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解剖讲课_第1页
足踝部解剖讲课_第2页
足踝部解剖讲课_第3页
足踝部解剖讲课_第4页
足踝部解剖讲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腿、足踝功能解剖2021/3/29星期一1小腿2021/3/29星期一2浅层结构皮肤:小腿下三分之一皮肤、皮下比较薄,皮肤血液供应差。感染或溃疡时不易治愈

2021/3/29星期一3

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至小腿内侧上行(隐神经伴行);大隐静脉切开⑴部位:内踝前方;⑵分离与之伴行的隐神经,否则病人“足内侧缘疼痛”。

小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经外踝后方至小腿后面上行,有腓肠神经伴行。

浅静脉的交通:大、小隐静脉之间有交通支吻合,还借穿静脉与深静脉相交通。2021/3/29星期一4皮神经:隐神经:起自股神经,在股三角内伴股动脉外侧,下行入收肌管,在收肌管下端穿大收肌腱板,行于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在小腿上段,隐神经位于大隐静脉后方,小腿中、下段越过静脉至其前方,经内踝前方下行至足内侧缘。分布于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全身最长的皮神经2021/3/29星期一5腓肠神经:由腓肠内侧皮神经与腓肠外侧皮神经的交通支合成。分布于小腿后面下部皮肤。主干在跟腱外侧伴小隐静脉下行,经外踝后方,成为足背外侧皮神经,分布于足外侧缘和小趾外侧皮肤。2021/3/29星期一6

深筋膜:前外侧较致密,膝部坚厚,为小腿肌的起点,向下变薄,至踝部增厚形成支持带。深筋膜在胫侧与胫骨内侧面的骨膜相融合深筋膜:胫骨、腓骨、骨间膜、前、后肌间隔共同围成前、后和外侧三个骨筋膜鞘。后骨筋膜鞘又被小腿后筋膜隔分为浅、深后骨筋膜鞘。前骨筋膜鞘:胫前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胫前动脉、静脉、腓深神经。2021/3/29星期一7

外侧骨筋膜鞘: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腓浅神经。

后骨筋膜鞘:

浅后骨筋膜鞘:腓肠肌、比目鱼肌

深后骨筋膜鞘: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胫后动脉、静脉、胫神经;腓动脉、静脉。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2021/3/29星期一8肌层:小腿肌前群:前骨筋膜鞘内,共3块:内侧→外侧: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及趾长伸肌远侧分出的第3腓骨肌。外侧群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2021/3/29星期一9小腿后部:共七块,被小腿后筋膜隔分成浅、深两层。

浅层:3块,腓肠肌、跖肌(1/10的人缺如)、比目鱼肌;2021/3/29星期一10

深层:4块,腘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踇长屈肌。。2021/3/29星期一112021/3/29星期一12深层神经血管

腓总神经起于坐骨神经,沿腘窝上外缘经股二头肌内缘下行,至腓骨头后方并向外绕过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分为腓浅、腓深神经。分支:腓浅、腓深神经、胫前返神经(于胫前返动脉伴行)。2021/3/29星期一13腓总神经损伤⑴紧贴腓骨颈,位置表浅易受损伤;⑵损伤后行走时,呈“跨阈步态”;⑶出现“马蹄内翻足”,小腿外侧面和足背的皮肤感觉障碍。2021/3/29星期一14腓浅神经:

于腓骨颈高度,由腓总神经分出,下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发肌支支配此二肌。以后腓浅神经在小腿下1/3交界处穿深筋膜浅出成为皮支,立即分为内、外两支: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背中间皮神经。支配小腿前外侧下部、部分足背和趾背皮肤。深层结构2021/3/29星期一15

腓深神经:腓总神经在腓骨颈的外侧分出后,于腓骨颈与腓骨长肌之间进入前骨筋膜鞘,穿过趾长伸肌后,沿胫前动脉外侧走行,继而跨过动脉前方向下至踝关节前方、踇长伸肌腱和伸肌支持带深方至足背,伴足背动脉前行。

支配:分支至小腿前群各肌;在足背分支至足背肌;

