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3篇】_第1页
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3篇】_第2页
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3篇】_第3页
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3篇】_第4页
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精选3篇】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精选3篇】一

活动目标:

1、理解动物是如何过冬的,知道动物如何过冬主要有四种形式:⑴隐藏;⑵冬眠;⑶迁徙;⑷换毛;

2、理解词汇:冬眠、迁徙等。

3、对探究动物世界神秘感爱好,并具有较细致的观看力量。

活动预备:

"动物过冬"的录像带、录像机、电视机、各类动物的磁铁教具、动物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人们是如何御寒的"。

老师用语--今日的天气真冷啊,我们都穿上什么衣服了?人们除了穿上厚衣服以外,还想出什么好方法来过冬呢?

2、科学教育"动物是如何过冬的"老师用语--人们是这样过冬的,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⑴幼儿依据日常观看进行自由回答,老师不予评论。

老师用语--刚才小伴侣说了许多动物过冬的方法,那么毕竟小动物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现在,老师就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⑵幼儿观看录像一遍:

要求:A录像上有哪些小动物;B这些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幼儿依据录像内容进行回答,老师依据幼儿回答内容,出示相应的磁铁教具。

⑶幼儿再次观看录像,并出规定格画面,进行动行过冬形式的归类。

老师用语--小动物们也很能干,它们也想出了许多方法来过冬,那么小动们用了哪些好方法呢?我们再看一遍录像。

要求:A这些是什么小动物;B它们是用什么方式过冬的。

(依据定格画面,并运用磁铁教具关心功儿进行归类)隐藏--蜜蜂、蚂蚁(老鼠)等;(幼儿用动作表示"隐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蜗牛、蚯蚓)等;(解释: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动的意思)迁徙--燕子、大雁、丹顶鹤等;(解释: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意思。)反复练习新词"迁徙"。

换毛--狮子、狐狸、狗、羊(鸡、鸭、兔)等。

⑷巩固动物过冬的四种主要开式:隐藏、冬眠、迁徙、换毛。

老师用语--现在,我相问问小伴侣:小动物想了几个好方法过冬的,又是哪些好方法呢?

⑸老师总结:小动物们很聪慧,想出好方法来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有的隐藏,有的冬眠,有的迁徙,还有的换毛。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3、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重点在于幼儿的探究过程,可以供应一些故事录音、图片、书籍等丰富的相关学问材料,在开头时我设置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能让幼儿自己探究获得学问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使幼儿自然地习得学问,接下来的争论过程会激烈,相关阅历也会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叙述时的自信念。

一堂科学活动需要关注到方方面面,甚至一些细小的问题也特别关键。在教学活动的开头部分,幼儿对于人们的过冬方式已经有所了解,我只要关心幼儿进行对已有学问的梳理即可,无须花费太多时间,以至于在幼儿探讨部分的时间过于紧凑。在播放直观、生动形象的《动物怎样过冬》视频时,由于声音处理不够清晰,导致幼儿在欣赏时听不清,若将视频中的声音关闭,由老师随视频的播放进行叙述。这样才能关心幼儿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探究动物过冬的方式。

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精选3篇】二

一、教学设计

《好吃的蔬菜》是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秋天》主题里一个活动。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幼儿园的小伴侣缺少肯定的饮食健康学问,所以偏食、挑食、三餐不定时、定量的状况普遍存在,故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位在: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是生活中不行少的一部分,在"吃"的过程中还包含有关"用餐礼仪""用餐卫生"等学问,这些内容都要在教学中渗透。

1.显性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蔬菜的不同味道和多种制作方法。

(2)能用语言清晰地介绍自己家制作的菜肴的名称、特点。

(3)共同共享、品尝自己和同伴带来的蔬菜。

(4)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吃零食要有节制。(其次教时)

2.隐性教学目标。

(1)使孩子了解一些就餐礼仪。

(2)让孩子知道饮食要卫生。

(二)教学设计思路

1.前期预备。

在预备这个活动之前,我着重观看了孩子午餐的饮食状况,发觉一些孩子到了吃饭的时间便会消失争先恐后的现象,生怕落在后面;一些孩子遇到自己喜爱吃的就吃得特殊多,不喜爱的就吃得很少;吃完一顿饭,桌面、桌下全是米粒,而且还有把饭倒掉的现象;为了了解孩子平常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健康学问,我做了调查,发觉孩子普遍喜爱油炸食品、肉、虾、水果,而对豆制品、蔬菜、菌类则表现出不感爱好。对于食物的养分学问主要来自父母,孩子知道牛奶、蔬菜、水果对身体有关心,但是有什么关心,该如何均衡养分则知道甚少。

2.活动设计。

(1)幼儿介绍自己预备的菜肴。

活动前一天让家长和幼儿商议 共同做一道菜,并参与买菜、择菜、洗菜、烧菜的制作全过程。引导幼儿从用的什么蔬菜、怎样制作的方面等方面进行介绍。

(2)分类摆放菜肴。

引导幼儿依据菜肴的制作方法来分类,将各自带来的菜肴按凉拌菜、炒菜、汤分类摆放在自助餐桌上。

(3)配菜活动。

通过前两项活动,孩子对菜肴的分类以及合理饮食有了初步了解。在这时要求6个孩子为一组,为一名平常饮食不合理而导致上课没有精神、跑步总落后的孩子进行配餐。这个活动再次巩固了前两次活动中所获得的学问。这个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这对大班的孩子来说是有肯定难度的,但是常常训练,有助于培育孩子的合作学习精神。

