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闻素材再证“成功无捷径”时评练习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闻素材再证“成功无捷径”时评练习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闻素材再证“成功无捷径”时评练习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闻素材再证“成功无捷径”时评练习_第4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闻素材再证“成功无捷径”时评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闻素材再证“成功无捷径”时评练习【新闻素材】再证“成功无捷径"+时评+练习

【精选时评】

“成功学大师”落网,再证“成功无捷径"

杨思琪

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浙江宁波警方以诈骗案对“成功学大师”杨涛鸣及其手下的吸引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杨涛鸣等30多人已被刑事拘留。据悉,杨涛鸣通过举办各种培训课程,以“说服力"为幌子,诱导学员购买高价课程,涉嫌精神传销。(4月17日海报新闻)

杨涛鸣团队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如此列举他们的“大师”杨涛鸣的“神话":一张白纸可以卖到4万元;一只布娃娃卖到4.6万元;一根头发竟然卖到6万高价……而杨涛鸣自己在课程培训上无数次所强调:“我是成功者,因为我是开劳斯莱斯做总裁的成功者,所以我可以帮助别人成功,可以让别人通过听我的课就变得和我一样成功。”那么,我们不由地发问,跟随他买课的学员们真的和他一样发家致富成功了吗?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数位上过杨涛鸣课程的学员表示,这些伪装都是陷阱的开始,杨涛鸣及其团队收了钱后只教他们怎么吹牛,然后要求他们按照所教授的话术套路“拉人头”,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买课交钱,从而形成“捞钱”闭环流程。而那些已经完全相信“成功学"、成为了“成功学大师”忠实信徒的人,不仅离其心中的成功越来越远,甚至因为套用信用卡、透支资金而到处欠债,与家人离心、争吵不休,面临着家庭支离破碎的结局。

“想要自己说服力倍增的请举手,想要收入跟业绩倍增的举双手,想要自己快速成功的举双手加双脚!"听懂的掌声!”除却夸张的自我包装和虚假的短时间高收入的案例分享,被“成功学大师"们奉为圭臬的,便是用激昂的语调和看似激励人心的话语调动观众的情绪,使其失去理智、瞬间上头的同时达到鼓励刷卡买课的最终目的。这些洗脑套路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的确,所谓的“成功学课程培训”恰如换了幌子的精神传销,本质看起来与传销别无二致:通过洗脑“上课"收缴入门者的高额费用,继而诱骗其成为自己的下线,继续无限轮的诈骗。

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说来我们都懂,可是为什么仍有成千上万的受害者跟风购入“成功学课程”,听信“洗脑"团队吹得天花乱坠却也破绽百出的诈骗话术呢?究其根本,是人们内心仍尚存侥幸心理,存在一夜成功暴富的幻想,妄图走一本万利的买卖捷径,从而对于骗术套路没有相应的抵抗能力,识破能力不足,本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去看看,却没想到已经一脚踏入了“成功学”的骗局。而那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赌徒心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精心策划骗局,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意识、认同他们的观念,从而使其心理沦陷,对他们的“成功学”深信不疑,达到“割韭菜"的目的。

人们渴望成功的心理固然可以理解,但我们必须要明白,在任何行业领域中,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自己去拼搏、去摔打,脚踏实地经历过,才能行得稳、站得牢、走得远。“成功学”也没有所谓的“大师”,千人千面,万人万解,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都不相同,每个人的成功也都不是他人能够随意复制的,只有做自己的“大师”,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不仅个人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我们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历史和时代的更迭大道上,也同样布满荆棘、前行不易,但正如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所寄语:“凡事都要踏踏实实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慎始敬终,行稳致远。成功不能一蹴而就,扎实求成的路上,我们万分要切记勿踏入不法分子编织的“捷径”谎言圈套之中,让不法团伙无人可诈、无处可骗。

(红网2023年4月18日)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2012年起,《科学通报》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对当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以下简称“诺奖"),从专业研究和科学传播角度进行深度解读。2014年末,本刊编委钟扬教授,带着对我国科学家早日获奖的期盼,圈绕“诺奖”这一话题,与本刊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表达了他的独到见解。

《科学通报》:请问您是从何时起开始关注“诺奖"的?

钟扬编委:我关注“诺奖”可以说是从关注国际上的科学研究开始的。1989年我第一次迈出国门,参加国际植物物种生物学会议,自此就一直关注科学家及其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通报》:您对获得“诺奖"有怎样的了解?

钟扬编委:在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中,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他们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上的论文并不多,其中有些论文没有发表在所谓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甚至还有论文并未发表在英文刊物上。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但不太为国人所知的原因就是诺奖评选规则——如果某项研究进入诺奖评审程序,一定要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或原始记录。这里,“原创"才是最重要的。

《科学通报》:那么,您是否认为发表在中文刊物上的原创性成果也有可能获得“诺奖”?

