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青铜峡2023年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2023年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2023年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2023年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2023年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HCIO3=bO2T+cChT+dHClO4+eH2O,用湿润的

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IO4>HC1O3

+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4Ch+l2+6H2O=l2H+8C1+2IO.V

C.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1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7.6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6HCKh

=15O2T+8C12T+10HClO4+8H2O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8

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

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丙溶

液的pH为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B.元素的非全属性:Z>Y>X

C.化合物XYZ中只含共价键D.K,L、M中沸点最高的是M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已知,离子化合物甲是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阳离子是一种5核10电子微粒;Q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乙为

上述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物质,其中丁在常温下为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B.丙和戊的混合物一定显酸性

C.丁一定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原子半径:X<Y<Z<W

4、已知某锂电池的总反应为4Li+2soe匕1徽整4LiCl+S+SO2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

B.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

C.放电时,电子从Li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正极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C「+S+SC)2-4e-=2SOC12

5、p-1,3—葡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功效,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p-1,3—葡聚糖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13-简聚糖

A.分子式为(C6Hl206B.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C.可以发生氧化反应D.葡萄糖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0-1,3—葡聚糖

6、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L通入Na2c03溶液中

B.CCh通入CaCL溶液中

C.N%通入AgNCh溶液中

D.SO2通入NaHS溶液中

7、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室温下20mL0.1mol・LT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图

B.图乙是CO(g)+H2O(g)W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

1.0

0.5

°473573673773873

77K

C.图丙是室温下用O.lOOOmolT/i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I/i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该滴定过程

可以选择酚配作为指示剂

»XNaOH)/mL

D.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Ch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与c(SC^D的关系曲线,

10

说明Ksp(BaSO4)=1X10-2

8、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3,与饱和NaHCCh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体积与同等状况下与Na反应放出气体体积相等,

该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9种B.10种C.11种D.12种

9、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常用%和CL直接化合的方法生产氯化氢以制取盐酸

B.氧化铝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

C.SO2具有漂白性,所以能使碘的淀粉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常温下铁能被浓硫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硫酸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碳酸钠(2Na2c03・3出。2)具有碳酸钠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作去污剂、消毒剂

B.亚硝酸钠具有防腐的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适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达到防锈蚀的目的

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11、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2

A.0.1molL-iNaHCC)3溶液中:c(Na)>c(HCO3)>C(CO;)>c(H2CO3)

B.lLO.lmol.LNa2sM液中:c(0H「)-c(H+)=c(HS「)+<?(心)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渤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0H)

D.室温下,pH=3.5的柑橘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0倍

12、关于“植物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酯类B.不含碳碳双键

C.比水轻D.在碱和加热条件下能完全水解

13、劣质洗发水中含有超标致癌物二嗯烷(C》)。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Imol二嗯烷完全燃烧消耗5moiB.与互为同系物

O

C.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D.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14、«Chem.sciJ报道麻生明院士成功合成某种非天然活性化合物(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isHnNOi

B.能使淡水和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C.所有氢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7种

1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①将湿润打红色石蕊试纸

靠近试管□

NHX1

A於试纸不变色NH4cl受热不分解

^5

(D

②邛振荡后静置

0

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澳苯中

«I与WNaOH溶液和

BP溶石1坛的澳茉下层液体颜色变浅

的明

—②

③施:开活塞

j内

C观察到红色喷泉NH,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

1水

才'(清行盼做)

④闭合开关K,形月立原电池

r~1a

DZn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锌的金属性比铜强

:型:二::

【C“了…匕

CuSO赢液Zn.4溶i•1

A.AB.BC.CD.D

16、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OH\Cl\HCO3>SCL?一中的不同阳离

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Ch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B.乙溶液含有SO4源

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

1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ALC>3(熔融)黑~»Al(s)坐>AlCb(s)

/)(!>

B.FeS2(s)嚼一SO2(g)">H2SO4(aq)

NaOH(叫)()

c.NH3(g)>NaNOjaq

H2(1)NaOH(Jt|)

D.SiO2(s)―°>H4SiO4(s)—>Na2SiO3(aq)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C1O的结构式:H—Cl—OB.H2与H+互为同位素

C.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的氧原子:18。D.N2分子的电子式::N:;N:

19、金属钝(81T1)有重要用途,可用来制造光电管、光学玻璃等。铭与钝GCs)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s>TlB.碱性:CSOH>T1(OH)3

