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地名中有“山阴”“江阴”,因为“山南水北”为阴,所以“山阴”在山的南面,“江阴”在水的北面。B.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C.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即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其中上元节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必须怎样写。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C.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D.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3.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你在校内遇见一个家长正在吸烟,这时,你走过去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喂,你不知道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吗?”B.“禁止在校园内吸烟!”C.“您好,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为了大家的健康,请您不要在这里吸烟,好吗?”D.“吸烟污染环境,损害健康,请你马上停止!”4.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蓦然(mù)翘首(qiào)濒临(bīn)坦荡如砥(dǐ)B.两栖(qī)推搡(rǎng)诡谲(jué)吹毛求疵(cī)C.缄默(jiān)拘泥(nì)行头(xíng)殚精竭虑(dān)D.荣膺(yīng)怯懦(ruò)寒噤(jìn)怒不可遏(hè)5.根据句意,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历史人物。清晨,我漫步在桃花湖畔,听到阵阵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将书法艺术表现得。A.追求评判清脆淋漓尽致B.追赶判断清冽惟妙惟肖C.追赶评判清脆惟妙惟肖D.追求判断清冽淋濟尽致6.在“举办中外戏剧竞赛”综合性学习中,九(3)班拟于2019年3月21日在教室开展一次“戏剧知识竞赛”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完成下列题目。1.我国戏剧(曲)种类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种)2.请就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九(3)班班长李诗雨决定邀请学校王老师来参加此次活动,请你于3月19日代写一封邀请信。7.按要求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8.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鲁滨孙的父亲指望儿子学法律,他规劝一心想去航海的鲁滨孙不要出海冒险,否则就会陷入悔恨和求告无门的绝望。(《鲁滨孙漂流记》)(_________)(2)悟空在瑶池大闹蟠桃会,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回花果山,又打退了奉命前来捉拿他的二郎神及众天神。(《西游记》)(_________)(3)在桑菲尔德庄园里,简•爱半夜听见梅森先生凄厉的尖叫声,急匆匆赶去帮忙,却遭到罗切斯特先生的断然拒绝。(《简・爱》)(_________)二、阅读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颈联和尾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10.阅读选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白居易《养竹记》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可爱者甚蕃(_______)陶后鲜有闻(________)贞以立志(________)故君子人多树之(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3.(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__________、________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两篇短文都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赞美君子_________________的品行,(甲)文综合运用记叙、_______、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表达方式。11.实用类文本阅读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了吗?①自今年4月10日前后以来,日本、缅甸印度边境、菲律宾、阿富汗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多国相继发生地震,造成人员伤亡。4月16日凌晨,日本九州岛发生里氏7.3级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民众避难中,当地发生大规模断电。14日,日本熊本县发生6.5级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上千人受伤,数万人被迫疏散;14日凌晨,菲律宾5.9级强震,造成3人受伤;13日,缅甸西北部发生6.8级地震,在孟加拉国造成60余人受伤,在印度造成6人受伤,并造成印、缅、孟部分建筑物倾斜或受损;10日,阿富汗发生7.1级地震,致巴基斯坦3人遇难、27人伤。连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也数次发生5.0级以上的地震。这些地震震级较高、发生次数频繁、具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力、影响人类生活。种种迹象让人不得不开始怀疑,地球是否进入了地质活跃期?

