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知识总结素材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知识总结素材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知识总结素材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知识总结素材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知识总结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知识总结素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知识总结

口语交际(P11)

爱护坏境的标语:

1.让蓝天白云永驻,让灿烂星空长留。

2.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闪闪的星,让我们一起共创一个绿色的家。

3.请不要向天空吐烟,那是地球妈妈的笑脸。

4.绿色的环境,你我共享,让天空永远蔚蓝,让星空永远灿烂。

爱护环境的建议:

1.节约纸张,不把没用完的本子随意扔掉。

2.随手关紧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

3.尽量不用一次性餐具。

口语交际(P43)

爱护眼睛的建议:

1.不要因为今天的近视而影响明天的远征,

愿同学们都拥有一双明亮而健康的眼睛。

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你好好爱护它,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能到达。

快乐读书吧(60)

中国神话人物:精卫、夸父、女娲、后羿、嫦娥、盘古、神农

北欧神话人物:洛基(爱恶作剧的火神)、巴德尔(北欧光明之神巴德尔)

古希腊神话人物:俄耳甫斯(用音乐征服草木万物)、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大力士)、赫菲斯托斯、宙斯

美洲神话人物:辛格比(敢捉弄北风)

语书P16

安徒生,“现代童话之父”,代表作:《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格林童话:《小红帽》、《灰姑娘》、《白雪公主》

语文园地一(P13)

一、想象画面:(区别造句,最好也会造句)(P13)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非常热闹的场面)震耳欲聋响彻云霄(非常吵闹的场面)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声音比较小)鸦雀无声悄无声息(一点声音也没有)

震耳欲聋: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掌声。

响彻云霄:周一升旗,同学们热情高涨,国歌声响彻云霄。

人声鼎沸:疫情过去了,菜市场里人声鼎沸,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锣鼓喧天:春节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广场上锣鼓喧天,非常热闹。

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上自习,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说话。

悄无声息:春雨在夜里悄无声息地随风而至,默默滋润着万物。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同桌两个人凑在一起在小声的讨论着什么。

二、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P13)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特点:表示时间很短,多用来写某一事物的变化很快。(要先写出之前什么样,再写出之后的变化,这样前后有对比,才能体现出变化快。)

1.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晴空万里,过了一会儿,风就刮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大雨就落下来了。

2.除夕夜里,大家都到指定地点放烟花。原本冷清的街道顿时人多了起来。霎时,烟花在空中绽放出灿烂的火花。

3.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过道里玩耍。过了一会儿,它忽然从楼下窜下来,一会儿工夫它就不见了。

4.刚才还晴空万里,不一会儿天空就由明变暗,一会儿工夫便雷雨交加,雷公公拍着大巴掌,雨也越下越大。

鹿柴(zhài)[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语文园地二(P32)

一、体会句子表达上的不同,学会用反复句。(反复)

1.①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②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第①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当时什么也没有,人们生活十分穷困、不方便。

第②句没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更加的平淡,没有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2.①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②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第①句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这只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叫。

第②句没有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更加的平淡,没有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仿写句子:(注意观察结构)

那时候的教学条件很差,没有明亮的教室,没有干净的黑板,没有舒适的课桌,也没有崭新的教科书。

小河高兴的时候唱歌,难过的时候唱歌,无聊的时候也唱歌。

这里景色优美,有无边的森林、巍峨的群山和淙淙的小河。(仿照以上的句式改写)

这里景色优美,有无边的森林,有巍峨的群山,还有淙淙的小河。

反复特点:

1.两个及两个以上。

2.强调和突出。

排比特点:

1.三个及三个以上。

2.有节奏感,音律美;生动形象,加强语势。(加强语气,使气势更加强烈,表达的层次更加清楚,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问号的用法,再抄写下来。(设问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做科学研究的。

设问句:

特点:先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作答,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作用:这样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同时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内容。

句子转化,仿写。

例: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例句:

1、是谁筑成了万里长城?当然是中国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用什么筑成了万里长城?当然是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2、是谁创造了新中国?当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用什么创造的新中国?当然是坚定的信念。

3、是谁战胜了疫情?当然是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用什么战胜了疫情,当然是坚定的信念。

3、名言情景使用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____________——《尚书》

意思:爱好问,知识就充裕;只凭自己,见识就狭小。学习要勤学好问,不要自以为是。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意思: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___——[汉]王充

人不学习便不能做成事,人不多问就不知道事理。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______——[唐]韩愈

