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_第1页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_第2页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_第3页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_第4页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19年3月13日,联合国发布第六期《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指出:目前,42%的陆地无脊椎动物、34%的淡水无脊椎动物和25%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濒临灭绝,人类行为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材料二: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材料三:

2020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为“维护地球所有生命”,我国的主题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写一篇演讲稿,以“增强法制意识,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在班会上演讲。

②写一篇倡议书,倡导广大网民参与“向野味说‘不’!”的主题公益活动。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一】

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非常荣幸能在班会这么富有教育意义的场合发表我的看法。此次抗疫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责任担当,更警醒人类,唯有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方能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指出,多种无脊椎动物濒临灭绝,人类行为正严重危害着动物多样性乃至人类健康。痛心之余揆诸现实,漠视法律规则、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层出不穷。人类一面打着热爱自然的旗号,一面不知节制肆意开发掠夺,反噬人类自身的背后,是法制观念淡薄与生态意识的缺失。黑格尔曾说:“历史是一堆灰烬,而灰烬深处有余温。"过往的惨痛给予人类深刻的教训,我们深知,践行法治观念,维护生态和谐刻不容缓。

法制意识是人人心中的一杆秤,衡量道德与规则的厚重分量。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个人行事准则需法律的约束,社会有序运行更需法律的规范。新冠肺炎疫情折射出的不仅是野味滋补观念的大行其道,更是部分人面对法律管束时的漠然与不以为意。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面禁止和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此举当为人类敲响警钟,也应在社会上掀起全民守法的蔚然之风。增强法律意识,以法律约束个人行为,方可称是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国家。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维护生态和谐,共同建设家园风貌。费孝通曾说:“敬畏天命,使人类安分,使人类自知自己的极限,而注目于人力之所可及之处。”诚如其言,共建和谐家园,需对法律规则的严格遵守,也需时刻保有敬畏之心,尊重并热爱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国在野生动植物日上明确主题: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展现大国的责任担当。的确,自然为全人类共同生存栖息之地,亦为人类享有利用的宝贵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遵循和谐共处准则,方能走好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同学们,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我看来,“枷锁”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是个人内心的行事准则,亦是自然告诫人类的万物规律。在“枷锁"的制约之下,我们方能赢取更多自由生存的权利。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未来发展建设重担的承担者,我们更应坚守法律底线,凡事三思而后行;遵守法律发展,不破坏其和谐运行,一同用法律准绳的万钧之力,建设和谐美好的生态家园。同学们,若我们能汇聚旭日薄发,百卉萌动的青年力量,维护生态和谐的共同目标便不至于口号。让我们携手并行,规范自身,向追求更完备的法律意识与共建和谐家园的目标不懈迈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这篇文章情境契合度高,包括材料内容的契合与交际语境要素(任务指令)的契合。

开篇作者关涉演讲场合,结合发言主题,落脚材料三内涵——生命共同体,给出明确观点:坚守法律底线,维护生态和谐,方能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先声夺人。接下来援引材料一的调查报告,分析人类对自然破坏行为危害,指出践行法治观念,维护生态平衡的紧迫性。逻辑上能够回应中心观点。随后更进一步,基于法律观念淡薄与新冠肺炎肆虐的逻辑关联,援引材料二立法,落脚到践行法治观念的意义。再接下来,文章宕开一笔,结合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援引费孝通与卢梭的道理论据,关切材料三的内涵,论证维护生态和谐的重要性,回应了中心观点。最后,从青年人角色身份的角度号召自己的演讲对象携起手来践行法治底线,维护生态和谐,再次回应中心观点,关切演讲文体特征。

【佳作赏析二】

莫让城池的沦陷,始于舌尖上的沦陷

各位网友:

林鸟啼啭,山川相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虎啸猿啼,流水悠扬。我们欣喜于自然的声音,感喟于生灵之灵动,但一声枪响,众生皆噤。本应于林野间欢纵的动物们成了餐桌上的菜肴,杯盘觥筹之间无人在意动物的悲鸣,自然的哭泣被掩盖在人类的大快朵颐之下。何其哀!莫让城池的沦陷,始于舌尖上的沦陷!