终支在第1趾蹼处浅出,分为两条趾背神经,分布于第1~2趾背相对缘的皮肤。2021/3/29星期一16

胫神经:胫神经起于坐骨神经,在腘窝中间最浅,伴行蝈动、静脉经比目鱼肌腱弓深面至小腿,小腿上2/3部行走于小腿三头肌和胫后肌之间,最后于内踝后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行向足底。分支:肌支,胫神经上端发出,支配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以及小腿后群肌深层。皮支:腓肠内侧皮神经2021/3/29星期一17钩状足原因:胫神经损伤、足内肌麻痹、偏瘫、脑瘫、小腿肌肉不平衡特点: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足出现仰趾外翻状、不能以足尖站立、出现“钩状足”畸形,感觉障碍区主要在小腿后部及足底。2021/3/29星期一18胫后动脉胫后动脉为腘动脉的直接延续、腘肌下缘处起于腘动脉→比目鱼肌腱弓深面→小腿肌后群浅、深层之间下降→跟腱内侧缘至内踝后方→踝管→分成足底内、外侧动脉入足底。

主要分支:旋腓骨动脉、腓动脉、营养动脉、肌支、交通支、踝内支。2021/3/29星期一19

腓动脉:胫后动脉分支发出→胫骨后肌浅面斜向下外→腓骨后内侧缘下行→下降至外踝后上方参与内踝网和外踝网的构成。

2021/3/29星期一20

腓骨滋养动脉:营养腓骨,临床上常将腓动脉及腓骨滋养动脉作为腓骨游离移植的血管蒂。穿支动脉

胫后动脉的体表投影:腘窝中点下方7~8cm处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中点的连线为胫后动脉的体表投影。2021/3/29星期一21胫前动脉:腘动脉的终支之一,在平对胫骨粗隆处发自腘动脉,随即穿小腿骨间膜至小腿前面,沿骨间膜前面下降,与腓深神经伴行。在小腿上部位于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向下则贴胫骨外侧面行于胫骨前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后经拇长伸肌腱深面至其外侧,在足背延续为足背动脉。胫前动脉除沿途发出分支营养附近肌肉外,还有下列分支:(一)胫后返动脉由胫前动脉在穿骨间膜前发出、沿腘肌深面上行至膝关节,参与构成膝关节动脉网(图4-25)。(二)胫前返动脉在胫骨前动脉穿骨间膜后立即发出,在胫骨前肌深面沿胫骨骨面上升至膝关节,参与膝关节动脉网的构成。(三)内踝前动脉在胫骨前肌的深面,踝关节稍上方起自胫前动脉,行向内踝前面,与内踝后动脉吻合。(四)外踝前动脉在趾长伸肌的深方,踝关节稍上方发出行向外踝前面,与外踝后动脉吻合。分支分布于小腿肌前群、膝关节及踝关节。

2021/3/29星期一222021/3/29星期一23小腿骨2021/3/29星期一24小腿前部和足背深层的解剖步骤与方法1.清除小腿前部浅筋膜,并修洁深筋膜,辩认深筋膜增厚形成的韧带:伸肌上支持带、伸肌下支持带、腓骨肌上支持带和腓骨肌下支持带。2.适当保留各支持带,去除深筋膜。3.分离和观察小腿前群肌在小腿上部紧贴胫骨外侧面的是胫骨前肌,其外侧为趾长伸肌,向下分离可见上述两肌之间夹有拇长伸肌。亦可先在伸肌上支持带的上缘处辩认三者的肌腱,再向上追踪分离,可用注射器分别向三肌腱的滑液鞘内注入液体或空气,检查各肌的腱滑液鞘,并追踪各肌腱至止端,检查有无第三腓骨肌。4.修除足背深筋膜伸肌下支持带下缘作一横切口,将足背部的深筋膜修除。然后在趾长伸肌腱的深面找出拇短伸肌和趾短伸肌,并观察其止点。5.辨认神经、血管用刀柄分开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在小腿骨间膜前面可见一血管神经束,即胫前动、静脉与腓深神经,向下追踪可见它们行于胫骨前肌与拇长伸肌之间,一直追踪至足背,并逐一寻找它们的分支。6.解剖暴露小腿外侧肌群在小腿下1/3处将腓骨长、短肌腱分开,腓骨短肌在腓骨长肌的深面,在两肌之间找出腓浅神经,并向足背追踪其皮支的分布。观察腓骨短肌腱止于第五跖骨粗隆;追踪腓骨长肌腱绕足外侧缘进入足底。2021/3/29星期一25足踝2021/3/29星期一26

