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卫生学第五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课件_第1页
儿童卫生学第五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课件_第2页
儿童卫生学第五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课件_第3页
儿童卫生学第五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课件_第4页
儿童卫生学第五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一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免役系统二)计划免疫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免役系统1.什么叫“免疫”?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如病毒、细菌),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役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及其淋巴结组织)免疫活性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免疫系统有哪些功能?(1)防御感染;(2)自身稳定;(3)免疫监视。4、免疫作用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的防御作用、血脑屏障作用。特异性免疫:自动免疫(自然自动、人工自动)被动免疫(自然被动、人工被动)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二)计划免疫1、什么叫“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人工自动免疫的一种,是指根据疫情监测以及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2、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有哪些种类?(1)自动免疫制剂,这种制剂包括菌苗、疫苗和类毒素;(2)被动免疫制剂。这种制剂主要包括丙种球蛋白和免疫血清。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什么叫“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基础免疫是指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种一次.就很容易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叫加强免疫。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二节传染病概述1、病原体、潜伏期、传染源、病原携带者各指什么?病原体是指在人体外环境中.有一些能侵袭人体的微生物。潜伏期是指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传染源是指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病原携带者可分为病后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某人患传染病后,症状已消失,但仍然排出病原体,称为病后病原携带者;病原体侵人人体.但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却排出病原体,称为健康病原携带者。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传染病的特性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免疫性、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1)传染源。(2)传染途径。(3)易感者。4、如何预防传染病?(])“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病人;(2)切断传染途径;(3)保护易感儿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5、切断传染途径及保护易感儿的措施各是什么?要做到隔离病人,并对病儿的各种排泄物随时进行消毒,要按医生要求对病儿进行彻底治疗。培养儿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易感儿的措施为:有计划地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儿童的有效措施。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6“空气飞沫传播”、“食物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这几种传染途径的含义是什么?空气飞沫传播是指病原体随同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散布到周围的空气中,被他人吸人体内,受到传染。食物传播是指食物在制作、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被病原体污染,造成“病从口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随同患者或携带者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周围的日常用品。母婴传播是指母亲和婴儿接触密切,一方可将疾病传染给另一方,包括胎盘传播、分娩损伤传播、哺乳传播和产后接触传播四类。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三节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1、幼儿急疹出现哪些症状,应如何护理?(1)起病突然,高烧

(2)高烧3~4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同时面部及身上出现红色疹子,经l~2日皮疹全部退尽。护理:高烧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烧药并配合物理降温法.降低体温至38℃左右,以免因高烧而抽风。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麻疹患儿有何症状?如何护理?症状:(1)病初的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2口腔黏膜会有改变;(3)开始出皮疹;(4)出疹~般持续3~4天,疹子出齐后开始消退,体温渐恢复正常。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护理:(1)病儿居室应保持至气新鲜.(2)注意眼部卫生;(3)注意鼻腔、口腔清洁;(4)饮食宜富于营养而容易消化;(5)出疹发高烧应采取降低体温的措施;(6)疹子“内陷”应注意有无并发症:(7)护理病儿的人,进入病儿所在室要戴口罩。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4、风疹患儿有何症状?如何护理?症状:(1)病初可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多为低烧。(2)发烧当日或次日出现皮疹;皮疹很快布满全身,但手心、脚心一般无皮疹。(3)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护理:(1)风疹病情轻.很少有并发症。发烧时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一般不需特殊治疗。(2)孕妇应避免接触风疹病人。以防被传染。特别是怀孕早期更应注意。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5、小儿出现腮腺炎有何症状?如何护理?症状:(1)起病急,可有发烧、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表现;(2)1~2天后腮腺肿大;(3)经4~5天腮肿消退。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护理:(1)注意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2)腮腺肿痛可用湿毛巾做冷敷,也可外敷清热解毒的中药;(3)在腮肿期间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避免吃酸的食物;(4)应用中药治疗。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6、小儿患有猩红热有何症状?如何护理?症状:(1)起病急,发烧、嗓子痛,可有呕吐;(2)发病后1~2天出皮疹;(3)面部潮红,但口唇周围明显苍白;(4)于病后2~3天,舌乳头肿大突出;(5)病后1周左右,皮疹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护理:(1)病儿应卧床休息,吃些稀软、清淡饮食,多喝水;(2)注意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嗓子,一日数次;(3)疹退后有皮肤脱屑,不要用手撕剥;(4)于病后2~3周检查尿,看是否发生急性肾炎。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7、小儿患结核病有何症状?如何护理?症状:(1)病初可有低烧、轻咳、食欲减退;(2)病情发展则有长期不规则低烧、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3)若给予合理、及时的治疗,预后良好,原发病灶钙化;(4)未经合理治疗,病灶长期残留,有可能发展成继发性肺结核。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护理:(1)按医嘱用药,用药的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2)充分调动病儿机体的抵抗力,使抗结核药产生较强的药力。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8、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原体和传染途径各有何区别?甲型肝炎病毒可引起甲型传染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乙型传染性肝炎。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9、谈谈如何用综合性措施预防病毒性肝炎?(1)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保护易感者;(2)家庭中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培养幼儿有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水杯、牙刷等要专用;(3)集体儿童机构的保教人员、炊事员等要定期进行体检,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应不再直接接触儿奄;(4)注射用的针头、针管,用后彻底消毒,可用一次性注射器;(5)对肝炎病人的食具、用具、玩具以及便盆、屎尿,均应严格消毒,病人应隔离治疗;(6)避免“母婴传播”,认真做好产前检查,必要时及时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患乙肝的母亲慎重对待母乳喂养。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四节常见的寄生虫病1、如何防治血吸虫病?(1)消灭钉螺;(2)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3)尽量避免接触疫水;(4)疫区每年进行普查普治;(5)喝开水。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患儿各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蛔虫病症状:(1)周围阵发性疼痛,片刻可自行缓解;(2)低烧、夜惊、多汗、磨牙;(3)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等。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钩虫病患儿症状:感染初期,当钩蚴钻入皮肤时,局部可有痒疹,由于抓痒可继发细菌感染。钩蚴侵入血循环穿过肺组织时,可引起发热、咳嗽、哮喘等症状;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蛲虫病患儿症状:(1)肛门周围和会阴部奇痒;(2)由于搔伤,可使局部皮肤糜烂;(3)睡眠不安,易烦躁。食欲可受影响。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五节灾后防疫重要性:(1)洪涝灾害,造成人、畜等粪便污染水源,可以导致急性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2)受灾后,居住条件简陋,居住拥挤,冬春季易造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3)洪涝灾害可使血吸虫病疫区扩大,粪便直接污染水源的机会增加,为血吸虫病的流行提供了条件;(4)受灾后,人们常居住在野外,使人畜共患性疾病增加。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六章

