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_第1页
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_第2页
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_第3页
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_第4页
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手册

编制: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5月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编制单位: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部门:______________EHS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本号:______________A/01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

目录

1概述..................................................................1

1.1工作目标.........................................................1

1.2工作原则.........................................................1

1.3工作任务.........................................................1

1.4工作流程.........................................................1

2公司概况..............................................................5

2.1公司基本信息.....................................................5

2.2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总平面布置...................................5

2.3生产工艺流程....................................................7

2.4主要设备设施....................................................11

2.5原辅料及产品....................................................12

2.6风险点清单......................................................13

2.7危险物料清单....................................................13

2.8主要作业活动清单................................................14

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程序.............................................16

3.1适用范围........................................................16

3.2工作依据.........................................................16

3.3基本要求........................................................16

3.4职责分工........................................................17

3.5术语和定义......................................................18

3.6工作程序和内容..................................................19

3.7文件管理.......................................................22

3.8分级管控的效果.................................................22

3.9持续改进.......................................................23

4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35

4.1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基本思路......................................35

4.2风险等级判定原则................................................35

4.3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36

4.4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结果........................................36

4.5风险等级信息分布统计............................................51

4.6风险管控措施....................................................51

4.7风险告知........................................................68

5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程序................................................96

5.1适用范围........................................................96

5.2主要编制依据....................................................96

5.3术语和定义......................................................96

5.4基本要求........................................................97

5.5隐患分级与分类..................................................97

5.6工作程序和内容..................................................99

5.7文件管理.......................................................102

5.8隐患排查的效果.................................................102

5.9持续改进.......................................................102

6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10

6.1安全隐患排查方式...............................................110

6.2安全隐患排查标准...............................................111

6.3隐患排查清单...................................................113

7双重预防机制的保障措施.............................................129

7.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建立.........................................129

7.2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30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1概述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

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以及市安委会《关于构建安全风

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津安生(2016)17号)等文

件精神,落实有关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

查治理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结合内部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对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工作要求进行了

明确。

1.1工作目标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突出重点,深入排

查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治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认真落实公司下

发的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建设,以治理安全隐患为重点,

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

级管控及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1.2工作原则

按照“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总体要求,坚持

统一部署与分级实施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短

期治理与长期规范相结合,对各个区域、各项工作全面覆盖,风险排查不留死角,

隐患治理不留后患。

1.3工作任务

本次建立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主要完成以下主要任务:全面辨识安全

风险并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制定并严格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绘制安全风险

四色分布图,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化管理,完成公司双重预

防机制建设报告。

1.4工作流程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基本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安全风

险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价)、安全风险管控、检查与考核和改进提升。

(一)前期准备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1、成立机构组织

成立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建立双重预防体系

工作的开展。

2、明确各部门职责

根据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小组的要求,各部门协调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建

设内容、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

3、公司管控程度评估

依据公司管理现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普通

员工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情况;建设、

生产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勘察、设计、评估评价、检测检验、专项研究、实验报告等;

公司成立以来的事故情况等。对公司管理模式、管理效果等进行客观分析,了解并

掌握公司现状,建立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具有公司特色的双控体系。

(二)安全风险评估

1、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辨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是要识别出公司生

产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原因、影响范围和潜

在后果。

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时,充分利用公司关于风险管控的相关资料,对工作中辨识

出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

充分挖掘可能存在的风险,拓展风险辨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提高辨识准确性和效

率。为提高安全风险辨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

动全体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作业人员参与安全风险辨识,利用岗位人员对作业活

动熟悉的优势,对单元中的作业活动、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岗位人员、安全管理

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

突出关键岗位和危险场所的安全风险辨识,将风险影响因素、成因、可能的影

响范围和事故类型查明,将其作为管控风险、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重点。

2、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就是要在安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

严重性进行分析,为安全风险评价分析和管控提供支持。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现有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在研究分析时,首先满足行业领域相关技术标准、规

2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范和规定的强制性要求;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重点关注可能导致发生重

特大事故的风险。

3、安全风险评价

安全风险评价就是要将安全分析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确定每一项安全风险

的等级,以便做出安全风险应对的决策。安全风险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

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最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要形成相关评估结果,辨识清单

等。

4、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根据风险评估分级的结果,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重大风险、较

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区域,在总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

风险空间分布图。认真分析红区、橙区、黄区、蓝区安全风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

制定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尤其要加大对较大以上风险区域的安全风险管控

力度。

(三)安全风险管控

1、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针对辨识出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管理、制度、技术和应急等方面综合考虑,