内踝(1)大而突出,内踝最后方为跟腱(2),抵达跟结节(3)。跟腱与内踝之间的中点,可触知胫后动脉的搏动。足内侧缘呈弓形,皮肤极薄,隔皮可见许多浅静脉。跟结节下部及第一跖骨头下部覆有极厚的脂肪垫,为站立时的着力点。内踝前方摸到的骨性部为距骨头、颈的内侧面。内踝下方一指宽处可摸及跟骨载距突(4)。内踝前方2.5cm处为舟骨粗隆(5),胫骨前肌腱附着于舟骨粗隆前部。粗隆稍后方为距舟关节,Chopart截肢术即在此处离断。舟骨粗隆前方可摸到内侧楔骨(6)和第一跖骨底(7),再前方为拇展肌(8),拇展肌前方为第一跖骨头(9),拇外翻时,跖骨头更为明显。足背屈及内翻时,可摸到胫骨前肌腱。

2021/3/29星期一27踝关节的组成

是小腿骨与足骨的连结,又名距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共同形成一个叉状关节窝,由距骨滑车及其两侧的关节面形成关节头。距骨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关节窝比关节头明显的宽大,关节囊较松弛,关节腔宽大。2021/3/29星期一28

1.关节窝:呈叉状(又称踝穴),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

2.关节头: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距骨两侧的关节面所组成。关节面的形状为滑车状。2021/3/29星期一29

由于距骨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路的时候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做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容易发生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此外踝比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

2021/3/29星期一30

足部的关节有:

①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由小腿胫骨下关节面和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构成。有内侧韧带,连接内踝、舟骨、距骨和跟骨。外侧韧带连接外踝、距骨和跟骨。外侧韧带较内侧韧带为弱,常因足过度内翻而引起损伤。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

②跗骨间关节,包括:

距跟关节(距骨与跟骨);

距跟舟关节(距骨、跟骨与足舟骨);

跟骰关节(跟骨与骰骨),与距跟舟关节又构成跗横关节。(四关节融合)③跗跖关节:由三块楔骨、骰骨与五块跖骨底构成,属于微动关节。

④跖趾关节:由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底构成,可作屈伸运动。

⑤趾间关节:各节趾骨之间,可作屈伸运动。2021/3/29星期一31足关节

1.距小腿关节(距上关节):完成踝背伸与跖屈。

2.距跟关节(距下关节):完成足部的内翻与外翻。

5.跗横关节:由距舟与跟骰两个关节构成,呈S形状。

6.跗跖关节:由三个楔骨与骰骨与五个跖骨组成的关节,仅为平面微动关节。

7.跖趾关节:跖骨与趾骨组成的关节共有5个。

8.趾间关节:趾骨组成的关节共有9个。2021/3/29星期一32下胫腓韧带下胫腓前韧带:连接胫骨前结节(结节)和外踝;下胫腓后韧带:连接胫骨后结节(结节)和外踝;下胫腓横韧带骨间韧带:在腓骨切迹处将腓胫骨联合起来,近端延续为骨间膜。其中骨间韧带是骨间膜的延续,最为坚固2021/3/29星期一33后面观2021/3/29星期一34

(内踝)屈肌支持带:小腿后面的深筋膜向下延伸至踝部的后内侧面,在内踝与跟骨结节之间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

踝管:内踝、屈肌支持带以及跟骨内侧面之间形成的管道称之。屈肌支持带向深部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隔成4个骨纤维性管。2021/3/29星期一35踝管内通过的结构:

