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城区初中小片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安市城区初中小片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安市城区初中小片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安市城区初中小片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安市城区初中小片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安市城区初中小片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实验分析B.物质鉴别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结果偏小﹣﹣装置漏气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三种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NaCl、HCl、KOH三中无色溶液﹣﹣加入无色酚酞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安全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人体缺氟﹣﹣青少年会引起佝偻病酒精灯酒精洒出燃烧﹣﹣用湿抹布盖灭家里煤气泄漏﹣﹣关阀门、开窗A.A B.B C.C D.D2.下列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中含氧元素,是氧化物B.空气中含有多种元素,是化合物C.硝酸钾含有两种营养元素,是复合肥料D.过氧化氢溶液只含氢、氧两种元素,是纯净物3.在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出的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A.银 B.锌 C.铁、银 D.锌、铁、银4.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分子的是A.食盐水B.镁铝合金C.酒精溶液D.稀硫酸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里因为电路短路而造成火灾,应该迅速拉下电闸,再取水扑灭B.赤壁大战中,庞统献给曹操的铁索连环之计,使木船不能摆脱铁索的束缚,及时驶离着火区域,这属于逆向使用灭火原理的例子C.木屋着火时,迅速浇水,不能隔绝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却能够提升其着火点而灭火D.厨房的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上去灭火比浇水灭火合理7.锂(Li)的元素信息图和氯(C1)元素的结构示意如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L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B.Li、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LiCl2C.Cl-的结构:x=8,质子数=17D.Li与O2反应生成氧化锂:8.下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固体,能够得到140g溶液B.随着溶液温度不断升高,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C.60℃时210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能析出78.4g硝酸钾晶体D.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会溶解9.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A.①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B.②充分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C.③足量铁和铝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④向一定量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大量的水10.科学技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列技术或工艺中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量子技术的信息传输 B.石墨转换石墨烯C.机器人踢球 D.太阳能发电11.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A.H B.H2 C.H+ D.H2O12.2019年央视春晚长春分会场,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助力演员们在-20℃的冰雪环境中顺利演出。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石墨烯属于化合物B.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C.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D.石墨烯完全燃烧可生成CO2和H2O13.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14.归纳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项归纳分类正确的是A.纯净物:高锰酸钾、铜、二氧化锰B.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量筒C.复合肥: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铵D.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15.2018年10月24日9时,我国又一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下列有关大桥建设中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是为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而生锈B.桥上路灯的外壳材料是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建设大桥用的钢材属于合成材料D.大桥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其含碳量大于生铁的含碳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材料:PLA[化学式为:(C3H4O2)n]常用于制造可降解塑料。PLA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能完全降解生成两种生活中常见氧化物:CO2和_____。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使海水分解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用化学方程式2H2OH2↑+O2↑表示,TiO2在反应中起到_____作用。利用该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理想能源——_____能。环境:为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家在高温、高压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得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小雪同学在实验室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钙和氢氧化钠。在制取过程中固体M的俗称是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为了验证加入Na2CO3溶液后,得到的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取少量溶液加入_________(填序号)进行检验。A无色酚酞B氧化铁C稀盐酸实验室也可用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制取少量的NaOH溶液。取2000gCa(OH)2溶液逐滴滴加10.6%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①当加Na2CO3溶液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②滴加10.6%Na2CO3溶液至C点时,求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___。18.(8分)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处理被地下水污染的土壤,还可以用于配制牙膏,对牙齿有漂白和防过敏的作用。过氧化镁的性质过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粉末。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氧化镁;也不溶于水,但在水中会逐渐分解放出氧气。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MgO2+2HCl==MgCl2+H2O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过氧化镁的制备煅烧:煅烧Mg2(OH)2CO3得到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常温下是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写出具体的操作和现象)。转化:向所得固体中加双氧水充分搅拌,发生反应MgO+H2O2=MgO2+H2O分离:得到产品。测定:在生产过程中,过氧化镁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镁杂质(其他杂质不考虑)。以下是某小组进行过氧化镁样品纯度检测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已知:a.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b.MgO+CMg+CO↑实验前称取产品及二氧化锰共12g,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盐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2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对锥形瓶中的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2g。①样品完全反应后继续缓慢通N2的目的是_____;②装置B的作用_____(填字母代号)a.除去气体中水蒸气b.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③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6g,该产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④经讨论,该小组又设计了下列3种方案,分别取5.0g产品进行实验,能确定MgO2质量分数的是_____(填序号)。a.加热,使MgO2完全分解,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b.与足量炭粉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测出生成Mg的质量c.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出Mg(OH)2质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被的成分进行探究。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Na2SO4溶液呈中性猜想一:

Na2SO4猜想二:

Na2SO4和NaOH猜想三:____________猜想四:

Na2SO4、CuSO4和NaOH分析:小明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現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溶液为无色猜想_____不成立实验二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_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三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pH=7猜想_____成立(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____(填“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中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质量分数偏大,故不完全正确;B中氯化铵、尿素和氯化钾三种化肥中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只有氯化铵中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尿素和氯化钾中没有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NaCl、HCl、KOH三中无色溶液中分别加入无色酚酞,只有KOH溶液会变红色,而NaCl、HCl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故完全不正确;C中人体缺氟导致青少年会发生龋齿,故不完全正确;D中酒精灯酒精洒出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因为可隔绝氧气,家里煤气泄漏可采用关阀门、开窗通风,从而降低可燃气体的浓度,故完全正确。故选:D。2、C【解析】

