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三诊”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三诊”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三诊”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三诊”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三诊”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三诊”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和刮纸刀。4、除翻译、默写、作文以外,其他简答题请分点作答。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形声造字法兼及记录语言的音和义,因此常被汉字研究者认为是最科学、最实用的造字法。不过,原初选用形声造字法的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其后裔的文字却纷纷放弃形声造字法,转向纯表音方式。于是,形声造字法又常被表音文字研究者认为是原始的遗存,汉字也因此被认为是没有进化的“古董”文字。目前,这种观念有所变化。有些学者借助汉语同音字众多的特点,认为表音方式克服不了出现大量同音同形文字的弊端,汉字没有走向表音路线是合乎逻辑的。事实上,应当更加关注的是形声造字法中记音记义手法的繁简配合以及形声造字法和不同语言的适合性,这两个问题正是揭示汉字形声造字法何以独存的关键所在。形声造字法音义兼及,从字面上看,使用记音手法+记义手法,两者配合即可。不过实际应用时,这两种手法要顺利执行并不容易。记音记义手法本身都属于技法范畴,理论上,它们在手法繁简搭配上有以下4种配合模式:简记音+简记义;繁记音+繁记义;简记音+繁记义;繁记音+简记义。从应用层面而言,这些配合模式中最“经济”的是“简记音+简记义”模式。可惜在实际执行中,记义手法要实现“简”非常困难。语言语义复杂、数量庞大,语义记录不同于语音记录可以直接约定,而是常需要造意对接,其所需理据的获取涉及文化、思维等因素。获取后的理据还常面临因时变迁的调整,“简记义”很难做到。因此,这4种配合模式真正算得上比较“经济”而实用的当属“简记音+繁记义”模式。实现“简记音+繁记义”模式最重要的是记音手法的“简”。根据早期文字记录语音通常对应的记音单位——音节,语言音节数量的多寡成为记音手法能否实现“简”的关键因素。单音节为主的语言,记录语音时对应单音节,即能实现一个有意义词语音的记录;而多音节为主的语言需要多个音节拼写,才能实现一个有意义词语音的记录。换言之,前者只需某个音符与语音对应即可,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简”的方式;后者除了需要多个音符,考虑如何拼写与语音正确对接,还需要考虑拼写后的多个音符形态如何合理布局,及其在形声结构中如何不与所配合的意符发生冲突,是一种相对“繁”的方式。可见,单音节为主的语言,在音节层面的语音记录,先天具备“简”的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为主,汉字的形声造字法巧妙运用早期象形、会意等手法所存在的整音对应方法,形声结构中的音符直接标示整音,实现“简记音”模式。多音节为主的语言特点注定了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在形声造字法执行上的先天不足。后有承继关系表音文字的出现,也并非是一种进阶式造字方法,而更多是由于明晰自身多音节语言特点,不能完美执行音义兼及的形声造字法,退而求之,放弃记义,只选择记音。而在汉字中形声造字法却得以保存并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其应用的最佳“代言人”。(摘编自李海平《汉字何以“独存”形声造字法》)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本使用形声造字法的文字纷纷转向纯表音方式,以致研究者对形声造字法褒贬不一。B.记音手法和记义手法的搭配共有四种模式,“简记音+简记义”最“经济”但不易实现。C.单音节为主的语言记音相对简单,而古汉语以单音节为主,使用形声造字法较为便利。D.汉字的形声造字法用音符直接标示整音,这与象形、会意等手法的整音对应方法有关。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类型的文字各有特色,我们不宜简单评价优劣,而要摒弃偏见,探究深层原因。B.对于汉语同音字众多这一问题,形声造字法能够较好处理,纯表音方式则难以解决。C.语义记录无法直接约定,记义很难简化,因此形声造字法的应用只考虑记音是否便捷。D.多音节为主的语言,一个有意义词语音需要用多个音符表示,“简记音”的难度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A.古人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类型,称之为六书,后来人们再造新字都以此为依据。B.形声造字法突破了象形、指事、会意造字的局限,记录语言更加科学合理,形声字可以因形见义,据形知音,成为汉字系统里的主流。C.上个世纪,部分学者以实现“汉字拼音化”为目标,借鉴拉丁字母拼音汉字的方式,积极推动汉字改革,但改革最后以折中的方式收场。D.随着西方经济与军事实力的扩张,英语等表音文字成为风靡世界的“国际语言”,但就使用者总量而言,仍然不如使用汉字的人数多。(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盯着手机、平板或者电脑屏幕时间久了,您会感觉双眼酸胀不适吗?眼睛会出现发红、干痒、灼热或者异物感吗?盯着电子屏幕,看着看着会出现虚影吗?视力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吗?手指或腕关节有僵硬、酸痛感吗?颈部或者腰背部也会出现酸痛吗?更严重会头晕头痛、情绪烦躁、失眠吗?如果您有3条以上症状,您可能已经患上“视频终端综合征”了!视频终端综合征(visualdisplayterminalsyndrome,VDTS)指长时间超负荷在这些视频终端前注视和操作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包括眼部症状(视疲劳、干眼症、视力波动或下降、眼部胀痛、眼眶痛等)、肩颈腕综合征(麻木、感觉异常及震颤,有压痛以及酸痛不适)、神经衰弱综合征(头痛、头晕、额头压迫感、失眠、记忆力减退),甚至对全身健康状况产生一定影响等。目前的研究显示: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屏,每天超过6小时,有大约70%的人会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其中,眼部症状出现的概率最高(占72.1%),然后依次是59.3%的人出现颈肩部症状、30%出现背部症状和13.9%出现手臂症状。为什么会引起视频终端综合征?长时间、近距离专注看屏幕时,眼球调节和集合运动会增加,睫状肌的调节功能会下降甚至痉挛,从而出现眼疲劳症状。