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人物素材-岳飞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人物素材-岳飞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人物素材-岳飞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人物素材-岳飞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人物素材-岳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人物素材-岳飞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岳飞

【人物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思维导图速记】

【人物事略】

少有气节

岳飞,少负气节,办事沉稳话不多。家中贫困却勤学不辍,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他拜周同为师,学会了周同的全部技艺,能左右开弓,武艺“一县无敌"。周同死后,岳飞每逢朔日、望日便到他的坟墓祭奠他。父亲岳和见此很是感慨,问他:“你若被国家任用,应该会为国家殉难以成全大义吧。”

史书上没有记载岳飞的回答,但我们都知道,他用一生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神力盖世

岳飞天赋异禀,自小小年纪起,便神力盖世。史载其“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其子岳云如父,从军征战后,每战,都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

破敌之勇

出身卒伍的岳飞经常身先士卒,亲自执掌战旗,冒着流矢,冲锋在前,即使带病也要出征,“时飞苦寒嗽,力疾而行”;而战,他就毫不惜身,直至“体被百余创,甲裳为赤"摧精击锐,不胜不止,则不知有其身”。

岳飞的幕僚曾极力劝阻他,最好不要亲自充当“旗头”,一旦被敌人认出,集中强弓硬弩来射杀,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岳飞身先士卒的习惯早年就养成了,即便成为军事将领,他依然故我。

岳飞与金兵相持于滑南,曾领百骑在黄河岸边操练,与金兵不期而遇,岳飞激励士众,说:“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说罢,独自驰骋迎敌,舞刀而前,一刀将金将斩于马下。

岳飞率领百余骑前往寿阳、榆次县窥探敌情,被敌包围。岳飞持矛单骑突阵,出入数回,杀其骑将数人。

守土之憾

生于乱世,靖康之耻让岳飞种下收复河山的梦想。

他怀着献出生命的孤勇,从一个名不见传的无名小卒,八千里路云和月,一路厮杀终于成为赫赫威名的岳将军。新伤覆盖着旧伤,曾经的战友倒下,新的面孔又站在他身旁。

再痛的代价都不胆怯,因为有无比迫切的渴慕,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他曾经离梦那么近,中原可归似乎只差一步就能做到,但就是这一步,他却没能迈过去。

空悲切!三个字,每个字都写着泣血的无力,都注满了他对平生志望难酬的遗憾。岳飞虽死,但从此人人都记住了《满江红》。

治军严明

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他虽然没有军事论著传世,但从其散见于史书篇牍中的论述和军事实践,可看出岳飞治军,主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遴选:士卒贵精而不贵多,尤以战斗力最强的背嵬军要求最为严格。韩京、吴锡二军被拨归岳家军时,岳飞筛汰掉大半老弱残兵,仅得千余人。经过数月训练,都成为精锐士卒。

勤于训练:休战敛兵时,岳飞常常亲自监督部兵训练,视平时如战时,以至过家门而不入。练习急驰下坡、纵跃壕沟等项目时,皆令将士身披重铠,直到操练精熟为止。

赏罚公平:有功者重赏,无功者峻罚,不徇私情,一视同仁。莫邪关之战中,张宪部卒郭进率先登城,岳飞即将御赐的金束带和银器犒赏郭进,又为之奏补秉义郎。岳云在训练时出现失误,岳飞也不徇私情,予以严惩。

号令严明:调兵指挥,军令简明统一,使部下便于传达和执行。令出必行,违者必罚。岳飞在庐州时,“遣骑驰奏”,恰遇大江“风暴禁渡”,别人制止这名骑兵渡江,骑兵却说:“宁为水溺死,不敢违相公令。”

严肃纪律:屯扎驻防之时,队伍虽多至数万人,街市中也不见一兵一卒,待到开拔,民众才见其军容。每到一地,岳飞都自率十数骑巡逻,检查军纪执行情况。行师动众,如有践踏农田、妨碍农事,或与民众交易价格不公者,都以军法处置,“取人一钱者,必斩"。有一个兵士因为取民家一缕麻,束缚刍草,岳飞追查盘问后,立即将他斩首。有个兵士向湖口县人项某购买薪柴,项某“爱其不扰”,自愿少收二文钱,兵士一定不肯,说:“我怎能因二文钱丢掉项上人头呢?"