C.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Tl>CsD.T1是第六周期第IHA元素

20、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成语“百炼成钢”、“蜡炬成灰”中均包含了化学变化

B.常温下,成语“金戈铁马”中的金属能溶于浓硝酸

C.谚语“雷雨肥庄稼”,其过程中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

D.《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21、治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gDQ和H”0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1

B.1L0.lmol•L_NaHCOs溶液中HC(V和C(V-离子数之和为0.1NA

C.常温常压下,0.5molFe和足量浓硝酸混合,转移电子数为1.5N,

D.0.1mol上和0.1molL(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其原子总数为0.2g

22、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03(g)l2SO2(g)+02(g)—Q(Q>0),其中S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8min内r(S03)=0.025mol/(L•min)

B.8min时,v®(S02)=2VJE(02)

C.8min时,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若8min时将容器压缩为IL,n(S()3)的变化如图中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苯巴比妥是1903年就开始使用的安眠药,其合成路线如图(部分试剂和产物略)。

已知:①NBS是一种漠代试剂

②Ri-hgHs+R2cHZ.Eoc?&GH&Na>?0GH5+C2H5OH

③RLCOOC2H5+R盘NH?一记也

*R12NH老Rj+C21150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E在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需要消耗2moiNaOH

B.化合物C可以和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苯巴比妥具有弱碱性

D.试剂X可以是CO(NH2)2

(2)B中官能团的名称,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为.

(3)D-E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⑷苯巴比妥的一种同系物K,分子式为G0H8N2O3,写出K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两个六元环;且两个六元环结构和性质类似

②能够和FeCb发生显色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由5种氢

()

(5)参照流程图中的反应,设计以甲苯为原料合成聚酯HL(KHCi<)11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

24、(12分)某研究小组以甲苯为原料,设计以下路径合成药物中间体M和R。回答下列问题:

③K雌

(1)C中的官能团的名称为,F的结构简式为,A-B的反应类型为»

(2)D-E的反应方程式为»

(3)M物质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组吸收峰。

(4)至少写出2个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试剂X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只有一个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②遇FeCb溶液显紫色③分子中含V

—<NH—

HOCHjOH

(5)设计由甲苯制备R(,',)的合成路线(其它试剂任选)。

25、(12分)资料显示:浓硫酸形成的酸雾中含有少量的H2s04分子。某小组拟设计实验探究该资料的真实性并探究

SO2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试剂均足量,夹持装置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一;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之前要排尽装置内空气,其操作是一。

(3)能证明该资料真实、有效的实验现象是

(4)本实验制备SO2,利用的浓硫酸的性质有一(填字母)。

a.强氧化性b.脱水性c.吸水性d.强酸性

(5)实验中观察到C中产生白色沉淀,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一的水溶液(填化学式),观察到白色沉淀

不溶解,证明白色沉淀是BaSCh。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一o

26、(10分)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进行苯胺的相关实验。

NHNHCI

已知:①[02和NH3相似,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亡)3

NH2

②用硝基苯制取苯胺的反应原理:+3Sn+12HCl------>2(^+3SnC14+4H2O

③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熔点/七沸点/七溶解性密度/g-cm'

苯胺-6.3184微溶于水,易溶于乙眦1.02

硝基笨5.7210.9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醛1.23

乙隧-116.234.6微溶于水0.7134

I.比较苯胺与氨气的性质

(D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苯胺代替浓氨水重复上述实

验,却观察不到白烟,原因是一O

n.制备苯胺

往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下同)的冷凝管口分批加入20mL浓盐酸(过量),置于热水浴中回流20min,使硝基

苯充分还原;冷却后,往三颈烧瓶中滴入一定量50%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2)冷凝管的进水口是一(填"a”或"b”);

(3)滴加NaOH溶液的主要目的是析出苯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

in.提取苯胺

i.取出图1所示装置中的三颈烧瓶,改装为图2所示装置。加热装置A产生水蒸气,烧瓶C中收集到苯胺与水的混合

物;分离混合物得到粗苯胺和水溶液。

图2

ii.往所得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再用乙醛萃取,得到乙醛萃取液。

iii.合并粗苯胺和乙醛萃取液,用NaOH固体干燥,蒸储后得到苯胺2.79g。

(4)装置B无需用到温度计,理由是—。

(5)操作i中,为了分离混合物,取出烧瓶C前,应先打开止水夹d,再停止加热,理由是一。

(6)该实验中苯胺的产率为o

(7)欲在不加热条件下除去苯胺中的少量硝基苯杂质,简述实验方案:—o

27、(12分)某研究小组由CU(NO3”溶液先制得CU(NO3)‘3H2O晶体,然后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夹持及控温装置