也容易出现眼睑瞬目(即眨眼)异常,包括瞬目不全、瞬目减少等,导致泪液过度蒸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影响泪膜质量,从而产生干眼症状。如果周围光照不足或过强、屏幕眩光或频闪刺激、屏幕分辨率过低、显示字体太小等,都会加重眼疲劳。如果自身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双眼视觉异常、眼调节功能障碍、眼表异常等情况,就更容易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使用电脑或手机等设备时,若屏幕摆放位置不当或长期保持错误的使用姿势,都会导致肌肉紧张和酸痛。面对不得不看的屏幕,怎样预防“视频终端综合征”?除了控制使用时间、调整屏幕位置和亮度、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外,还可配戴防护眼镜,以减少荧屏对眼睛的刺激,也可用热毛巾敷眼,结合眼部按摩,缓解眼部不适症状。生活中,可酌情多食用一些胡萝卜、柑桔、动物肝脏、西红柿、红枣、白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减少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消耗,有益于保护视力。(摘编自《手机刷屏多,当心“视频终端综合征”》,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基地公众号)材料二:随着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发展,视频终端综合征有低龄化的趋势,很多孩子从幼儿时就开始接触电视、手机、平板之类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甚至成了早教工具。那么幼儿接触电子产品应从几岁开始,有什么注意事项?记者就此专访了省立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吕天斌。吕医生说,过早、过多地使用电子视频产品会影响视觉听觉的发育。孩子玩手机玩得溜,不一定就代表他们的动手能力强。例如,搭积木是三维立体空间中的活动,但手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的滑动却是二维的,会阻碍动手能力的发展。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吕医生建议家长要遵循“3、6、9、12”规则,即:3岁前孩子不能使用电子产品;6岁前孩子不能使用电子游戏机;9岁前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12岁前尽量不让孩子单独浏览网页。幼儿日常使用电子产品时,还需注意:控制电子产品的接触时间,每天不要超过20分钟,尽量选择大屏幕,而且画质要清晰稳定,应保持人机三米以上距离(或保持电视画面对角线5倍以上距离);如果孩子视力出现问题,应定期来正规眼科医院检查视力及眼部健康。(摘编自大河网《暑假来临,“刷屏”有度,远离“视频终端综合征”》)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每天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超过6小时,多数人有可能出现视频终端综合征,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影响全身的健康状况。B.电脑或手机的屏幕出现眩光或频闪刺激,或者分辨率过低,容易加重使用者的眼疲劳,选用大屏幕就不会出现眼疲劳症状。C.使用电脑时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配戴防护眼镜,平时多食用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就可以缓解眼部不适症状。D.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视频产品,对孩子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会影响其视觉听觉发育,甚至会阻碍其动手能力的发展。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一段采用第二人称,列举多个问题,这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以便于大家认识“视频终端综合征”的危害性。B.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作诠释、列数据等方法,对视频终端综合征进行了介绍,这让说明准确具体,增强了文章说服力。C.材料二是记者专访眼科医生后整理而成,主要陈述了医生的观点,这增强了文章的专业性,也体现了记者的客观态度。D.材料二中引用吕医生所建议的“3、6、9、12”规则,有利于家长规范孩子使用电子视频产品,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6.以上两则材料都对“视频终端综合征”进行了介绍,因写作目的不同而侧重点有所差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青龙偃月刀韩少功何爹剃头几十年,是远近有名的剃头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900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36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刀”。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踊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何师傅这刀,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吴。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时间,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与乡村人口减少,年轻人对时尚有追求,审美观念在发生变化有关。B.本文主要采用语言描写,但也有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文中关于青龙偃月刀的描写,即是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相结合,既刻画了人物,也照应标题。C.小说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不只是刻划了何爹人物性格,更重要的在于表达对三明爹离世的酸楚。D.小说语言既有农民式的自然平朴、方言俚语,又有传统式的典雅方正,还有人物调侃式的诙谐幽默。8.简要分析剃头匠何爹的形象特点。9.