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并发症分析第一部分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2第二部分术后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5第三部分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7第四部分术后血肿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9第五部分术后嵌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1第六部分术后肠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13第七部分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5第八部分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18
第一部分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处理对策关键词关键要点腹股沟斜疝术后疼痛概述
1.腹股沟斜疝手术后疼痛十分常见,据统计约9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多在术后1-2天最强烈,随着术后恢复疼痛逐渐减轻,通常在2周内消失。
2.腹股沟斜疝术后疼痛主要包括早期疼痛和晚期疼痛,早期疼痛是指术后2周内的疼痛,主要包括切口疼痛、腹腔内疼痛和放射性疼痛。晚期疼痛是指术后2周以上的疼痛,主要由神经损伤、感染、血肿、异物等引起的疼痛。
3.腹股沟斜疝术后疼痛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较大,疼痛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手术创伤、术后护理等因素。
腹股沟斜疝术后疼痛的原因
1.手术切口疼痛:手术切口疼痛是腹股沟斜疝术后最常见的疼痛,是由于手术切口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引起的,疼痛程度与切口大小、切口位置、切口愈合情况等因素有关。
2.腹腔内疼痛:腹腔内疼痛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腹腔内组织的牵拉、挤压等引起的,疼痛程度与手术创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因素有关。
3.放射性疼痛:放射性疼痛是指疼痛从手术切口部位放射至其他部位的疼痛,常见于腹股沟区、大腿内侧、阴囊等部位,疼痛程度与神经损伤、感染、血肿等因素有关。
腹股沟斜疝术后疼痛的处理对策
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口服止痛药等,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2.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除术、修补术等,手术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3.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腹股沟斜疝术后疼痛是由于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引起的,可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腹股沟斜疝术后疼痛的预防措施
1.选择合适的切口:选择合适的切口可以减少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从而减轻术后疼痛。
2.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创伤可以减轻术后疼痛,避免过多的组织牵拉、挤压等。
3.加强术后康复:加强术后康复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从而减轻术后疼痛。
腹股沟斜疝术后疼痛的注意事项
1.避免剧烈活动:术后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切口裂开,加重疼痛。
2.保持伤口清洁: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感染可加重疼痛。
3.遵医嘱用药:术后应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疼痛或产生不良反应。术后疼痛的原因
腹股沟斜疝手术后疼痛的原因有多种,包括:
1.切口疼痛:切口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疼痛,通常在手术后1-2天内最为严重。疼痛的程度取决于切口的长度和位置,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
2.神经损伤: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到负责腹股沟区域感觉的神经。这会导致腹股沟区域出现麻木、刺痛或灼痛。神经损伤通常是暂时的,但也有可能永久性损伤。
3.血肿:手术后,切口周围可能会出现血肿。血肿会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血肿通常会在几天或几周内自行吸收。
4.感染:手术后,切口可能会感染。感染会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和化脓。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扩散。
5.肠梗阻:在某些情况下,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肠梗阻。肠梗阻会导致腹痛、恶心、呕吐和便秘。肠梗阻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肠坏死。
处理对策
1.切口疼痛:切口疼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
*应用冰袋或冷敷垫敷于切口处,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或萘普生,以减轻疼痛。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并定期更换敷料。
*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切口裂开。
2.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通常是暂时的,但也有可能永久性损伤。如果疼痛持续存在,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如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可以帮助减轻神经疼痛。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来修复受损的神经。
3.血肿:血肿通常会在几天或几周内自行吸收。如果血肿较大或引起疼痛,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热敷:热敷可以帮助促进血肿吸收,减轻疼痛。
*穿刺抽吸:如果血肿较大,可以考虑穿刺抽吸,以去除血肿。
*手术切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血肿。
4.感染:手术后,切口可能会感染。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扩散。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
