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备考-《聊斋志异》整本书阅读精段艺术特色、人性观照和人物命名(素材)_第1页
初中语文备考-《聊斋志异》整本书阅读精段艺术特色、人性观照和人物命名(素材)_第2页
初中语文备考-《聊斋志异》整本书阅读精段艺术特色、人性观照和人物命名(素材)_第3页
初中语文备考-《聊斋志异》整本书阅读精段艺术特色、人性观照和人物命名(素材)_第4页
初中语文备考-《聊斋志异》整本书阅读精段艺术特色、人性观照和人物命名(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备考-《聊斋志异》整本书阅读精段艺术特色、人性观照和人物命名(素材)初中语文备考-《聊斋志异》整本书阅读:精段艺术特色、人性观照和人物命名

作家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济南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短篇小说家。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他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之后屡试不第,71岁时才成为贡生,平时以教书、幕僚为生。《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内容介绍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内容丰富,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描写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如《莲香》《小谢》《连城》《宦娘》等,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对读书人的摧残,如《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描写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士祯为其题诗曰: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整本书阅读

1.单纯阅读激趣法

七年级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文言功底相对薄弱,可从浅显、短小的篇目开始,将《聊斋志异》中的短篇故事在PPT上投影,和学生一起借助注释品读。比如一百二十字左右的《鸿》,讲述动物在困难时不离不弃的夫妻真情;百十余字的《义犬》,记叙黑狗与主人的深情厚谊;将近两百字的《赵城虎》,描述猛虎的知错能改……利用班会课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短篇故事一个月,在后来每周两节的阅读课上,把故事原文复印发给学生,师生在教室静悄悄地阅读。因为是纯粹阅读,不布置任何附加作业,不把故事碎化成考试题目,学生无负担地投入阅读,轻松快乐。学完七年级课文《狼》后,可拓展阅读其他两则狼的故事,学生体会到狼不只是凶狠无情的代名词,还是有灵性的动物。读旧版本课文《山市》,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瑰丽神奇,读高中课本上选录的《促织》,会为封建社会的苛税唏嘘不已。还有重情重义的《王六郎》,记叙男女纯洁友情的《娇娜》,貌美爱笑痴情的《婴宁》,知恩图报的《丁前溪》,娇憨可爱的《酒友》,智除悍妇的《马介甫》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在眼前。一年下来,读了《考城隍》《蛇人》《八大王》等一百多篇具有神异色彩的故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明显提高,内心也变得柔软起来,打开了用善良探寻社会温凉的大门。这样阅读,收获了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教育力量。

2.循序渐进激趣法

在七年级上学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将《聊斋志异》共491篇故事进行分类,列成系列书单,如狐鬼花妖、有情鬼神、落魄书生、道士法术、海外奇遇、仁义动物等,篇目成系列,难度也在增加。借助注释,学生基本上一个月能读完一个单元。所选故事大都有头有尾,用浅显的文字完整地讲述出来,情节波澜起伏,还有出人意料的结尾安排,这种形式颇受学生欢迎。他们不再提起“聊斋”二字就想起《画皮》等惊悚画面,而是温情慢慢地浸润于心田,对人对物都多了一分温柔,少了几多粗砺。八年级下学期,开设“读《聊斋故事》,品世间真情"选修课,精心设计课件,提前印刷简答教材,提前布置学生阅读,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演绎。学生表演的《小谢》中的场景,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狐女的机智可爱,书生的宽容敦厚,让很多学生捧腹大笑,课堂上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这门课深受学生喜爱,不少同学上完课,开始去买文言版本的《聊斋志异》,校园一时掀起阅读此书的热潮。从单篇到不同的系列,再到选修欣赏表演,难度逐层加深,但学生不觉枯燥和困难,这种读书方法行之有效。

