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05扩展语句含解析021语文备课大师_第1页
备战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05扩展语句含解析021语文备课大师_第2页
备战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05扩展语句含解析021语文备课大师_第3页
备战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05扩展语句含解析021语文备课大师_第4页
备战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05扩展语句含解析021语文备课大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解密05扩展语句2017年2016年2015年浙江卷6,句意丰富型,6分6,话题拓展型,4分湖南卷21,句意丰富型,6分【调研1】(2017年高考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调研2】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使用汉字,感受着汉字的无穷魅力。很多汉字都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请围绕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以“山”“明”“旦”为例,写一段文字。要求:①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②不少于100字。【答案】示例中国的汉字,既有动人的音韵,又有优美的形体,还有丰富的内涵。“山”字中间那突出的一笔不正是孤耸的峰峦吗?“明”字不正是天上那带给我们光辉的日月吗?“旦”字不正表明早晨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吗?汉字就像一个个灵动跳跃的音符,谱写出了中华文化的华美乐章。【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以“山”“明”“旦”三个汉字为例扩展语句。解答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二是组织答案时要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三是答案不少于100字。【调研3】虽然散文诗已在商品经济中衰落,但我们不能漠视它,必须调整视角和心态,重建散文诗。请以下面的词语为喻体,扩写一段“不能漠视散文诗”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花草物件自留地【答案】对于散文诗,我们不能把它当作路边的花草,也不能把它当作室内摆设的物件,更不能仅仅把它当作抒发个人心情的自留地。【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本题的要求十分明确。本体是“散文诗”,喻体是“花草”“物件”“自留地”;三个喻体又暗示考生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阐释‘不能漠视散文诗’”交代了扩写的重心。了解了这些,从否定的角度入手扩写即可。【调研4】请以“如何清理蒙尘的心”为扩展方向,在横线上展开续写。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与不开心的。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暗和迷茫。【答案】我们要把灰尘清掉,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昨天忘掉,告别无谓的烦扰;把痛苦扔掉,使快乐注满心间。误区警示1.审题不清,不能准确把握题干要求。如解答【调研2】时,没有将笔墨集中于“山”“明”“旦”三个字意义的阐述上,而是简单围绕三个字来组织答案。2.忽略修辞要求或修辞使用错误。如【调研2】,只简单阐述“山”“明”“旦”三个字的意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或运用了修辞手法却没有运用两种以上。3.答案字数不够或超过题干要求字数过多。如【调研3】中要求扩写的内容不少于40字。技法点拨1.审清题干的基本要求。如【调研1】的基本要求是描写一个场景。2.注意语言的修饰。扩展语句题一般会对语言的修饰提出具体要求,有的要求生动、形象,有的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如【调研1】要求语言连贯、准确、生动。3.注意答案的先后顺序和层次。如【调研2】中要求“以‘山’‘明’‘旦’为例,写一段文字”,那么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山”“明”“旦”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4.检查扩展后的文字是否符合要求(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修辞手法、字数),是否有语病。1.在下面的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结合所选意象的特点写一段文字,营造所对应的意境。要求不少于80字。第一组:明月杨柳杜鹃——凄婉忧伤第二组:落日大江远山——雄浑壮丽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我追逐天空的蔚蓝。要求: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80字。3.请将下面的词语扩展成一个语段,要求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春雨嫩绿嫣红4.下面的内容是描写“荷花”的,请根据首尾语句,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补写其中一段文字,不少于100字。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微风习习。见到这片荷塘时,它正静默在上午最好的阳光里。满池的莲花,。不,这应该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啊!5.根据所给句子,以“稻草人”为话题续写一段话。要求:①语言表达鲜明、生动、连贯;②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③50字左右。夏天刚一转身,整装待发的稻草人就浩浩荡荡出征了。6.请运用合理的想象,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用上环境、细节描写和衬托的手法,不少于200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7.