*口服抗生素:口服抗生素可以杀死引起感染的细菌。
*静脉注射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以更有效地控制感染。
*手术清创:如果感染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清创,以清除感染组织。
5.肠梗阻:肠梗阻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肠坏死。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
*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肠梗阻的位置和原因。
*服用泻药:服用泻药可以帮助缓解肠梗阻。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肠梗阻。第二部分术后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术后出血的原因
1.手术操作不当: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或粗暴,导致血管或组织损伤,从而引起出血。
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术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术中使用抗凝药物,导致手术后出血风险增加。
3.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可导致切口裂开或组织坏死,从而引起出血。
术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1.止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包括直接压迫出血部位、应用止血钳或电凝止血等。
2.输血:若出血量大,需要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3.抗生素治疗:若切口感染导致出血,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促进切口愈合。
4.外科手术:若出血严重或无法通过上述方法控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来修复出血源。术后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5%。术后出血可分为早期出血和晚期出血。早期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晚期出血常发生在术后1~2周。
一、早期出血的原因
1.手术操作不当:如切开疝囊时误伤血管,止血不彻底;缝合疝环时扎线过紧,导致血管破裂。
2.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
3.抗凝药物使用: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抑制凝血功能,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4.感染:术后感染可导致血管壁变薄、破裂,引起出血。
5.其他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可增加腹压,导致出血。
二、早期出血的处理方法
1.一般治疗:抬高患肢,应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止血敏等。
2.局部止血:如出血量较少,可行局部压迫止血或电凝止血。
3.手术止血:若出血量较多或局部止血无效,则需行手术止血。
三、晚期出血的原因
1.感染:术后感染可导致血管壁变薄、破裂,引起出血。
2.异物反应:如术中遗留纱布、导尿管等异物,可引起异物反应,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3.疝复发:疝复发可导致疝囊内压增高,使血管破裂出血。
4.肿瘤:疝囊内肿瘤可侵犯血管,导致出血。
5.其他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可增加腹压,导致出血。
四、晚期出血的处理方法
1.一般治疗:抬高患肢,应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止血敏等。
2.抗感染治疗:若有感染,需积极抗感染治疗。
3.手术治疗:若出血量较多或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行手术治疗。术中应仔细探查出血点,予以结扎止血。
五、预防术后出血的措施
1.术前仔细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应积极纠正。
2.术中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血管。
3.止血应彻底,缝合疝环时扎线不宜过紧。
4.术后应抬高患肢,应用止血药物。
5.预防感染,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活动。第三部分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后感染的原因】:
1.手术中感染:主要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和手术环境中的细菌,如果手术器械和切口消毒不彻底,可将细菌带入手术切口,引起感染。
2.术后切口感染:多由手术后切口护理不当或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所致,细菌可通过切口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3.输液感染:输液过程中,由于输液器材或液体污染,细菌可通过输液针头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预防措施】:
术后感染的原因
1.细菌污染
*患者自身皮肤或黏膜存在细菌污染,在手术过程中细菌侵入手术切口,引起感染。
*手术器械、敷料、手术室环境等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污染手术切口。
*手术医生或护士术前手部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污染手术切口。
2.患者免疫力低下
*患者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抗感染能力下降。
*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导致免疫力低下。
*患者近期有感冒、发热等感染病史,导致免疫力低下。
3.手术操作不当
*手术切口设计不合理,导致切口张力过大,不利于切口愈合。
*手术过程中组织损伤过大,导致切口出血过多,形成血肿,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
*手术后引流不畅,导致切口内积液,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
4.其他因素
*患者年龄过大或过小,组织修复能力较差,不利于切口愈合。
*患者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利于切口愈合。
*患者术后活动过多,导致切口裂开,为细菌侵入创造条件。
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выявитьфакторырискаинфекцииипринять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меры.