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可能已进入活跃期。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涵盖了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因地壳板块相互碰撞频繁,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近期发生地震的日本、菲律宾位于该带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该带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能量15%。该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穿地中海,经伊朗高原,进入喜马拉雅山东端向南拐弯经缅甸西部、安达曼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之班达海附近,与西太平洋地震带相连。近期发生地震的缅甸、阿富汗则位于该带上。

③据地震学家统计,地球每天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因震级太小或离人口聚居地太远,人们感觉不到。而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约有一二十次。震级为8级左右的地震,全球每年仅出现一两次。相关统计显示,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全球达约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10万次,造成破坏的1000次,而7级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有十几次。鉴于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故有观点认为,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地震活动是正常现象,地震造成的破坏是局部性的,因此民众大可不必过于恐慌。

④全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说法不一:在被问及地球是否已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问题时,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曾指出:“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不过,也有学者言之凿凿地就大地震进行过预测,如日本名古屋大学地震火山研究中心主任山冈耕春警告说,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是“一定会发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称下一次在举办东京奥运的2020年之后4、5年内发生“也不稀奇”,并建议日本政府尽早采取应对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迄今,全球地震学家尚未找到任何一种异常现象,可在所有大地震之前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这意味着,人类还无法对迫在眉睫的大地震进行准确预报。但通过长期观测地壳断层,可对某地区未来数十年发生地震的概率进行评估。此外,发达的预警和信息传播技术,也可在破坏性较小的地震纵波到达地面时立即发出警报。在导致房屋倒塌的地震横波到达之前,为人们逃生抢出几秒至几十秒的宝贵时间。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应对大地震等相关灾害时将会更加从容不迫。1.下列各项对原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今年以来亚太地区频发的地震让人们不得不怀疑全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的说法目前并不统一。B.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能量15%。C.地球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大多数人没有感觉是因为绝大多数地震因震级太小或离人口聚居地太远。D.通过长期观测地壳断层,专家可以对某地区未来数十年发生地震的概率进行评估,但无法对将要发生的大地震进行预报。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分布的地震带可能进入地震活跃期。B.本文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说明地球可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说明条理清晰。C.本文告诉我们全球每天发生的地震都集中在板块边界上,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D.本文告诉我们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在地震波到达地面之前即刻发出警报,从而达到抗震减灾的目的。3.根据本文的知识,你认为我国、云南、四川、青海等地近年来地震频发的原因有哪些?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大师如何诞生陈平原①“大师”这个概念内涵与外延很模糊,不好统一界定。在“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与“六亿神州尽舜尧”之间,我倾向于阅读、阐释、追摹那些离我们比较近的“相对的大师”。②我相信,真正的大师,不是一时一地的政治需要或传媒捧场就能制造出来的。个人潜能如才思敏捷、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德才兼备等,并非本文讨论的对象;我想追问的是,在众所周知的“天赋才情”以及“废寝忘食”外,还有什么因素,促成了“大师”的诞生。③翻阅人类文明史,时常感叹命运不公,造化弄人——有的时代天才或曰大师成批出现,竞相争奇斗艳,让你应接不暇;有的时代则平静、平淡、平庸得让后世的阅读者昏昏欲睡,所谓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也都不过尔尔。④几年前,我写过《“少年意气”与“家国情怀”——北大学生的“五四”记忆》,其中提及:“阅读北大校史资料时,我感触最深的是:同一个中国文学门(系),直接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学生(1916、1917、1918级),明显比此前此后的同学更有出息。