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渔沟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渔沟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渔沟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渔沟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渔沟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宿州市渔沟中学高一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且函数,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

B.C.

D.参考答案:C因为,所以,因为,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所以,故选C.2.为了研究某药品的疗效,选取若干名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所有志愿者的舒张压数据(单位:kPa)的分组区间为,将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五组,右图是根据试验数据制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共有20人,第三组中没有疗效的有6人,则第三组中有疗效的人数为(

A6

B8

C12

D18参考答案:C3.sin的值为 () A. B.- C.1 D.-1参考答案:D略4.方程sinπx=0.25x的解的个数是(

)(A)5

(B)6

(C)7

(D)8参考答案:C5.化简的结果

A.

B.

C.

D.参考答案:C略6.某单位有老年人27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间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则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分别应抽取的人数是(

)A.7,11,18 B.6,12,18C.6,13,17 D.7,14,2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由题意,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比例为1:2:3.由分层抽样的规则知,老年人应抽取的人数为×42=7人,中年人应抽取的人数为×42=14人,青年人应抽取的人数为×42=21人考点:分层抽样方法7.若方程lnx+2x-10=0的解为x0,则不小于x0的最小整数是 ()A.4

B.5

C.6

D.7参考答案:B8.函数对于任意恒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且

(B)且

(C)且

(D)

参考答案:B9.(5分)函数y=cos(2x﹣)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 A. x= B. x= C. x= D. x=参考答案:B考点: 余弦函数的图象.专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 先利用y=cosx的对称轴方程为x=kπ以及整体代入思想求出y=cos(2x﹣)的所有对称轴方程的表达式,然后看哪个答案符合要求即可.解答: ∵y=cosx的对称轴方程为x=kπ,∴函数y=cos(2x﹣)中,令2x﹣=kπ?x=+,k∈Z即为其对称轴方程.上面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函数的对称性以及整体代入思想的应用.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牢记常见函数的性质并加以应用,属于基础题.10.已知函数在同一周期内,当时,取得最大值,当时,取得最小值,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B.

C.

D.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对于函数成立的所有常数M中,我们把M的最大值叫做的下确界,则对于不全为0,的下确界是

参考答案:12.(3分)△ABC的外接圆半径为1,圆心为O,且,则的值为

.参考答案:﹣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 计算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 将已知等式移项,两边平方,得到=0,再将向量OC用向量OA,OB表示,代入所求式子,化简即可得到.解答: ,即有3=﹣5,两边平方可得,9+16+24=25即25=25,即有=0,由于=﹣,则=﹣=﹣(4﹣3﹣)=﹣(4﹣3﹣0)=﹣.故答案为:﹣.点评: 本题考查向量的加减和数量积运算,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和平方法解题,属于中档题.13.已知无穷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1,公比为,则其各项的和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分析】根据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出等比数列{an}的各项和.【详解】由题意可知,等比数列{an}的各项和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求解,解题的关键就是利用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进行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4.已知都是锐角,且,,则的值是________参考答案:略15.已知A、B是半径为5的圆O上的两个定点,P是圆O上的一个动点,若AB=6,设PA+PB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的值为

.参考答案:16.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49略16、17世纪之交,随着天文、航海、工程、贸易以及军事的发展,改进数字计算方法成了当务之急,数学家纳皮尔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简化计算发明了对数.直到18世纪,才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了指数与对数的互逆关系,即.现在已知,则__________.参考答案:3由将对数转化为指数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本题10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记直线A1C与平面ABC1D1交于点Q,求证:点B、Q、D1共线.

参考答案:证明:∵B∈面ABC1D1,B∈面A1BCD1,∴面ABC1D1∩面A1BCD1;同理:D1∈面ABC1D1∩面ABC1D1;又Q∈A1C面A1BCD1,Q∈面ABC1D1,∴面ABC1D1∩面A1BCD1,即B、Q、D1

均为面ABC1D1和和面A1BCD1的公共点,由公理二知:点B、Q、D1共线.略19.已知.参考答案: Ks5u 略20.已知集合A={x|2≤x≤8},B={x|1<x<6},C={x|x>a}.(1)求A∪B;(2)若A∩C≠?,求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交集及其运算.【专题】集合.【分析】(1)根据并集运算即可求A∪B;(2)若A∩C≠?,根据集合关系即可求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A={x|2≤x≤8},B={x|1<x<6},∴A∪B={x|1<x≤8};(2)∵A={x|2≤x≤8},C={x|x>a},∴若A∩C≠?,则a<8,即a的取值范围是(﹣∞,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和集合关系的应用,比较基础.2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60°,c=a.(I)求sinC的值;(II)当a=7时,求△ABC的面积。参考答案:(I)(II)6【分析】(I)利用正弦定理列方程,求得的值.(II)先求得的值,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得的值,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三角形的面积.【详解】解:(I)在△ABC中,因为∠A=60°,c=a,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C==。(II)因为a=7,所以c=×7=3.由余弦定理得,解得b=8或b=-5(舍)。所以△ABC的面积S=bcsinA=×8×3×=6。【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