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远县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怀远县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怀远县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怀远县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怀远县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怀远县联考2024年中考化学仿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D.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SO、H+2.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钙的核电荷数是20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D.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4.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溶液、CuCl2溶液、Fe5.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用途的总结中,正确的是A.H2O2,KMnO4,KClO3均由氧气组成,都属于氧化物B.铁原子(Fe)和铁离子(Fe3+)含有的质子数相同,都属于铁元素C.H2、CH4、CO2、O2都具有可燃性,都可用作日常生活中的燃料D.HNO3、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和烧碱反应生成氨气和水6.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酒精挥发 C.粉笔折断 D.牛奶变酸7.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硫酸钠溶液D.稀盐酸8.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A

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氧气有可燃性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有酸性

C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A.A B.B C.C D.D9.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A.-3B.+3C.-4D.+41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D.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是几种常见微粒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1)图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2)A、B中属于离子结构的是_____(填序号)。(3)B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14.根据如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温度为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丙三种物质中,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t3℃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填字母)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C溶液的质量:甲>丙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刚同学在学习化学知识后,知道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能造成死亡。于是他和小强一起对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窖内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菜窖内气体的成分是什么?蔬菜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成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2、CH4等。小刚认为菜窖内的气体含有CO2和CH4。他们对菜窖内的气体进行取样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_____。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填化学方程式)装置D内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E处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_____出现,待火焰熄灭后,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刻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_____。E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6.小明对灭火器的种类及其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感兴趣,并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的问题进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备选用稀盐酸而不选用稀硫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CO2的理由是___。探究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小明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内,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小明对镁与CO2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探究。猜想Ⅰ:产物是MgO和C;猜想Ⅱ:产物是MgO、MgC2和C。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MgO+H2O=Mg(OH)2,Mg(OH)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MgC2+2H2O=Mg(OH)2+C2H2↑。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____不正确;②为了验证猜想Ⅰ中白色固体成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实验操作____;实验现象______。若猜想Ⅰ正确,写出Mg跟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此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通过本实验,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和“CO2不助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详解】A.a点溶液中只有硫酸一种溶质,不符合题意;B.b点酸过量,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C.c点烧杯内液体为水,pH=7,符合题意;D.C点硫酸完全反应,过C后的点,溶质只有氢氧化钡,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不符合题意;选C。2、C【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正确;C、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会生成含氮的化合物,错误;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乌头碱分子由34个碳原子、4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93个原子,正确。故选C。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因此钙的核电荷数是20;故A正确;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因此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故B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故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周期都从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第一周期从非金属元素氢开始).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为稳定结构;因此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正确;故选C.4、C【解析】

A、锌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则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铁和铜都不能与硫酸锌发生置换反应,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但铜不能,则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铜与硫酸锌和硫酸亚铁都不能发生置换反应,不能验证锌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铁不能与氯化锌发生置换反应,但能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则说明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

A、H2O2、KMnO4、KClO3均含有氧元素,均不含氧气,KMnO4、KClO3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铁原子(Fe)和铁离子(Fe2+)含有的质子数相同,都属于铁元素,故选项正确;C、H2、CH4都具有可燃性,都可用作日常生活中的燃料;二氧化碳、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错误;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和烧碱反应生成氨气和水;HNO3中不含铵根离子,不能和烧碱反应生成氨气和水,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6、D【解析】

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粉笔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牛奶变酸,有酸性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B【解析】

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详解】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则说明甲是氯化钡,乙和丁是碳酸钠、硫酸钠,丙是盐酸。故选B。8、D【解析】试题分析:A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可说明氧气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此项不正确。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呈酸性的碳酸;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有酸性。此项不正确。C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不能说明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此项不正确。D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钙,所以可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此项正确。所以应选D项。考点:物质的鉴别9、A【解析】

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故选:A。10、C【解析】

A、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属于物理变化,推理错误;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推理错误;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因为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推理正确;D、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组合形成新物质,但不是任意组合都能形成新物质,推理错误。故选C。【点睛】碱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是盐,其水溶液显碱性。同理,酸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BCAMgCl2【解析】

(1)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35的元素为溴元素,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镁元素,由“金”字旁可知,钙、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属于金属元素的是:BC;(2)A、核外电子数为:2+8+18+8=36>35,说明A是阴离子,符合题意;B、2+8+2=12,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B是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3)B元素为镁元素,通常为+2价,D元素为氯元素,通常为-1价,故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0.2g95.6%【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6.8g+50.0g-56.6g=0.2g;

(2)设锌粒中的锌的质量分数为x解得:x≈95.6%;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为95.6%。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热值高等)【解析】

(1)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2)由于水中含有氢元素,所以可以通过水分解得到氢气,所以制取氢气的原料丰富,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氢气燃烧后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热值高等)。14、t2乙37.5%D【解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据图可以看出,在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据图可以看出,甲、乙、丙三种物质中,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3)t3℃时,甲的溶解度为80g,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的甲,向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4)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甲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A、甲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液仍饱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100g饱和溶液中,甲中溶剂质量小于乙,降温过程中溶液所含溶剂质量不变,仍然是甲小于丙,故B错误;C、甲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甲<乙,故C错误;D、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甲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而导致溶液质量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故D正确。故选D。【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吸收气体中的水分水珠或水雾甲烷CH4+2O2CO2+2H2O【解析】

(1)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生成的碳酸钙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2)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NaOH+CO2=Na2CO3+H2O。(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分来干燥气体,故填吸收气体中的水分。(4)实验中可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水珠或水雾出现,故填水珠或水雾;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气体中含有氢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气体样品中含有甲烷,故填甲烷;E处的反应是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H4+2O2CO2+2H2O。【点睛】在化学上,验证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检验,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常选用氢氧化钠溶液。16、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及实验的现象产生白色固体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