钟扬编委:当然,包括《科学通报》。《科学通报》发表过一大批优秀的代表性成果,如袁隆平先生的水稻雄性不有理论等。我们经常提到《Nature》和《Science》的栏目丰富,其实不光是栏目,我们还应该关注其内涵。而在我们这本刊物中,还没有专门报道中国西部科学的栏目,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东西。我不反对我国很多刊物走国际化道路,要通过国际化提高自信,而不是通过国际化丧失自信。如果我们期刊国际化了自信心增强了,大家反过来认为中文刊物也能够做得很好就对成长多出一份力。

《科学通报》:凭着您对“诺奖"的了解,可否预测一下,在科技领域,我国最早将于何时获得“诺奖”?

钟扬编委:大家都愿意相信20年内我国能够获得“诺奖"。中国的科研规模不断扩大、投入持续增长,举世瞩目,因而很有可能达到criticalmass,即从量变到质变转化的临界量。

我国首位获得拉斯克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是女性,要让中国女科学家获“诺奖”的预测成真,要给女科学家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尤其是青年女科学家,要为她们加油鼓劲。

(摘编自《科学通报》)

材料二: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尽管告别仪式在银川举行,仍有三百多人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赶去送别。钟扬的骨灰抵达上海后,近百名师生等在机场,站在雨中,迎接他,陪他最后一程。场面感人,催人泪下。

雪山巍巍,江水泱泱。他再也看不到、听不到了,但他留下的4000多万颗种子,还在休眠中静静等待发芽。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用蓬勃的生命告诉人们,曾有这样一位大学教授,用短暂而壮丽的一生,谱写了传唱千古的生命之歌。

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人们的想象,经常七八天吃不到热饭。往往,为了采集更多更优质的种子,钟扬和学生们一年行走至少3万公里……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500个样。

“搞科研嘛,不愿当官,写点论文,走点捷径,奔个院士总应该吧?”钟扬的学术成果300余项,早有资格坐在办公室里,“指挥手下一批人干活"。可钟扬就是“不通世故”,非要撑着多病的身子去高原采集种子,“既无经济效益,又无名无利"。

这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植物学家,这样说:“先锋者为成功者奠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奔赴祖国和人类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是生长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山植物给我的人生启示。”

名,钟扬看不到眼里;利,就更与他无缘。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钟扬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已遍布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西部省份,不少已成长为科研带头人。

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科学知识、精神和思维要从小培养,现在让孩子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

(摘编自“学习强国”)

材料三:

我国百年科技发展史,也是一部科学家精神的书写史。从“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到嫦娥探月、蛟龙潜海,再到载人航天、科技抗疫….…一项项辉煌成就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的接续奋斗和砥砺前行。

面对百年变局,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向科学技术要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创新重任。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术不端、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依然存在,如果任其蔓延,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就会受到侵蚀。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回应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迫切需求和呼声,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征程。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克难;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畏权威,勇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在原创独有上下功夫;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要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发扬学术民主,积极提携后学,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摘编自《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扬认为获得“诺奖”的关键因素不是在英文刊物上发表文章,而是要注重成果原创。

B.《科学通报》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和品牌,更要通过国际化增强自信才能做得更好。

C.中国科研规模不断扩大、投入持续增长,钟扬认为还应为中国女科学家创造更好条件。

D.没有科学家精神就没有我国的科技发展,科学家需要接续奋斗,创造更多的辉煌成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通报》围绕着诺贝尔奖对钟扬进行采访,表达了对钟扬获得这一奖项的期许。

B.材料二多角度选取钟扬献身科学的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对科研事业的热爱。

C.学术不端、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已经侵蚀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

D.只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就能应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促进科技进步。

3.下列不适合作为材料三论据的一项是()

A.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渥生活,克服千难万阻回到祖国,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B.苏步青和陈建功分别领衔创办了微分几何和函数论研讨班,对学生和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C.何继善发现传统电磁勘探理论的公式存在错误时,不盲从盲信权威理论,大胆创新,建构出全新的电磁勘探理论和公式。

D.在FAST施工期间,得知工人们来自云南的贫困山区,家里非常困难,南仁东亲自为他们量身购买了T恤、休闲裤和鞋子。

4.《科学通报》的记者是如何使访谈一步步深入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材料三提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这些精神在钟扬身上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完成顺利转位,这标榜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我国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独特的“T”字构型勾画了追求卓越的中国智慧,凝聚着自主创新的中国力量。中国空间站的设计研制体现出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是______①_____的“中国智造"。巧妙构思的梦天实验舱内的货物气闸舱,将空间站三大舱段精准送入轨道的“长征五号B”,实现100%国产化的空间站系统核心元器件……“T"字构型的一横一竖,既是“天和”“问天"梦天”三舱的拼接形状,也象征着中国航天人的相互支撑、团结奋斗。中国空间站的建造环环相扣,可以说是______②_____,没有拖泥带水。成功哪里有捷径呢?从弱水河畔到椰林海岛,从空间站研制厂房到航天测控站,从航天员失重水槽中苦练到航天设计师日夜不休,各条战线的广大航天人团结协作,不懈努力,将中国人的“太空之家"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在无比浩瀚的星空里,在_____③______的探索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将不断创造新辉煌,中国人的飞天脚步将向更加辽阔深邃的宇宙迈进。