为什么?依我的观察,各大学各院系大都如此。当初的‘同学少年多好事’,以及日后的追怀与阐释,成为其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昔日的口号或学说,早就被后人超越了,但那种追求真理的气势,以及青春激情与理想主义,永远值得你我追慕。”⑤四年前,北大中文系举行百年庆典,需要梳理一下系史,当时我就感叹这三届“人才辈出”。事后仔细想想,认可老话所说的“时势造英雄”——不管从政还是治学,那都是一个“关键时刻”。思想潮流、历史机遇、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等,都直接指向了政治舞台的更换以及学术范式的革新。身处此临界点,改革障碍小,社会期待高,发展空间大,实在是再幸运不过的了。一代新人,就这么携着风雨雷电“闪亮”登场了。⑥读黄宗羲《思旧录》与钱穆的《师友杂忆》,你会感叹师友之间在精神上及学问上的相互支持,对于学者来说是多么重要。⑦大约十年前,我在清华大学谈论如何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讲题是《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谈及国学院的贡献,大家都着力表彰四大导师,这当然没错;可我认为,国学院能有今天的名声,与众弟子的努力分不开。弟子们的贡献,包括日后各自在专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也包括对导师的一往情深,更包括那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凡开疆辟土者,因精力与寿命所限,只能着力于“发凡起例”,已经完成的部分,大都只是“半成品”。这个时候,有无得力且才华横溢的弟子接棒,是其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⑧不是所有“大师”都能在生前得到社会承认并获得表彰的。人类历史上,多的是被埋没的天才、被误解的先知以及被怠慢的大师;1935年,鲁迅为叶紫的短篇小说集《丰收》作序,称:“《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⑨伟大的作品不为时人所接纳,一是因为社会生活变迁,一是因为批评框架转换。之所以突出“漫天塞地”的“留学生”不懂《儒林外史》,就因为后者喜欢套用西人的“文学概论”。而借助西人的文学眼光,可以欣赏《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但很难理解文人味很浓、更多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儒林外史》。⑩世人之谈论“大师”,是在表彰那些“被认可”的人物。知音难求,彩云易散,倘若你的学问得等五十年乃至两百年后才被发现与尊崇,那么,当下的你,听不到任何掌声,是非常寂寞的。学者与社会的互动,不是越密切越好;做大学问的,往往不太为当下的一般民众所理解。既能准确预见未来,又能拿捏好分寸,让自家功名得以在当世兑现,是一种本事。若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学章学诚,“未有不孤行其意,虽使同侪争之而不疑,举世非之而不顾”。(有删改)1.阅读③—⑤段,直接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学生,为什么明显比此前此后的同学更有出息?下列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成批的天才出现B.同学少年多好事C.身处时代临界点D.有大批的追慕者2.下列与作者观点表述不一致的一项是()A.大师,不是一时一地的政治需要或传媒捧场就能制造出来的。B.“高徒”使“名师”的学术思路得以拓展,学术精神得以延续,学术业绩得以发扬光大。C.作品是否“伟大”,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时代风气、理论框架以及读者趣味。D.学者若要自己的功名当世兑现,就得预见未来,拿捏好分寸,且保持思想的独立性。3.下列哪一项不是大师诞生的主要原因()A.时势造英雄。B.高徒出大师。C.为时人所接纳。D.耐得住寂寞。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红心番薯林清玄①看我吃完两个红心番薯,父亲才放心地起身离去,走的时候还落寞地说:为什么不找个有土地的房子呢?②这次父亲北来,是因为家里的红心番薯收成,特地背了一袋给我,还挑选几个格外好的,希望我种在庭前的院子里。他万万没有想到,我早已从郊外的平房搬到城中的大厦,根本是容不下绿色的地方。③我无法形容父亲的表情有多么近乎无望。他在屋内转了三圈,才放下提着的麻袋,愤愤地说:“你住在这种上不着天下不落地的地方,我带来的番薯要种在哪里?”④对于番薯,我有一些童年的记忆。我有一次我和几位内地的小孩子吵架,他们一直骂着:“番薯呀!番薯呀!”我就回骂:“老芋呀!老芋呀!”⑤对这两个名词我是疑惑的,回家询问了父亲。他打开一张老旧的地图,指着的那一部分说:“的样子真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而无知的我便指着北方广大的内地说:“那,这大陆的形状就是一个大的芋头了,所以内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亲大笑起来,抚着我的头说:“憨囝仔,我们也是内地来的,只是来得比较早而已。”⑥然后他用一支红笔,将我们遥远的北方故乡有力地画下来,牵连到我们所居的南部。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东北会落雪的故乡,也遍生着红心的番薯!⑦我更早的记忆,是从我会吃饭开始的。我们的每餐饭中一定煮了三分之一的番薯,有时吃腻了,我就抱怨起来。⑧听完我的抱怨,父亲就激动地说起他少年的往事。他们那时为了躲警报,常常在防空壕里一窝就是一整天。所以祖母每每把番薯煮好放着,一旦警报声响,父亲的九个兄弟姊妹就每人抱两三个番薯直奔防空壕。他的结论常常是:“那时候有番薯吃,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⑨父亲的番薯训诫并不是寻常都如此严肃,偶尔也会说起战前在日本人的小学堂中放屁的事。由于吃多了番薯,屁有时是忍不住的,父亲形容说:“因此一进了教室往往是战云密布,不时传来屁声。”而他说放屁是会传染的,常常一呼百应,万众皆响。有一回屁放得太厉害,全班被日本老师罚跪在窗前,即使跪着,屁声仍然不断。父亲玩笑地说:“因为跪的姿势,屁声好像更响了。”⑩然后是一阵战乱,父亲到南洋打了几年仗,在丛林之中,时常从睡梦中把他唤醒,时常让他在思乡时候落泪的,不是别的珍宝,只是普普通通的红心番薯。战后返回家乡,父亲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家前家后种满了番薯。家前种的是白瓤番薯,屋后一小片园地是红心番薯。白瓤番薯是为了预防战争逃难而准备的,红心番薯则是父亲南洋梦里的乡思。⑪每年父亲从南洋归来的纪念日,夜里的一餐我们通常只吃红心番薯,听着父亲诉说战争的种种。