大自然既已向我们供给家畜,我们为何要将枪口转向野生动物?饕餮之徒的恶手为何总要伸向无辜的生灵?地球对我们的恩赐早已超越各路神明,我们为何不能像呵护眼睛一样善待地球?要知道,人类不是地球的主宰,动物与人类是命运与共、心手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对野味的消费就是对人类自身的消费,野生动物的沦亡也是城市生病的开始。

我们亟需行动起来!向野味说“不”!

喊口号不能代替实实在在的行动,举措的落实才能展现我们反对野味的决心与信念。在此我倡议:

广大网民参与到“向野味说‘不’"的公益活动中来,用群众的力量为野生动物筑起铜墙。

第一,克己之欲,立己之身。从自己做起,不贪口腹之欲、不贪唇舌之欢。个体自制是拒绝野味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应有对动物的同情与共感,穿越形式感知下与动物的依偎相连是敬畏生命的源头。失去对生命的敬畏不仅是个体之失,更是社会之殇。

第二,督他人之过,明他人之非。对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惩治不能只靠相关部门,社会公民的监督举报就是最好的“警报器”,惩治乱象不能一阵风吹过,雨过地皮湿。“迎检式"检查、“作秀式”保障要不得,我们再做好自己的同时,也要互相监督,勇于举报,敢于反对,才能还我们一个河清海晏的盛世!

当然,不能止于拒绝野味,许多动物正濒临灭绝,许多生命正在逝去,野味的防治只是第一步,我们更要在日常中实时关注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我相信,个体的努力与社会的防治“双向联动"之下,我们一定会看到山河依旧,动物自在的美好图景。

莫让城池的沦陷,始于舌尖上的沦陷!

倡议人:×××

【点评】

倡议书重在倡议,号召读者该怎么做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当然相关的背景介绍以及意义也要有所涉及。这篇文章头两段介绍了人类的贪婪欲望对野生动物造成的伤害,接着呼吁广大网友从自身做起,并监督督促他人,才能守护好美丽的家园,思路顺畅,有一定见地,符合倡议书的要求。

【阅读拓展】

(一)从钱穆那里选定人生道路

我曾对钱穆不以为然,尤其是他身上那种老派的不现实。

这种不以为然也许能追溯到上小学时,在杨绛的散文《车过古战场》中,我第一次读到了钱穆,他看起来是个一肚子典故的固执老头,贫困,自尊心强。

与杨绛同车上北京的他,始终不愿吃一口她给的饼干。为维系困窘中的尊严,宁愿趁人不注意时去站台上胡乱买些食物。一个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商品经济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小孩,怎么能理解钱穆这种书呆子气的自尊心呢?

那年头,经济迅速发展,万事都有新景象,老规矩彻彻底底地过时了,不懂变通的人成了被嘲笑的对象。那篇平淡的散文,也很快被我置诸脑后。

再听闻钱穆,就是上大学之后了。我无比惊讶地发现,在港台教授的世界里,“钱穆”是一个崇高的名字,代表着某种我们并不熟悉的信念。

譬如我在学校的方柱子上磕破了皮,有人建议我向校长反映此处设计的不合理,并相信一定会得到解决,因为,“你们的校长,那是钱穆的学生啊!"