制定完善有效的管控措施;单独的措施不足以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时,应考虑选择多

种措施组合使用,并确定实施这些措施的优先顺序。可以通过消除、终止、替代、

隔离等措施消减风险,也可以通过改造、修理等工程技术手段或个体防护手段降低

风险。采用管理和监控手段监控风险。制定管控措施时,应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

流,充分论证,确保管控措施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确定的管控措施必须紧

密结合生产实际,与现有的生产管理各个环节及现有管控措施充分融合,并符合现

有标准对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2、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管控是公司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遵循“分类、分级、

分层、分专业”的方法,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开展。在员工进入作业岗位时,

必须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表对岗位的安全风险状况和各项管控措施进行安全确

认,消除不规范行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管理到位。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

安全风险预知预控的复核检查,确保管控措施有效落实。对岗位出现的异常情况应

立即进行现场分析,制定相应对策措施,在管控措施落实后方可进行后续相关活动。

3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四)检查与考核

1、强化检查督促落实

根据工作实际要求和职责分工,从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直至基层员工,层层

带头示范,逐级传导压力,逐月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在

日常管理中对相关单位、责任人通过查阅相关记录、抽样检查、现场考试等方式,

对其安全风险管控认知、岗位风险识别、管控措施落实等方面进行检查,并认真做

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应真实、准确、可追溯,确保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

2、及时排查治理隐患

公司建立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制定符合公司实际

的风险防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

和频次。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要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

度,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

作任务,完善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

报告、销号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要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

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治理。对于重大隐患,要

按照相关规定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五)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报告及相关文件

根据相关的工作成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报告编制将从目的、依据、公司双重

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安全风险清单及数据库建设情况、重大安全风险管控

措施制定情况、公司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制度建

设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建立情况、重大隐患治理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

4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2公司概况

2.1公司基本信息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XXX年,座落于XXX区(XXX镇工业园)

XXX路XX号,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营业范围:。

该公司职工总人数XX人左右。

表2-1基础信息表

XXX生物技术股份

企业名称所属行业

有限公司

详细地址XXX市XXX区XXX镇XXX路XX号

员工数量

企业注册资金XX万人民币XX人左右

(含派遣)

占地面积XXXm2建筑面积XXXm2

主要产品及年产量

企业主要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安全管理人员及联系方式

饲料添加剂车间、微生态车间、锅炉房、空压机房、空调

企业主要风险位置机房及水站、变配电站、库房、污水处理站、质检中心、

办公室、门卫

灭火器,室内外消火栓、烟感、温感、消防中控室、消防

主要消防设施

泵房

口可燃性粉尘口危化品存储口危化品生产口仓储

物流口涉氨涉氯口劳动密集型口加油加气站口危

安全风险类别的精确划分险货物运输口重大危险源口有限空间O污水处理

□印刷、喷涂、涂胶口液化烧使用储存口金属熔融

□其他:

2.2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总平面布置

2.2.1公司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XXX市XXX区XXX路XXX号,属于

XXX镇工业园。XXX镇工业园位于XXX市区的西南部,东邻XXX路,北侧隔

XXX公路,西临XXX公司,南侧为XXX路。距离XXX镇镇区XX公里,距

5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XXX区区政府所在地XXX公里,距离XXX市市区XX公里,XXX机场XX公

里;具体见图2.2-1地理位置图。

目前厂区周边现有的道路交通网非常完善,运输十分便利。水、电、气及通信

管网等公用设施均敷设至用地周围,基础设施满足建设及生产的需要。

厂区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水源保护地以及重要文物单位等需要特殊

保护的区域,周围无居民区。

图2.2-1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周边环境图

2.2.2总平面布置

(1)平面布置

厂区由办公楼、车间、库房、质检中心、污水处理站、消防泵房和门卫组成。

办公楼、门卫和消防泵房位于厂区北侧,其他建构筑物位于厂区南侧,质检中心和

污水处理站位于车间东侧。车间包括饲料添加剂车间、微生态车间;库房与车间贴

邻,防火墙分隔;公用工程部分锅炉房、空压机房、空调机房及水站、变配电站,

位于车间南侧,防火墙与车间分隔。本次项目主要是改造车间内部,以及利用原

公用工程、办公楼及质检中心。

(2)竖向设计

厂区内地势平坦,场地排雨水方式采用自然渗排与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排水方

6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式。雨水由地面坡度排向路边雨水口,经管网汇集后排入厂区雨水系统。

(3)厂区道路

厂区设有环形厂区道路,路面宽度不小于4m,道路上净空高度不低于5m。

(4)厂区出入口

厂区现设置两个出入口,分别位于厂区东北侧和南侧,均面向现状道路。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图2,2-2o

