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蜂知识_第1页
家庭养蜂知识_第2页
家庭养蜂知识_第3页
家庭养蜂知识_第4页
家庭养蜂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养蜂知识之一

一——初学养蜂要领标签:

意蜂蜂群刺五加中蜂杀虫脒养蜂是人们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是一项传统的养殖业。它不与农业争地、争肥,老人、妇女和病残者都可以从事管养。养蜂可以获得营养丰富的蜂蜜、蜂王浆、花粉和蜂蛹,还可以生产蜂蜡、蜂胶、蜂毒等多种产品。更重要的是,蜜蜂是最理想的授粉昆虫,可以提高农作物和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根据国内外调查研究证明,蜜蜂可以使棉花增产12%以上,油菜增产24%以上,瓜果、柑橘等增产25~50%,大豆增长11%以上,向日葵增产34%以上。近年来,我们诱导蜜蜂为水稻授粉,已证实除增产13.4%以外,大米的质量、营养成份、风味等均有所提高。因此,家庭养蜂是使农作物和瓜果增产的好办法。家庭初次养蜂,必须注意三个方面:一、选购蜂种目前,我省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中蜂、意蜂和喀蜂三种。中蜂飞行快,工作勤,抗寒性强,造脾快,能采集零星蜜源,适于山区、丘陵区饲养。中蜂蜂王的体色,大体上分为黑色、麻色、枣红及赭红四种。蜂王体色可能是由多个基因所控制的。黑色蜂王群,性燥易怒,而且不易维持大群。枣红色蜂王群性温少怒,抗病力强,可以维持强群。麻黑及赭红色蜂群,则介于两者之间。初学养蜂的人在选购蜂群时,或者久养户在定群选育时,以枣红色蜂王群较为适宜。中蜂工蜂吻长,据对湘鄂赣地区多年的调查,可分为5.41、5.18、5.32、5.16、5.10、和5.06mm等6种,工蜂吻长的蜂群,对增产有利。在选购或者选育时,以5.40mm的工蜂吻长群为好。检测工蜂吻长的方法,是将工蜂放在热水中淹死,吻管即直伸,这样,便可进行检测。意蜂与喀蜂性情温驯,产卵力强,能维持大群。采集力强,而且蜜中的酶值比较高。适应湖区和大面积蜜源地区饲养。初学养蜂者在选购意蜂功喀蜂时,最好到有经验的养蜂人家去买,这样可以避免蜂群螨、病之隐患,不至于初次养蜂就遭受挫折。二、安置蜂群家庭定地饲养的蜂群,要选择避风、向阳、干燥和冬暖夏凉的地方。中蜂怕蚂蚁,意和喀蜂不宜放置在高处。中蜂易于迷巢和起盗,蜂箱与蜂箱之间的距离至少要相隔33.3cm~66.6cm。箱身可向前倾斜1.665cm左右,能防止雨水从巢门流入,同时也便于工蜂清扫箱底。三、检查操作开箱检查蜂群的操作,要做到稳、轻、快、慢四结合。稳,即脚站稳,提脾和放脾手要稳;轻,即开箱、提脾、拂蜂、覆盖的动作要轻;快,即操作时间要短,有问题应及时处理;慢,即放脾、加盖动作要慢,防止压死蜜蜂。面对巢脾看时要浅呼吸少说话,以免激怒蜂群。如果遇到蜂群发怒绕头示威时,要镇静,蜜蜂飞一阵以后会飞走的。万一被蜂螫伤,要先轻轻地放下巢蜂,然后用小夹子拔去螫针。夹时不要挤压毒囊。检查蜂群以前,要注意脱掉有气味的衣服。置有面罩时可戴好面罩,没有面罩或不习惯戴面罩的人,可用白手巾披在头上。提脾看蜂,不能提出箱外,防止掉下蜂王。家庭养蜂知识之二——谈如何养好中蜂中蜂(中华蜜蜂的简称)是东方蜜蜂的一种类型,分布于全国南北各地,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东自台湾,西达青藏高原,都有它的足迹。其中以福建、广东、江西、湖南、云南、贵洲、广西、四川和甘肃等省分布较多。但因南北各地的环境条件差异,在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就我们湖南地区来说,要养好中蜂,关键在于王优、群强、蜜足、新脾和密集。并做到安全越夏渡秋和及时防治病虫害。一、年年换王中蜂群繁殖得快与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中蜂王,既有很强的产卵力,又会迅速发展群势,还能维持大群。而且工蜂的产集力也强,出勤积极,不易产生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好中蜂应做到:新王产蜜,强群育王,早养王,早分蜂。换王和培育新王最好抢在出现分蜂热之前较为适宜。二、培育强群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弱小的蜂群是低产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坚持常年饲养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一般来说,在流蜜期,中蜂应有6-7脾足蜂的群势,丰收就有把握。培育强群除了有优质的蜂王外,还要控制好分蜂热,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保持群内饲料充足,适时奖励饲喂。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蜂群的产集力和繁殖速度,使蜂群由弱变强,经常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三、饲料充足饲料,包括蜂蜜(或糖浆)和花粉,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蜂群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强大群势。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更为敏感,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就会导致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产,甚至产生盗蜂和飞逃。这一情况在缺粉时更为突出。“有蜜才有蜂”深刻揭示了蜜、粉对于蜂群的重要性。因此,饲养中蜂者必须遵循“该取则取,该喂则喂“的基本原则,除收蜜季节外,一般时期都要保持巢内有封盖贮蜜,而且,在中蜂繁殖期当群内花粉不足时,应特别注意补给足量的花粉。具体做法是:在蜂群缺粉时采用饲料粉(等次较低的蜂花粉或蜂花粉加工中筛出的花粉末)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每次饲喂的量一般以蜂群能在2~3d食完为度;饲喂糖水必须是500g糖加250g水,煮成糖液喂之,喂糖应在晚上进行,以防蜂群起盗。四、勤修新脾中蜂对自己的生活埸所十分讲究,突出表现在它爱新脾,厌旧脾的特点。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中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养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饲养中蜂必须在每年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和采用新巢脾,淘汰旧巢脾。尤其在春季繁殖期和流蜜盛期以及分蜂后期,应及时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提出,使蜂群密集。五、蜂群集结中蜂喜欢密集,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囊状幼虫等敌害和病害的侵犯,也有利于保温和保湿。实践证明,在流蜜期密集群势,能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冬密集群势,可减少饲料消耗量,安全过冬;渡夏期密集群势,能够防止蜂群早衰和病虫害的侵入。六、安全越夏越夏是我省饲养中蜂的难关。我省夏季气候炎热,最高气温常达38℃以上,而每年7、8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天气,有的地区,当夏季主要蜜源过后,有一个月左右的蜜粉源稀少期,蜂王产卵下降甚至停产,敌害增多。因此,有“宁越三冬,不度一夏”之说。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群势削弱和逃亡,给生产带来损失。所以,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要注意遮荫降温、喂水防旱、适时扩巢、严防敌害、防盗控逃和保持蜂群安静。七、科学渡秋从9月下旬开始,我省自北向南,荞麦盛开,深秋之后,山区冬柃(野桂花)含苞待放,湖区也有一些零星蜜源,在有冬柃蜜源的地区,秋季加速繁殖,壮大群势,为冬蜜丰收培育出大量蜂胶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可用于消炎、止痒和麻醉等。近年来,用于治疗鸡眼、甲沟炎、胼胝、蹁疣、鼻炎、中耳炎、胃溃、胃炎、喉炎和牙病等有良好的疗效。将蜂胶先放在70%的酒精内溶解,然后在每500mL的白酒中加入含蜂胶2g的溶液,可治疗性功能衰退等病。蜂王浆