3.巧用名字激趣法

有了前面的铺设,学生的兴趣渐渐被激发出来,基本人手一套《聊斋志异》。可将学生的名字写在小诗或打油诗中,如在给陈思敏的书签赠言:才思敏捷奇女子,书海遨游伟丈夫。此生堪称咏絮才,不负青春读书时。她看到后非常惊喜。给张雅军的书页上题:为人优雅如尔,沐浴翰墨书香。处事谦谦温和,只因本为君子。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日俱增。八下第六单元写作版块是“学写故事”:故事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写得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其中出色的人物描写,为学生学习刻画人物提供了典范。九上第六单元文言小说“自主推荐阅读"部分,用大半个篇幅推荐蒲松龄《聊斋志异》。提前阅读的惊喜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4.读写结合激趣法

(一)要求不限。内容不限,篇幅不限,能写多少写多少。一个女生尝试用文言文为班级同学作传,老师在全班范读,其他同学也加入此列,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文言写作一时成强劲之风。

(二)频率不限。周末写一篇随笔,老师做批注,打等级,根据质量、认真程度和进步状况,分别赋分。分数高的同学在全班范读,并印成范文,张贴在班级表扬栏。学期末,开展《聊斋》故事读书分享会。总之,用单篇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逐步阅读整本书,用不同的形式引领学生,最终完成真正沉浸于经典的预期。

精段品读

一、贾奉雉(节选)

贾奉雉,平凉人。才名冠一时,而试辄不售。

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郎姓,风格洒然,谈言微中。因邀俱归,出课艺就正。郎读罢,不甚称许,曰:“足下文,小试取第一则有馀,闱场取榜尾则不足。”贾曰:“奈何?"郎曰:“天下事,仰而跂之①则难,俯而就之②甚易,此何须鄙人言哉!”遂指一二人、一二篇以为标准,大率贾所鄙弃而不屑道者。闻之,笑曰:“学者立言,贵乎不朽,即味列八珍,当使天下不以为奢耳③。如此猎取功名,虽登台阁,犹为贱也④。"郎曰:“不然。文章虽美,贱则弗传。君欲抱卷以终也则已;不然,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恐不能因阅君文,另换一副眼睛肺肠也。”贾终默然。是秋入闱复落,邑邑⑤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

又三年,闱场将近,郎忽至,相见甚欢。因出所拟七题,使贾作之。越日,索文而阅,不以为可,又令复作;作已,又訾之。贾戏于落卷中,集其阘茸泛滥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俟其来而示之。郎喜曰:“得之矣!"因使熟记,坚嘱勿忘。贾笑曰:“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榎楚⑦,不能复忆之也。”郎坐案头,强令自诵一过;因使袒背,以笔写符而去,曰:“只此已足,可以束阁群书矣。"验其符,濯之不下,深入肌理。

至场中,七题无一遗者。回思诸作,茫不记忆,惟戏缀之文,历历在心。然把笔终以为羞;欲少窜易,而颠倒苦思,竟不能复更一字。日已西坠,直录而出。郎候之已久,问:“何暮也?”贾以实告,即求拭符;视之,已漫灭矣。再忆场中文,遂如隔世。大奇之,因问:“何不自谋?"笑曰:“某惟不作此等想,故不能读此等文也。”遂约明日过诸其寓。贾诺之。郎既去,贾取文稿自阅之,大非本怀,怏怏不自得,不复访郎。

未几,榜发,竟中经魁。又阅旧稿,一读一汗,读竟,重衣尽湿,自言曰:“此文一出,何以见天下士矣!"方惭怍间,郎忽至,曰:“求中既中矣,何其闷也?”曰:“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⑧,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丘,与世长绝矣。"

【注】①仰而跂(qǐ)之:仰首高攀。跂:踮起脚尖。②俯而就之:降格屈从。③“学者”四句:意谓读书人为传世而立不朽之言,即使他享受高俸也不算过分。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而稀有的烹饪原料。奢:奢侈。④“如此"三句:指以自己所鄙弃的文章获取功名,纵然取得高官,也是可耻的。台阁,指宰相之类的重臣。⑤邑邑:忧郁不乐。⑥阘(tà)茸泛滥:形容文词格调低下,语意浮泛。阘茸:卑下。⑦榎(jiǎ)楚:古时学校的体罚用具,这里指责打。⑧以金盆玉碗贮狗矢:比喻名贵而实劣。