再譬如来自香港的郭校长,每逢学校里有大小事,他总爱在演讲里回忆在新亚书院讲课的钱穆:当年,在一座破房子里,先生和学生都穷得没饭吃,但即便这样困窘,为了传统文化的使命和尊严,钱穆先生还是穿长袍来授课。

所以校长深有感触:“知识是有生命的,钱穆的《国史大纲》是在战乱中写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血有泪。书院的重建也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用生命去支援生命。这样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带走的就不只是学位,而是一生要走的方向……”

他讲得动情,教学楼外的建筑工地也正一片热闹,学院的教学楼只建造了一半,无人知晓它能否坚持下去。报考的学生,多是奔着这里国际化的“全英文教学"与一纸港校文凭而来。学校最热门的专业是商科,大家最大的目标,无非练好英文,顺便从严苛的教授那里争取好一些的成绩,以便日后在外企找份光鲜的工作。

这时候,竟然有人来跟我们讲,学位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是从钱穆那里传承来的书院教学的理念!一个大一新生从人群中站出来,带着老成的姿态对郭校长说:“您现实一点好不好?”

说到现实,我们这些十八九岁的学生,看起来可比年过六旬的校长更现实。入校第一年,能让大家联合起来嚷嚷的事,是让学校引进英语四、六级考试——因为有四、六级证书,求职才保险。后来学校增设了党支部,尽管只在五楼的一溜教师办公室里占了一间,计划去体制内的同学便安心了,能体验港式大学教育而又不耽误入党,体制内外两周全,于是皆大欢喜。

我也不例外,上大学是为了有个好出路。我喜欢的是中国的文史,喜欢中文的写作,但那又怎样呢?学好英文,准备出国,这才是正经路途。梦想,又不能当饭吃。

很长一段时间,我在犹豫是否应该遵从自己的心意追求未来的道路:要不要出国?是不是从此走在英文的世界里?

一度我对此丝毫不抱希望,但读着钱穆的书,我还是动了心。他想必也曾饱受质疑与挫折,也是在疑惑与动摇后找到自己最终想走的路。这个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接受了新式教育,在常州读中学时,还曾与瞿秋白一起带头闹学潮的乡间少年,最后却长成了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在95岁高龄时,就因为有人质疑其享受特权,钱穆便搬出住了30多年的素书楼,他也只说一句“人各有志,余亦惟秉素志而已"。

这份固执,让我想起在火车上婉拒杨绛的钱穆。合上书本,我只能深深叹一口气,相信自己绝没有这么彻底而孤高的心。

本科毕业时,尽管一位教国文的老教授建议我“试着去写点值得成为铅字的文字”,我还是选择了一条更实用、更保险的道路,出了国,继续读国际新闻专业。

可是,即便身处伦敦的课堂上,我也常常想起钱穆。这里的师生会激辩资本家掌握媒体对言论自由的损害,痛斥“默多克与卡梅伦要好得共进晚餐"的传媒现状,那情状,竟像极了老辈人笔下的“东林风韵”:一党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曾以为钱穆对主流的不妥协是一种偏执,原来,英国的知识分子也一样。

在英伦三岛的雨雾中浸淫,看着这里高校中知识分子对自由与真理不懈的追求,我明白了20世纪50年代的钱穆,在饭都吃不饱的境况下,还穿着长袍去上课的意义所在。那是在花朵凋零的绝境中,依然要守护知识尊严的努力,是到困窘之际,也依然心怀天下的属于知识分子的“傻气"。

他们不向现实投降,不向污浊妥协。因为即使整个世界都贫困无力,只要教育还在坚持着对人类灵魂的关怀,不放弃激发学生更高贵品性的努力,社会总有希望。

要读过这些书、走过这些路、见过这些人,我才终于相信,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没有那么古怪;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并不一定那么不现实。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现实,生活中才有那么多美好。

终于有一天,处理完课业后,我打开文档,决定学学钱穆的“傻气”,开始写一些自己内心真正想说的话,把对现实的顾虑都扔一边去。“不论未来如何,我都想在符合自己信念的道路上走下去,"我对自己说,“只要饿不死就好。”

