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题卷·第页)机密★考试结束前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深情回望,百年波斓壮阔,书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长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zài)着中华民族

的美好梦想。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这是不屈不挠(náo)、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只有用实干磨砺品质,多经事,经难事,主动作为多挑担,敢于担责挑重担,才能练(liàn)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真本领、硬功夫。只有用实干

意志,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不达目的不罢休,才能确保干出实效。唯实干能带来

后收获的喜悦,唯实干可在沧海横流中砥砺初心,也唯实干可

真正的担当和勇气。中国人民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就一定能让中国风采更加壮丽、中国力量更加磅礴,书写中国发展更加辉煌。时代赋予我们重任,唯有只争朝夕、接续奋斗,方能不负韶(sáo)华、不辱使命。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承载(zài) B.不屈不挠(náo) C.练(liàn)就 D.不负韶(sáo)华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波斓壮阔 B.浇灌 C.砥砺 D.磅礴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梦寐以求锤炼精雕细琢铸就 B.孜孜以求锤炼精耕细作铸就C.梦寐以求锻炼精耕细作造就 D.孜孜以求锻炼精雕细琢造就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搭配不当 B.语序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街接最怡当的一项是()①为了更好适应环境,我们应该像茶叶一般,在积极改变自身形态的同时,继续保持内在的醇香。②秦朝末年的博士叔孙通,在顺应大势中继续钻研经学,最终成为西汉儒宗。③顺时而变,不忘初心,才能顺水行船,借风吹火,进而朝着心中的目标突飞猛进。④处于茶盒里时,茶叶干燥硬脆,便于长期保存;处于沸水中时,茶叶柔顺自然,便于浮沉翻滚。⑤变中不变,就是根据环境需要适度改变自身形态,且进一步发扬原本精神的内核。A.⑤①④③② B.③②⑤①④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时空浩渺,亘古永恒。天地万物,往来不息。天地以日月星辰为笔,以山川河流为墨,时时给人类以启迪。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1)“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时序更替,不可逆转;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以(2)“______,______”指引我们,陷入困境,不要放弃;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3)“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叮嘱我们,世间纷杂,坚守自我。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8题。我省一中学拟开展“守正·创新”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7.“新春战袍”马面裙火爆的新闻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服饰如何发展的思考。你在参观南通市蓝印花布博物馆时,准备就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采访馆长,你会怎么提问?【环球时报】“新春战袍”马面裙为啥这么火爆2月23日

市面上的马面裙在工艺上和古代有所差别,仍可看作传统服饰在当代的演进和传承。马面裙在宋元时期出现雏形,明清进入高峰,一直到近现代……【经济日报】马面裙:从传统服装到国潮顶流3月6日

吸引消费者的是新中式所代表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更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日益提升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对襟衫配马面裙……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新中式全面爆发的一年。越来越多消费者爱上了新中式服装。8.参观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后,你又参观了如皋市丝毯艺术博物馆,并打算创作一副对联。请根据下面资料卡片,补写上联。资料卡片如皋丝毯以优质野生榨绢丝为原料,以独特的手工打结方法达到画面分色、套色、韵色、跳色等特殊效果,造型准确,表现力丰富,色彩凝练厚重。其独特之处便是全国唯一以丝毯工艺制作挂毯艺术品,具有典型的文化创造魅力。上联:

下联:蓝白交融创美好生活(二)名著阅读(4分)9.经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曾被改编成多种版本的影视剧。结合原著相关内容,从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角度简要谈谈你对改编效果的看法。

(1)由《西游记》改编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曾在国内热映。影片中的孙悟空为替小男孩“江流儿”报仇,流着热泪,打破法术禁锢大战妖魔的场景感动了无数网友,他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重感情的孙悟空”。