赏读感悟

《贾奉雉》一文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十分深刻。

贾奉雉“才名冠一时”,认为写文章必须有个性,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谁料竟无人赏识,“试辄不售”,连连落第。后来在郎生的指导下,他“集其阘茸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竟中经魁"。但这胜利不仅未给他带来喜悦,反而给他带来羞耻,“又阅旧稿,一读一汗。读竟,重衣尽湿”,感到无脸见天下读书人,只好“遁迹山丘,与世长绝"。这正是对科举制度的嘲笑和讽刺。

值得注意的是,当贾奉雉不愿写那些使人“昏昏欲睡”的文章时,郎生却说:“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进身,恐不能因阅君文,另换一副眼睛肺肠也。"说明贾奉雉的“胜利”,其实是八股取士的普遍现象,更深一层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本质。

二、骂鸭

邑①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②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③,生平失物,未尝征④于声色。某诡⑤告翁曰:“鸭乃某甲⑥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⑦。

异史氏曰:“甚矣,攘⑧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注】①邑:县。②茸生:细毛丛生。葺:重重叠叠。③雅量:度量宽宏。④征:表露,表现。⑤诡:欺骗。⑥某甲:旧时书面语中称“某个人"没有姓名,就说“某甲”。⑦良已:痊愈。⑧攘:窃取。

赏读感悟

蒲松龄善于用幽默而犀利的笔锋对人性中贪婪、愚昧的一面进行辛辣讽刺,从而创作出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骂鸭》就是其中的杰作。

这篇小说的特点是“精而腴,简而实”,某人盗烹邻翁之鸭,结果浑身长出鸭毛,他梦见一人说,只有被失鸭者痛骂才能治愈。接着偷鸭人借嫁祸别人,煽动邻翁痛骂“某甲”,但偏偏邻翁雅量,说“谁有闲气骂恶人"。不得已,偷鸭者只好坦白了自己偷鸭得怪病需要被骂的事实。邻翁骂了他,他的病才好。

寥寥二百余字,却一波三折,富有谐谑之趣,不可谓不高明。

三、鼠戏

一人在长安市上卖鼠戏①。背负一囊,中蓄小鼠十馀头。每于稠人中,出小木架,置肩上,俨如戏楼状。乃拍鼓板,唱古杂剧②。歌声甫动,则有鼠自囊中出,蒙假面③,被小装服,自背登楼,人立④而舞。男女悲欢,悉合剧中关目⑤。

【注】①卖鼠戏:用鼠演戏赚钱。②古杂剧:指有传统故事情节的唱词,用以配合鼠的表演。③假面:面具。④人立:像人一样,后肢直立。⑤关目:指卖艺人唱的戏文情节。

赏读感悟

此篇写艺人卖艺,首先描写器具的奇特:卖艺人背着一个口袋,袋中“蓄小鼠十馀头”,肩上一个小木架,形状似戏楼。接着写小鼠扮戏的情形:戴着假面具,穿着小服装,像人一样表演。这些小鼠表演出来的悲欢感情,不仅酷似人物,而且与剧中的情节一致,充分显示出了艺人训练小鼠的高强本领,令读者拍案叫绝。

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创造了一个色彩绚丽、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它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除了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外,还因为它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聊斋志异》的艺术美,表现为思想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一、形式上兼采众体之长

《聊斋志异》虽然名为短篇小说集,实际上其中所收的作品非止一体,而是兼采众体之长,又加以融会创造,是对中国传统的文言小说体式和散文体式的总结和发展。

《聊斋志异》中的作品,从形式体制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是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典型的短篇小说。一般篇幅都较长,有完整的情节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明确的主题思想。书中的传世名篇多为这类作品,如《促织》《席方平》《红玉》《婴宁》《青凤》等等。这类作品多取法于唐人传奇,又广泛地从志怪小说和散文传统中吸取营养,是对传奇小说的发展和提高。比之唐人传奇,想象更丰富,情节更曲折,描写更细腻。