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会没有疑惑呢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____________[宋]陆九渊

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

语文园地三(P45)

1、给动物找家:

狗窝鸟窝鸟巢鼠洞猪圈马厩鱼塘牛棚虎穴

2、读下面两组句子,注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和用词准确)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作用:“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

更加完美准确的答案:第二句话更好。“逐渐"是慢慢的意思,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体现了作者的用词准确。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作用:“最多”写出了蟋蟀的住宅最深也是九寸,不能再深了。

更加完美准确的答案:第二句话更好。“最多"本意指顶多,不超过。“最多”写出了蟋蟀的住宅最深也是九寸,不能再深了。说明作者长期观察,也体现了作者用词准确。

加点词语(句子):修辞,描写,解释(内容,中心思想),写法(用词准确)

3、农谚(nóngyàn):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1.立了秋,把扇丢。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

2.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3.夏雨少,秋霜早。夏天雨少,秋天霜降就来的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寒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后就冷得要穿棉袄了。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一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语文园地四(P57)

下列词语相关人物或者故事:

腾云驾雾:孙悟空上天入地:孙悟空神机妙算:诸葛亮(《三国演义》)

各显神通:八仙过海三头六臂:哪吒神通广大:女娲补天、二郎神

未卜先知:姜子牙(《封神演义》)刀枪不入:孙悟空葫芦娃三娃

相关题型:

腾(云)驾(雾)(眼)(观)六路各显(神)(通)上(天)入(地)

刀枪不(入)神(机)妙(算)耳听(八)(方)(未)(补)先知

开(天)辟(地)百步(穿)(杨)(火)眼(金)睛点石(成)(金)

选其中一些词语介绍一个人物。

孙悟空:孙悟空不但有一双火眼金睛,他还可以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真是神通广大呀!

课外拓展:

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凿壁偷光(匡衡)囊萤映雪(车胤)

百步穿杨(养由基)破釜沉舟(项羽)三顾茅庐(刘备)完璧归赵(蔺相如)

指鹿为马(赵高)负荆请罪(廉颇)入木三分(王羲之)

神话故事:

牛郎织女哪吒闹海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仓颉造字八仙过海开天辟地

仿写句子: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动作描写+比喻句)

①他焦急地在门口走来走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②老师拿起讲台上的书,一把推开门,大步向办公室走去,像一只生气的狮子。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语文园地五(P67)

1、观察家人炒菜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看,妈妈又在炒我最喜欢吃的糖醋白菜了!只见她先把锅架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再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着,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了几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最后翻炒了几下,就出锅了。

看着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白菜,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语文园地六(P91)

1、识字加油站

韭jiǔ韭菜芥jiè芥菜芹qín芹菜蒜suàn青蒜

椒jiāo辣椒藕ǒu莲藕薯shǔ红薯芋yù芋头

2、你知道下面词语的意思吗说说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P92)

打头阵:有人做事一马当先时用。

挑大梁:一个人起支柱作用的时候用。

占上风:有人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时用。

破天荒:用在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栽跟头:在遭遇失败、经历教训和挫折时用。

敲边鼓:在别人从旁帮腔,帮讲话的人向听者传达思想时用。

开绿灯:做某件事被人行方便之门时用。

碰钉子:在办事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时用。

拓展三字成语:跟屁虫、拦路虎、走后门、开小差、拍马屁、吃老本、唱反调、戴高帽、打埋伏、烧高香、炒鱿鱼

3、选一个词,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

1.害怕:(1)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2)妈妈一走,我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2.伤心:她呆呆地坐在门前,双手抱着蜷曲的腿,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3.生气:(1)他真的生气了,双手紧紧握住,微微颤抖着。胸脯剧烈地起伏着,仿佛就要爆炸的一个大气球。

(2)她立刻跺了跺脚地板,差点儿被她踩碎,又大声吼叫,差点把天花板震动。

2.快乐、高兴:表哥听说要去游乐场,便开心得一蹦三尺高,一边快速地整理着东西,一边哼着小曲儿。

3.着急:他站在门口等妈妈,时不时地走来走去,东张西望,急得直跺脚。

4.自豪:这次期末考试我考了一百分,拿着卷子和奖状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家门,生怕家人不知道。

拓展有关心情词语:悲痛烦躁得意痛快振奋郁闷

四、日积月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骏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甘居中游,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点微小的误差,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语文园地七(P107)

一、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周恩来、毛泽东(有远大抱负的人)