(2)《水浒传》原著中高俅讨伐水泊梁山未果被俘上山,林冲在旁仅怒目而视,并没有杀死高俅的想法和行为,后来林冲在征讨方腊后病死在六和寺。而热播的98版电视剧《水浒传》中,林冲屡屡要杀高俅却都被宋江阻拦,悲愤而终。(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10.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汉字。用简体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2分)11.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皖南古村落——西递村”的匾额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幅书法作品属于楷书,形体方正,严肃端庄,体现了西递胡氏家族数代为官的显赫地位。B.【乙】幅书法作品属于隶书,字体宽扁,庄重古拙,体现了对上天、君主、圣人之言的敬畏之意。C.【丙】幅书法作品属于楷体,舒展流动,严肃端庄,启示后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D.【丁】幅书法作品属于篆书,瘦劲挺拔,古朴圆润,体现了主人谦和礼让、敦亲睦邻的生活态度。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4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作者的思绪无穷无尽。C.“年少万兜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年少的孙权统率着千军万马,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D.该词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13.“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甲】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壶。【乙】冰泉铭元结苍梧郡城东二三里,有泉焉。出于郭中,清而甘,寒若冰。在盛暑之候,苍梧之人得救渴。泉与火山相对,故命之曰冰泉,以变旧俗。铭曰:火山无火,冰井无冰。惟彼泉源,甘寒可微①铸金磨石,篆刻此铭。置之泉上,彰厥②后生。【注释】①微(zhǐ):表示迹象、现象,引申指证明。②厥:代词,其。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心乐之: (2)俶尔远逝: (3)以变旧俗: (4)甘寒可微铸金磨石: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2)出于郭中,清而甘,寒若冰。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乐《小石潭记》后,展开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它们完成下列探究。(4分)16.(2分)【探究一】柳宗元对永州许多景物都十分喜爱,常常流连忘返,大赞其美,为何面对奇美的小石潭,最后却是忧伤而去呢?小天:一般的解释是作者被贬谪永州,心情自然压抑,很难彻底摆脱,容易触景伤情,所以他内心情感变化大,自然就会由①转②。(乐、忧)小云:但是这个解释说不通,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和“西小丘”环境也都清幽,也是寂寥无人,可他却说:“犹不欲归。”小天:永和四年,柳宗元已经被贬永州四年了,这四年中柳宗元在永州虽然遭遇各种不幸,但四年的时光可以让他苦闷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不太容易触景生情,而且写于同一年的作品,也许心境相同,为何唯独要在小石潭前发出“不可久居”的感慨呢?语文老师: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不要总想着作者为什么“忧”,而要去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何起初是③。(“心乐之”或表示出愉悦之感即可)这里的水声潺潺,如鸣佩环,水声“清脆悦耳”,富有乐感,而且这种意外的发现会给人一种惊喜;这里“青树翠蔓”,环境优美,藤蔓和翠竹让我们看到一个绿色的世界;这里树叶和藤蔓相互缠绕,摇动下坠,被微风吹动,似乎缠意绵绵,是一个温馨美妙的地方;这里清澈明亮,给人一种爽朗的感觉,这里鱼儿或静止不动,或疾驰而去,在水中游来游去,自由自在,这是一个充满动感,富有活力的地方。小天:我们发现如此美丽的小石潭,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却发生了变化,后来,小石潭没有声音了,没有流水声,甚至鸟叫蝉鸣之声都没有。在现实情境下,也许会出现“沉鳞竞跃”的场面,也许会有鸟叫蝉鸣,可是作者却听不见,这里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再后来,小石潭失去了绿色,失去了明亮,“四面竹树环合”,作者没有用“青”“翠”来修饰他们,周围也是时隐时现,没有了以前的明朗,这时的小石潭“无声无色”。之前的小石潭热闹、充满活力,现在是寂寥无人,“鱼儿”似乎也游走了,不再与游者相乐了。语文老师: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是心情变了,景物也变了,我们继续细读课文,还会有如下的变化。比如④,(作者观察景物时的角度或者姿势是不一样的),刚开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是一种俯视,从高向低看,而看“潭中鱼”的时候应该走到潭边,虽也俯视,但却是近距离的观察,而“潭西南而望”则是一种眺望,最有趣的就是作者坐在潭中,是一种平视,是一种凝视。这种观察角度的变化,其实是作者投入状态的体现,我们不妨好好思考一下,为何作者最后是“坐潭上”,一个“坐”字,流露出什么,“坐”是仔细地欣赏,更是一种身处小石潭之境中的凝视,我感觉作者是真正的“身临其境”了。同时“坐”是更加静心,不仅仅是简单地观看,更多地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那四面竹树环合,其实是把作者自己也“围”在其中了。“坐”字写出了作者观察时的投入和专注,在观察中将自己的心情投射进小石潭,这与前文的观察是不一样的。凄神寒骨和悄怆幽邃都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作者欣赏后的心理反应,从寂寥无人的凄神寒骨,到悄怆幽邃,逐步深入,情绪似乎在不断加强。小云:“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一个简单的“见”字表现出作者虽然心情很快乐,但只是简单地游览,此时作者是一个旁观者和欣赏者,而且看得似乎很简单,只是观其大概而已。