A、氯酸钾由钾元素、氧元素、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含有钾、氮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溶液是由过氧化氢、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3、A【解析】

在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出的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银,因为金属铁没有锌活泼,所以铁粉无法置换出锌,铁只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当铁粉很少时只置换出少量的银,当铁粉稍多时可能将硝酸银中的银完全置换出来,当铁粉过量时,固体中也会有铁剩余,故固体中一定有银,故选A。4、C【解析】试题分析: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这三个变化中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只是物质的吸附,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考点:物质的变化5、C【解析】

A、食盐水是食盐的水溶液,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镁铝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镁原子、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和水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酒精分子、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硫酸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6、C【解析】

A、居室内电器短路引发着火,必须先拉下电闸,再取水扑灭,以防触电,正确;B、赤壁大战中,庞统献给曹操的铁索连环之计,使木船不能摆脱铁索的束缚,及时驶离着火区域,属于不能及时清除可燃物,导致火势越烧越旺,故正确;C、物质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故错误;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方法,油的密度小于水,不能用水灭火,故正确;故选:C。7、C【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Li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显+1价。Cl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显-1价。Li、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LiCl。B错误;C、氯离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则2+8+x=18,解得x=8。C正确;D、Li与O2反应生成氧化锂,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Li+O2=2Li2O。D错误。故选C。8、C【解析】

A、20℃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故100g溶剂能溶解31.6g溶质,能够得到131.6g溶液,错误;B、由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可以发现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大,错误;C、60℃时210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能析出110g-31.6g=78.4g硝酸钾晶体,正确;D、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继续溶解,错误。故选C。9、C【解析】

A、等质量的镁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大于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大于氧化镁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图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充分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但最终不会为0,图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铝、铁,由于铁和铝是足量的,所以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铝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反应速率快,图示正确;故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水溶液的碱性减小,但依然显碱性,pH不会小于7,图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是一道图象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性质的掌握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不错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10、B【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量子技术的信息传输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A不正确;B、石墨转换成新物质石墨烯,是化学变化,选项B正确;C、机器人踢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C不正确;D、太阳能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睛】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11、B【解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氢分子。【详解】A、表示氢元素和氢原子,故A错误;

B、表示氢分子,故B正确;

C、表示氢离子,故C错误;

D、表示水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B。12、B【解析】

A、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A错误;B、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则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B正确;C、石墨烯是一种单质,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C错误;D、石墨烯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不会生成水。D错误。故选B。13、A【解析】

A、扇灭是利用空气流动带走周围的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选项错误;B、剪掉灯芯,隔离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实现了灭火目的,选项正确;C、用湿抹布盖灭时,使蜡烛与空气隔绝,蜡烛不再与氧气接触,使燃烧停止,选项正确;D、水能够吸收热量,使蜡烛的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燃烧停止,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物质燃烧时,需要三个燃烧条件同时具备,物质才能发生燃烧,而灭火时,只需切断一个燃烧条件,即实现一条灭火原理,就能实现灭火。14、A【解析】

A、高锰酸钾、铜和二氧化锰分别由一种物质组成,都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B、量筒是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加热或作反应容器,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中含有氮和钾两种植物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铵中含有磷和氮两种植物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硫酸钾中含有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D、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2.5等,不包括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A。15、A【解析】

A.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是为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而生锈,选项正确;B.桥上路灯的外壳材料是塑料制成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选项正确;C.金属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建设大桥用的钢材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D.大桥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其含碳量小于生铁的含碳量,选项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属于H2O催化氢CO2+2NH3CO(NH2)2+H2O【解析】

(1)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的有机化合物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3H4O2)n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3H4O2)n在自然环境中能完全降解生成两种生活中常见氧化物是CO2和H2O。(2)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的物质是催化剂,在化学方程式中,催化剂写在“=”的上面。2H2OH2↑+O2↑中,TiO2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利用该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理想能源——氢能。(3)根据题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生石灰;蒸发结晶CCa(OH)2、NaOH2095g【解析】

(1)M为石灰石高温分解产生的氧化钙,俗称是生石灰;操作②是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故是蒸发结晶;(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冒泡,故可通过加入稀盐酸进行检验;(3)①A点Ca(OH)2还未反应完,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a(OH)2,同时还有Ca(OH)2和Na2CO3反应生成的NaOH;②由图像知加入50g10.6%Na2CO3溶液时完全反应,设完全反应生成CaCO3的质量为x故溶液质量为:18、Mg2(OH)2CO32MgO+H2O+CO2↑取少量煅烧后的固体,滴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说明碱式碳酸镁完全反应使产生的氧气充分被吸收ab56%abc【解析】

(1)煅烧:煅烧Mg2(OH)2CO3得到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常温下是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二氧化碳,所以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OH)2CO32MgO+H2O+CO2↑.Mg2(OH)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成,所以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取少量煅烧后的固体,滴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说明碱式碳酸镁完全反应;故填:Mg2(OH)2CO32MgO+H2O+CO2↑;取少量煅烧后的固体,滴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说明碱式碳酸镁完全反应;(4)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所得滤渣的质量即为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g,则样品的质量为:12g﹣2g=10g。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