其二,可以称为志怪短书。这类作品,内容多为记述奇闻异事、神鬼妖魅;但与上一类不同的是,它们情节单纯,用笔精简,一般篇幅很短,只有二三百字,或者更少。从形式上看,这类作品很像六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但多数在意趣、情韵上与传统的志怪小说又很不相同。作者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神鬼妖异确实存在,而是含蕴着隽永的思想内涵,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其三,是纪实性的散文小品。内容或写人,或记事,或描绘一个场面,或摄取某种生活情景,多为记述作者的亲见亲闻,近似绘画中的素描或速写。这类作品,一般篇幅短小,而内容大多写实,不涉怪异。如《偷桃》写民间杂技,《山市》写山中奇景,《地震》写自然灾异,《农妇》记人物异行等。

二、大胆奇异的艺术想象

奇幻,是《聊斋志异》在艺术描写上的一个突出特色。其艺术想象之丰富、大胆、奇异,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都是不多见的。

人物形象多为花妖狐魅、神鬼仙人,他们一般都具有超人的特点和本领;活动的环境或为仙界,或为冥府,或为龙宫,或为梦境,神奇怪异,五光十色。他们变幻莫测,行踪不定,常常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飘忽而来,又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飘忽而去。人物活动所产生的种种景象,也是奇幻无比,令人目眩神迷。

显而易见,奇幻本身并不是作家艺术创造的目的。蒲松龄以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出一个奇幻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艺术自由,更加充分地表现他对现实人生的体验,表现他的爱与恨,表现他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表现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因此,以虚写实,幻中见真,才是《聊斋志异》所创造的奇幻世界的本质特征。通过超现实的幻想,表现出来的却是非常现实的社会内容。

总之,《聊斋志异》中的想象是幻和真的融合,处处奇幻,又处处于虚中见实,幻中显真。因此,它不是把我们引向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引导我们去俯视满目疮痍的人世。憎恶这人世,同时又充满希望地要改善这人世。

三、曲折奇峭引人入胜的情节艺术

《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以“文思幽折"(但明伦语)为人所称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聊斋志异》中没有一篇传世名篇是平铺直叙的。

《聊斋志异》的情节艺术,以曲折奇峭为突出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三妙:出人意表之妙,层出不穷之妙,合情合理之妙。情节的发展,总是波澜层叠,悬念丛生,紧紧地吸引住读者,让你非读下去不可,让你不断地去猜想情节将如何发展,如何结局;却又总是出人意料,让你费思索、猜不透。而在读完全篇之后,掩卷细想,又感到处处合情合理,在人意中。

蒲松龄精心地组织故事情节,并不是单纯为了吸引读者,或者炫弄技巧,为曲折而曲折,而是为了充分地展示社会矛盾,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四、诗情浓郁的意境创造

虽然中国古典小说有与诗歌结合的艺术传统,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真正能够创造出富于诗的意境的作品是并不很多的。《聊斋志异》中却有不少作品表现出诗情浓郁的意境美,使描写对象带有一种抒情的色彩,变得比实际生活更美,更富于诗的情韵,也更富于深邃的思想力量,使读者产生一种超出于笔墨之外的联想和感受,进入诗一样的艺术境界,在精神上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和陶冶。

《聊斋志异》的意境创造,主要表现在作者将他所热爱和歌颂的人和美好的事物加以诗化。特别是对那些幻化为花妖狐魅的女性形象,作者总是赋予她们以诗的特质。例如《红玉》中热情歌颂的那位同情被压迫者、具有侠义心肠、热情助人的狐女红玉,作者就赋予她以一种仙资玉质的诗意美:女袅娜如随风欲飘去,而操作过农家妇;虽严冬自苦,而手腻如脂。自言二十八岁,人视之,常若二十许人。

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来表现一种诗意美,是《聊斋志异》意境创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宦娘》中优美的琴声,创造出一种充满诗意的气氛,以此来烘托出品格优美的鬼女宦娘那风雅不俗的精神世界。《粉蝶》中渲染的爱情之美,不仅与琴曲美妙的音乐融合在一起,而且还带有一种神奇缥缈的仙风仙气。《白秋练》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始终以诗来串合。《婴宁》中那不断点染的女主人公天真爽朗的笑声,以及总是伴随着她而具有象征意义的鲜花,也烘染出女主人公天真无邪、富于诗意的性格美。