看小鱼时,“似与游者相乐”,应该是比先前投入,将自己和鱼儿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句话,我们要继续细品,作者还是不够投入,作者是说“似”,就是好像,不够肯定,而“游者”不一定是作者自己。我们试着将“似与游者相乐”改成“似与吾相乐”,我们发现这个“吾”字不自然,前文一直没有“吾”或“余”字出现。文章的前半部分是一个“无我”的表述,“我”一直是一个旁观者,他并没有完全像庄子一样,与潭中鱼儿“相乐”,他与景物之间似乎还有隔膜。小文:如何理解“潭西南而望”一段呢?我感觉作者是“望”得很深沉。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先从溪流写起,然后发现小石潭,作者却在欣赏后在潭边驻足远望,简单写溪流的岸势,没有写两岸的石头,也没有写溪流的清澈,这说明这些景色是作者特别选择的。小天:“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虽然写出了溪水曲折蜿蜒,山势高低崎岖,但是明显让人感到有些不舒服,有一些恐怖阴森的感觉。这些景物的描写说明柳宗元已经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到景物之中,远远地“望”着那溪流与岸势的曲曲折折,崎岖不平,也许会联想到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不可知其源”也许是对未来的一种恐惧。小云:我们总结一下,当下见小潭,逐渐变成“西南而望”时,柳宗元对小石潭的观赏更进一步,更投入,不仅是望,还是远远地注视前方,随后是“坐”,又是更长时间的凝望和思索。作者此时将自己融进了小石潭,将自己的经历和小石潭的特点及氛围交融在一起,自然从一位快乐的游览者,变成了一位与小石潭同命运的感伤者了。语文老师:由此,我们发现如此优美的地方,为何作者最终要离开小石潭,他在游山玩水中慢慢品味并逐步发现,在不断游览的过程中渐渐深入,最终⑤,(发现自我)他不能超脱自我所陷入的现实,当他与凄清的环境融入在一起时,感伤之情油然而生,那离开就十分自然了。因此,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从全文的结构和文章的行文脉络来整体把握,慢慢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这样探寻,我们才可能更好地走进柳宗元的世界,聆听他在山水中那份心灵的挣扎和超脱,在“归”与“不归”,在“寻觅”“喜悦”“失落”中不断游走,这样才能理解柳宗元此时内心的复杂和微妙,让他的文字变得“回味无穷”。17.(2分)【探究二】在进行了对比阅读后,小组成员发现《小石潭记》和《冰泉铭》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都用到了侧面描写,于是决定具体分析其作用。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不尽黄河万古流武峰①黄河,经天亘地,大气磅礴,发源于世界屋脊,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向着天地之间奔涌上百万年。至内蒙古,黄河出黄土高原,一路向北,蜿蜒逶迤,穿沙辟石,百折奔流,在阴山之南画出一个大大的“几”字。②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披荆斩棘,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黄河文化。黄河播撒下的文明之火,从没有厚此薄彼,在大河拐弯之处,内蒙古的土地上同样有着令人瞩目的文化,不仅熠熠生辉,而且独具风采。③内蒙古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见诸历史学家翦伯赞所著《中国史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地球在转动,冰河在冲刷,海洋在隆起,陆地在沉沦,风雪在飘零,内海在荡漾,月桂树在摇曳,剑齿虎在咆哮,这就是开天辟地时代的景象,就在这个宇宙洪荒的时代,在内蒙古高原大内海的周围出现了中国最初的人类。”据此,从地球地质史上的“冰河时代”开始,蒙古高原上便出现了生机盎然的生态和谐景象。④现代考古学将旧石器时代视为人类出现与文明形成的初始阶段,即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呼和浩特市东33公里的新城区保合少镇大窑遗址,是目前内蒙古黄河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我国正式发掘的唯一一处包括旧石器时代早、中、晚3个时期的石器制造场。大窑遗址的发现,把内蒙古黄河流域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到了50万到60万年以前,这也证明了内蒙古黄河流域也是中华民族远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⑤黄河出青铜峡以后,地势豁然开朗,进入坦荡的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这一流域的河道平缓,它西面的贺兰山,阻挡着沙漠的侵袭;北面的阴山屏障西伯利亚寒风,塑造了这一区域相对优渥的农业生产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这里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加之疏松易耕的黄土冲积层,故而在早期就出现了发达的原始农业。⑥黄河支流无定河流经鄂尔多斯境内的毛乌素沙漠,形成了七八十米宽的萨拉乌苏峡谷。远古时期,这里曾是另一群远古人类创造文明的福地。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首先用“河套人”“河套文化”命名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和他们创造的文化。目前,萨拉乌苏遗址至少包括“范家沟湾”“杨树沟湾”等9处,“河套人”也与“北京人”“山顶洞人”一样被誉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类化石。考古实证,当时的“河套人”已经会狩猎、会用火、会制作石器和骨器。⑦初夏的鄂尔多斯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河碧波荡漾,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位于该区的乌兰木伦遗址,曾清理出火塘等遗迹,由此断定乌兰木伦人有食用熟食的习惯。乌兰木伦等3处遗址的发掘,形成了一个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相对完整的文明演进序列,再一次证明了内蒙古黄河流域是早期中国人类进化的重要舞台之一。⑧乌兰木伦河是黄河在内蒙古流域的千流水系。从石器时代流淌至今,一任风雨洗铅尘,流进中华历史长河中。大河浩荡,百折不回,黄河流到哪里,就把黄河文化带到哪里。(摘编自《内蒙古黄河流域:早期文明曙光》,有改动)18.依据本文,为黄河写一段解说词。(2分)