省略),用CU(NO3)2・3H2O晶体和SOCb制备少量无水CU(NO3)2。已知:SOCL的熔点为一105℃、沸点为76℃、遇水

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1)由Cu(NO3)2溶液制得Cu(NO3)2・3H2。晶体的实验步骤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等步骤。

①蒸发浓缩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填现象)时,停止加热。

②为得到较大颗粒的CU(NO3)2-3H2O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填一种)。

(2)①仪器c的名称是o

②向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SOC12时,需打开活塞________(填“a”或"b”或"a和b”)。

(3)装置甲中Cu(NO3)2・3H2O和S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乙的作用是o

28、(14分)轨铁硼磁铁是最常使用的稀土磁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生产铉铁硼磁铁的主要原材料有稀土金

属铉、纯铁、铝、硼以及其他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Nd)为60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周期;基态Fe2+外围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

(2)实验测得A1C13的实际存在形式为AbCk,其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该分子中A1原子采取杂化。

②AhCk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M,[A1(OH)4「中存在的化学键有(填标号)。

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金属键D.非极性共价键E.氢键

⑶Fe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如下的Born-Haber循环计算得到。

J,0”(吕)-3902kJ-md"

Fe(g)+♦FeO(晶体)

1561.9kJ-mol-'|1844kJ•moh1

Fe*(g)0(g)

762.5kJ-mol-'||-142kJ-mol-'

Fe(g)0(g)

416.3kJ,mol-11I249kJ•mol'1

F:(晶体)+3<g)-----------0-空区二则二

基态F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kJmol1,FeO的晶格能为—kJmolL

(4)因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钱和铁,容易锈蚀是钦铁硼磁铁的一大弱点,可通过电镀银(Ni)等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已知Ni

可以形成化合物四城基银[Ni(CO)4],其为无色易挥发剧毒液体,熔点为-25℃,沸点为43C,不溶于水,易溶于

乙醇、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四瑛基镇的晶体类型是,写出与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的化学式为

、(各写一种)。

⑸已知立方BN晶体硬度很大,其原因是;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晶胞中最近的B、N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体的密度为gym、,(列式即可,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

29、(10分)燃烧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z)所得的矿渣中含Fe2O3、SiO2、A12O3、MgO等.用该矿渣可制备铁红(Fe2O3).完

成下列填空:

(1)煨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

(2)矿渣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一,写出FezCh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Al(OH)3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选填“强”或“弱”);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一.

(4)SiO2的熔点—Fe2(h的熔点(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

(5)已知矿渣质量为wkg,若铁红制备过程中,铁元素损耗25%,最终得到铁红的质量为mkg,则原来矿渣中铁元

素质量分数为(用表达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A.aHClO3=bO2T+cC12f+dHCIO4+eH2O反应中,HCICh是氧化剂,HCIO4>O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HC1O3>

HCIO4,故A错误;

+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L被C12继续氧化生成IO/:5C12+l2+6H2O=12H+10Cl+2103,故B错误;

C.由生成的C12和02的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为47.6g/mol,则一=----祭、7不一且——=47.6g/mol,可

n(O2)+w(Cl2)

得”(Cl2):n(O2)=2:3,由电子守恒得化学反应方程式为8HCK>3=3O2T+2CLT+4HC1O4+2H2O,故C错误;

D.若化学计量数a=8,b=3,由C可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8HCK)3=3O2f+2CkT+4HCIO4+2H2O,电子转移数为20e1

故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计算,注意把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强弱规律,易错点为C,注意得失电子守恒在氧化还

原反应中的应用。

2、C

【解析】

0.05mol/L丙溶液的pH为1,可知丙为二元强酸,应为112so4,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且可生成

H2so4,则应为SO2,可知乙为02,L为H2O,甲是单质,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H2O,可知甲为C,M为CO2,

则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

【详解】

A项、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C>O,故A错误;

B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O>S,故B错误;

C项、化合物COS都由非金属性构成,只含共价键,故C正确;