图2.2-2总平面布置图

2.3生产工艺流程

2.3.1饲料车间生产工艺

(1)主要技术方案

本项目饲料添加剂包括液体饲料添加剂、固体饲料添加剂,液体饲料添加剂主

要生产方案:外购的柠檬酸、苹果酸、甲酸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经混合搅拌,

灌装后为成品;固体饲料添加剂主要生产方案:氯化钾、碳酸氢钠、柠檬酸钠等原

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经粉碎、过筛、混合后分装即为成品;添加剂预混合饲

料(粉剂)主要生产方案:外购的柠檬黄、维生素E(饲料级)、氯化钠(饲料级)

等原辅材料经混合后分装为成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膏剂)主要生产方案:外购

的葡萄糖、苏氨酸、牛磺酸等原辅材料经搅拌溶解、乳化后即为成品;益生菌主要

生产方案:先经甘油管菌种、然后再菌种活化、种子罐培养、发酵罐生产、冻干粉

及液体制剂制备最后包装入库。

(2)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流程

液体饲料添加剂:

1)混合

将外购检验合格的柠檬酸、苹果酸、甲酸、甲酸镂、丙酸镂与水按照一定的比

例在配料罐内混合,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2)灌装

混合均匀后灌装封口即为成品。

图2.3-1液体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固体饲料添加剂:

7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1)混合

将外购的氯化钾、碳酸氢钠、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钾、氯化钠、乳糖(饲料级)

等原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锥形混合机内混合。

2)粉碎

混合后的物料通过吸尘粉碎机将物料进行充分粉碎,使其达到产品细度要求。

3)混合

粉碎后的物料经密闭混料机进行混合,使其混合均匀。

4)包装

混合均匀经计量后,定量装入包装器皿内进行包装。包装完成后即为成品。

图2.3-2固体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3)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粉剂)

1)粉碎

外购的柠檬黄、维生素E(饲料级)、氯化钠(饲料级)、一水硫酸锌、维生

素D3(水溶性)、蛋氨酸、泛酸钙等原辅材料经风冷万能粉碎机粉碎,

2)称量

粉碎后的物料经电子秤等称量设备称量,按一定比例进入混合工序。

3)混合

粉碎后的物料经称量按照一定比例进入混合机混合。

4)包装

混合均匀后包装,包装完成后即为成品。

图2.3-3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粉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膏剂)

1)溶解

外购的葡萄糖、苏氨酸、牛磺酸、蒐麻油等原辅材料分别定量计量,投入到配

液罐,通过电加热搅拌将基质溶解。

2)乳化

通过连接管道将配液罐中的物料按照设定程序定量注入到乳化罐中,进行搅

8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拌乳化。

3)灌装

通过连接管道将乳化好的物料注入储料罐中,储料罐与灌装机管道连接,通过

灌装机全自动灌装和封口生产出产品。

图2.3-4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膏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2.3.1微生态车间生产工艺

本项目生产工艺如下图:

图2.3-5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1)甘油管菌种

项目所用外购菌种定期由实验人员活化及验证,符合条件的菌种放入深冻冰

箱冷藏待用。

(2)菌种活化

菌种活化就是将保藏状态的菌种(乳酸菌、丁酸梭菌、凝结芽泡杆菌、酵母

菌)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逐级扩大培养是为了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即获

得活力旺盛的、接种数量足够的培养物。菌种发酵一般需要2-3代的复壮过程,

因为保存时的条件往往和培养时的条件不相同,所以要活化,让菌种逐渐适应培

养环境。

项目菌种复苏步骤为:从深冻冰箱中取出甘油管菌种,立即放置在35℃-

38℃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摇动,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一般约需50秒-

100秒。开启甘油管,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菌种活化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①配置菌种适宜生长的培养基。②将菌种从保藏状态恢复到室温状态。③将