造句:青年应该志存高远,积极主动地去拼搏,去奋进。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岳飞、李广(带兵打仗的人)

造句: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至今仍为人所称颂。

大义凛然: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刘胡兰、李大钊(面对危险不退宿)

造句:文天祥大义凛然的精神令我敬佩。

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___红军战士、消防员、邓世昌

造句:消防员英勇无畏,帮助人民脱离火海。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董存瑞、江姐、刘胡兰

造句:他们不怕威胁利诱,表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包拯、海瑞(清官)

造句:包青天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

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_________包拯、海瑞

造句:他秉公执法的爱戴。

刚正不阿:指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包拯、寇准

造句:他刚正不阿的品质,时时牵动着我的心。

拓展词语:背水一战(韩信)完璧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初出茅庐(诸葛亮)投笔从戎(班超)多多益善(韩信)

拓展词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百世(反:遗臭万年)永垂不巧

威武不屈舍生忘死舍己为人忠贞不渝克己奉公秉笔直书

2、读下面两个例句,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反问句)

1.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2.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答:第一句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更加突出强调了中国人的委屈和无奈。

1.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2.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答:第一句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更加说明了,只要梅兰芳愿意登台演出,就不愁没钱花。更加突出强调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特点:每组例句中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

反问句作用:1、用反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2、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3、增强语气,引起人们的深思,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3.根据下面两个情境,分别写两组句子(陈述句和反问句)

情景一: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陈述句:“虽然你丢的垃圾清洁工是会打扫,但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呀!”

反问句:“虽然这些垃圾清洁工是会打扫,但保护环境不是人人有责吗?"

情景二: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陈述句:天啊,这份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

反问句:天啊,这份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吗?这真的是我梦寐以求的礼物吗?

3、日积月累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别诗

课外拓展:

和送别有关的名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

语文园地八(P120)

1、容易写错的字。

茂盛投降赞叹麻雀胸怀既然暮色拨打裤子出塞富饶严厉

二、读一读,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1.(1)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2)官绅跪地求饶。

不同:第一个句子有细节描写:通过神态(面如土色)、动作(跪、磕、求)描写

突出了官绅们内心的害怕。

第二个句子只写出了官绅们跪地求饶的状态。

2.(1)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2)蔡桓公派人问扁鹊,他为什么不说话纠跑掉了。

不同:第一个句子采用直接陈述的方式,刻画了人物语言,给人真实的感受;

第二句采用间接陈述,较简洁。

总结:如何长话短说,复述内容:

1.要留主干、去枝叶,删减次要的内容;2.要简化人物语言,要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3.压缩语段时,应提炼中心句;4.要不改变原文原意。

三、日积月累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短小精悍容光焕发慈眉善目鹤发童颜老态龙钟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明眸皓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膀大腰圆:形容魁梧粗壮的人。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她长得眉清目秀,笑起来的时候宛若一盆清水泛起的涟漪,淡淡的,却又不乏笑意。

拓展词语:

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炯炯有神目光炯炯浓眉大眼双瞳剪水唇红齿白樱桃小嘴尖嘴猴腮面黄肌瘦愁眉苦脸满面春风天庭饱满虎背熊腰白发如霜贼眉鼠眼气宇轩昂神采飞扬和颜悦色高大魁梧虎背熊腰大腹便便骨瘦如柴

课后背诵和默写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少女:小女儿溺:溺水故:因此堙没:堵塞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尝:曾经竞走:争着跑过去。唯:只有信然:的确如此。

出塞[唐]王昌龄_________凉州词[唐]王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但使:只要教:令使胡马:北方游牧骑兵沙场:战场卧:躺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___暮江吟[唐]白居易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亦:也至今:直到今天瑟瑟:青绿色可怜:可爱真珠:珍珠

题西林壁[宋]苏轼___雪梅[宋]卢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题:书写,题写。缘:因为降:服输骚人:诗人评章:评议

逊:不及,比不上

课外拓展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五、课文段落背诵

1.《观潮》第3—4自然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走月亮》第4自然段

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古诗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对于同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雪梅》是南宋诗人卢钺创作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全面认识自己。

(1)《出塞》的作者是唐朝的王昌龄,诗中的“飞将”指的是李广;诗歌中描写边塞将士不堪其苦、有家不归的诗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诗人渴望国家任用良将,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诗句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凉州词》这首诗中体现诗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宋朝的李清照,阐明诗人的生死观的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鹿柴》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两句描写了夕阳余晖映照下山林的幽静景色。

2.高适在《别董大》中以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