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后无语病的一项是()

A.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完成顺利转位,这标榜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我国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B.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完成顺利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我国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C.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我国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D.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这标榜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我国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顾诵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航空工业初创,飞机设计事业几乎是“一张白纸”。面对重重困难,如何打开局面?顾诵芬夜以继日地学习。接到歼教1气动力设计任务时,为了加快项目建设为目的,顾诵芬每天晚上骑自行车去图书馆翻阅、记录、筛选资料。为了解决歼8在飞行试验中出现的抖振问题,没有经过专门飞行训练的他三次上天观察歼8飞行状况。成功没有捷径。顾诵芬院士深知,探索不可止步,研究不能停歇。现在的他,依然向着航空科技的巅峰不断攀登。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近,新东方旗下直播间“东方甄选"成功解锁“双语带货”后,一夜爆红。短短一周形成刷屏效应,还改变了直播带货的生态。在各种职场焦虑蔓延的情况下,新东方靠着主播的文化水平抬高了直播的平均文化水平,瞬间打开了大众对直播带货的另一种向往。带货老师们金句频出,侃侃而谈的场面,至今仍为人们。

卖玉米,他们给你讲英语里corn和maize的区别。甚至还能从玉米的品质,给你科普到“39-45度是个特别神奇的纬度区间,在世界各地都是对农作物、放牧业来说非常有利的地形。"卖牛奶,他们讲人生哲理“Don'tcryoverspiltmilk.”“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有人说,俞敏洪运气太好了,才能逆风翻盘。其实一鸣惊人的背后,有的只是,成长没有捷径,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收获成功。

看着没什么内涵也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明星网红,看着读了很多年书但难找到理想工作的年轻一代。我们或许都曾质疑过,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知识又能带给我们什么?人气直播董宇辉的走红,就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东方甄选"的爆红会不会如,很快消失呢?一切都是未知。

1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2.有网友说:“我特别喜欢听主播讲三餐四季、人间烟火。”卖大米也能卖出“诗和远方”,假如直播卖大米,请结合所学写一则精彩的文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超100个字。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网络的百舸争流中,网红的草根气息非常浓郁,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的“高大上”,网红浑身上下充满着草根色彩,让大众一下子引为“知己"。(),可以说,“成也网络,败也网络”。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如今的文化圈,特别是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等,这些领域需要综合性的文化沉淀,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红更多地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多元化时代,有人看厌了喧嚣和浮华而备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______。

网红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无数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解构了许多现实社会的边际与禁忌,重构了一个______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味______。对网红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该______和干预,而应该留给市场进行调节,并在大众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网红自身的进步与成熟"。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所以网红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B.因此,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C.不过,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D.不过,因为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网红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欲望、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B.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C.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欲望、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D.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娱乐、欲望、审丑、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如鱼得水充满生机吹毛求疵颐指气使

B.如鱼得水充满生机求全责备横加指责

C.游刃有余充耳不闻求全责备颐指气使

D.游刃有余充耳不闻吹毛求疵横加指责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勤天下无难事。”所有的_________,其实都是_________。赛场之上确实有场地适应、状态调整、临场发挥等偶然因素的存在,但倘若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缺少相应的积累和沉淀,又何以把握住宝贵的机会?何谈战胜自己、超越他人?四名中国姑娘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拿下那枚“看似不可能"的金牌,背后何尝不是刻苦训练而来的强大实力和稳定心态?训练中流下多少汗水,赛场上就有多坚实的依靠,拼搏就有多强大的底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朴素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李时珍访百川,行千里,见药工、樵夫、渔夫等“每事问”,______27年,这才有了巨著《本草纲目》;徐霞客跋涉千山万水,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历时34年,才写出了《徐霞客游记》;屠呦呦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之前,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不把基础打牢打扎实,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就不能收集到成功的果实;敢于自我加压,勤勤勉勉、脚踏实地,才是走向胜利的。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举成名博观约取呕心沥血终南捷径

B.一鸣惊人厚积薄发呕心沥血不二法门

C.一举成名厚积薄发披肝沥胆终南捷径

D.一鸣惊人博观约取披肝沥胆不二法门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体育如此,做其他事也同样如此

B.不但体育如此,而且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

C.我们做其他事,和体育也是一样的

D.我们做其他事也同样如此,除了体育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把基础打牢、打扎实,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就不能收到成功的果实

B.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不把基础打牢、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