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简介_第1页
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简介_第2页
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简介_第3页
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简介_第4页
二氧化碳分离技术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2分别技术简介工艺及特点1、胺法最普遍的溶剂是胺基溶剂,很多化合物都利用它(MEA)(DEA)、三乙醇胺(TEA)和二异丙醇胺(DIPA),他们活性强而CO2性种类,如H2S。目前主要溶剂是甲基二乙醇胺(MEDA),假设其他杂质需要脱除,可以由更具活性的二胺激MEDA了腐蚀性和提高了抗降解性。低的胺类蒸汽压可以使其在较高的浓度下操作,因而提高了富胺的负荷。其他具有位阻效应的胺有二甘醇胺和二异丙醇胺。根本的工艺是一个两级系统,产品规定,但每种工艺略有不同,需要从再生能耗和溶MDEA根底的工艺具有胺类溶剂的低挥发度和可利用中间闪蒸削减再生负荷的优点。当原料气被吸取塔里产生的流态或胶体的重烃污染时,化学溶剂吸取工艺简洁产生发泡问题。2,热钾碱法CO2它与胺系统具有相像的工艺流程,有一个吸取塔和一H2S体不仅被加湿,而且还被加热,这可能引起相当大的热NGLLPG。CO2度低时就需要两级吸取。热钾碱法最适合于从高浓度CO2,另一个好处是吸取剂本钱相对低。3,物理吸取法CO2艺通常承受甲醇作为吸取剂。工艺特点是不会加湿原料气并且再生能耗低。在再生段,CO2适合重烃含量少的贫气,这是由于乙烷在甲醇中的CO240%,而丙烷在甲CO2以提高气体的回收率。物理溶剂吸取法还可承受无水碳酸丙烯脂等溶剂。4,混合溶剂法而成,承受一般的吸取/再生系统“这类工艺应用较少,但在某些状况下,技术转让者建议时也可承受。5,膜分别法CO2两侧的组分分压。用膜分别的主要缺点是有相当量的甲烷渗透损失,假设承受两级膜分别系统则可以提高甲烷收率,然而在两级膜分别系统里需要设置循环渗透压缩机,这样显著增加了费用。膜分别还要防止蜡和重烃的影响。而,模块化并不具备规模经济性,所以它更适合于小流量。但也有几个在严格的工艺准则外的理由使膜适合于处理较高的气量,例如,在偏远地区需要削减操作的地方,承受膜装置是适宜的。6,非再生工艺由于吸附剂本钱和处理废液本钱高,所以除CO2是要求工艺简洁的状况下,用苛性钠吸取可以是一个选项。7,低温分别可以用低温分别的方法从自然气中分别出CO2,CO2CO2的工艺。8,固定床吸附CO2CO2时脱除其他杂质。9,联合系统实际上,全部前面提到的工艺都可以联合起来,为某些特别的应用供给最优的解决方法例如,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C1/CO2分别中,膜分别法或吸取法可以用来避开产生低温共沸物在处理高含量的CO2原料气时,最优的方法可能是联合法 ,首先用膜分别出大量的CO2,然后用化学溶剂吸取法或分子筛进展最终去除。最近的工艺进展包括气液膜吸取技术,该技术在膜的透过侧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