前→后: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血管和胫神经、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踝管是小腿后区通向足底的通道,小腿后区或足底感染时,可经此管相互蔓延。2021/3/29星期一36趾长屈肌趾长屈肌起自腘肌止点下方的胫骨骨面以及腘肌与胫后肌之间的骨间膜上,末端分为4个腱分别止于第2到第5远节趾骨的基底部。神经支配:胫神经(L5~S1)2021/3/29星期一37踇长屈肌踇长屈肌起自腓骨和肌间隔的后面,肌腱在内踝的后下方穿踝管进入足底,止于远节踇趾的基底部。神经支配:胫神经(L5~S1)2021/3/29星期一38胫骨后肌胫后肌起自骨间膜后面和其邻近胫腓骨骨面,在小腿下半部走向内侧,2/3止于舟骨粗隆,1/3止于除距骨以外的其他跗骨及中间三个跖骨的基底部,此肌腱是最强的足内翻及内收肌,可以维持足弓。神经支配:胫神经(L5~S1)2021/3/29星期一39

伸肌上支持带(小腿横韧带):踝关节上方,由小腿下段前面的深筋膜增厚形成,内侧附着于胫骨前缘,外侧附着于腓骨前缘。2021/3/29星期一40

伸肌下支持带(小腿十字韧带):位于伸肌上支持带的下方,呈横置的“Y"形。由邻接小腿部的足背深筋膜增厚形成。外侧部附着于跟骨前部的上面;内侧部分为2束,上束附着于内踝,下束越过足内侧缘,续于足底深筋膜。2021/3/29星期一41

伸肌下支持带向深面发出纤维隔,形成3个骨纤维性管,由内侧→外侧通过:①胫骨前肌腱及其腱鞘、踇长伸肌腱及其腱鞘、足背血管和腓深神经;②趾长伸肌腱及其腱鞘;③第三腓骨肌腱。2021/3/29星期一42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外踝后下方的筋膜增厚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腓骨肌上支持带连于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之间,可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后下方;

腓骨肌下支持带前端续于伸肌下支持带,后端止于跟骨外侧面前部。作用:固定腓骨长、短肌腱于跟骨外侧面。2021/3/29星期一43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外侧副韧带:(1)距腓前韧带: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在踝关节中立位时,防止距骨向前移位。(2)距腓后韧带: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动。(3)跟腓韧带:在踝关节中位限制足内翻活动。踝关节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2021/3/29星期一44内侧韧带内侧韧带:呈三角形,称三角韧带

该韧带的特点是强而有力。其作用要是限制足过度外翻2021/3/29星期一45足背浅静脉:每一足趾有两条趾背静脉。起自甲床静脉丛,沿趾背后行,于趾蹼处连接成跖背静脉3~4条跖背静脉注入足背静脉弓,横行于跖骨头连上。弓的内、外两端沿足背内、外缘后行,途中收纳足内、外侧缘静脉并分别延续为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内、外缘静脉与足背静脉弓之间借一些静脉支相连,组成足背静脉网,位于踝关节与足背静脉弓之间2021/3/29星期一46

足背皮神经:腓浅神经至足背分为足背内、中间皮神经。

足背内侧皮神经:向下内侧行,越伸肌束持带浅面,分二支。内侧支分布于拇趾内侧皮肤,外侧支分布于第二趾蹼毗邻缘皮肤。

腓深神经:内侧终支于第一跖骨间隙穿出深筋膜,分二皮支:拇背外侧神经和第二趾背内侧神经,分布于第一趾蹼相对缘及邻近的骨膜、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

腓肠神经:由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神经交通支合成后,经外踝后方分布于足的外侧缘。

2021/3/29星期一472021/3/29星期一48

伸肌支持带和腱滑液鞘切除,显示长伸肌腱。

胫骨前肌腱经胫骨前缘前面和踝前方,转向内侧,绕过足内侧缘,以二腱止于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底的内侧面。拇长伸肌腱经伸肌支持带深面,跨过胫前血管至足背内侧,与拇短伸肌会合止于拇趾末节趾骨底面。趾长伸肌在踝上方移行为总腱,经伸肌上支持带深面至足背,分成五个腱。内侧四腱为趾长伸肌腱,达外侧四趾,于跖趾关节处,有趾短伸肌腱与每一腱会合,形成趾背腱膜。趾背腱膜与手的指背腱膜相似,即每一趾长伸肌腱于基节骨背面分成三个腱束,一个中间腱抵于中节趾骨底背面,两个外侧腱于中节趾骨背面又合成一腱,抵于远节趾骨底背面。趾背膜侧缘并有骨间肌和蚓状肌参与其中。腓骨第三肌为趾长伸肌最外侧的第五腱,抵止于第五跖骨底背侧,只见于人类。