试从传统继承的角度,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王)玄谟每陈北侵之策,上谓殷景仁曰:“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及大举北征,以玄谟为宁朔将军,前锋入河,受辅国将军萧斌节度。玄谟向确礅,戍主奔走,遂围滑台,积旬不克。虏主拓跋焘率大众号百万,鞞鼓之声,震动天地。玄谟军众亦盛,器械亦精,而玄谟专依所见,多行杀戮。初围城,城内多茅屋,众求以火箭烧之,玄谟恐损亡军实,不从。城中即撤坏之,空地以为窟室。及魏救将至,众请发车为营,又不从,将士多离怨。又营货利,一匹布责人八百梨,以此倍失人心。及拓跋焘军至,乃奔退,麾下散亡略尽。萧斌将斩之,沈庆之固谏曰:“佛狸威震天下,控弦百万,岂玄谟所能当。且杀战将以自弱,非良计也。”斌乃止。(节选自《宋书·列传第三十六·王玄谟传》)材料二:王玄谟北伐之必败也,弗待沈庆之以老成宿将见而知之也;今从千余岁以下,由其言论风旨而观之,知其未有不败者也。文帝曰:“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坐谈而动远略之雄心,不败何待焉?兵之所取胜者,谋也、勇也。以勇则锋镝雨集车驰骑骤之下一与一相当而后勇怯见焉。以言说勇者,气之浮也,侈于口而馁于心,见敌而必奔矣。若谋,则疑可以豫筹者也,而豫筹者,进退之大纲而已。两相敌而两相谋,扼吭抵虚,声左击右,阳进阴退之术,皎然于心目者,皆不可恃前定以为用。唯夫呼吸之顷,或敛、或纵、或虚、或实,念有其萌芽,而机操于转眄。非凝神聚气以内营,则目荧而心不及动,辨起而智不能决。故善谋者,未有能言其谋者也。玄谟之勇,大声疾呼之勇也。其谋,画衾扪腹之谋也。是以可于未事之先,对人主而拄笏掀髯,琅琅惊四筵之众。今亦不知其所陈者何如,一出诸口,一濡之笔,而数十万人之要领已涂郊原之苹矣,况又与江、徐文墨之士相协而鸣也哉!(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以勇A则锋镝雨集B车驰骑骤C之下D一与一相当E而后勇怯F见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狼居胥,出自于司马迁《史记》,原指汉将霍去病打败匈奴后登上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后比喻建立显赫功勋。B.佛狸,文中喻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佛狸祠下”的“佛狸”意义不同。C.“眄”,本义为斜视,此处取其引申义,泛指望、看,与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眄庭柯以怡颜”的“眄”意义相同。D.“扪”,文中意为“抚摸”,与李白《蜀道难》中的“扪参历井仰胁息”和成语“扪心自问”的“扪”字意义都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玄谟率领的军队人数众多,武器精锐,王玄谟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但经常杀人立威。B.王玄谟将钱财看得很重,他不愿意火烧茅屋减少战利品,甚至用一匹布换百姓八百棵梨子。C.王夫之不认同文帝的话,认为在王玄谟的言论意旨中,就已然能看出他一定会失败的道理。D.王夫之认为,善于谋划的人只能制定大概的战略再随机应变,因此不能预先说出具体策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戍主奔走,遂围滑台,积旬不克。(2)若谋,则疑可以豫筹者也,而豫筹者,进退之大纲而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虞美人·无聊陈维崧①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②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注】①陈维崧: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②簸:摇动。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C.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D.“鲥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15.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屈原用方枘圆凿比喻“道不同不足为谋”的道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江水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一句中,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白浪滔天的景象。(3)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因而“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从“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意盎然,到“晴川历历汉阳树”的壮阔悠远,从《诗经》里“其叶牂牂”的东门之杨,到《逍遥游》里①,树木寄托的是人与人、人与故乡、人与自然的情与意,是中国历史传承至今的朴素生态观和绿色发展理念。古树名木是自然与文化的共同遗存,②,而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今天做好古树名木保护要坚持守正创新,保护古树名木,要讲好古树故事,挖掘古树名木背后的文化和精神价值。陕西黄帝陵的轩辕柏、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安徽黄山的迎客松,这些古树穿越时空,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塞罕坝的落叶松,大漠深处的胡杨林,种子“飞”上太空的普陀鹅耳枥,这些名木记录着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印记。应③,讲好并传承好这些故事,让它们真正成为有记忆的地标、可触摸的历史,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棵棵树、一片片林,更是通过古树名木的保护,延续文化传统、传承发展理念,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17.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让我说,我们应该这样做。B.她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C.我的失误让整个团队陷入了困境。D.他总是先人后己,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18.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