现在回头看,就从那一刻起,我已经踏上了回国的道路。还好,够不切实际的我,还没饿死。

(二)被纵容的天才

霍兰德中校是美国空军飞行员,也是一位飞行天才。在他长达30年的飞行生涯中,曾驾驶B-52重型战略轰炸机,无数次出色完成飞行任务。

但这位天才,同时也是个酷爱冒险的疯子。

一次,霍兰德的女儿要参加一场学校的棒球比赛,正赶上他有飞行任务,不能到场观战。飞机起飞不久,他没有与机组人员商量,突然私自改变航线,驾驶B-52飞向女儿的中学操场,来了个漂亮的超低空飞行,为女儿助威。他的女儿得意地告诉同学:“那是我爸爸驾驶的飞机!"奇怪的是,如此严重的违纪行为,却并没有受到军方的处理。

还有一次,霍兰德找来一位摄影师,私自驾机表演低空穿越峡谷。当体型巨大的B-52离地7米穿过峡谷时,连摄影师也被吓得面色苍白,赶紧收拾东西仓皇而逃。而霍兰德却意犹未尽,又来了一次离地1米的玩命穿越。这是世界上不可能有第二人能完成的飞行。

霍兰德一次又一次疯狂的举动,令他的上级头痛不已,按照美国空军的飞行条例,无疑他应该被禁飞。但美国空军爱才,不想失去如此天才的飞行员。最后他们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在霍兰德的飞机上设立了一个奇特的岗位——安全观察员。实际上就是安排一位军衔更高的军官,监督霍兰德的飞行。

可操作柄掌握在霍兰德手中,谁也不知他什么时候会突发奇想地疯狂。在一次又一次的低空飞行表演上,霍兰德依然故我,不断完美地表演只有战斗机才能表演的“大回环”“侧爬升"等危险动作。正是一次又一次完美的结局,使军方对天才的胡作非为一再宽容,甚至是赞赏与默认了他的行为。

1994年的一天,又是一次例行的低空飞行表演。参加这次表演的B-52机组共四人:驾驶员霍兰德、副驾麦克哈恩、安全观察员沃尔夫上校、雷达领航员休斯顿。

就在登机前的一刻,副驾麦克哈恩,也是霍兰德最好的朋友,突然拒飞。理由是:霍兰德是个疯子,他不能同他同机飞行。上级对此感到很棘手,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替补,只好命令哈恩服从命令。

这一次,霍兰德依旧表演了一系列高难度的危险动作,依旧是那样完美。表演结束,飞机准备降落。突然,接到机场塔台的命令:一架空中加油机因紧急情况要求迫降,B-52暂缓降落!

由于刚才的一连串表演动作,此时B-52的飞行速度已降到182节,对于体型庞大的B-52来说这几乎是临界速度,这样的速度只能水平飞行。可此时飞机的前方是油库禁飞区。自信的霍兰德再一次做侧飞盘旋,而以这样低的速度做如此的飞行,结果只有一个:坠毁。

四人无一人生还,亲人们都在现场,他们目睹了这惨烈、生离死别的一幕。

沃尔夫上校做完这次飞行将退休,准备安享晚年;年轻的领航员休斯顿刚刚结婚;而麦克哈恩事前已预见了灾难,却没能逃过厄运。霍兰德,美国空军的天才飞行员,能够安全飞行30年真是幸运。自从他第一次冒险而没有受到惩罚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这场著名的世界空难事件,再一次以最残酷的方式告诉人类一个浅显的真理:一切纵容都是犯罪!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19℃温情

菊韵香

①四楼,75平方米,两室一厅,全新家装……在花光全部积蓄、又贷款15万后,赵小飞终于实现了人生的一大奋斗目标:属于我赵小飞和老婆刘翠翠的新房到手了!

②这天中午,赵小飞向单位领导请了半天假,准备乔迁新居。谁知兴冲冲地一扎进租住在棚户区的旧房,便发觉情况有点不对劲——老婆刘翠翠正偎在沙发里像没事人一样看电视呢,啥行动都没有。

③这可真是奇了怪了。自从拿到新房钥匙的那天起,老婆几乎天天都盼着搬新房,可眼下要搬了,她咋没了动静?赵小飞纳闷地问:“翠翠,你怎么没收拾东西?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④“我不想了!"刘翠翠打断了赵小飞,反问:“咱们买房,你从你爹妈那儿没少借钱吧?”

