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03诗歌类材料作文-高考作文素材_第1页
主题03诗歌类材料作文-高考作文素材_第2页
主题03诗歌类材料作文-高考作文素材_第3页
主题03诗歌类材料作文-高考作文素材_第4页
主题03诗歌类材料作文-高考作文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03诗歌类材料作文-高考作文素材主题03诗歌类材料作文

寄语: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从林叶中漏出的月光,稀稀疏疏,如同冬日的残雪。静谧的夜,清冷的月高高地俯视

着大地,只有流浪在大地上的风不甘寂寞,偶尔发出声音惹人关注。层层叠叠的枝叶编就

遮天的网,密密麻麻地铺在天空之下,月光从枝叶的缝隙间溜进来,零零点点地洒在地上,

如同冬日落下的稀稀疏疏的残雪。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凡事只达

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

机。

〖技法点睛〗

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1.要了解其材料的特点。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意的,而诗歌的意象都具有指代性和

象征性。审题时需要大家围绕诗歌的形象,把联想、想象、创新作为立足点、着眼点。

2.把目光从材料立意投向广阔的社会,抽丝剥茧地发掘生活的丰富多彩,运用自己对社

会、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可见,诗歌型材料作文,我们首先要能准确理解诗歌,努力吃透材料,理解诗歌内涵,

把握诗歌的寓意,然后概括观点。

但也有不少同学有一定的错觉,以为诗歌就那么几句,立意可以信马由缰,另起炉灶。

其实不然,诗歌型材料作文的立意也必须从材料中得出,且立意时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全面

辩证地分析,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同时要注意选择自己最有感悟、最有把握、材料积累丰

富的角度和观点立意写作。

〖作文榜中榜〗

1.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

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

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

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例文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

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

当那迷朦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得浸湿了整件衣

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得铺满了整条

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

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

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

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

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

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

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

无人诉衷肠的寂寞。犹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

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

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

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

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滕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

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

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

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

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

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

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

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

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

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

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

仰望。

【详解】

这则材料由诗句和理解提示两部分组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

诗人刘长卿所写《别严士元》中的两句诗,原诗写的是在一个春寒料峭、天气多变的日子里,

诗人在苏州城外惜别友人的情景,透露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

①由“细雨湿衣"闲花落地”两个意象的特点,可以理解这两个意象是在赞美春天的

美好品格,由此可以联想到杜甫的名句“润物细无声”,赞赏春雨默默滋润万物、闲花默默

落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②采用相似联想的方法进行合理推求,由此及彼,可以理解这两个意象是在寓意恬淡地

做人,甘于寂寞,从而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由此联想到当今社会上的种种浮躁现象,阐述

人如果缺少一颗淡定之心,人生必将失衡。

③可以理解为这两个意象是在阐述一个哲理:“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寂寞不意味着平庸。我们要在寂寞中追求美好,需要坚忍与执著等精神。

题目已经给出了五种关于诗句主旨理解的提示,细心揣摩,这五种都是言之成理的,我

们可以围绕材料中提示的某一个观点展开,也可以另辟蹊径,谈谈自己对诗句独特的个性化

的体会:例如在喧哗浮躁的环境中坚守一份恬淡的品格,平凡无欲的生活自有闲适之美……

例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

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

“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点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

“寂寞的意义”。第六段列举陆游、王维、元稹,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

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第七段内容上又进

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

拓展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

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是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作

文。

2.作文

阅读下面一首短诗,按要求作文。

珍珠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

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

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

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蕴含的哲理,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

歌、剧本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例文

阳光总在风雨后

蚌历经了多少了痛苦与磨难才孕育出一粒色泽鲜丽的珍珠;水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与坚持

才穿透了坚硬的石头;悬崖边的种子积聚了多少的力量才冲破了岩石的阻挠……大自然告诉

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磨难怎么能见彩虹。

人生存在许多的变数,我们不能期待着一帆风顺,那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

气与坚定的信心去面对困难,去迎接挑战。

我想到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位以捕鱼为生的老头。他连续八

十四天出海都没有捕到一条鱼。在我们看来,他运气实在太差了,他再也不会出海捕鱼了。

但是,出人意料,在第八十五天老人又拿起他的捕鱼工具,驾着小船,毅然决然地驶身了深

蓝的大海。这次,他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成功地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如果他被以前的失

败吓倒,那么这条大马林鱼只会在他的梦中出现。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可以被打倒,但是不