D项、K、M常温下为气体,L为水,常温下为液体,沸点最高,故D错误。

故选Co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注意溶液pH为推断突破口,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

抓住短周期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是解答关键。

3^A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离子化合物甲是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阴

阳离子个数比为1:1,阳离子是一种5核1()电子微粒,该阳离子为NW+,则X为H元素;Q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

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Q为Na元素,因此Y、Z、W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阴离子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Na,则阴

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则甲为NH4HCO3,因此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乙为上述某种元素的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物质,则乙为氢氧化钠或硝酸,与碳酸氢钱反应生成

氨气,碳酸钠和水或硝酸镀、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丁在常温下为气体,则丁为氨气或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Q为Na元素,甲为NH4HCO3,乙为NaOH

或硝酸,丁为氨气或二氧化碳,丙、戊为碳酸钠或硝酸镂和水。

A.甲为NH4HCO3,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钱根离子、HCO3一中还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

B.丙和戊的混合物可能为碳酸钠溶液或硝酸钱溶液,碳酸钠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

C.丁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错误;

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X<W<Z<Y,

故D错误;

答案选A。

4、C

【解析】

A.由于金属锂的密度和相对原子质量都很小,所以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A正确;

B.金属Li非常活泼,很容易和氧气以及水反应,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B正确;

C.放电时,电子从Li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能经过电解质溶液,C错误;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C「+S+SC)2-4e-=2SOC12,D正确;

故答案选Co

5、C

【解析】

A.如图所示每个节点为一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缺化学键的碳原子用氢原子补齐,则分子式为

(C6Hio05)n,故A错误;

B.根据同系物的概念:结构相似,类别相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该有

机物与葡萄糖,结构不相似,组成上差别的也不是CH2原子团,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C.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醇羟基,具有醇的性质,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p-1,3—葡聚糖的结构简式分析,葡萄糖发生分子间脱水的缩聚反应可生成伊1,3—葡聚糖,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醇可以氧化成醛,醛也可以氧化成酸,醇可以被酸性高镒酸钾直接氧化成酸。

6、B

【解析】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有气体产生,A错误;

B、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不符合离子发生反应的条件,故不发生反应,溶液不会变浑浊,所以无现象,B正确;

C、N%通入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先与硝酸反应,故开始没有沉淀,等硝酸全部反应完全后,再与硝酸银反

应生成氢氧化银沉淀,再继续通入氨气会生成可溶性的银氨溶液,故沉淀又会减少,直至最终没有沉淀,反应方程式

为NH3+HN()3=NH4NO3、NH3+AgNO3+H2O=AgOH|+NH4NO3>AgOH+2NH3=Ag(NH3)aOH(银氨溶液),C错误;

D、SO2通入NaHS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D错误;

故选B。

7、A

【解析】

A、过量氨水或者盐酸存在抑制水的电离,NH4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B、根据图象,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值减小,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C、根据图知,HX中未加NaOH溶液时,O.lOOOmol/L的HX溶液中pH大于2,说明该溶液中HX不完全电离;

D、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不变,^sp(BaSO4)=c(Ba2+)«c(SO42).

【详解】

A、过量氨水或者盐酸存在抑制水的电离,NH4cl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中NH4cl逐渐增多,到

达b点时存在NH4C1和氨水,此时溶液中c水(H+)=10-7mol/L,可说明溶液为中性,继续滴加至c点,此时完全是NH4C1,

溶液为酸性,继续滴加HC1,溶液酸性增强,到达c点虽然cAH+)=10-7mo]/L,但溶液为酸性,故A符合题意;

B、根据图象,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值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故B不符

合题意;

C、根据图知,HX中未加NaOH溶液时,0.1000mol/L的HX溶液中pH大于2,说明该溶液中HX不完全电离,所

以HX为一元弱酸,pH突跃范围落在酚酚的指示范围内,可以使用酚献,故C不符合题意;

D、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不变,fep(BaSO4)=c(Ba2+)*c(SO42),c(Ba2+)与C(StV减反比,则c(SO43)越大,c(Ba?+)越

小,根据图象上的点计算可得Ksp(BaSO4)=lxl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睛】

本题的A选项分析需注意,b点对应溶质为NHKl、NH3.H2O,此时溶液中氢离子均为水所电离,溶液呈中性,而d

点对应溶质为NH4CI、HCI,此时溶液中氢离子为HC1水电离,溶液呈酸性。

8、D

【解析】

分子式为C5H10O3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能放出气体,说明含有竣基,且ImolCHioCh与足量钠反应放出Imol