《聊斋志异》中优美动人的花妖狐魅形象,是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人的艺术升华,是幻想的创造物,与一般小说作品中须眉毕现的纯写实的形象不同,带有某种虚幻性和飘忽性。作者常常不作精雕细刻的外形描写,而着意于描绘人物的内在风神,接近于绘画中的写意。

五、雅洁明畅的语言艺术

《聊斋志异》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小说而能同白话小说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具有白话小说不可能有的独特的魅力,这是蒲松龄杰出的艺术创造。

《聊斋志异》语言艺术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从表现生活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改造书面文言,吸收生活口语,将两者加以提炼融合,使典奥的文言趋于通俗活泼,又使通俗的口语趋于简约雅洁。这样就创造出一种既雅洁又明畅,既简练又活泼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其二是,无论来自书面的文言,还是来自口头的白话,经作者的选择提炼,都变成一种饱和着生活的血肉,饱和着人物思想感情的血肉的活的语言。在表现活的生活和活的人物这一点上,使两种语言成分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典雅和通俗,精练和明畅,凝重和活泼,从全书的整体来看,两种语言风格是统一的,不仅不可分割,而且连分解也难于分解。

总起来说,《聊斋志异》是真正艺术的美文学:思想美,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一篇篇优美的作品,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一个色彩绚丽的艺术世界,使我们在奇异的幻境中,体尝现实人生的甘苦,认识那已经逝去但不应该被忘记的历史;在得到思想启发的同时,也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

人性观照

《聊斋志异》有着奇幻浪漫、幽冷迷离的故事外壳,包孕的却是现实人生的孤独寂寞与热情执着。《聊斋志异》对人性的观照主要是通过对病态人格的审美观照来实现的。

1.痴

在爱情题材中,蒲松龄突出地给我们展示出人性当中的“痴”的状态,塑造了一系列的情痴形象。

除了痴于情外,还有痴于物的形象,如:

《葛巾》中的常大用痴于牡丹

《黄英》中马子才痴于菊花

《书痴》中的郎玉柱痴于书

《棋鬼》中的棋痴

《石清虚》中的石痴

《酒友》中的酒痴

《鸲鹆》中的鸟痴

他们不谙世理、不懂世事,把某一物当成他们的此生最爱,沉浸在其中,并且会用整个身心去呵护。这种执著于一物一事或一人的状态,恰恰是蒲松龄所认为的人性当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

2.狂

蒲松龄还发掘出人性中的“狂"。《聊斋志异》中也有复仇或助人为难的豪侠形象,如《田七郎》中的报武承修朋友之义而以自己的性命作牺牲而手刃敌人的田七郎,《侠女》《商三官》中的复仇的侠女和商三官。

《聊斋志异》对于豪侠题材的超越表现在他塑造了一批不一定身怀绝技、但却具有着豪放精神的文弱书生形象,赋予他们“狂”的风度。这些狂生能够在古墓荒宅中以处变不惊的坦然风度征服耸人听闻的狐鬼,有着无所畏惧的豪情。如《青凤》中的耿去病,《陆判》中的朱尔旦,《小谢》中的陶望三。这些文弱书生都具有“英雄性不羁"的狂的精神状态,绽放出雄放的生命状态。

3.拙

《聊斋志异》突出人在红尘诱惑中能够固守节操的“拙”的品质。《长青僧》集中描写了这一特质。长青僧生前品性高洁,死后灵魂飘出,恰逢一个富家子从马上摔下身亡,魂与尸合,他借着富家子的身躯活了过来,他的人生境遇瞬间发生了巨变,富家子的家产、妻妾、奴婢都是他的。但是,长青僧却不屑于拥有这些,而是严格遵守着僧人的生活戒律,不吃酒肉、依然独宿,最后他不愿意过俗世生活,还是回到长清县的寺庙中去了。这种抵御红尘种种诱惑,守住自己本来面目的人格,就是对拙于逢迎、拙于通变的“拙"的人性境界的形象阐释。