这几方面的核心便是以严治军。由于岳飞严于治军、善于治军,故“岳家军”战斗力强,“皆可以一当百”,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为当时一些将帅所叹服,也为后世一些名将所效法。如明代名将戚继光亦以岳飞为榜样,练就了抗倭劲旅“戚家军”。

勇而怀仁

岳飞英勇善战,却从未将杀人视为乐趣,“仁心爱物”,不妄加杀戮。他曾与张俊谈论用兵之术,说:“仁、信、智、勇、严,五者不可缺一。”将“仁"放在五德之首。在虔城平叛时,宋哲宗孟皇后曾受惊扰,赵构密旨令岳飞屠城,岳飞冒险屡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征讨曹成、杨么等势力,也往往只处决首领,而尽释其余党。在抗金战争中,岳飞“以信义著敌人不疑”,又令部下不得擅自杀俘,使部分女真兵和被征发的签军也“有亲爱愿附之意"。

岳飞体恤人民疾苦,“每调军食”,则常有忧色,他说:“东南民力耗弊极矣!国家恃民以立国,使尔曹徒耗之,大功未成,何以报国?"他重视发展生产,对流离失所的民众,都尽量在防区内妥善安置,有时还拨发军粮赈济,又严禁军队抢劫和骚扰百姓。在他的严格治军之下,岳家军坚持“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以至“举手加额,感慕至泣"。

岳飞在以严治军的同时也重视爱护士卒。出戍或出征时,命妻子李娃遍访将士家属,嘘寒问暖,以金帛周济;战斗时,只简单要求军士“手执得枪住,口有唾得咽,则已是勇也”。伤病者则亲自慰问,甚至亲手调药;战死者则吊唁尽哀,抚育孤寡,“或以子婚其女"。

名言之精

有人问岳飞:“你能抵挡多少敌人?”

岳飞淡语道:“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个人之勇不可靠,用兵在于谋定而后动。)

何以世道安宁?

岳飞出警语:“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宋高宗要为岳飞营造府第,

岳飞推辞说:“敌未灭,何以家为?"

数立奇功,又屡次拒绝授官,

岳飞的理由是:“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秦桧坚持与敌议和,

岳飞正色道:“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侵略者的话不能相信,议和是靠不住的。谋国的心不善,恐怕会遭到后世的讥讽。)

一生出入行阵,岳飞视关羽、张飞为人生偶像:

“要使后世书册中知有岳某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

事母至孝

岳飞事母至孝,虽在战场,却不忘派人常去探望,并把老人家从黄河以北地区接到身边照顾。母亲有顽疾,吃药时岳飞坚持亲自来喂。功成名就的他,不曾忘记幼年时,黄河决堤,暴至的洪水中,是母亲紧紧抱着他坐在漂流的瓮中避难,幸存一命。

母亲过世之后,岳飞哀痛至深,“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风纪之好

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

其风纪之好,不但为南宋诸军之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少有其比。他们在行军途中,“夜宿民户外,民开门纳之,莫敢先入。晨起去,草苇无乱者。"始终坚守着“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的戒条,金人闻风丧胆,到处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赞叹。

书法之劲

岳飞虽出身行伍,但有极好的书法素养,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气韵生动,颇具淳正之气。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文天祥评其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文学造诣

如果说岳飞的《满江红》激荡一腔爱国情,那么他的另一名篇《小重山》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名将的铁血柔情: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在这首词里,措辞委婉含蓄,却寄托了诸多感情:故园怕回首,而托诸惊梦;所愿不得偿,则托诸空阶明月;怀壮志而不伸,致坐失机宜,而托诸瑶琴独奏,赏音无人。用情节制深切,读来悲凉悱恻。

除了词作品,岳飞还有文章传世,《乞出师札子》便是其中之一。在这个表奏皇帝的奏折中,岳飞动情写道:“臣伏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实怀捐躯报国、雪复雠耻之心。"字字渗透着爱国之心和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名家点评】

文天祥:①惟中兴之初,先武穆王手扶天戈,忠义与日月争光。名在旗常,功在社稷。天报勋劳,克昌厥后,虽百世可知也。②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宋史·岳飞传》: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徐有贞:忠义勇智,皆得之天,非矫伪而为者,故能始终以恢复为己任。才与志副,名与实称,南渡以来,一人而已。

王夫之:相臣而立武功,周公而后,吾未见其人也。帅臣而求令誉,吾未知吉甫之果能称焉否也。帅臣之得令誉也有三:严军令以禁掠夺,为软语以慰编氓,则民之誉归之;修谦让以谨交际,习文词以相酬和,则士之誉归之;与廷议而持公论,屏奸邪以交君子,则公卿百僚之誉归之。岳侯之死,天下后世胥为扼腕而称道之弗绝者,良由是也。

孙中山:环翠楼中虬髯客,涌金门外岳飞魂。

宋史学家邓广铭:“他始终一贯地坚持收复失地、一雪国耻,虽遭受到反对派的忌恨而不稍改变,且终至以身殉之,成为我们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岳飞为此而生,为此而死,他的死,大义凛然,重于泰山。"

