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北方地区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北方地区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北方地区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北方地区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北方地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形特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三面环山,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沼泽气候特征地处湿润、半湿润区与干旱、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年降水量200-600mm),集中夏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200-600mm,集中夏季。春季干旱多风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促短,年降水量600mm左右,集中在夏季。南北热量差异较大水文特征径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夏汛,结冰期短,山东境内有凌汛,含沙量大径流量较大,结冰期长,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植被类型植被多为次生的灌丛、矮林,植被覆盖率低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南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类型黄土棕壤和褐土黑土农业生产耕地旱田为主旱田为主旱田为主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一熟农产品谷子、苹果、枣冬小麦、玉米、棉花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主要问题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旱涝、盐碱、风沙低温冻害、黑土流失、湿地破坏【课前背诵】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

北方地区【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认知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区域认知)2.能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原因及其治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目标一:位置及范围: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40%。文化和旅游部5月3日公布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去山东淄博吃烧烤成为这个假期热门旅游活动之一,完成下面小题。1.新冠疫情之后,影响2023年“五一”旅游产业快速复苏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形势 B.假期时长 C.政策支持 D.市场需求2.淄博出圈后,有网友迅速寻找山东地理特色,下列不符合山东地理特色的是(

)A.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 B.农作物以茶叶和苹果为主C.植物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黄河流经山东境内DB我国东北地区某河发源于火山口湖泊,冬季湖泊封冻后便无水体溢出。该河全长78.6km,总落差1667m,瀑布多,含沙量少,冬季不冻。流域内平均海拔1034m,森林茂密,玄武岩地层广布。表为“该河月平均径流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径流量(m³/s)4.214.314.154.444.915.398.086.395.355.244.534.483.该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雨水 B.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4.该河冬季不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补给类型②河流比降③河水深浅④植被覆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A02地理概况冲积扇冲积扇冲积平原冲积扇冲积平原黄河三角洲地貌及成因:西部是太行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山前缓斜平原)。成因:水流流出山口时,地势趋缓,河道开阔,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堆积,形成冲(洪)积扇。中东部是冲积低平原(主体部分)。成因: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东部沿海地区为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成因: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变缓,加上海水顶托,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

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且岗洼相间02旱涝/风沙/盐碱春旱洪涝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春旱);多风沙、盐碱和旱涝(夏涝);土壤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田较多;寒潮冻害频繁。目标二:重点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探究1---------11、12组探究2---------1、2、3、4组探究3---------5、6、7组探究4--------8、9、10组材料一、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

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材料二、华北平原地势低平,自西向东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冲积斜缓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材料三、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但土地多存在着旱涝、盐碱、风沙等限制性因素,所以中低产田占比大。材料一、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

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材料二、华北平原地势低平,自西向东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冲积斜缓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材料三、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但土地多存在着旱涝、盐碱、风沙等限制性因素,所以中低产田占比大。①春旱4~6月,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上升

②夏季风未到山麓缓斜平原③春播及冬小麦返青,农业生产需水量大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北春旱的原因,并说明东北春旱不严重的原因。①东北地区春季有大面积且较深厚的积雪融水的水源补充.②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③我国东北地区河流较多,水量较为充足.材料一、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

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材料二、华北平原地势低平,自西向东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冲积斜缓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材料三、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但土地多存在着旱涝、盐碱、风沙等限制性因素,所以中低产田占比大。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北春季风沙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面干,易起沙②冬春季节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③冬春季节多大风;④临近沙源地。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严重②建筑施工扬尘材料四: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盐分随毛管水的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一般发生在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地下水所含的盐分,由于地面蒸发作用,盐分随着地下水的蒸发,在土壤表层不断积聚。4、试分析土壤盐碱化的形成的条件(原因)自然:①春季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②地势低平,地势低平、洼地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③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分高人为: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水位上升,材料一、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

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材料二、华北平原地势低平,自西向东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冲积斜缓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材料三、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但土地多存在着旱涝、盐碱、风沙等限制性因素,所以中低产田占比大。1、华北平原高产田分布在哪里?华北平原中低产田分布在哪里?斜缓平原----高产田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中低产田太行山东麓多冲积扇,土壤肥沃深厚,透气性强;冲积扇位于山地向平原过渡处,水源丰富;有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土壤粒径较大,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埋藏较深,土壤不易盐碱化水盐运动:春秋返盐(积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盐随水动,水盐运动有何规律02旱涝/风沙/盐碱中低产田的治理——盐碱地治理核心: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体脱盐。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如间作套种、种植耐旱作物;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客土移培井灌井排种植耐旱作物02旱涝/风沙/盐碱低湿地:(因洼制宜)鱼塘——台田生态模式,立体开发。风沙地: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盐碱地: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等,饲养禽畜。鱼塘-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2000年以来,为应对某土壤环境问题,华北某地引进暗管治理技术。下图为暗管治理示意图。1.该治理方式应对的土壤环境问题是(

)A.土壤流失 B.土地沙化C.土地盐碱化 D.土壤污染2.暗管在土壤治理中的主要作用是(

)A.改进灌溉技术,减少水源消耗B.控制地下水位,抑制盐分上升C.快速排水,减少土壤淋溶D.收集灌溉废水,减轻土壤污染CB松嫩平原西部有大面积盐碱化湿地。平原深层地下水中含大量盐类物质。强烈的蒸发使地下水通过岩层松散空隙上升,引起土地的盐碱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当地的土地盐碱化。为了治理盐碱化湿地,科技人员研发了“稻—苇—鱼”系统,可有效改善土地盐碱化问题。该系统中,稻田排水是芦苇田的水源,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饵料,湖泡底泥还田,提高了稻田的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下图为盐碱化湿地组成及利用方式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沼泽区和湖泡区相比,草甸区盐碱化严重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