4.真

“痴”“狂"拙”是蒲松龄着力歌颂的人性境界,执着于生活的某一方面,不顾一切地追求心中之所好,在寻常世人眼中,他们行为乖僻,难以理解,在人格上看似有着严重的残缺,实质上这三者都共同指向人性的“真"。

从时代风气来看,从晚明开始,文人追求独特个性的兴趣远远大于对于有规范性的完善人格的兴趣。他们更欣赏的恰是有特点的狂狷癖病的人格,而不是完美的人格。在他们看来,有弱点、有缺陷的个性才是真正的优点。

晚明程羽文在《清闲谈》中提到当时文人的六种“病”以及这些“病"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这六种“病”是癖、狂、懒、痴、拙、傲,在《聊斋志异》中几乎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如《婴宁》歌颂了婴宁看似有所残缺实则自然真率的人性之美。婴宁自然美好的人性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来表现的,即痴于花、狂于笑、拙于人。婴宁随心而笑、任性自然,但是她却因笑惹事,“拙乎人"。这里的“拙”是说,她自小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清新自然的环境当中,没有礼法拘束,不懂人间规则,因而显得拙于为人。《婴宁》凝聚着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深入思考,不但写了人类美好的天性,也写了美好天性和人世规则的短暂调和,还写了人世规则对美好天性的斫伤。

人物命名

在人物命名方面,《聊斋志异》独具匠心。就具体的人物名字分析来看,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积累,更充满了暗示,且人物命名不会被人物的外部特征所束缚。

可以说,在《聊斋志异》中,人物的名字是为人物本质和情节结构等服务的。

一、隐喻、暗示人物的品格和命运

《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命名在隐喻、暗示人物的品格和命运方面有突出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隐喻人物身份,塑造人物形象

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名为《阿英》的故事。故事中,秦氏因为自己身患残疾,所以拒绝了救命恩人甘玉弟弟甘珏的婚事。后来,甘玉遇到了自称是秦氏表妹的阿英,将其带回与弟弟成了亲。在中秋佳节的时候,阿英和嫂嫂及丈夫分别同时在不同的地方相聚,被质疑为妖怪,之后阿英便化作鹦鹉飞走了。原来阿英就是一只鹦鹉。在故事中,“英"是“鹦鹉”当中“鹦"的谐音。而秦氏实际上是一只鹩哥,鹩哥在民间有一个别称“秦吉了”,所以“秦氏"实际上就是自己身份的象征。

在《聊斋志异》的另一篇故事《黄英》中,马子才与陶家姐弟之所以能够成为好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都喜欢菊花。后来喜爱菊花的马子才娶了黄英作为妻子,而陶家姐弟实际上就是菊花精,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名字看出端倪。在我们的生活中,菊花有诸多别称,其中“黄花”“黄英"是我们所熟知的菊花的别称。陶家姐弟中姐姐的名字为“黄英”,实际上是对黄英身份的象征,即黄英是菊花精。另外,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爱菊之人便是陶渊明,其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中的姐弟俩之所以姓氏为陶,这便是主要的原因了。

(二)隐喻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在《聊斋志异》这部作品中,清代诗人王士禛比较喜欢的一个故事是《荷花三娘子》。“荷花三娘子”这个名字不仅象征了女主人公荷花精的身份,更是隐喻了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故事中,荷花三娘子和“曹丘生”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她非常自重。宗湘若对她穷追不舍,她便幻化为他物拒宗生于千里之外,但是宗生对她痴心不改,最终二人走到了一起。在这个故事中,荷花三娘子表面上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但是骨子里是清高爽丽的荷花。从最后荷花三娘子的归宿来看,其行为、习惯等均带有浓郁的荷花般的高洁洒脱。由此可见,作者将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品质隐喻在了人物名字当中。

(三)昭示人物的命运,为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聊斋志异》在人物命名的时候还会以人名揭示人物的命运,同时也会为情节的具体展开作铺垫。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哭得最美的当属潇湘妃子林黛玉,而笑得最美的则是狐仙婴宁。《聊斋志异》中的婴宁,其笑无拘无束,放任快活,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笑得最灿烂,也是最动情的姑娘。就“婴宁"二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