2021/3/29星期一49足背肌:拇短伸肌和趾短伸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腱伸肌上支持带足背动脉伸肌下支持带趾短伸肌腓深神经胫骨前肌腱2021/3/29星期一50趾短伸肌位于足背前外侧皮下,在趾长伸肌腱深面,发达时可在足背外侧形成一隆起。趾短伸肌在附骨窦入口的前方起自附骨窦的底和伸肌下支持带的干,分成四个肉质肌腹,向前内走行,移行为细腱。腱居相应的趾长伸肌腱外侧并逐渐与之贴近,分别移行于第二~四趾的趾背腱膜。因此,趾短伸肌为跖趾关节的伸肌,可伸中间三趾并向外侧牵引。趾短伸肌由腓深神经分支配。拇短伸肌位于趾短伸肌内侧,起点与趾短伸肌相同,为小的梭形扁肌。肌纤维斜向前内,移行于细腱,抵于拇趾近节趾骨底背面。作用为伸拇趾。拇短伸肌亦由腓深神经分支支配2021/3/29星期一51足背动脉:踝关节前方续接胫前动脉,通常在踇长伸肌腱的外侧下行,经踇短伸肌深面,达第1跖骨间隙的近侧端分为足底深动脉和第1跖背动脉。体表投影:内、外踝连线中点至第1跖骨底之间的连线。2021/3/29星期一52经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前行,至第一跖骨间隙的近侧端分为足底深支和第一趾背动脉两终支。足背动脉的分支有:(一)跗内侧动脉为2-3小支,于足背动脉起始的附近发出,绕足内侧缘至足底。(二)跗外侧动脉比跗内侧动脉粗大,于伸肌支持带下缘发自足背动脉,穿经趾短伸肌深面向外下行,参加足背动脉网。(三)弓形动脉在第一跖骨底处发自足背动脉,在各趾短伸肌腱的深面呈弓状行向外侧。由弓形动脉的凸缘发出三条跖背动脉,分别行于第2-4跖骨间隙,至趾的基部各分为二支细小的趾背动脉,分布于第2-5趾的相对缘。弓形动脉的终支分布于足外侧缘及小趾外侧部,并与跗外侧动脉的分支吻合。若弓状动脉缺如,跖背动脉可来自足底动脉。(四)第一跖背动脉为足背动脉较小的终支,沿第一骨间背侧肌的表面前行,至第一、二跖骨头附近分为二支;一支过拇长伸肌腱的深面,分布于拇趾背面内侧缘;另一支分为两条趾背动脉,至拇趾和第2趾的相对缘。(五)足底深支为足背动脉较大的终支,穿第一骨间背侧肌的两头之间至足底,与足底外侧动脉吻合,形成足底弓。2021/3/29星期一532021/3/29星期一542021/3/29星期一55足底足底皮肤坚厚致密,无毛且汗腺多,在负重较大的部位,如足跟、第一和第五跖骨头等处,角化形成胼胝。浅筋膜较厚,富含脂肪组织,其中有致密结缔组织将皮肤与足底腱膜紧密相连。深筋膜足底深筋膜可分为浅、深二层。浅层又分为内、中、外三部分。内侧部较薄,覆盖于拇展肌和拇短屈肌表面;外侧部稍厚,覆盖于小趾侧肌肉的表面;中间部最厚,称为足底腱膜。深层为骨间跖侧筋膜。2021/3/29星期一562021/3/29星期一57深筋膜、腱鞘和滑膜囊

