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 沟通 理解:家校合作共育突出的关键词_第1页
尊重 沟通 理解:家校合作共育突出的关键词_第2页
尊重 沟通 理解:家校合作共育突出的关键词_第3页
尊重 沟通 理解:家校合作共育突出的关键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有一致的目标与认知,双方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接受来自双方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育合力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应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责任,关注家校合作中的细微之处,在尊重中传递诚意,在沟通中加强联结,在理解中消除分歧,促进家校合作,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关键词]家校合作共育;尊重;沟通;理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的悠悠古韵至今仍润泽着人们的心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一体的,不可分而谈之。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出的观点更加明确地说明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学校和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两大因素。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与支持,学校对家长的理解与尊重,對学生的关注与呵护,都是建立良好家校合作关系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教师工作的开展有着莫大的帮助。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家校合作中的一座桥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家长和学生产生影响。笔者通过三个真实的案例谈谈如何让家校合作落地生根,真正发挥教育合力。一、尊重,双方诚意投入家校合作“尊师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究其本质,教师和家长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彼此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融洽的。双方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中才能更加理性地对待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但近年来,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频发。社会舆论也是一边倒,民众对教师的了解比较有限,容易受到一些新闻的误导。家校矛盾中最常见的就是部分教师对家长的“颐指气使”。当学生在校出现问题时,一些老师会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对家长进行一番批评或说教,给家长带来不好的体验。我们要明白,犯错的是学生而非家长,与家长沟通需要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之上,否则,不仅得不到预想的沟通效果,还会导致家长产生抵触情绪,不再积极地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在一次家长会中,笔者站在家长的视角,用尊重和真诚的态度表达了对教育的热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是笔者所带的班级经历合并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不凑巧的是,那段时间笔者正好生病,当天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准时赶去医院挂水,笔者当时算了下时间,如果把输液管速度调快,挂完水之后直接打车回学校,勉强赶得上家长会。当然笔者也可以选择让班级的副班主任代替笔者开家长会,但笔者知道这次家长会特别重要,家长们的内心肯定躁动不安,急需学校和班主任去安抚他们,这时候如果笔者选择缺席,就失去了一次和家长沟通的好机会。当天笔者挂完水后立即打车赶回学校,到校时间比预想的时间还要早一些,离学校统一安排的讲座结束时间大概还有10分钟,讲座结束后,家长们就会回到各自的班级参加班级家长会。这10分钟笔者可以用来做些什么?笔者可以让家长们一进教室就感受到笔者的用心。笔者跑回教室,将演示文稿打开,然后用红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大的艺术字——有你真好。尽管笔者拿粉笔的手因为之前输液还有些微微颤抖,尽管临时发挥写的字体笔者自己也不是很满意,但是当笔者笑容满面地站在讲台上,看到走进教室的家长被黑板上的字所吸引,脸上露出笑容时,笔者的心也瞬间快乐起来。这个细节让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诚意和尊重,为接下来家校的顺利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被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只有当双方的沟通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产生正面、积极的沟通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不同角度出发,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真诚的态度进行沟通,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二、沟通,借助网络平台催化家校合作常规家校沟通常采用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虽然也能起到沟通效果,但是便捷性和时效性不强。对于一些突发情况,无法进行高效沟通,消息的传递往往较为滞后,学生的一些成长的瞬间无法得到及时分享。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成为一种主要选择,给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带来很大的便利。