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二十六中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二十六中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二十六中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二十六中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二十六中教研联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二十六中学联片教研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49分)1.(3分)请将画线句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美丽中国梦,中华动起来。2.(11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小题。①从浸种这一天开始,一年的农事就来临了。早起,水qú的水明亮而丰满,种子已经浸好,发出了星星点点的芽bāo。看看天气,年轻人就去向老者讨一点种田经。平素里沉默寡言的老者就会从种子滔滔不绝说开去……春惊二月,一声牛哞,荡开了田畴上袅袅的烟缕。阳光很好,嘹亮的“布谷——”声声催耕,田壤上到处是明亮的水洼子。shǎng午,老者出现在田埂上,年轻人紧随其后,一老一少言笑晏晏,真是人声鼎沸。此际的旷野花香鸟语,让人心旷神怡;杂花生树,令人眼花缭乱。②一场雨后,种子就疯长开了□阡陌上,屋舍后,草篱前,万木争荣。桃花□蔷薇竟放,十里花香□千里春光。乡村便在蒙蒙水雾中,渐渐洇上了文人雅士的山水画卷。江南不就是半角白墙,几重瓦檐,一束桃花,两三春鸭,一蓑烟雨吗□(节选自王建中《耕织记》)(1)(2分)第①段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烟缕(lǚ)B.嘹(liào)亮C.水洼(wō) D.旷(guǎng)野(2)(3分)根据第①段中的拼音写汉字。水qú芽bāoshǎng午(3)(3分)第①段中的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沉默寡言 B.人声鼎沸 C.花香鸟语 D.眼花缭乱(4)(3分)第②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B.!,、? C.。、,? D.,。;……3.(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鸟臀(tún)褶皱(zhě)两栖(xī)岛屿(yǔ)B.潮汐(xī)劫难(jié)衍射(yǎn)骨骼(gé)C.追溯(sù)遗骸(hái)陨石(xǔn)熔化(róng)D.蟾蜍(yú)携带(xié)膨胀(zhàng)地壳(qiào)4.(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修辞应恰如其分,不要矫揉造作。B.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他不久就分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C.他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而殚精竭虑。D.刘备思贤如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大业。5.(3分)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C.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溪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6.(3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据推算,我国种大豆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了。②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③古代把大豆叫作“菽”,秦汉以后逐渐用“豆”字代替“菽”字。④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⑤许多古书中也有关于大豆的记载。⑥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A.②⑥④⑤③① B.①③⑤④②⑥C.②⑥⑤③④① D.①⑤③④②⑥7.(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者的著作,现存33篇。C.《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8.(4分)综合性学习。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越来越多。很多同学在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再问老师和家长,而是直接去网上搜解题方法。材料二某八年级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在假期读课标规定的名著。小明说,网上有电子书,就用不着去书店买纸质书了。(1)(2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两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2)(2分)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你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9.(6分)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的意思,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1)(2分)根据选段,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2)(2分)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3)(2分)请分析选段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10.(10分)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微君之躬,?((式微》)(2),如三月兮!(《子衿))(3)无为在歧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兼葭萋萋,。(《兼葭》)(6),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贺敬之《回延安》)(7)《关雎》中以雎鸠鸟和鸣起兴,引出男女倾慕之情的诗句是:,。(8)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一)诗歌鉴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1.(3分)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暗寓不必伤别之意。B.颔联写离情别意,直抒了“同是宦游人”的困顿和相互之间的友谊。C.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D.尾联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12.(3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二)(14分)【甲】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乙】时人多慕名利,有卢生名英,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①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②良久,稽首拜谢而去。(选自《枕中记》,有删改)【注释】①俛(fǔ)首:低头。②旋:不久③怃(wǔ)然:怅然失意的样子。13.(4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阡陌交通交通:②便要还家要:③时主人方蒸黍方:④年逾八十而卒逾:14.(4分)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15.(3分)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16.(3分)【甲】【乙】两文段都以奇幻的想象反映当时的社会,请联系两文分析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现代文阅读(共21分)(一)(9分)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③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④“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⑤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⑥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⑦“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⑧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⑨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节选自鲁迅《社戏》)17.(3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情节内容。18.(2分)结合全文,说说选文第①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9.(2分)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20.(2分)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双喜”的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二)(12分)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21.(2分)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何种说明方法?22.(2分)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3.(3分)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那么大连的春天比北京来的得早,对吗?为什么?24.(2分)画“【】”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事理的?25.(3分)指出这下面诗句表现了哪种物候现象。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四、写作题(共60分)26.(10分)书包是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它默默陪伴着你成长。假如你妈妈的网店正在销售你在使用的这款书包,为了提高销量,她打算尝试“直播带货”形式,请你替妈妈撰写一段产品解说词,向顾客推介这款包。注意选用合适的说明顺序,120字左右。27.(50分)从小到大,许多传统习俗伴随我们成长。如端午节佩戴香包、中秋吃月饼、春节不能扫地倒垃圾,如祭祀时求平安符、焚香烧纸,如不能分“梨”送“钟”、搬家要挑吉日,等等。你也许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情感,也许发现它值得保存的内涵,也许察觉到它不合时宜的地方……请就个人生活见闻,以“传统习俗”为话题,写下你的故事、经验或想法。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答案1.略2.(1)A(2)渠;苞;晌(3)B(4)C3-7BBDAC8.(1)利用互联网学习(或智能手机普及)已成为众多学生(许多学生)采用的快捷学习方式(为学习提供方便)。(2)利:示例: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同一题的不同解题方案。弊:示例: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自控力)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任意一点即可)。9.(1)《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是单行的;程颢、程颐兄弟用力提倡这四种书;朱熹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2)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大学》里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大学》比《论语》《孟子》分明易晓,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熹认为,《大学》提纲挈领,先学《大学》能领会《论语》《孟子》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进而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3)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功名;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10.(1)胡为乎泥中;(2)一日不见;(3)儿女共沾巾;(4)欲济无舟楫;(5)白露未晞;(6)满窑里围得不透风;(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