请根据高骈的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8.请用“雪”“飞舞”“村庄”三个词,以“雪”为重点,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80字左右。9.请从下列意象中选择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话描绘你所想象的情景。要求:①体现意象特征;②句式不限;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④字数不超过80字。羽扇纶巾梧桐细雨大漠孤烟渔舟唱晚1.示例第一组:孤独的河流在夜的黑暗中静静流淌。即将远行的人儿驻足河岸,迈不开启程的脚步。他放眼四顾,只看见天上的明月洒下的清冷光芒,还有月光深处恣肆满溢的眷念。杨柳的青丝是无助的手臂,它挽得住春风,却挽不住杜鹃的啼鸣与游子的忧伤。第二组:大江在崇山峻岭中匍匐前行。在它身后,远山被落日的余晖镀上了一层金黄,唯有雄鹰在苍茫的天地间翱翔。这个时节,塞外的野草疯狂生长,在阴山脚下,长城尽头,手执长缨的骑士,伴着嗒嗒的马蹄声,朝着大漠的深处,绝尘而去。2.示例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一群鸟飞过来,又匆匆地飞走,一股热浪袭来又变成清凉的风。我追逐着天空中的那片蔚蓝,看着它们热情地抚摩郁郁葱葱的芦苇、潺潺流淌的溪流。河水立即就变成蔚蓝色,我黑色的眼睛被染蓝,甚至我的手、我书写的字,也溢出蔚蓝色的光彩,连我的心也被这样的蓝染得柔情四溢了。【解析】解答本题要关注题干的具体要求,比如使用正侧面描写、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以及符合字数要求等。扩写时,要关注给出的语句的某些词的特点,比如“我”,要思考“我”在语境中的状态、动作、心境等,“追逐”的状态,“天空”的颜色、高度等。3.示例道路两旁参差不齐的树枝上,已悄悄地冒出嫩绿的小芽,那浅浅的小芽,在绵绵春雨里,轻轻地张开着,静静地舒展着;那含苞待放的花蕾顶端,是一抹嫣红,似张非张,如害羞少女的朱唇,引起人的无限遐想。【解析】解答本题,要根据所给的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一个具体的语境,然后进行描述。扩写时三个词语一个都不能少,但是可以有所侧重,由于“嫩绿”“嫣红”是表示色彩的词语,因此使用时要善于将其附着于一定的事物上。扩写时要注意语言的文采,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是对题干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的要求的落实,还要注意字数方面的要求。4.示例亭亭玉立,层层叠叠,一枝一枝立于水中,清香远溢。一片一片柔美的花瓣,有粉,有红,有白,有黄。这些怒放的,从容、干净、婉约的,无声无息的莲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吗?5.它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手里挥舞着五颜六色的旗帜,在乡村农人的指挥下,纷纷走向庄稼地里。【解析】本题要求以“稻草人”为话题续写一段话,根据所给句子中“稻草人就浩浩荡荡出征了”可知,后文所续写的内容应与稻草人“出征”的状况有关。考生联想稻草人出征时的状态、指挥者以及它们的目的地等不难得出答案。注意“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50字左右”的要求。6.示例黑夜笼罩着大地,波浪轻轻地拍打着岸边的岩石,诗人王安石乘坐的小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王安石倚着船舷,捋着胡须,眺望着江对岸的京口,心里默默地沉思着:我已年过半百,且经历坎坷,此次再次被起用为相,自己面对的不知是祸还是福。想到这些他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天灰蒙蒙的,只能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的模糊的影子。他不禁想道:钟山脚下的家乡离我是这么近,只是隔着那一线的长江水和几重起伏的群山,而我却……忽然,一阵微风拂来,王安石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感受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他仿佛来到了充满绿色的江南大地,仿佛漫步在桃红柳绿的家乡。池塘里的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河岸边的柳树吐出了嫩芽,千万条柳枝在微风中摇曳,小鸟在柳条中穿行。满山的花草经过春雨的滋润变得更加精神。山野中小孩在兴高采烈地嬉戏、玩耍……一轮金黄的圆月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江面上,整个江面变得波光粼粼。王安石抬起头望着天空中金黄的圆月,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我日思夜想的家乡?”【解析】回答此题,首先需把握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以及诗人抒发的情感等。此诗流露着王安石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重返政治舞台的强烈欲望。明确情感后,再运用想象来对当时之景进行细致描写。注意要符合题干中的相关要求。7.示例:夏季,白昼时间比其他季节要长。这个季节,绿树葱郁,茂盛的枝叶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树下显得格外清凉。楼台影子,倒映池塘,宛若镜中美景。【解析】答题时,考生要根据诗句所提供的物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努力将诗中描绘的景物串联起来组成一幅意境和谐的画面。由于题干要求语言生动,考生要想到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生动形象性,同时字数也要合乎要求。8.夜间,雪花趁着农人酣睡时悄悄地在乡村落脚了。你看,她纷纷扬扬,尽情飘洒,以风为媒,漫天飞舞。一瞬间,她如轻柔的丝被覆盖了这静谧而安详的村庄。【解析】考生解答此题时,应以“雪”为主体进行描写,由于题干要求语言生动形象,描写时可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同时要用好描写雪的修饰性词语,如“纷纷扬扬”等。一定要把题干要求的三个词语有序地串联起来,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9.羽扇纶巾:江风咆哮,卷起万丈狂澜。巍峨的战船上,一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