保藏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此步骤称为菌种复壮。④挑选培养基上茁壮生

长的菌落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重复此步骤2-3次,从而得到生长良好的菌

9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落,达到菌种活化的目的。

(3)种子罐培养

生产车间种子扩大培养是将甘油管菌种,经种子罐扩大培养后,满足发酵罐

对种子的要求。本项目采用50L种子罐培养,投加培养基总量控制在35L,进行

放大培养,培养温度为30-37C,该工序一般需要18h。将培养好的种子转入

700L发酵罐中进一步扩培,培养时间需要18小时。

(4)发酵罐生产

完成放大培养后,将已经放大培养好的微生物接入到发酵罐内。具体工艺流

程为:本项目技术员首先将蔗糖、蛋白陈、酵母浸粉、磷酸氢二钾和硫酸镁等培

养基组成成分人工投加入配料罐,加水搅拌使营养基溶于或混悬于水中,再通过

输送泵送入发酵罐中。在调节pH值后(使用碱罐、酸碱罐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调

节),向发酵罐内通入蒸汽灭菌消毒。然后向发酵罐充入无菌空气,在保持一定

的正压条件下,将已经放大培养好的微生物接入到发酵罐内于30-37C进行培

养,并控制一定的pH值。乳酸菌、凝结芽泡杆菌发酵罐内进行兼性厌氧发酵,

丁酸梭菌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发酵,酵母菌发酵罐内进行需氧发酵,发酵时间控制

在18-24h。发酵达到结束指标时,将液态料送分离机进行分离。发酵过程均为自

动化控制;罐体间物料输送均采用管道输送、自动化控制。种子罐和发酵罐每次

生产结束后均进行清洗(温度121℃,锅炉产生蒸汽通入罐体夹套提供热源),

清洗水进出罐体均通过管道,清洗过程不存在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清洗过程有清

洗废水产生。种子罐、发酵罐内发酵过程有二氧化碳以及异味产生,通过发酵罐

呼吸阀排放,另外发酵液加载体混合前需暂存在储存罐内,储存罐也会产生少量

异味,各罐体各呼吸口均通过硬管连接至“袋式除尘器+碱喷淋+除雾器+活性炭

吸附装置”处理。

(5)冻干粉制备

将液态料送入管式离心机分离,分离出的菌泥溶解后加入保护剂(脱脂乳

粉)混合,湿物料平摊在托盘中进入冻干机,冻干后粉碎,加入一定数量的稀释

载体(葡萄糖、碳酸钙)得到产品,粉碎机全密闭,输送采用管道输送,无粉尘

产生。

(6)液体制剂制备

将液态料送入管式离心机分离,分离出的清液调节pH,加入保护剂(脱脂乳

10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粉)后灌装成液体制剂产品;或将液态料直接调节pH,加入保护剂(脱脂乳粉)

后灌装成液体制剂产品。

(7)喷干粉制备

将液态料与载体(葡萄糖、碳酸钙)混合,使用电加热的空气对产品进行喷雾

干燥,干燥后的物料与填充料(葡萄糖、碳酸钙)混合后得到产品。该过程会产生

粉尘。

(8)包装入库

固态产品用锡箔袋包装,最后打包成品入库。包装过程全密闭,锡箔袋(长

筒状)套在出料管道外部,产品通过管道直接落入锡箔袋中,通过挤压裁断锡箔

袋进行包装,该过程会产生粉尘,产品的水分含量控制在8%以下,在冷藏库中

4c进行保存;液态产品经人工灌装入不同规格的瓶或桶内,打包入库。

2.4主要设备设施

本项目主要设备设施如下表所示:

表2.4-1设备设施清单

序号设备名数量型号

1空压机

2纯化水设备

3锅炉

4冷水螺杆机组

5柴油叉车

6电动堆高机

7组合式空调器

8搪瓷罐

9万能粉碎机

10四头灌装机

11铝箔封口机

12小配液罐

13500L配液罐

141000L配液罐

15万能粉碎机

液体自动灌装线(C

16

线)

17WOOL配液罐

181000L配液罐

11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2.5原辅料及产品

2.5.1主要原辅材料

1、饲料车间

饲料车间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情况,见下表:

表2.5-1饲料车间原辅材料表

序号物料名称规格单位年使用量

1碳酸氢钠(NaHC03)

2蒙脱石

3澎润土

4滑石粉

5淀维粉

6无水硫酸钠

7二氧化硅

2、微生态车间主要原辅料

微生态车间主要原辅料及消耗情况,见表2.5-2。

表2.5-2金发生态车间主要辅材表

序号物料名称规格单位年使用量

1甘油管菌种

2蔗糖

3蛋白陈

4葡萄糖

5酵母浸粉

6磷酸氢二钾

7硫酸镁

2.5.2产品

本项目生产饲用微生态产品以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可实现年产粉剂产

品800吨、液体制剂产品1700吨的加工生产能力。

本项目生产产品清单如下表所示:

