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4篇)_第1页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4篇)_第2页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4篇)_第3页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4篇)_第4页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有理数教案(4篇)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过程与方法: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观点和正确进行分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教学难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里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一、情境诱导在小学我们学习了整数、分数,上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正数、负数,谁能很快的做出下面的题目。1、有下面这些数: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1)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填完了吗?(2)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填完了吗?把整数和分数起个名字叫有理数。(点题并板书课题)二、自学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对照课本找自学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附:自学提纲:1.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数,2.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分数3.__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4、在1、2、3、0、-1、-2、-3、1/2、0.1、-0.5、-5/2中,整数:、分数:;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三、展示归纳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四、变式练习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1、整数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分数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有理数按符号不同可分为正有理数,_______和________.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有理数包括有整数和分数。(2)0.3不是有理数。(3)0不是有理数。(4)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5)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3、所有的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依次类推有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等,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属于的集合中(大括号内,将各数用逗号分开):杨桂花:1.2.1有理数教学设计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正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是最小的正整数B.0是最小的有理数C.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有理数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2.通过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标号和排序等方面的应用。能力目标:1.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以面对面互动的形式,完成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2.从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及运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小学里,我们学习了自然数和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部分的内容:从自然数到分数。二、新课过程用多媒体展示杭州湾大桥效果图,并显示以下报道: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于2024年6月8日奠基,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座跨海大桥,计划在5年后建成通车。师问: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学生很快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后,由上面这几个数,师生共同得出自然数的几个应用:⑴属于计数如8万辆、5年后、6车道⑵表示测量结果如全长36千米⑶表示标号和排序如2024年6月8日、第一座等显示以下练习让学生口答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1)2024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24所。(标号和排序计数)(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然后乘15路公交车到了小明家。(标号和排序标号和排序)(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3年为止是世界上第5高楼。(测量结果,计数,标号和排序,标号和排序)做完练习之后师:随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如(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18)(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1.68米)由于分配和测量等实际需要而产生了分数(如第(1)题)和小数(如第(2)题),它们是表示量的两种不同方式,分数小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分数可以化为小数,因为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如35=35=0.6,13=0.333反过来小学里学过的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如0.31=31100三、典例分析利用自然数、分数的运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1(多媒体展示)详见书本合作学习第1题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帮助小惠合理地安排时间,在列算式之前,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从温州出发到21:40在杭州上火车,这一段时间包括哪几部分时间?(2)市内的交通和检票进站要花30到40分钟,这两个数据在计算时用哪个数据?(3)最迟的含义是什么?由一学生回答,而后给出解题思路用自然数列:400100=4(时)21时40分4时40分=17时用分数列:400100=4(时)2123时4时23时=17时由上题可以看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得到解决。例2(多媒体展示)详见书本合作学习第2题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哪几个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生:有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他们之间的关系: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发行成本=15%销售总额度(1)中奖者奖金总额:4000-15%4000-1400=2000(万元)(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而后由一学生回答给出解题思路思路1:在社会福利资金提高10%,发行成本保持不变,中奖者奖金总额减少6%的情形下:销售总额度为:600+1400(1+10%)+2000(1-6%)=40204000所以方案不可行。思路2:在销售总额度不变的条件下,为使社会福利资金提高10%,发行成本保持不变这时中奖者奖金总额变为:4000-1400(1+10%)-600=1860(万元)原来的奖金总额是2000万元,减少了(2000-1860)2000=7%6%所以方案不可行。思路3: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在这个式子中,由于销售总额与发行成本保持不变,当提高的社会福利资金等于减少的中奖者奖金额时,这种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所以问题(2)可以用如下算式求解:20006%=120(万元)140010%=140(万元)因为120240,所以方案不可行。也可以用20006%-140010%=120-140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能否用已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来表示结果?看来数还需作进一步的扩展,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在很多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自然数、分数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的例子,请举个例子?(气温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表示,飞机上升5米与下降5米的表示等)课内练习见书本1和2(注第2题首先让学生了解一米有多长,再估计)四、探究学习1.由于商场在搞活动,一件衣服的价格先上涨了10%,后又下降了10%,则此时这件衣服的价格比原价是贵了还是便宜了?五、小结可采用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然后教师补充的形式。本节课主要讲了自然数、分数的意义及会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六、布置作业有理数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二)知识结构(三)教法建议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篇四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2、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的计算;难点:乘方和开方运算;教学过程:1、计算器的使用介绍(科学计算器)初一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png2、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例1用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