【佳句欣赏】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jī,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美文欣赏】

读岳飞诗词谈爱国情怀

张钧杰

唐诗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两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众多的诗词流派和风格中,有李白的潇洒浪漫,杜甫的忧国忧民;有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放派,也有李清照的婉约派。这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文学天空里的群星煜煜生辉,让人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然而在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作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读来令人感佩,让人热血沸腾,让人油生敬意,他就是抗金名将岳飞。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千百年来一直深受国人的热爱崇敬。他一生戎马空偬,征战南北间写下的诗词虽然不多,但每一首读来都把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后,一个忧国忧民希望驱除外族侵略,平定天下,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爱国将领形象就跃然纸上。

少年时读过的诗词已忘了不少,但岳飞的几首诗词却一直铭刻我的心中,激励着我的爱国情怀。在《题青泥寺壁》写道:“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候”。诗中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地表达了自己对一心杀敌,收复失地,迎还徽钦二帝回国的坚强意志和愿望。而一句不问登坛万户候道出了男儿非为功名爵禄,而是忠君爱国的志向。“经年征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在《池州翠微亭》诗中开篇第一句就把一位不知疲倦长年为国征战,血染疆战的将军形象描述出来,让人顿感心酸不忍。在军务匆忙中来到池州时,将军也趁着难得机会游览一番。好山好水看不足可以看出将军也是个喜山爱水热爱生活的人,也透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之情。为了保卫大宋的子民能在好山好水中好好生活,将军顾不得多欣赏美景,只得在明月高升时又连夜骑马回到军营保家卫国。

以上两首诗如果说是岳飞的志向和军旅生活写照的话,那么这首《小重山》把将军壮志难酬,知音难觅的孤独傍徨的心情刻画得无以复加。“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词中是他报国之情中心心念念不忘地忧心和伤感。特别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道出了多少无奈,又道出了对朝中主和派权贵贪生怕死的控诉和愤怒。岳将军的传世名作《满江红》大气磅礴,激荡人心。“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字里行间字字如泣如诉又铁骨铮铮,把悲壮与金戈铁马的画面呈现,把扫平敌寇安定天下的英雄豪情气冲霄汉,读来使人血脉贲张深受感染。其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成为后世激励人们趁着年轻刻苦学习勤奋上进的名言警句。

岳飞的《满江江》里的爱国情怀,激励鼓舞了后世无数的忠臣良将,为他们树立了典范和楷模。成为每一个舍身报国的人的精神支柱。崖山背着南宋幼帝跳海的陆秀夫,抗元兵败宁死不屈,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明代抗倭的戚继光,明末抗清的袁崇焕,血染扬州的史可法,甲午海战的邓世昌,抗战中殉国的张自忠、佟麟阁等等仁人志士。他们都是在岳飞的这种精忠报国的精神和爱国情怀感召下,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前仆后继地为之牺牲为之奋斗。

无论时光如何变换,人间如何沧海桑田,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古今中外的历史变迁中,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都抛洒过生命和热血,出现了无数名留青史的英雄豪杰,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做为一个中国人,在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读一读岳飞和其它爱国诗人的诗词,一定会在诗词里找到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

【学生作品】

品岳飞《满江红》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记得我用力喊完最后一句时评委老师微微凝起的双眉,一副严肃的面容,让我有点手足失措,然后,他们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我的好友告诉我,我在台上喊得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但是,就是这种刺人的感觉才能证明我的《满江红》给他带来一定的心灵冲击。

这是我第二次朗诵《满江红》。第一次朗诵,我甚至被我的辅导老师说“太娘了,没有一点气势。"我回家越想越生气,自个觉得,《满江红》不也就那么回事吗表达了岳飞的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和对贼人的不甘心罢了。我激昂的声音怎么就没有点气势呢

隔了一阵子,我沉下心又拿出岳飞的《满江红》一遍又一遍的读着。

仿佛品到岳飞的苦楚,他作为一名勇敢的战士,就死于贼人的“莫须有”,他在南昭寺用泪写下了“天日昭昭"。

仿佛品到岳飞的不甘心。十年功废于一旦,懦弱的宋朝停止抗金,岳飞一日内收到“十二金牌”召回。

仿佛品到岳飞真正的精忠报国,他壮志难酬,悲痛激昂的心情。

一遍再一遍,每个字每一句话都让我被真正的震慑到,仿佛铝一般的黑烟笼在心上,挥之不去。

读,让我震撼,我甚至不自禁翻出扔在旮旯的毛笔,用力在纸上写下第一笔。墨迹被晕开,我仍不顾字丑,执着着想写完最后一字。当我手颤颤写下“臣子恨何时更”,眼前似乎出现岳飞泪对乡亲,出示十二金牌,绝尘而去的身影,却饱含对人民的不舍、不甘心。