⑫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来有一位卖糖番薯的老人。老人是个老兵,家乡在山东偏远的小县城。有一回我们为了地瓜问题争辩起来,老人坚持的红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乡的红额地瓜,他的理由是:“多雨水,地瓜哪有俺家乡的甜?俺家乡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似的!”老人说话的神情好像当时他已回到家乡,站在地瓜田里。看着他的神情,我想起父亲和他的南洋,他在烽火中的梦,我才真正知道,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联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乡思的天地里吐露新芽。1.文中记述了哪些关于番薯的事情?2.文章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3.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的表达作用。4.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作者说“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联结着乡愁的土地”。是啊,番薯虽普通卑微,但它是故乡的代名词,寄托着我们的乡愁。如果有一天,你离开温馨的家园和慈祥的双亲,成为漂泊的游子,这时你会如何来描述你心中的乡愁。请你借助一种或几种事物,运用比喻的手法试着表达一下“乡愁”。(30字左右)三、语言表述14.团团和圆圆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团团的学习成绩不如圆圆,因此妈妈不让圆圆跟团团来往了,要求圆圆与成绩好的同学多交往。如果你是圆圆,将如何劝说妈妈同意你继续与团团交往。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四、写作15.任务型写作清明节放假,父母要去乡下扫墓,但已是初三学生的小梦有课外辅导班要参加,她很想跟父母一起去祭祖,但父母不同意,怕耽误她的学习。如果你是小梦,你会如何说服父母同意你一起去乡下祭祖,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A项“山阴”应是山的北面,“江阴”应是水的南面。故选A。2、A【解析】

A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符合语境。B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不符语境。C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不符语境。D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不符语境。故选A。3、C【解析】

本题表面上考查的是句子的选用,实则考查的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类题目,要注意

说话的场合、对象、目的等。A.本题说话的对象是家长,即长辈,故“喂”这样的称呼和质问的语气都不合适;B.“禁止”这样的用词过于生硬;D.“请你马上停止”带有责令的意味,不恰当。故选C。4、C【解析】

C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A蓦然(mò),翘首(qiáo)。B推搡(sǎng)。D怯懦(nuò),怒不可遏(è)。5、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极致“是一个不固定的状态,所以“追赶”不合适,而“追求”则体现一种态度;“评判“是评价及判断的意思,符合司马迁对“人”的态度描述,并不仅仅是“判断”;“清冽”指清澈、清凉的意思,常用于描写溪水,“清脆”则体现了鸟鸣的美妙;“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符合语境;“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非常逼真与语境无关。答案:A。6、1.京剧、川剧、黄梅戏等。2.学习戏剧知识,弘扬传统文化。3.邀请信尊敬的王老师:您好!我是九(3)班班长李诗雨,我们班将于3月21日下午第一节课在本班教室举行“戏剧知识竞赛”活动,现诚邀您来参加,给予我们指导,期待您的到来!李诗雨2019年3月19日【解析】1.剧种在我国,几乎每个省市,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剧种。主要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概有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锡剧,汉剧,川剧,粤剧,婺剧,吕剧,淮剧,徽剧,黄梅戏……等等。历史上人们把大戏称为剧,民间小调称为戏或曲。2.拟写宣传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即可。如,推广普及传统戏剧知识,培养提高文化素养审美情趣。3.邀请信是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它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应用写作文种。邀请函的正文是指活动主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办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礼仪活动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即可。7、(1)会当凌绝顶(2)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3)劝君更尽一杯酒(4)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5)海内存知己《送杜少府之任蜀川》(6)隔江犹唱《后庭花》(7)对镜帖花黄【解析】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凌”“缘”“庭”“帖”等字的书写。8、(1)√(2)×(3)×【解析】