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

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一节

常用护理技术一)测体温:测腋下处,五分钟取出。二)数脉搏:数脉搏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手腕部靠拇指侧的桡动脉是最常采用的部位。三)观察呼吸:观察腹部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四)物理降温:头部冷敷、酒精擦拭。五)热敷:适用于疖肿部位、消炎、消肿的作用。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六)喂药:将药片弄成粉末,溶在糖水、果汁的液体中服用。七)滴眼药水:核对药名、眼药膏睡前使用。八)翻转眼皮:上下眼皮九)滴鼻药水:仰卧、肩下垫枕头、头后仰、鼻孔朝上。十)滴耳药水:侧卧、患耳朝上。十一)简易通便法:肥皂条通便、开塞露通便、手抠干大便法。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第二节急救技术一)发生意外后根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根据伤者的情况判断(呼吸、脉搏、瞳孔)二)呼吸停止的急救方法人工呼吸:1、畅通呼吸道;2、吹气方法。对小婴儿和对较大的儿童各有不同的要求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三)心跳停止的急救方法(1)使病儿仰卧,背部有硬物支撑。(2)挤压心脏。(3)与口对口吹气法同时进行。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四)创伤出血的急救方法1、何处为“易出血区”?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接近鼻孔的鼻中隔前下方,该处鼻黏膜菲薄、血管密集成网,为“易出血区”。2、鼻出血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处理小儿鼻出血?原因:以外伤居多。鼻腔黏膜干燥、挖鼻孔、用力擤鼻、鼻内异物以及感冒发高烧等均可引起鼻出血。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措施:(1)安慰小儿不要紧张,安静地坐着;(2)头略低(注意不是仰头,仰头时血将流入咽部,导致咽血。(3)止血后,2~3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4)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塞入鼻腔,填塞紧些才能止血。若有麻黄素滴鼻液,可把药洒在棉卷上.止血效果更好;(5)若经上述处理,鼻出血仍不止.立即去医院处理;(6)若自鼻孔流出的血已不多,但小儿有频繁的吞咽动作,一定让他把“口水”吐出来。(7)如果常发生鼻出血,而且皮肤上常有淤斑,应尽早去医院处理。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五)骨折的急救1、什么叫“青枝骨折”?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小儿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如何现场处理肢体骨折和腰椎骨折?现场处理肢体骨折:使用薄木板将伤肢固定,木板的长度必须超过伤处的上、下两个关节。在伤肢上垫一层棉花或布类,用三角巾或绷带把木板固定在伤肢上,将伤肢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露出手指和脚趾,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现场处理腰椎骨折:凡伤及腰部,应严禁伤者弯腰、走动,也不得搀扶、抱持伤者而使腰部弯曲。应由数名救护者动作一致地托住伤者的肩胛、腰和臀部,使伤者的腰部不致弯曲,将伤者“滚”到木板上,伤者俯卧,用宽布带将其身体固定在木板上。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六)眼外伤的处理角膜异物和眯眼、顿挫伤、刺伤划伤、酸缄烧伤、鞭炮炸伤。七)溺水的急救抓紧水上救护、救上后(迅速清理嘴鼻淤泥杂物、控水、迅速复苏)儿童卫生学第五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八)煤气中毒的急救症状:(1)中毒轻者,感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全身无力;(2)中毒重者。呼吸困难,最后不省人事。原则:(1)立即打开窗或尽快将病人移至通风好的房问内或户外,呼吸鲜空气;(2)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