可以被打败的硬汉形象,更展示了一种面对暴力和死亡时的坚定态度、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为

了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桑地亚哥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灰色的天空

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激励着每一位读者。

在文豪笔下的人物如此,那么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呢?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苏轼。苏轼是文坛上的宠儿,却是仕途

上的弃儿。他的才能我们有目共睹,但他的命运多磨难。他老来得志,“左牵黄,右擎苍,

千骑卷平冈,”“西北望,射天狼"。他的豪学以致用壮志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但他在历

经人生短暂的辉煌之后,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乌台诗案后,他一贬再贬,但这并没有击败

他,在黄洲赤壁,他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沙湖道中在轻吟“竹杖芒

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被贬之后,苏轼进入了一种荣辱皆忘的境界,他胸襟旷达,

同时,他又自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建功立业之心不减当年。如果东坡在遭贬之后

就放弃自己,那么,肯定地说他不会留下那么多动人的诗篇。正是因为他忍受了别人无法忍

受的痛苦,才成就了他一代文豪的光辉形象,才使他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翻开历史的画卷,历史在悠然的躺着。受了宫刑的司马迁因为隐忍了巨大的痛苦得以完

成一部史学巨著《史记》;坐在轮椅上的霍金精心研究“黑洞"夸克”的奥秘,让我们对

神秘的宇宙有了更多的一分了解。

古今中外,那些有成就的人,有谁不是经受了物质和精神炼狱得以成功的呢?当我们身

处困厄、面地磨难的时候,我们要有桑地亚哥的精神,勇敢地战胜不幸和痛苦;也要有苏轼

的旷达,成功地摆脱苦闷与忧伤,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详解

材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要求根据诗歌蕴含的哲理作文。必须先读懂

材料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自选角度,准确立意。《珍珠》一诗告诉我们:

珍珠在蚌壳里经过了无数的黑夜,受到了无数的磨难,摆脱了无数的苦闷与忧

伤,才换得了生命的闪光。可见,生命离不开磨难,只有经历磨难,战胜磨难,

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

3.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

材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因其地而制宜

春秋时我国已有传曰“因地制宜”,今日又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类同之理,“联系是

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力转移,但人要在遵循的有联系与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

新的具体联系,造福于人类”。而这样的至理又被古今千千万万人实践着,发展着。

因地制宜是一种智慧。几千年来,孔夫子的眼中已有这智慧的光芒。据记载,众弟子尝

问何以谓之孝,夫子因问者不同而答案不一:对有的弟子,他说终生侍奉父母便是孝;对有

些弟子,他又言爱惜自己便是孝;甚至有一常年表情肃然者来问,他笑对其日“有愉快的脸

便是孝"。于是“因材施教”作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流传下来,千年后我们仰望这位“万世师

表”,依然感受得到其思想的进步性。是的,没有一样的学生,一样的成长之路,生活因不

同而精彩,这实在是对人性的尊重。

因地制宜又是一种胸怀。北宋年间,东坡居士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朝中小人此

时可乐了,“叫你得意,看你这下还得意不!"回过头来,享受于闲野生活神采奕奕的他倒

真叫那些等着看他可怜相的官员们大跌眼镜。不光是写下前后《赤壁赋》名传后世,在这里,

他竞还写就一部“东坡食方”留给后人。余秋雨先生称他这一变化为“突围"和“成熟”。

并不是每个名噪一时,前途无量的人在半途遭劫都能像他一样。在这里,他清醒了内心,脚

踏着生活的土地,他学会在万事万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学会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学会在

精神的世界里开拓出新的天地。品味生活真味是他的胸怀,他在这里上升到一种并不陡峭的

高度,开拓出人生新境界。因其生而活,苦也就不再是苦

因地制宜也是不可违背的准则。多年前赫鲁晓夫上任,他有雄心壮志,却为偏激冲动所

害。那年苏联青年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平原垦荒种植玉米,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自然的定律

是无可违背的,他的不因地制宜最终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

因地制宜,它不是成功的金钥匙,可它会给人正确的方向,给人成功之路径。从最开始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到学习上、生活中的指引,它是古人的哲思,也是今人的至理。“交

