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县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仪陇县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仪陇县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仪陇县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仪陇县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仪陇县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白烟B.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剂中,溶液变成蓝色D.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B.守恒现: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为200mLC.转化观:水和氢气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D.能量观:天然气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3.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其化学式为C9H8O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H、O原子个数比为2∶1 B.相对分子质量为180C.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物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4.谚语“雷雨发庄稼”是指:空气中的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化成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肥。下列属于氮肥的是A.CO(NH2)2 B.KCl C.Ca3(PO4)2 D.K2CO35.下列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6.将厨房中的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纯碱 B.蔗糖 C.香油 D.食盐7.下列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中含氧元素,是氧化物B.空气中含有多种元素,是化合物C.硝酸钾含有两种营养元素,是复合肥料D.过氧化氢溶液只含氢、氧两种元素,是纯净物8.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氧气 D.氮气9.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2”的事实是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一定温度下可以通过搅拌的方法增大某种固体的溶解度D.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二个铵根离子:2NH4B.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C.硫酸镁:MgSO3D.2个氮分子:2N12.以下应用与科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A.地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近视眼佩戴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保持菜刀表面洁净、干燥﹣﹣防止菜刀表面生锈D.小苏打可用于食品加工﹣﹣碳酸氢钠可以和酸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生产和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1)用天然气作燃料_____。(2)用盐酸或硫酸除铁锈_____。(3)曾青(铜的化合物)得铁则化为铜_____。14.“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①“端午粽飘香”,微观解释为_______;②气体X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硫和水,X的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①图1五种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②请写出一种符合图2图意的a的微粒符号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15.用化学用语填空2个氮分子_____;3个碳酸根离子_____;醋酸的化学式_____;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_;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16.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请分析并回答问题:由图一可判断,该反应的实验过程是按照图二中的________(填“图甲”或“图乙”)来进行的。图一中A、B、C三点表示的溶液,两种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_点,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会呈现红色的是________点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加了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生成物,小军的实验过程如下:实验过程:先按图甲操作,振荡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证明生成了氯化钠。小明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图1实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若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观察到____的现象时,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2)图2实验中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反应。(3)图3实验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推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小方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完善,他对实验方案进一步改进,能充分证明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方案1)增加对比实验:用同样的装置,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方案2)取反应后的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出现的现象是___。(4)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图l、图2两个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静置后,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上层清液呈蓝色,他判断该蓝色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18.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由实验一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实验二分别加热片刻观察到A棉球燃烧产生火焰,B棉球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实验三观察到先熄灭的是_______;最终两支蜡烛均熄灭了,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在一烧杯中盛有20gCaCl2和NaCl的混合固体粉末,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当滴加了120gNa2CO3溶液时,烧杯中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2)当滴加了100gNa2CO3溶液时,产生沉淀质量为______________g。(3)当滴加了100gNa2CO3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时,瓶口产生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2、B【解析】

A.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因分子间有间隔,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水和氢气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天然气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解析】

A、1个阿司匹林分子是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H、O原子个数比为8∶4=2∶1,选项A正确;B、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8+16×4=180,选项B正确;C、阿司匹林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C正确;D、阿司匹林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9)∶(1×8)∶(16×3)=27∶2∶1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D错误。故选D。4、A【解析】

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C、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D、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注意常见化肥的分类。5、B【解析】

A、石墨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粉尘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金属拉成丝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吸附毒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C【解析】

A、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C、香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符合题意;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析】

A、氯酸钾由钾元素、氧元素、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含有钾、氮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溶液是由过氧化氢、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8、C【解析】

氧气可以供人类呼吸,故选:C。9、C【解析】

A、常温下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L;故A不正确;B、常温下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24:98可知,1g稀硫酸不能完全消耗1g镁,且生成的氢气会逸出,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g;故B不正确;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粉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32=1:1,则1g硫粉在1g氧气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C正确;D、向20℃的1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1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仍为1g;故D不正确;故选C.10、D【解析】

A、在指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要指明温度,故A错;B、一般来说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但是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例如氢氧化钙,故B错;C、一旦确定了溶剂和溶质,能够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只有温度,故C错;D、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故D对;故选:D。11、B【解析】

A、铵根离子表示为,表示离子个数,直接在离子符号左边写上相应的数字,则二个铵根离子表示为,A选项书写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元素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表示为,B选项书写正确,符合题意;C、硫酸镁由硫酸根和镁离子构成,则硫酸镁的化学式为,C选项书写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氮分子表示为,表示分子个数,直接在分子式左边写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表示为,D选项书写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B【解析】

根据连通器原理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在酸和盐存在时能加快锈蚀,要防锈就是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根据小苏打的作用分析。【详解】A.地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正确;B.近视眼配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错误;C、菜刀放在干燥的地方,能防止铁与水分接触,能防止铁锈蚀,正确;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可用于食品加工是由于碳酸氢钠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方面的物理化学知识,综合性较强,但都属于基础性的知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Fe+CuSO4=FeSO4+Cu【解析】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详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或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3)曾青(铜的化合物)得铁则化为铜,其实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方法是写、配、标。14、分子在不停地运动S、HC和ECl-(或NO3-)H2SO4+BaCl2═BaSO4↓+2HCl(或H2SO4+Ba(NO3)2=BaSO4↓+2HNO3)【解析】

(1)①“端午粽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硫和水,硫和水中的分子中含有硫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氧分子中只含有氧原子,则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硫原子和氢原子,可能含氧原子,硫原子和氢原子的元素符号分别是S、H。

(2)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1五种微粒中,C和E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②据图可以看出,a在反应前后不变,a可以是氯离子或硝酸根离子等,符号为:Cl-(或NO3-);该反应可以是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或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NO3)2=BaSO4↓+2HNO3。15、2N23CO32﹣CH3COOHC60【解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CO32﹣。(3)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4)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碳60分子,其分子符号为:C60。(5)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点睛】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16、(1)图甲(2)CA氢离子和钠离子(3)稀盐酸也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一可判断,是往酸溶液中滴加碱溶液的过程,故该反应的实验过程是按照图二中的甲来进行的;(2)图一中A、B、C三点表示的溶液,两种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pH等于7,故为C点;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呈现红色的是显酸性的溶液,故为A点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含有的阳离子是氢离子和钠离子;(3)小明认为不合理的理由为稀盐酸也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考点:酸碱中和反应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复分解气球鼓起等体积的水产生气泡CuSO4Na2SO4【解析】

(1)图1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若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符合“两交换,价不变”特点,是复分解反应;

(3)图3实验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推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二氧化碳被消耗,瓶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出现的现象是:气球鼓起;

[方案1]增加的对比实验是用同样的装置,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蒸馏水,通过对比气球膨胀的程度可以判断二氧化碳能否和氢氧化钠反应;

[方案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取反应后的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生成,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4)静置后,发现废液缸中有蓝色沉淀,上层溶液中没有盐酸,上层溶液呈蓝色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