(4)小小自助餐。

为了引起孩子的爱好,我以"小小自助餐"老板的身份为切入口。大城市的孩子吃自助餐的机会较多,一些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会吃自助餐,而有些则对吃自助餐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自助餐就是想拿多少拿多少,全然不顾是否吃得下。对于少数从没有吃过自助餐的孩子,在这个活动中,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吃自助餐获得一种新的生活阅历。

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乐观性。我首先欢迎孩子来到新开张的"徐老师餐厅"来免费就餐,接着让孩子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就餐。选择好了食物后,说一说自己拿了哪些食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在欢乐的气氛中进一步激发喜爱蔬菜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幼儿介绍自己预备的菜肴。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出示图片),今日我们就来说说健康成长最有关的"食"(放大出示)。

师:我信任很多小伴侣对吃肯定很感爱好,徐老师就是其中一个。来,我们闻一闻有什么味道?

逐一出示孩子带来的菜,并请几个带来特殊的菜的小伴侣来介绍,引导幼儿从用的蔬菜、怎样制作的等方面进行介绍。

(2)分类摆放菜肴。

引导幼儿依据菜肴的制作方法来分类,将各自带来的菜肴按凉拌菜、炒菜、汤分类摆放在自助餐桌上。

师:我们来帮它们分一下类吧,先请小伴侣争论一下按什么方法来进行分类。

请几个小伴侣上来分类,其他幼儿做参谋。(这个环节也可以依据孩子的争论结果来进行分类。)

(3)小小养分师。

师:最近有位家长来找我,他说他的儿子平常总是偏食,所以上课没有精神,跑步总是落在最终。医生说,只要平常能够做到合理饮食,不偏食,这些症状就可以消逝了。这位家长盼望我们能够给他的儿子配养分餐,每天品种尽量不重复。你们来当回养分师好不好?现在班里共有9个小组,我就请这9个小组每组搭配一顿养分餐,看哪个组搭配的餐养分最合理。

师:每组该如何完成任务呢?

A、首先由组长负责争论,然后在菜肴中进行选择,假如不够,可以加进别的内容。

B、选择完毕后,由组长负责安排任务,或者自己选择,每人画一种菜。

C、画完后,把食物放在餐盘上,各自介绍搭配的理由。

师选择一组比较典型的孩子上来沟通各自的选择。

典型一:选择太少。可以增加些什么?为什么?

典型二:选择太多。可以去掉些什么?为什以?

生:争论。

(4)参与品尝蔬菜自助餐。

我呀开了一家"徐老师餐厅"(黑板出示),今日是我第一天开张,我请小伴侣免费来吃饭,给餐厅提提看法。今日我们来吃自助餐。

师:小伴侣知道什么是自助餐吗?有谁吃过自助餐?

生1:想吃什么就可以拿。

师小结:从名字上来看,就是自己为自己服务,想吃什么就可以自己拿什么。

师:吃自助餐要留意些什么呢?

生2:吃自助餐要留意不能铺张,拿多少要依据自己的胃口。

生3:吃自助餐要留意卫生,要用公用的勺子拿食品。

师总结:1.取吃的东西时要排队;2.拿过的东西不能再放回去;3.吃多少拿多少。

自助餐开头,孩子进行选择。

在孩子选择的过程中,老师表扬孩子的一些文明行为(相互谦让,帮别人取物)。

活动二:沟通。

师:在悦耳的音乐旋律下,同学们都为自己选择好了一顿美餐。

师:今日,每个小伴侣都选择了自己喜爱吃的食物,有的小伴侣什以都爱吃,所以选了许多;有的小伴侣许多东西都不喜爱吃,选了很少,甚至只选了一种。大家觉得这样的选择是不是合理?

师:那么怎样才算是合理的呢?

生:同学争论。

师小结:我们不能偏食,每天每一类的食物都要一些。有些食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该多吃些,有些我们可以相应的少吃些,但是每一类我们都要吃到。要健康成长,我们就要做到:合理饮食,不偏食。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的食物还有很多,请你在星期天和爸爸妈妈去菜场逛逛,然后制定一份一周的家庭晚餐菜谱。盼望每个小伴侣都能做到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做个健健康康的孩子。

(四)课后反思

1.在活动中由于秋天的主题只能是蔬菜,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把荤菜、水果、饮料放进去,给孩子分类增加难度。

大班科学课教案40篇【精选3篇】三

1、教学目标

(1)幼儿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2)培育幼儿用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表述的习惯。

2、教学预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大容器5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3)教学的难点:用不同的方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4)同学的课前预备:收集各种试验所需的废旧物品。

(5)试验记录:绘画形式。

(6)时间支配:40分钟左右。

3、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请幼儿每人选择一样东西,看看、说说是什么?

(2)猜想:假如把这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怎样?

(3)第一次试验:幼儿把选择的东西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全都吗?。

(4)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试验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