先组织取浆群,准备好生产王浆的幼虫,用4个木条的产浆框。取浆时间最好是在移虫后65~70小时为宜。收王浆最好用吸浆器。王浆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激素、维生素和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宜在5℃以下密封冻保。用蜂蜜或50度的白酒将王浆稀释也是一种好的保存方法。如是家庭养蜂取王浆,用此办法可以随时饮用。蜂王浆的营养价值很高,对人体的某些生理机能有调节作用。它能促进消化,增加食欲,镇静安眠,消除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调节血压,加速造血机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等。蜂王幼虫可治小儿疳积等病。蜂蜡

蜂蜡的收取。可采用多造巢脾,勤割雄蜂房,勤集蜡渣或者用产蜡框收集蜂蜡。把收集的废脾和蜡渣,加1倍以上的水放锅内或化蜡质,倒入布袋内,然后把布袋放在先准备好的大盆中的小凳上(盆内要盛一些水)拧紧袋口,上加木板,用力加压,蜡质即流入盆内。蜂蜡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在医药工业上可制药膏或丸药的外壳。在林业上的接木蜡也是用蜂蜡用原料制成的。自产的蜂蜡,除印制巢础外,还可作药用,如用蜂蜡煮鸡蛋,可治疗胃溃疡等病。榨过蜡的水或废脾渣,可治鼻炎和牙痛。蜂尸

只要不是病死的蜂尸,随时收集晒干,用面粉调和,再用油榨,是营养丰富的上等菜,并能治头昏目眩等病。雄蜂蛹

收集雄蜂蛹必须选择在封盖后蛹已形成的时候进行,意蜂的雄蜂蛹割盖后,可以用震动法震出或摇出,中蜂的雄蜂蛹割盖后要用针或牙签挑出。雄蜂蛹可做肉汤,也可调面粉油榨,都是有营养而又味鲜的上等菜。蜂毒

