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4015-2021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4015-2021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4015-2021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4015-2021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4015-2021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16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015-2021

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controlofChilosuppressalis(Walker)byapplication

pesticidesbeforericeseedlingtransplant

2021-03-04发布2021-04-04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4015—2021

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施药条件、送嫁药实施、效果调查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单季中稻二化螟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92—2009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NY21农药安全使用指南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送嫁药applicationpesticidesbeforericeseedlingtransplant

水稻秧苗移栽前施用农药,其药效可延续到大田。

4施药条件

4.1虫源调查

每年4月底至5月初时,选择代表性有效虫源田,根据GB/T15792—2009提供的棋盘式采样法,调查

稻桩中二化螟的幼虫和蛹的数量。

4.2用药指标

每亩稻桩残留虫量(幼虫和蛹数量的总和)大于或等于50头时,应实施送嫁药。

5送嫁药实施

5.1施药时间

1

DB32/T4015—2021

水稻移栽前2d~3d为宜。

5.2农药品种选用

有效虫源田每亩稻桩二化螟的虫量为50头~200头时,宜选用生物药剂作为送嫁药;每亩稻桩二化

螟虫量为200头及以上时,应使用化学农药作为送嫁药。可选用的送嫁药药品种、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参见附录A。严格按照GB/T8321执行。

5.3施药器械

宜采用静电喷雾器等高效药械施药。

5.4施药方法

严格按照NY21和NY/T1276对秧苗进行施药,当喷施至秧苗叶片开始往下滴水即停止喷药。如果

是湿润育秧田,应先排去秧畦上的水后再施送嫁药,施药1天后复水。遇大雨等恶劣天气不施用送嫁药。

6效果调查

按照GB/T15792进行大田二化螟虫情调查。水稻分蘖期枯鞘丛率达8%,水稻穗期每亩二化螟卵块数

量达50块,应在二化螟防治适期进行化学防治。

7记录

应建立用药台账。送嫁药后要做好用药品种、剂量及时间等的记录,记录保存时间应不少于2年。

2

DB32/T4015—2021

附录A

(资料性)

可选用的送嫁药药剂品种、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表A.1可选用的送嫁药药剂品种、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农药类型农药名称使用剂量使用方法

80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60g~90g/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

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0mL~400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2%多杀霉素微乳剂150mL~200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mL~10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35%氯虫苯甲酰胺4g~6g/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3.6mL~27.8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50%呋虫胺可湿性粉剂12g~15g/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化学农药20%氰虫·甲虫肼悬浮剂30mL~40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26%甲氧·茚虫威悬浮剂10mL~12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6%阿维·茚虫威微乳剂31.7mL~44.3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9%甲维·甲虫肼悬浮剂30mL~50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mL~26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3

DB32/T401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南京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苏州市吴江区植保植检站、苏州市

吴江区平望镇农业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敏、韩召军、朱凤、李海东、尤希宇、王成燕。

I

DB32/T4015—2021

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施药条件、送嫁药实施、效果调查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单季中稻二化螟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92—2009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NY21农药安全使用指南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送嫁药applicationpesticidesbeforericeseedlingtransplant

水稻秧苗移栽前施用农药,其药效可延续到大田。

4施药条件

4.1虫源调查

每年4月底至5月初时,选择代表性有效虫源田,根据GB/T15792—2009提供的棋盘式采样法,调查

稻桩中二化螟的幼虫和蛹的数量。

4.2用药指标

每亩稻桩残留虫量(幼虫和蛹数量的总和)大于或等于50头时,应实施送嫁药。

5送嫁药实施

5.1施药时间

1

DB32/T4015—2021

水稻移栽前2d~3d为宜。

5.2农药品种选用

有效虫源田每亩稻桩二化螟的虫量为50头~200头时,宜选用生物药剂作为送嫁药;每亩稻桩二化

螟虫量为200头及以上时,应使用化学农药作为送嫁药。可选用的送嫁药药品种、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参见附录A。严格按照GB/T8321执行。

5.3施药器械

宜采用静电喷雾器等高效药械施药。

5.4施药方法

严格按照NY21和NY/T1276对秧苗进行施药,当喷施至秧苗叶片开始往下滴水即停止喷药。如果

是湿润育秧田,应先排去秧畦上的水后再施送嫁药,施药1天后复水。遇大雨等恶劣天气不施用送嫁药。

6效果调查

按照GB/T15792进行大田二化螟虫情调查。水稻分蘖期枯鞘丛率达8%,水稻穗期每亩二化螟卵块数

量达50块,应在二化螟防治适期进行化学防治。

7记录

应建立用药台账。送嫁药后要做好用药品种、剂量及时间等的记录,记录保存时间应不少于2年。

2

DB32/T4015—2021

附录A

(资料性)

可选用的送嫁药药剂品种、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表A.1可选用的送嫁药药剂品种、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农药类型农药名称使用剂量使用方法

80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60g~90g/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

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0mL~400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2%多杀霉素微乳剂150mL~200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mL~10mL/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35%氯虫苯甲酰胺4g~6g/667m²兑水30kg~60kg均匀喷雾

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3.6mL~27.8mL/667m²兑水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