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内容分析正确。(1)正确;(2)错误。悟空在瑶池大闹蟠桃会,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回花果山,又打退了奉命前来捉拿他的四大天王、李靖和哪吒三太子及众天神。(3)错误。有一天夜里,简爱被一阵奇怪的笑声惊醒,发现罗切斯特的房门开着,床上着了火,她叫醒罗切斯特并扑灭火。二、阅读9、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春风吹过,蜀地的枯树骤然变绿,“绿”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和春天的勃勃生机。2.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颈联想象何遁山人初到家乡的情形,此时燕子也刚刚南归,两者相见真如老友相逢,其场面当何等亲切、喜悦。尾联想象何遁山人的隐居生活:终日在水边钓鱼,完全摆脱了世俗的琐事杂务,恬淡闲适,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10、1.多少坚定,有节操种植,栽培2.(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3.外形香气性直心空4.象征(或托物言志)正直通达、志洁行廉、洁身自好、端庄严肃描写议论【解析】1.考查文言实词。注意古今异义的情况。如“鲜”在此读“xiǎn”,意思是“很少”;贞”在此为“坚定,有节操”;(4)“树”在此为“动词”,意思是“种植。而“蕃”古今义一样,意思是“多”。2.考查文言翻译。(1)“之”为“助词,无意义”;“予”是“我”之意。(2)“则”是“就”的意思。“中立”是“处事正直”之意。除了这几个关键字词,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性与流畅性。3.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根据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几句话分析出是从“生长环境、外形、香气”等几个方面来说明的。根据乙文中“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这几句话分析出是从“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几个方面说明的。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4.考查对文言文写作手法及表达方式的辨析。甲乙两文都是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精神追求的,所以都是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都赞美了君子正直通达、志洁行廉、洁身自好的品格。表达方式有: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不同点:甲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二)译文:竹子像贤人,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体悟仁德,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有用的东西。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有价值的东西。11、1.B2.C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可能已经进入活跃期,我国的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云南、四川、青海等地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由于都处于板块边界,板块相互作用,易引发地震,所以这些地方近年来地震频发。【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二段“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该带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能量15%”,可知释放15%能量的是指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是错误的。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涉及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内容理解、写作目的等知识,根据阅读文章可知并非所有地震都集中在板块边界,C说的是错误的。故选C。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解答时要与文章内容相联系。可结合第②段内容“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可能已进入活跃期。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涵盖了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因地壳板块相互碰撞频繁,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近期发生地震的日本、菲律宾位于该带上。”作答。12、1.C2.D3.D【解析】1.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相关句子“有的时代天才或曰大师成批出现,竞相争奇斗艳,让你应接不暇”“当初的‘同学少年多好事’,以及日后的追怀与阐释,成为其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昔日的口号或学说,早就被后人超越了,但那种追求真理的气势,以及青春激情与理想主义,永远值得你我追慕。”C不符合。2.D错误,与原文“学者与社会的互动,不是越密切越好;做大学问的,往往不太为当下的一般民众所理解。既能准确预见未来,又能拿捏好分寸,让自家功名得以在当世兑现,是一种本事。”不符。3.D“耐得住寂寞”属于无中生有。13、1.①父亲送自己种的红心番薯给我;②因我搬家,父亲无法在家种番薯,很是失望;③我关于番薯的童年记忆;④父亲回忆少年时吃番薯的往事;⑤父亲在南洋战场上思念番薯;⑥老兵坚持家乡的番薯比的甜。2.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3.这里是语言描写,描写了大陆的形状像芋头,的形状像番薯,表达了父亲对大陆的思念。4.插叙。①补充叙述“我”对番薯的童年记忆,丰富故事情节,解释上文父亲为何要给“我”送番薯,为下文做铺垫。②补充叙述父亲对番薯的记忆,丰富故事情节,解释父亲为何对番薯有这样深刻的情感。5.示例:乡愁是一抹净净的黄土,风吹不走的相思。乡愁是滴在草间的露水,感念中的芜杂。乡愁是我心中思念不死的枝丫,从爱到痴,从生到死。【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根据急需的内容概述事件即可,结合“看我吃完两个红心番薯,父亲才放心地起身离去”得出:父亲送自己种的红心番薯给我;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