19.请从文中找出内蒙古黄河流域是早期中国人类进化的重要舞台之一的证据。(3分)20.请你选择家乡最具特色的景观、物产、风土人情等(可任选一方面)加以介绍。(2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楼道里的歌声郑俊甫①有一段日子,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又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所以每天一下班,就把自己丢进酒吧里,灌得醉醺醺的。②同在一座城市的表哥听了我的情况,喊我去他那儿住几天。表哥说:“正好你嫂子出差,我一个人也怪闷的。”我苦笑着摇头。表哥是个工作狂,家里有时候三两天都见不到他的影子,跟他住在一起,只会徒增烦恼。③表哥像是看出了我的心事,说:“我们楼道里有一个邻居很特别,凡是认识他的人,烦恼都会消失。怎么样,你也认识一下?”我狐疑地看看表哥,发现他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就点了头。④搬到表哥家的第一天,我就催着他把那个特别的邻居介绍给我。表哥说:

“别急,慢慢你就会认识的。”表哥又开始忙他的工作了。我依旧形单影只,一个人下了班,照例拐到酒吧,灌得差不多了,然后回家。⑤表哥家住的是老式的筒子楼,楼梯很窄,两个稍微胖点的人要侧着身子才能互相过去。有一次,我上楼的时候,恰好碰到一个男人,拄着根拐杖、歪歪斜斜地晃在我的前面。男人一条裤腿空空的,在大腿处挽了一个结,看样子像是截了肢。我忙跟上他,搀住了他的胳膊,说:“我帮你吧!”男人扭头看了我一眼,一脸的和善,说:“不用,谢谢你,我能行。”那张脸顶多30岁,上面写满了自信,一点也没有自卑和难堪。⑥男人就住在表哥家的楼上。我站在门口,看着男人困难地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嘴里竟然飘出了歌声,调子是很欢快的那种,接着就是哗啦啦掏钥匙开门的声音。门打开的一瞬,我听见男人脆亮亮地喊了一声:“妈,我回来啦!”⑦之后的几天,在楼道里,我又碰上了男人几回。男人拄着拐杖晃过表哥家的门口时,歌声就像一只欢快的鸟儿扑棱棱地飞进我的耳朵。然后,就是在他打开门的一瞬,喊出的那句脆亮亮的招呼。⑧见的次数多了,我忍不住问他:“您在哪儿工作啊?”“噢,修鞋。”他温和地说,“不远,就在和平桥根儿,有鞋要修的话就找我啊。”他的轻松倒让我有些难为情起来。⑨那天晚上,我问表哥:“你给我介绍的那个人,是不是住在楼上?”表哥眨了眨眼,说:“怎么样?很特别吧?”我又问:“他的腿怎么回事啊?”表哥说:“车祸,有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