除了微信群和QQ群,不少学校还有专门的沟通平台,学校和老师会在平台上发布学生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交流学生的在校表现,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等。网络平台让家校沟通便捷了许多,家长和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沟通交流。笔者在一次春游活动中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使这次春游变成了其乐融融的亲子活动,加强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结。在学生们的眼中,出游不管去哪,只要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带上满满一包零食,那么出游活动就是圆满的。但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虽然每一次出游前学校都会倡议大家“节约”,但学生们还是会带各种美味的小零食,这些零食含有令人触目惊心的添加剂、超高的热量,笔者深切地为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担忧。于是在一次春游前,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数十张诱人的自制便当的图片发到班级QQ群里,并呼吁家长们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去超市采购食材,一起制作便当,希望能在春游当天看到学生们带来的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便当。这不仅是一次健康的午餐制作活动,也是一次难得的亲子活动。在采购食材和制作便当的过程中,融洽的亲情成为了家校合作的催化剂。果然,春游当天早上,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他们的饭盒给我看,那些可爱的造型、丰富的食材让人垂涎三尺。中午,学生们吃得非常开心,他们彼此交换品尝着可口的饭菜,对自己爸爸妈妈的夸赞声也不绝于耳。春游结束后,笔者将学生们所带来的便当拍照发到班级群里,利用QQ群的投票功能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投票评选心中最美味的便当,大大提升了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我相信,下一次的春秋游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生吃上家长亲手制作的美味便当,到那时,浓浓的亲情又将为学生的出游增光添彩。网络平台为教师和家長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但过度依赖网络也是有弊端的,它会造成沟通的单向性。大部分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的家校沟通中,家长只是被动接受信息,主动反馈是缺失或者延迟的,这些都会影响到家校之间的沟通质量。教师要合理利用网络,凭借自己的教育智慧,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真正用好网络平台,让网络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三、理解,彼此换位思考共情家校合作换位思考是确保家庭和学校有效合作的良方。孩子是家长的宝贝,他们的喜怒哀乐会牵动整个家庭。班主任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实际上是在和一个个家庭打交道,尤其是和这些家庭的教育背景、家教家风打交道。于班主任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分子;但对于家庭而言,孩子就是他们的全部。所以,教师拥有同理心很重要。当我们具备同理心时,我们就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用温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尝试与家长共情,将会提高沟通效率,降低误会发生的可能。教育的前提是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爱,而这些需要通过长期的沟通才能达到。只有我们真正地为学生付出,敞开心扉和家长沟通,家长才能真正支持我们的工作。一次学生们放学回家后,笔者的电话响了,笔者疑惑地接通了电话。谁知,电话里扑面而来的是一位家长焦急而愤怒的质问:“我问你,为什么给我儿子换椅子?你会不会安排座位啊?”事情还要从班会课说起:班队会结束后,笔者突然发现有个学生有点奇怪,撅着屁股,趴在桌子上写字。再一瞧,他的椅子有点偏高了。“这样可不行!”笔者暗暗责备自己。正巧,前面一个学生像根藤一样“挂”在桌子上,原来她的椅子太矮了。将两位学生的座椅进行调换正好可以解决问题。这类小事在日常工作中数不胜数,笔者根本没放在心上,直到接到这通“冒火”的电话。这个电话让笔者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工作的滞后性。家长为什么会不信任笔者?显然因为笔者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还存在问题。在听到质问的那一刻,笔者联想到为了处理她家的“淘气包”惹下的种种祸端的艰辛,无奈、委屈、伤心一齐涌上心头,泪水伴随着不被理解而流下。或许是注意到笔者声音的异常,电话那头渐渐没了声响。笔者平复了一下心情,再次拨通家长的电话。笔者先大致将事情复述给对方听,接着告诉家长每个学生的座位安排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是小班化学校,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保证小组均衡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调换每个学生的位置,都要花心思斟酌,所以一般只进行组与组位置的调换,而很少调换个人座位。听完解释后,对方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之后就挂断了电话。这天晚上对笔者而言是不眠之夜。笔者想了很多,怎样的沟通才算有效?第二天,仍有疑惑的笔者找来了这位学生,在笔者的注视下,学生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今天是他这个月第一次见到妈妈,妈妈去外地已经好久了。妈妈一见到他就迫不及待地询问他在学校的情况,刚说了一句“今天老师给我换座位了,我看不清黑板”,妈妈就很生气地拿起了电话,也就有了前面那一通“冒火”电话。笔者想起前段时间听说的他家的事情,他妈妈由于工作的原因将他寄养在工友的家里。也许是害怕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使得妈妈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