气体,说明分子中含有羟基,可看作-OH取代C4H9-COOH中C4H9一的H原子。

【详解】

分子式为C5H10O3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能放出气体,说明含有较基,且ImolCsHioCh与足量钠反应放出Imol

气体,说明分子中含有羟基,可看作-OH取代C4H9—的H原子,C4H9一有4种,分别为CH3cH2cH2cH2一(4种)、

CH3cH(CH3)CH2-(3种)、CH3cH2cH(CH3)-(4种)、C(CH3)3-(1种),共12种。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注意把握同分异构体的判断角度和方法。

9、C

【解析】

A.工业上常用H2和CL直接化合的方法生产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可以制得盐酸,故A正确;

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故B正确;

C.SO2能使碘的淀粉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l2+2H2O=H2SO4+2HI,SO2体现的是还

原性,而非漂白性,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铁和浓硫酸反应,在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也就是发生了钝化反应,可阻止

浓硫酸与内部的铁进一步反应,因此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硫酸,故D正确;

答案选C。

10、D

【解析】

A、过氧化氢(H2O2)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

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选项A正确;

B、亚硝酸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适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但是亚硝酸盐会危害人体健康,应控制用量,选

项B正确;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达到防锈蚀的目的,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

蚀性介质腐蚀的钢,选项C正确;

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是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而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1、D

【解析】

A.NaHC(h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则NaHCCh溶液中存在c(Na+)>c(HC(V)>

2

C(H2CO3)>C(CO3),故A错误:

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①c(Na+)=2c(S*)+2c(HS-)+2c(H2S),根据电荷守恒

+

得②c(Na+)+c(H+)=2c(S2-)+c(HS)+c(OH-),将①代入②得:c(HS)+2c(H2S)=c(OH-)-c(H),故B错误;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无法判断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不能判断溶液的酸

碱性,即无法比较c(OH)和c(H+)的大小,溶液中必满足电荷守恒c(Na+)+c(H+)=c(XO+c(OH)和物料守恒

2c(Na+)=c(X-)+c(HX),故C错误;

D.pH=3.5的柑橘汁中c(H+)=1035,pH=6.5的牛奶中c(H+)=10-65,所以pH=3.5的柑橘汁中c(BT)是pH=6.5的牛奶中

c(H+)的100()倍,故D正确;

答案选D。

12、B

【解析】

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密度比水小,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

【详解】

A.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A项正确;

B.植物油结构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键,B项错误;

C.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C项正确;

D.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项正确;

答案选B。

13、A

【解析】

A.二嗯烷的分子式为C4H8。2,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Imol二嗯烷完全燃烧消耗5moi02,故A正确;

B.二嗯烷中含有2个氧原子,与组成上并非只相差n个CH2原子团,所以两者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

O

C.根据二嘿烷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组峰,C错误;

D.分子中碳原子都是sp3杂化,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甲烷型:四面体结构,凡是C原子与其它4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型。

小结:结构中每出现一个饱和碳原子,则整个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14、D

【解析】

A.按碳呈四价的原则,确定各碳原子所连的氢原子数,从而确定分子式为Ci8H17NO2,A正确;

B.题给有机物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滨水和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题给有机物分子中,最右边的端基为-CH3,3个氢原子与苯环氢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正确;

D.从对称性考虑,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D错误;

故选D。

15、B

【解析】

A.氯化核受热分解成氨和氯化氢气体,二者遇冷在气体发生装置的试管口附近化合生成氯化钱固体,A项错误;

B.漠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澳苯不能,故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漠苯中溶解的棕色溪,溪苯的密度大于水,故下

层液体颜色变浅,B项正确;

C.按图示操作不能形成喷泉,C项错误;

D.两烧杯中溶液放反了,闭合开关不能构成双液原电池,D项错误。

答案选B。

16、D

【解析】

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0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I-;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

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h,丁是NH4HCO3,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

本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离子之间能够形成的白色沉淀,然后判断甲的组成即可。

17、A

【解析】

A.2Al2。3(熔融)整盘>4Al(s)+3Ch32Al+3Cl2_A_2AlCh(s),故A正确;

B.SO2(g)+H2O=H2SO3(aq),故B错误;