*对患者进行术前皮肤或黏膜消毒,减少细菌污染。
*对手术器械、敷料、手术室环境等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细菌污染手术切口。
*手术医生或护士术前应严格洗手消毒,防止细菌污染手术切口。
2.提高患者免疫力
*对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患者免疫力。
*对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应逐渐减少药物剂量,提高患者免疫力。
*对近期有感冒、发热等感染病史的患者,应推迟手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
3.合理设计手术切口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切口设计,避免切口张力过大,不利于切口愈合。
4.减少组织损伤
*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减少组织损伤,避免切口出血过多,形成血肿,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
5.加强术后护理
*手术后应加强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防止细菌侵入。
*手术后应注意引流畅通,防止切口内积液,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
*手术后应限制患者活动,防止切口裂开,为细菌侵入创造条件。
*手术后应注意营养补充,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切口愈合。第四部分术后血肿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后血肿的原因
1.止血不彻底: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止血不彻底,可能会导致术后出血,形成血肿。
2.术中损伤血管:在手术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损伤了血管,也可能导致术后出血,形成血肿。
3.术后活动过早:如果患者在术后过早活动,可能会导致手术切口出血,形成血肿。
术后血肿的治疗措施
1.保守治疗:如果术后血肿较小,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如冰敷、加压包扎等,以帮助血肿消散。
2.手术治疗:如果术后血肿较大,或者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血肿,并止血。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并发症分析
*
术后血肿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并发症中,术后血肿的发生率为0.5%~5%,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术中止血不彻底:如缝扎血管时结扎不紧,或术中电凝止血不彻底,均可导致术后血肿形成。
*术后活动过早:部分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过早,导致切口裂开,引起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术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K缺乏症等,可导致术后血肿形成。
*使用抗凝药物:部分患者术后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可增加术后血肿的发生风险。
术后血肿的治疗措施包括:
*保守治疗:对于小面积血肿,可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局部冰敷、加压包扎等。
*手术治疗:对于大面积血肿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引流、血肿清除术等。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术后血肿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术前仔细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纠正。
*术中注意止血,缝扎血管时应结扎牢固,电凝止血应彻底。
*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切口裂开。
*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在术前停用药物,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结论
术后血肿是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5%~5%。术后血肿的原因主要包括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活动过早、凝血功能障碍、使用抗凝药物等。术后血肿的治疗措施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了预防术后血肿的发生,应注意术前仔细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术中注意止血,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活动,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在术前停用药物,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第五部分术后嵌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后嵌顿的原因】:
1.手术中疝内容复位不充分或复位后嵌顿。
2.疝内容过大,复位困难,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创伤大,组织水肿,影响疝内容的复位。
3.疝囊口过小,导致疝内容复位后嵌顿。
4.手术中缝合疝囊口时,缝线打结过紧,导致疝内容嵌顿。
【术后嵌顿的处理方法】:
术后嵌顿的原因
1.手术技术因素:
*切口过大,疝囊分离不彻底,导致疝内容物容易脱出。
*缝合疝环过紧,阻碍肠道蠕动,导致嵌顿。
*疝修补材料选择不当,如使用不可吸收的缝合线或补片,容易导致异物反应和粘连,增加嵌顿风险。
2.患者因素:
*年龄较大,组织弹性差,容易发生疝复发和嵌顿。
*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会导致腹压增高,增加嵌顿风险。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较多,容易压迫疝环,导致嵌顿。
3.其他因素:
*外伤:外伤会导致腹壁肌肉损伤,削弱疝环强度,增加嵌顿风险。
*感染:感染会导致疝囊内压力增高,增加嵌顿风险。
*肿瘤:肿瘤压迫疝环,导致嵌顿。
术后嵌顿的处理方法
1.保守治疗:
*对于嵌顿时间较短、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尝试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静脉输液、应用止痛药和抗生素等。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嵌顿疝的根治性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切开腹壁,直接取出嵌顿的肠管并修补疝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腹壁上打几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取出嵌顿的肠管并修补疝环。
3.手术后护理:
*手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饮食应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定期复查,监测疝气复发情况。第六部分术后肠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后肠梗阻的原因】
1.肠腔内梗阻:主要由肠内容物阻塞肠腔引起,包括粪块、肠道肿瘤、异物等。
2.肠管外梗阻:由肠管外因素压迫肠道引起,包括疝气、粘连、肿瘤、肠扭转等。
3.肠管动力障碍:主要由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引起,包括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等。