表2.5-3主要产品清单

序产品名称规模最大储存火灾危险储存位置用途

12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号(t)/年量(t)性

液体饲料添加生产车间内部分自用部

7007丁类

饲料添加剂仓库分外销

1剂固体饲料添加牛.产车间内部分自用部

800.8丙类

剂仓库分外销

添加剂预混合生产车间内

7207丙类外销

饲料(粉剂)仓库

添加剂预

液体添加剂预

2混合饲料生产车间内

混合饲料(膏100010丁类外销

仓库

剂)

2.6风险点清单

表2.6-1主要风险点清单

序号风险点(区域)名称责任部门责任人

1饲料车间

2微生态车间

3锅炉房

4污水处理站

5库房

6办公室

7门卫

8空压机房

9空调机房及水站

10变配电站

11质检中心

2.7危险物料清单

主要危险物料见下表。

表2.7-1危险物料清单

爆炸极限

自燃温度火险

物料名称下限上限闪点℃危险特征

℃类别

(V/%)(V/%)

天然气5.315.5-188538甲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氢氧化钠////戊化学腐蚀

磷酸(30%)////戊化学腐蚀

盐酸(30%)////戊化学腐蚀

13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硫酸(30%)////戊化学腐蚀

氢氧化钾////戊化学腐蚀

冰乙酸41639/乙类火灾爆炸

甲醇5.54416385甲类火灾爆炸

乙醇1.711.4-9/甲类火灾爆炸

乙懵31612.8/甲类火灾爆炸

甲酸////戊化学腐蚀

2.8主要作业活动清单

各风险点主要作业活动见下表2.8-1o

表2.8-1主要作业活动清单

序号风险点名称作业类型作业活动名称频次

1叉车作业持续

2混合/配料持续

3粉碎持续

4称量持续

5常规作业溶解持续

饲料车间

6乳化持续

7灌装持续

8封口持续

9包装持续

10检维修作业电气检维修每月一次

11日常巡检、操作持续

常规作业

12微生态车间叉车持续

13检维修作业电气检维修每月一次

14常规作业运输持续

库房

15检维修作业电气检维修每月一次

16办公用电持续

办公区用电

14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序号风险点名称作业类型作业活动名称频次

17常规活动电气作业每班一次

18检维修作业电气检维修每月两到三次

变配电系统

19紧急情况无—

20常规活动日常巡检、操作持续

21检维修作业设备检维修需要时

锅炉房

紧急情况

22泄露应急处理紧急情况

23常规活动日常巡检、操作持续

24污水处理检维修作业设备检维修需要时

25紧急情况泄露应急处理紧急情况

26常规活动日常巡检、操作持续

空压机房

27检维修作业设备检维修需要时

28常规活动日常巡检、操作持续

空调机房及水站

29检维修作业设备检维修需要时

30质检中心常规活动分析实验持续

15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程序

3.1适用范围

本实施程序适用于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

控工作。

3.2工作依据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T98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28002-2011));

《风险管理术语》(GB/T23694-201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2009);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7009-2013);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

(安委办(2016)3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

31号)

《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

《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

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津安生

(2016)17号)

3.3基本要求

3.3.1组织有力、制度保障

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

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16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3.3.2全员参与、分级负责

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根据风

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

续有效为工作目标。

3.3.3自主建设、持续改进

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自主完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制

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独立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

信息整理等相关具体工作。

3.3.4系统规范、融合深化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应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职

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

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3.3.5注重实际、强化过程

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

实效性和实用性。找准关键风险点,合理确定管控层级,完善控制措施,确保重大

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3.3.6激励约束、重在落实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

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

控制措施的责任,并通过评审、更新,不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3.4职责分工

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

组员:EHS、各部门负责人

组长职责:负责安排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组织做好协调、计戈I、

实施、总结、归纳、汇总、审核等过程的工作,负责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安全风

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提出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

17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3.5术语和定义

3.5.1风险risk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

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

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X严重性。

注:改写GB/T23694-2013,定义2.1。

3.5.2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risk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5.3重大风险majorrisk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5.4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或它们的组合。

危险源的构成: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把可

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根

源)。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

作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环境不安

全因素。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

必要条件。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

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3.5.5风险点risksite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

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5.6危险源辨识hazard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18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3.5.7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

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5.8风险分级risk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

价结果划分等级。

3.5.9风险分级管控riskclassificationmanagementand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

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5.10风险控制措施riskcontrolmeasure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5.11风险信息risk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

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3.5.1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riskclassificationcontrollist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5.11)的集合。

3.6工作程序和内容

3.6.1风险判定准则

应结合企业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

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严

从高原则。

3.6.2风险点确定

(一)风险点划分原则

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示例:

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

2)操作及作业活动

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示例: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

(二)风险点排查

19

XXX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手册

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

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

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