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其中飘逸的是哲

理的芬芳。

【详解】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优化各种资源做到

物尽其材,人尽其用。种植如此,社会建设、个人发展、求学、立志、择业等等道理亦然。

作文题主要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体现哲理,懂得这样的立意也许不难,

但要写得文采斐然实属不易。这样的主题是很适合写议论文的,结构的谨严性就更重要一些。

像本文这样论点鲜明,段首句即是关键句的形式,在考场作文中还是较占优势的,因为一目

了然,反复强化,印象深刻。要写就一篇好的议论文,除却立意的准确新颖和结构的清爽严

谨,多少还取决于所拥有素材,读此文,惊叹于学生在短时间的思考和联想中找到如此多的

素材,且运用得如此恰切而丰富。

4.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远方

汪国真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便远方的

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

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以“到远方去"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例文】

心灵携伞而飞

舟在海中思索,思索着帆与锚的取舍:锚驻船于岸,不用与风浪拼搏,但是没有帆,船就是海上

的孤岛。船之魂在远方,波涛澎湃处才能见证它的坚毅与执著。于是船收起锚,随风走过万重

山,九曲滩……

远方之美,在于新奇。月光静静洒下,秋菊无息盛开。但这近处的场景与远方的枯木比起来

已不再皎洁,枯木虽丑但它是心塑的雕像。局限一处,固守一方,天籁之音也会变成靡音滥调。

只有把眼光放远,领略新物,生命才不会单调,生活才能不乏独辟蹊径的豪情。

远方的美,在于阅历。徐霞客踏遍千山,其游记被世人称道;孔子云游四海,方成儒家大经。于是,

后世乃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固步自封,一心沉醉于自己的安乐窝,终将被人践踏于

脚下。后人警示:不可坐井观天呀!

远方之美,在于未知。于是我们去探索。流星在夜幕中撕破了黑暗,地球已不再是人们思维

的局限。人们开始着眼于宇宙,从否认天圆地方到摒弃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类思维的步伐踏

得愈来愈远。远方之美,在于未知。人们甚至为它牺牲生命。罗马的鲜花广场上是真理开起

的地方,显耀着那位不怕焚身的科学家对远方的痴狂。

远方之美,在于打破局限。人生于母亲,但始终要脱离母亲。如果人一生下来就重复着先人

的活动,活动在祖先的坟墓上,那么世世代代不过是一个人的千世轮回。这样社会不会进步,

人类也不能发展。人们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知道了自己所处之地很小,地球是数块大陆接连而

成的水球。随着航海家的风帆,人们开始惊叹!

于是,我们要到远方去,远远地走。繁星若百合漂浮在黑夜中,银河那边,我们会想去看看牛郎

织女。世界偌大,我们当随风奔跑去寻找自己的绚烂人生。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汪国真如是

说。到远方去!凝聚了他有力的呐喊。

愿作风筝,蓝天乃是归宿;愿作轻舟,顺流而下,大海就是舞台,远方的远方便是银幕。于是,朋

友,我不得不将蒲公英赞美,出生下来那一刻,便随风飘动,结伞而行。蔚蓝的天空下,飞花绚烂,

愿您的心灵在伞底与之携行。

远方的呼唤,远方的红颜

“旗亭历历路茫茫,风雪关山道路长。莫道蛾眉无志气,不讲颜色媚君王。"翦伯赞如此赞

美昭君,我亦认为,中国古代的女子,因了昭君对远方的追求而扬眉吐气。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

间上,心灵的远方,宛如月下清歌花中独舞的佳人,因距离而朦胧,因朦胧而完美。朦胧,故引人

探求;完美,故成为代代有志之士心中那一方纤尘不染的净土,成为使他们理想壮怀得以实现、

升华的极乐世界。

善琵琶,能诗赋,才华横溢的昭君恰是位有过人胆识和才略、又不肯折节事君的清高女子。

清高与才情都是个性的张扬,这样的人必是不甘平庸,心怀壮志。世人眼中的汉宫繁华,在她看

来却未必是值得毕生一求的心灵的远方。君不见雕梁画栋,多少壮志在此磨蚀;软尘香风,多少

坚毅至此只剩温存;纵然伴幸君王生前万般荣耀,但这并不能成为昭君胸怀天下,名留青史的

寄托!远方感召着生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屈原的同乡,昭君同样产生

求索人生价值的意识,为心中的远方——那或许遥在天涯的幸福美好而奉献一生,以她绝代的

容颜和惊世才华,以她的玉手琵琶在斜阳芳草里,弹彻弥漫了千年的大漠风沙!

在昭君的心里,匈奴之于长安,恐怕不仅仅是疆域上的远方。疆界的远方,许因抛家别亲而痛

苦;心灵上的远方,却让人迸发出矢志不渝的追求。胡雁低吟,长烟落日,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