【术后肠梗阻的处理措施】
#术后肠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原因
1.粘连带阻碍肠腔通过:由于手术过程中组织受到损伤或感染,导致肠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粘连带,阻碍肠腔通过,引发肠梗阻。
2.肠麻痹:手术过程中对肠管造成的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以及术后疼痛、麻醉药物的使用等因素,均可导致肠蠕动减弱或停止,引发肠麻痹,导致肠梗阻。
3.肠扭转:由于肠管固定不当或肠管过长等因素,导致肠管发生扭转,阻碍肠内容物通过,引发肠扭转性肠梗阻。
4.肠套叠:由于肠管蠕动异常或肠管结构异常等因素,导致一段肠管套入另一段肠管内,形成肠套叠,阻碍肠内容物通过,引发肠套叠性肠梗阻。
5.肠疝:由于手术过程中修补疝环不当或疝环过大,导致肠管突出腹壁,形成肠疝,阻碍肠内容物通过,引发肠疝性肠梗阻。
#处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
-禁食:停止进食,以减轻肠道负担。
-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或空肠造瘘管将肠道内容物引流出来,减轻肠道压力。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使用促胃肠动力药促进肠蠕动。
2.手术治疗:
-粘连松解术:切除或松解粘连带,恢复肠腔的通畅。
-肠切除术:切除坏死的或无法修复的肠段,并重新吻合肠管。
-肠扭转复位术:将扭转的肠管复位,恢复肠腔的通畅。
-肠套叠复位术:将套叠的肠管复位,恢复肠腔的通畅。
-肠疝修补术:修补疝环,使肠管复位。第七部分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手术操作不当:术中污染手术切口,如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切口缝合不严密,术后切口敷料不洁净等。
2.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伤口愈合能力差,容易发生感染。
3.术后护理不当:患者术后不注意切口清洁,不按时换药,切口沾水或沾染污物,容易引起感染。
【预防措施】:
1.加强手术室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加强患者术前准备,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状态,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3.加强术后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避免切口沾水或沾染污物。
【术后疼痛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包括:
(1)疝修补术前未纠正远侧睾丸或卵巢鞘膜突
小儿疝气患者中,有5%~10%并发远侧睾丸或卵巢鞘膜突。若疝修补术前不进行腹腔镜或探查清除,则遗留鞘膜突有可能发展成对侧或双侧疝。
(2)疝修补术术式选择不当
既往文献报道,成年人疝气修补术术后复发率为3%~10%,小儿疝气修补术术后复发率为1%~3%。术式选择不当是复发的原因之一。术前,应根据患儿年龄、疝气种类和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一般而言,腹膜鞘膜突间接疝和直疝可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或腹股沟切口疝修补术,远侧睾丸或卵巢鞘膜突可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
(3)手术技术不精湛
手术技术不熟练,缝合前后壁腹膜不严密,缝线选择不当,未进行术中复位实验,均有复发隐患。因此,疝修补术术前应对术者进行培训,以掌握熟练的技术。术后应进行仔细的检查,以排除网膜缺损或缝线错误。
(4)术后护理不当
术中应根据患者年龄及术式采用适当的术后护理措施,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新生儿疝气手术后24天内避免尿布洗澡,术后4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个月内避免游泳,术后6个月内避免骑跨型运动。年长儿5岁以下者,术后4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个月内避免游泳,术后6个月内避免骑跨型运动。成人50岁以下者,术后4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个月内避免游泳,术后6个月内避免骑跨型运动。成人50岁以上者,术后4周内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内避免游泳,术后6个月内避免骑跨型运动。
(5)加压包扎技术欠缺
局部加压包扎是疝修补术术中重要的一步,它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血肿液肿,加速局部渗液的重收,减少术后复发。加压包扎时,应根据患儿年龄及术式选用适当的敷料。新生儿术后前3天换药一次,年长儿术后7天换药一次,以防止复发。
下面介绍一些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1)选择合适的术式
根据患儿年龄、疝气种类和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一般而言,腹膜鞘膜突间接疝和直疝可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或腹股沟切口疝修补术,远侧睾丸或卵巢鞘膜突可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
(2)术中精湛技术
熟练的手术技术,严密缝合前后壁腹膜,选择合适的缝线,进行术中复位实验,以排除网膜缺损或缝线错误。
(3)术后护理
根据患者年龄及术式采用适当的术后护理措施,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4)加压包扎
局部加压包扎是疝修补术术中重要的一步,它能有效地防止术后血肿液肿,加速局部渗液的重收,减少术后复发。加压包扎时,应根据患儿年龄及术式选用适当的敷料。
(5)加强宣教
向患儿家属讲解疝气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对疝气复发认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第八部分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泸州市兴泸环保发展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绍兴柯桥鉴水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招聘代理制门店店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生课文李时珍课件
- 2025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二季度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中医药康复课件
- 小学生课件视频
- 游泳创意儿童画课件
- 铸轧工实操任务书
- 铀水冶工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试验员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会议签到表完整版
- GB/T 40861-2021汽车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 GB/T 15435-199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
- 赛迪顾问-新锐评论第70期(总第120期):县域经济研究系列稳县域经济大盘育优质企业的四点建议
- 廉政鉴定书(院内廉政意见书)
- 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DBJ50∕T-220-2015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规程
- 变电设备检修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齐鲁医学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 DB13T 5320-2020 水工建筑物防淤堵排水泄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