C.NO(g)与NaOH(aq)不反应,故C错误;

D.SiO2(s)不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A。

18、D

【解析】

A、HC1O中O原子分别与H原子和C1形成共价键,故HC1O的结构式为H—O—CL故A不正确;

B、同位素研究的是原子之间的关系,氏与H+之间不是原子,所以不属于同位素,故B不正确;

C、氧原子原子核内不可能有10个质子,只有Ne原子才含有10个质子,故C不正确;

D、N2分子的电子式::N;:N:»D正确;

故选D。

19、C

【解析】

葩(55CS)位于第六周期第IA族,铭与钠(55CS)同周期,可知错3T1)位于第六周期第IHA族,金属性:Cs>Tl.

A.元素在同一周期,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Cs>Tl,A项正确;

B.金属性:Cs>Tl,则碱性:CSOH>T1(OH)3,B项正确;

C.金属性:Cs>TI,则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s>TI,C项错误;

D.TI是第六周期第IDA元素,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重点,知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规律,每一层最多排布2/个电子,最外层

最多排布8个(除第一层外),次外层最多排布18个,得出蛇与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即可知道位置。

20>B

【解析】

A.“百炼成钢”是将生铁中的C氧化为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蜡炬成灰”是烧的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A正

确;

B.Fe在常温下在浓硝酸中会钝化,无法溶解在浓硝酸中,B错误;

C.“雷雨肥庄稼”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N元素氧化为化合态,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D正确;

故答案选B。

21、A

【解析】

A.D2O和4明的摩尔质量相同都为20g/mol,中子数也相等均为10,所以2gD?0和H「0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以,故

A正确;B.NaHCOs属于强碱弱酸盐,HCO3一既能发生电离:也能发生水解:H2O+HCO3^H2CO3+OH\根据

物料守恒可知,1L0.Imol•l/NaHCOs溶液中H2CO3、HCOs-和C0产离子数之和为0.11,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下,Fe

和足量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C错误;D.0.1mol庆和0.1molI2(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为上(g)+L(g)=2HI,

其原子总数为0.4N1故D错误;答案:A。

22、D

【解析】

A、0〜8min内v(SOa)==0.025mol/(L»min),选项A正确;

2Lx8min

B、8min时,n(S()3)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逆(SOz)=「正(SO2)=2v正(O2),选项B正确;

C、8min时,n(S03)不再变化,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选项C正确;

D、若8min时压缩容器体积时,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逆向移动,但纵坐标是指物质的量,不是浓度,S(h的变化曲

线应为逐变不可突变,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求算、平衡常数、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的图象分析,明确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解析】

根据物质的A、B分子式及反应条件可知A是YH;,A与NBS反应产生B是WcEBr,B与NaCN发生

取代反应,然后酸化,可得C:<VcHi-COOH»c与SOCL发生取代反应产生D:'口与

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产生E:(O—cH'_Z—O—UHJ根据F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产生J,根据J的结构简式可知F

结构简式为:HOOC-COOH,E、J反应产生G:,G与C2H50H与CzHsONa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产

生H:,I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苯巴比妥:据此分析解答。

IJ)-ocM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YH3;B是Q—CHzBr;C是;D是C—cH-Z—Cl;E

0

是OcH,_g_0—C、HJF是HOOC-COOH;J是C2H5OOCCOOC2H5;G是;

(l)A.E结构简式是含有酯基,在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产生^^-CHz-COONa和

C2H5OH,所以1molE完全水解,需消耗1molNaOH,A错误;

B.化合物C为《J—CE-COOH,分子中无酚羟基,与FeCb溶液不能发生显色反应,B错误;

C.苯巴比妥上含有亚氨基,能够结合H+,故具有弱碱性,C正确;

D.根据H与苯巴比妥的分子结构可知试剂X是CO(NH2)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D;

中官能团的名称溟原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2)B结构简式为:^HCHiBr.BH

⑶。是©—CH」-Cl'E是O-CHJ—O—C加》E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0H一定条件,^^-CHI-2:-O-CIH5+HC,0

⑷根据苯巴比妥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G2H12N2O3,苯巴比妥的一种同系物K,分子式为CIOH8N203,说明K比苯

巴比妥少两个CH2原子团,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分子中含有两个六元环;且两个六元环结构和性质类似,

②能够和FeCb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

到—CHi-CO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