采收蜂毒的方法是“电取蜂毒器”。蜂毒的用途极广,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肌炎、神经痛、过敏症、哮喘、高血压等。还具有抗幅射及抗癌等作用。养蜂的人是不易患癌症的。家庭养蜂的人,如果遇家中有人患关节痛、腰肌痛等病,可以用蜜蜂直接螫剌患外。家庭养蜂知识之六

蜜蜂病害与敌害的防治蜜蜂病敌害的防治,是发展家庭养蜂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必须早防早治,精心治疗。平时要努力做好蜂群的保健工作,如加强蜂群的饲料管理,注意水源、饲料、蜂箱、蜂具、蜂埸环境的卫生,选择抗病蜂种,饲养强群,注意卫生操作规程等等。一旦发病,应立即进行治疗,做到以防为主,彻底治疗。一、蜜蜂病害的防治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蜜蜂疾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做法应注意如下几点:1、坚持饲养强群。根据群势,适时适当地调整蜂巢,提高蜂群调节巢温,防御敌害侵犯的能力。2、注意清洁卫生。蜂箱内要保持清洁,中蜂蜂箱内最易积聚污渣,要及时换洗。饲料和饮水一定要清洁,夏季在饮水中放少量食盐,可防止蜜蜂采饮污水。埸地要勤打扫。蜂箱要放置在高燥、通风、向阳的地方。3、巢内必须保存充足的饮料。中蜂怕穷,故有“无粮百事衰“的说法,意蜂也怕断粮,断粮后乱饮水充饥,招致腹胀腹泻。4.蜂箱、蜂具、巢脾等在使用前,都应消毒,常用消毒药物有烧碱、石灰水、漂白粉、福尔马林、醋酸与硫磺等。蜂箱、蜂具消毒可用3%的烧碱溶液,或5%的漂白粉溶液,或4%的福尔马林溶液,再用清水洗净药质。被孢子虫、阿米巴病所污染的巢脾,或巢虫蚀坏的巢脾,可放入蜂箱内,5个箱码一堆,用纸把缝糊严,先将巢框上铺3层草纸,每个箱用80%的醋酸100ml,密封3天。用硫磺消毒巢脾、巢箱、每个箱体用1.5g。如蜂箱裂缝多,可加到4g。1%的高锰酸钾溶液,也可用于浸泡蜂箱或蜂具,小型用具可用75%的酒精灭菌。5.药物预防发中草药为宜,每月喂南刺五加、虎杖、南天竹等,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意蜂美洲幼虫腐臭病,卷翅病等有预防作用,治疗:常见的疾病和治疗方法如下:1.美洲幼虫病臭病。其特征是幼虫死亡后可看见幼虫尸体呈棕色至咖啡色。幼虫尸体有粘性,用镊子挑起来可拉成细丝,并散出鱼腥气味。每20万单位青霉素加入冷开水250ml,可喷射30张幼虫脾,1日1次,直到症状消失为止。2.欧洲幼虫腐臭病。死亡的幼虫先呈浅黄,后褐黄,无粘性。巢脾上出现卵虫相间的插花子脾现象。以四环素治疗,效果较好。中草药金银花、野菊、蒲公英等均有治疗作用。每群可用金银花干品10g煎水喷脾。3.囊状幼虫病。治疗办法详见李幸阳于2010年编著的《中蜂科学饲养及蜂产品开发》一书的第八章131页。早在80年代,李忠谱蜂业同益阳制药厂合作研究成功的“蜂服灵”,是一种较好的防治中囊病的药物。4.黄曲霉病。幼虫死亡后,表面充满粉末,并充满着整个巢房。成年蜂染病后头尾发黑,行动迟缓,失去飞翔能力。治疗用1%的灰黄霉素加入蜜水1000g喂蜂20脾,每日1次,至病状消失为止。5.麻痹病。病蜂体表黑色发亮,失去飞翔能力,伴有下痢现象。用20万单位的新生霉素或金霉素加入1.000ml冷开水喷脾。每天1次,病愈为止。6.孢子虫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到了后期,病蜂中肠呈乳白色或灰色,腹部膨大,末端呈现油黑,不能飞翔,不断振翅,四处爬行,有严重的下痢现象。用20万单位的四环素加入1000ml蜜水喂5群蜂,每天1次,病愈为止。7.蜂螨的治疗。卫生球对大、小螨的治疗效果均好,而当气温在18~25℃时效果更好。每群放药4~5g为宜。杀虫脒在一般情况下均不伤蜂,四季均可使用。每毫升杀虫脒加水100ml,如果加入10ml酒精则效果尤佳。二、蜜蜂敌害的防治1.巢虫。大、小两种,对中蜂的危害极大。防治方法:①常年蜂势适当密集;②勤刮箱底蜡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