我执着想体味真正的《满江红》,几十遍的朗读,书写,让我真正品味岳飞那种“朝天阙”的悲切。

一字一字,似是岳飞的血肉和泪留下的,岳飞不仅留下了千古传诵的《满江红》,其精神志向更是垂青史而久不衰竭,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品。所以,我能在两年后的朗诵比赛上,用沉淀了两年的气势再现浩气如虹的《满江红》,即使相比岳飞,我还差一大截。

浅读岳飞不如意,意会心中言不明。

苦诵墨摹两截品,品得岳飞报国心。

精忠报国万世魂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题记

念下白弱马,手持沥泉枪,身后岳家军,少年正当时。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拍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骤雨初歇,凭栏无望,看着那已经收复却再次失掉的土地,岳飞不由想到百姓的无辜,只觉悲从中来。朝堂之中,面对投降派的说辞,心生悲凉;战场之上,面对金人的狡诈倡狂,奋力厮杀;民间乡下,面对百姓的凄惨生活,愧疚难当。野兽亦护领地,可南宋泱泱大国却只知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粉饰太平的日子,面对金人一次又一次的侵犯,回应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容忍。岳飞之想乃当忠臣义士,忧国将士。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三十而立,了却功与名,岳飞所想,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抗金救国。北伐之事,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即便“莫等闲”,岳飞何惧,岳家军又何惧?

回想起他二十多岁从军,三十多岁率军,在攻打金兵节节胜利,收腹失地的大好形势下,却被下令班师回朝,强烈的责任心让他说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置自己的得失于不顾豪言壮语,但是在佞臣当道的朝廷中,十二道下令收兵的金牌一道接着一道,如紧箍咒般让他满腔报国之心无法实现,只留下满腔悲愤。

“靖康耻,犹末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国仇尚未雪耻,岳飞之恨何时能消?待贺兰山破,待胡虏肉食,抑或待匈奴血饮?不,这些远远不够,金人几番羞辱,如此怎够?“收拾旧山河”,一腔忠愤,碧血丹心。

可惜苦苦坚持,换来的却是杀身之祸。

可惜满腔热血,换来的却是报国无门。

可惜铮铮铁骨,换来的却是国破家亡。

至今西子湖畔,庙宇已建,将军遗风,万古流传;至今泱泱华夏,盛世已来,将军放心,吾辈当时!

岳飞,忠臣的悲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大宋江山,半壁沦落,你写下这震撼人心、捶膺泣血的《满江红》!

你生于水,卒于水,你的一生都与水有关,生于黄泛,死于风波,你是传奇中的传奇,悲哀中的悲哀!你的背上是针针见血的叮咛——精忠报国!您是如此听从母亲的教导,从此拼杀战场,四次北伐,收复襄汗,堰城大胜,朱仙镇大捷,大破拐子军,都有您英雄奋战的身影,一生功勋卓著的你,却被以莫须有的罪过制造奇冤!

你一身正气,令敌军闻风丧胆,但你挡得住前方战场的明枪,却抵不住背后奸臣昏君的暗箭,你的一生,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你一身正气从不曾觉察,就在金玺殿下不露声色的檐角,已勾勒出风波亭亭的波谲……

十二道金牌叫你不得不班师回城,愤慨万分的你却又谨守忠君爱国的恪守,眼含热泪,手慢慢一挥,将要攻下来的城池白白送给了敌人。就在那一天,得以莫须有的罪名,你写下了一生最后的八个字:“天和昭昭,天和昭昭。"就在那一天,奸臣狞笑,百姓痛哭,金兵正在大碗大碗的喝酒!

你走之后,西湖岸边,杭州岳庙,秦桧跪着,膝盖可曾酸痛,他可曾理会春夏秋冬多少男女老少的斥骂谴责?而你却永远的长眠。你的墓碑上铿锵有力的一副联:“青山有幸埋铁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又有何用?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岳飞,你还会这样选择吗?我想会的,中华男儿,不会贪图富贵安逸,不会为了保命而放下民族尊严,不会眼睁睁的看我大好河山被侵略者蹂躏践踏!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战国策.荆轲刺秦》

②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陶渊明《咏荆轲》

③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金庸《射雕英雄传》

④……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总书记

学校举办以“星光闪耀,照亮前程"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表达你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征文。

要求:明确立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