国去的很少,每年不过数人。可是从1852年到1875年的23年间,移入美国的华工有20万人以上。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侵华逐步加深 B.美国城市化的起步C.中国小农经济瓦解 D.华工出国的合法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52年到1875年的23年间,移入美国的华工人数迅速增加,这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条约,允许华工出国的结果,D项正确;1852年到1875年,美国不是侵华的主要国家,排除A项;美国城市化并不是这一时期才起步,排除B项;近代中国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8.(2023·河南周口期末)1868年,秘鲁的华工在给美国驻秘鲁公使的信中描述道:“中华国远适秘鲁咕冈公司粤东会馆同升公司从蚁民等,凭东家而吩咐,放牛牧马一任指挥,开田掘井,概遵调遣,工夫不断于晨昏,力役无间乎寒暑。”这反映了()A.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B.华工苦力的悲惨遭遇C.华工在秘鲁物质待遇低下D.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工夫不断于晨昏,力役无间乎寒暑”可知,在秘鲁的华工工作繁重,反映了华工苦力的悲惨遭遇,B项正确;“美国近代化”的表述与材料中的信息“远适秘鲁”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物质待遇”,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国际垄断组织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2023·江西赣州期中)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两个关于北美奴隶制的法律实践的记录如下表:11640年,弗吉尼亚三名契约劳工移民一起逃离种植园被捕,其中的两名欧洲白人被判延长劳役,黑人约翰·庞奇被判终身为奴21653年,弗吉尼亚黑人契约劳工移民约翰·卡索起诉黑人雇主,以契约到期为由拒绝继续服务。但因未能出示契约原件,历经多轮诉讼,最终于1655年被判终身为奴据表可知()A.当地司法背离普通法传统B.北美奴役劳动的起始时间C.黑人的人权意识逐渐觉醒D.劳力需求刺激奴隶制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北美奴隶制的法律实践的记录……1640年……黑人约翰·庞奇被判终身为奴……1653年,弗吉尼亚黑人契约劳工移民约翰·卡索起诉黑人雇主……历经多轮诉讼,最终于1655年被判终身为奴”可知,北美早期的法律实践记录显示,17世纪的北美,黑人奴隶被起诉后,基本都被判为终身为奴,须终身为种植园奴隶主劳作,说明17世纪的北美对劳力的需求,刺激奴隶制的发展,D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法律实践的记录,无法判定当地司法是否背离普通法传统,排除A项;材料提供的是两个法律实践,但根据实践无法判定是否是北美奴役劳动的起始时间,还需更多史料进行佐证,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讲的是黑人奴隶被判终身为奴,与是否人权意识觉醒无关,另外,在北美奴隶制下,黑人奴隶根本没有人权可言,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3·黑龙江鸡西实验中学)1770年,英国库克船长率领船队到达澳洲,为了彻底占有澳洲殖民地,英国开始向澳洲大量移民。与此同时,澳洲土著人遭受到残酷的屠杀,至19世纪中叶,白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由此可见()A.英国殖民的野蛮性B.世界人口在各大洲之间流动C.澳洲自然条件优越D.殖民活动导致世界人口锐减解析:根据材料“……为了彻底占有澳洲殖民地,英国开始向澳洲大量移民。与此同时,澳洲土著人遭受到残酷的屠杀,至19世纪中叶,白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对澳洲的殖民,导致当地居民人口的锐减,说明英国殖民的野蛮性,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英国向澳洲移民,看不出“世界人口在各大洲之间流动”,排除B项;澳洲自然条件的优越是英国殖民的原因之一,但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殖民的野蛮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对澳洲殖民造成澳洲人口锐减,不能说导致世界人口的锐减,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3·江西九江统考)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为寻求宗教自由而远涉重洋来到北美新大陆,他们“以履行上帝的天职为幸福,以赚钱创业为神圣,以奢侈浪费为可耻”。这一史料可佐证()A.新航路开辟的宗教背景B.宗教改革运动在北美的扩展C.美利坚文化的历史渊源D.北美独立战争对文化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批清教徒为寻求宗教自由而远涉重洋来到北美新大陆”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一些清教徒来到北美,寻求宗教自由,也传播了自己的文化信仰,这成为美利坚文化的一部分,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宗教背景是传播基督教,与宗教自由无关,排除A项;宗教改革主要是在西欧,与美洲无关,排除B项;北美独立战争开始于1775年,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3·山西统考)见诸史料记载的美洲第一次天花疫情,发生在1518年12月至次年1月的多米尼加。这是一起由外来人口传播给当地印第安人的输入性疫情。据时人估计,两个月内就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印第安人死于天花病毒。其直接影响是()A.基督教在美洲得到了迅速传播B.欧洲人在当地迅速建立殖民地C.大量黑人奴隶被卖至拉丁美洲D.西班牙开辟了跨太平洋的航线解析:根据“两个月内就有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印第安人死于天花病毒”可知,输入性疫情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的人口急剧减少,从而使得欧洲殖民者能够比较顺畅地建立殖民地,B项正确;美洲人口减少与基督教的迅速传播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是美洲人口减少带来的间接影响,不是直接影响,排除C项;印第安人生活在美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相隔的是大西洋,所以不能说明西班牙开辟了跨太平洋的航线,排除D项。故选B项。二、综合题1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50、60年代英国移民数量是17、18世纪移民数量的总和。1811年英国总人口是1197万,1931年是4479万。据统计,从1815到1930年,有1140多万人从英国移出。这些移民主要迁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方,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殖民署为移民提供资金、信息,组织他们向外迁移。19世纪后半叶官方的资助仍在进行,但非官方机构表现得更为积极,包括各地工会组织、慈善机构等等。工会资助的移民大部分去了美国,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英国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对这些地区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摘编自镡娴娴《19世纪英国人口对外迁移问题探析》材料二“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了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的一部分会移居海外。“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因此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有资料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此时,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出现了马来西亚联邦给予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等优惠措施以吸引华工的现象。“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摘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