深筋膜主要作用之一是形成支持带、跖腱膜等。

(1)支持带支持带是深筋膜增厚所形成又称假性韧带,主要起约束肌腱的作用。

(2)跖腱膜

为足底深筋膜在足底中间部增厚所成。跖筋膜似一弓弦,张于足的纵弓上。人在直立或负重时弓弦就绷紧,对维持足弓起着重要的作用。

※跖腱膜作为足弓的弓弦,是足弓维持与保护的重要组织。2021/3/29星期一58足底第一层肌及趾的神经足底腱膜呈三角形,后端较狭细附于跟骨结节,前端呈扇形分开至各趾,足底腱膜向深面发出两个肌间隔,分别附着于第1、第5跖骨,将足底分为三个骨筋膜鞘,容纳足底的三群肌肉。足底肌群足底肌可分为内侧群、中间群和外侧群足底肌的名称、起止和作用2021/3/29星期一591.内侧群为运动拇趾的肌肉,共3块。浅面并列的两块为拇展肌和拇短屈肌。拇展肌位于足底内侧缘皮下,为羽状肌。拇短屈肌位于拇展肌的外侧及深面,直接与第一跖骨相贴。拇收肌位于深面,紧贴骨间肌。2.外侧群为运动小趾的肌肉,共2块,小趾展肌在外侧,小趾短屈肌位于内侧。3.中间群可分浅、中、深三层。浅层叫趾短屈肌,位于足底腱膜的深面,远端分为4个肌腱分别至2-5趾。中层为足底方肌(跖方肌),起自跟骨结节,止于趾长屈肌腱。深层由浅向深排列着4块蚓状肌,3块骨间足底肌(骨间跖侧肌)和4块骨间背侧肌。蚓状肌起于趾长屈肌各趾腱的腓侧,止于趾背腱膜。骨间足底肌3块,分别起自第3~5跖骨内侧缘,止于第3~5趾趾背腱膜。骨间背侧肌各以两头起自相邻跖骨相对缘,分别止于第2趾近节趾骨底的两侧和第3、4趾近节趾骨底的外侧。足趾的收展运动以第二趾为中心,所以骨间足底肌使第3~5趾内收,而骨间背侧肌则使第2~4趾外展(第2趾向两侧侧动)。2021/3/29星期一60足部固有肌第一层: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第二层:跖方肌、蚓状肌第三层:踇短屈肌、踇收肌、小趾短屈肌第四层:骨间背侧肌、骨间足底肌2021/3/29星期一612021/3/29星期一62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在屈肌支持带的深面,胫后动脉分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二终支。胫神经也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二终支。1.足底内侧动脉是两终支中较细小的一支。在足底与同名静脉伴行,行于拇展肌与趾屈肌之间,至拇趾的内侧缘,沿途分支供养足底内侧的肌肉、关节与皮肤。2.足底外侧动脉较粗,与同名静脉伴行。在趾短屈肌与足底方肌之间斜向前外方,至第五趾骨底处出一小支到小趾外侧,主干转向内侧,经拇收肌与骨间肌之间,至第一趾骨间隙处,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构成足底弓。由足底弓向前方发出4支跖底总动脉行于跖骨间隙,至跖趾关节附近,每支再分为两支趾底固有动脉,分布于各趾的相对缘。2021/3/29星期一632021/3/29星期一642021/3/29星期一65足底动脉:足底供血丰富,足底动脉主要来自胫后动脉。在此部位的胫后动脉分为内、外侧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较细,主要供应第一趾肌肉。足底外侧动脉:较粗,先在拇展肌深面向外前方走行,然后进入趾短屈肌深面。继而呈弓形向内与足底内侧动脉形成足底弓。足底动脉弓发出4条跖足底动脉和3条穿动脉。2021/3/29星期一662021/3/29星期一67足部神经足底内侧神经:支配足底内侧部肌、关节、足底内侧半及内侧三个半趾足底面的皮肤。足底外侧神经:支配足底外侧部肌、关节、足底内侧半及外侧一个半趾足底的皮肤。2021/3/29星期一68足底内侧神经medialplantarnerve与同名动脉伴行,肌支支配拇屈肌、拇短展肌、趾短屈肌及第1、2蚓状肌。足底外侧神经lateralplantarnerve伴同名动脉走行,肌支支配足底方肌、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及拇收肌;2021/3/29星期一69跟骨结节足底腱膜趾短屈肌小趾展肌拇展肌拇短屈肌拇长屈肌腱蚓状肌足底外侧A.、N.足底内侧A.、N.小趾短屈肌蚓状肌小趾短屈肌趾长屈肌腱跖方肌小趾展肌足底外侧A.、N.跟骨结节胫后动脉足底内侧A.、N.拇展肌拇短屈肌拇长屈肌腱2021/3/29星期一70足弓

由跗骨与跖骨借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分为:(1)内侧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