⑤没错,总共借了8万,是父母多年积攒下的养老钱,救急钱。当初借钱时,父母说得很实在,也很让小两口感动:今后手头宽裕了就还,没有就拉倒。这事是摆在桌面上说的,刘翠翠也在场。难道出了啥差错?

⑥不等赵小飞琢磨透彻,刘翠翠一脸认真地说:“老公,你听我的,这家咱不搬,行吗?"赵小飞大为不解,问:“为啥?你总得给我个理由吧。”

⑦刘翠翠一一道来:“第一,两位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结婚都是在乡下的老宅里结的,从没住过楼房;第二,你能上大学,能有今天,不都是老人省吃俭用供的吗?第三,老人要不给拿钱,想买房,得等到猴年马月去。所以呀,应该让老人先住新房一年。"

⑧听着听着,赵小飞禁不住心头一热,连忙说:“老婆,你真好。”

⑨小两口马上赶到老人的住处,连拉带劝,硬让两位老人进了新房。看着洁白的墙壁,时新的家具,老人局促得连手都不知该往哪儿放。

⑩老人拉着刘翠翠的手看向赵小飞,再三叮嘱,“你听好了,今后你要敢欺负翠翠,我可不饶你!"

搬完家后,每隔上一段日子,刘翠翠便去看望一回老人。一天傍晚,天下大雪,翠翠又急急忙忙地跑去新房,进门就搓着手问:“爹,妈,外面真冷,可冻死我了,你们冷不冷?”

“不冷不冷,一点都不冷。这新房啊封闭严实,保暖措施做得也好,可比住老房子受用多了。"老人边说边乐得额头的皱纹都开了花。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大半年过去。两位老人明事理,执意回老房,让小两口住进了新房。没过两个月,物业挨家挨户发出通知,要求业主尽快交纳取暖费。捏着通知,赵小飞皱起了眉头;热又涨价了,75平方米的房间总共要交2000多块,这对背着十多万债务的两人来说可是笔不小的开销!正犯愁,刘翠翠手里扬着一张协议美滋滋地进了屋,赵小飞接过一看,当场怔住了——老婆竟然办理了停热手续!

在东北,热力是商品,而且新建住房都是分户供暖,可买可不买,可买30度也可买15度,价钱不一样。见刘翠翠做出这个决定,赵小飞瞪了眼:“你,你脑子没进水吧?科学家都说今年是千年寒冬,小心把咱俩冻成鱼干!”

“停停,你老婆我啥时办过没把握的事?"刘翠翠眉飞色舞地回道,“实话告诉你,去年我也没让物业开栓,没交热费,老人没冻着吧?我测量过了,就算在最冷的时候,室内温度都没低过19度。19度,不冷不热,正好。”

敢情,刘翠翠让爸妈住新房,压根就不是啥孝顺,而是拿他们做室温实验呢!好在温度高,让老人平安度过了寒冬。听到这儿,赵小飞哭笑不得。

“当然是聪明、有心计呗。"刘翠翠得意地说,“去年省了两千多,今年再省两千多,这四千多,可够咱俩攒小半年的了!”

科学家的估测,并非无稽之谈。这年初冬刚到,温度便急剧下降,冷得要死。而更让赵小飞和刘翠翠想不到的是,室外有多冷屋内就有多冷,穿着棉衣钻进被窝抱成一团也不顶事。实在难挨,刘翠翠硬着头皮敲开了隔壁的房门,抖索着冻得发青的嘴唇问:“阿姨,你屋里冷不冷?是不是供暖出问题了?"

“供暖没出问题,是人心出了问题吧?”开门的,是个看上去约莫有40多岁的中年女人。女人看着刘翠翠,没好气地说:“去年冬天,我和邻居们每天都能看到两个老人在小区里晒太阳。他们是你父母吧?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