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专项测试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高考生物总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专项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图甲、图乙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乙可表示图甲中模型Ⅰ的种群增长特点B.图乙表示种群数量经过15年的变化恢复到初始水平C.图甲曲线Ⅰ中若Nt+1=Nt×λ,则该种群增长率为(λ-1)×100%D.若没有天敌存在,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为图甲中的曲线Ⅰ2.某课题小组对当地喜鹊数量变化进行了连续10年的跟踪调查,其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喜鹊在某时间范围内的出生率(Ⅰ)和死亡率(Ⅱ)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0~6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6~10年间种群数量先升高后保持不变B.图乙中,能够用曲线Ⅰ和曲线Ⅱ来预测将来喜鹊种群数量的变化C.图甲中3~9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对应图乙cd段的数量变化D.图甲中第1年和图乙的b点,种群的年龄结构都为增长型3.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4.某小组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25×16型)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静置试管中吸取底层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B.将培养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后盖上盖玻片C.取1mL培养液加9mL无菌水,若观察到所选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300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1.5×108个/mLD.连续观察7天,每天在相同时间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绘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呈“J”形增长5.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A.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B.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C.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D.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6.将小球藻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培养液中的溶氧量B.取等量藻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稍待片刻后再计数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1~2个再计数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7.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研究者利用航空调查和高倍望远镜调查统计了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和盐城滨海湿地丹顶鹤的多年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盐城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对丹顶鹤的生存一定有利B.调查数据也可用于分析丹顶鹤的迁徙规律C.扎龙湿地生境的破碎化降低了丹顶鹤种群的K值D.研究者没有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数量8.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种群增长时,最低起始数量又称N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表示该种群的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K值为750个,N值为20个B.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时种群数量上升C.当种群数量小于N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大于N值时种群数量上升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75个、300个、800个,则理论上种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个、600个、600个9.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数量与种群瞬时增长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种群瞬时增长量大于0时,种群数量将上升B.该种群数量为40万时,种群瞬时增长量最大C.该种群数量大于80万后呈现下降趋势D.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二、非选择题10.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亲体数量约为多少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是否相等?为什么?(3)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吗?为什么?11.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原因是。(2)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最丰富。(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该组酵母菌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答出2点即可)。12.在某草原上爆发了蝗灾后,研究者对蝗虫以及植物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如图1所示。为控制蝗虫的数量引入了蝗虫的天敌。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填“甲”或“乙”)表示蝗虫的种群数量。(填“气候干旱”或“降水充足”)是蝗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食物也是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食物因素属于(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2)图2表示随种群数量变化,种群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dN/dt)的变化情况。则虚线表示形增长,实线表示形增长。蝗虫天敌被引入后的初期种群数量最可能呈现(填“虚线”或“实线”)所示变化,原因是。参考答案1.C解析:图甲中曲线Ⅰ为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其增长速率是一直增大的,图乙中的曲线表示图甲中模型Ⅱ的种群增长特点,A错误;图乙中的曲线表示种群在15年中的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15年时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B错误;若Nt+1=Nt×λ,增长率=(Nt+1-Nt)/Nt×100%=(Nt+1/Nt-1)×100%=(λ-1)×100%,则该种群增长率为(λ-1)×100%,C正确;图甲中曲线Ⅰ为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J”形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增长曲线,没有天敌存在可能还存在其他限制因素,D错误。2.D解析:图甲中,0~3年λ>1,种群数量增加,第3年λ=1,种群数量不变,3~9年λ<1,种群数量下降,第9年以后λ=1,种群数量不变,A错误;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反映的是之前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B错误;图甲中3~9年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但第6年后,种群数量的减少量越来越少,而图乙中,cd段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且减少得越来越多,C错误;图甲中0~3年和图乙的ac段,种群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故图甲中第1年和图乙的b点,种群的年龄结构都为增长型,D正确。3.B解析: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后,需要对酵母菌进行初次计数,以获得酵母菌种群密度初始值,A正确;每次计数前,都需要轻缓地将培养液摇匀,使其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再取适量培养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B错误;需要定时取样和计数,用于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曲线,C正确;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受营养条件、代谢废物、空间等的影响,D正确。4.C解析:不能从静置试管中吸取底层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然后再吸取中层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A错误;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应该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然后将吸取的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B错误;如果观察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300个,则整个计数室酵母菌数量为300÷80×400=1500(个),并且酵母菌样品稀释了10倍,因此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1500÷(0.1×10-3)×10=1.5×108(个),C正确;因酵母菌培养液中食物和空间资源有限,故不符合种群数量“J”形增长的理想状态,D错误。5.C解析:气温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为非密度制约因素;蝗虫原本会在秋季产卵后死亡,降温提前使它们在死亡前没有产生后代,导致出生率下降,所以C正确,A、B、D错误。6.D解析: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二氧化碳溶解于培养液中,增大培养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量,A错误;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取等量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稍待片刻后再计数,B错误;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进行稀释,一般稀释到每小格4~5个较为合适,C错误;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D正确。7.A解析:盐城人工湿地面积增加说明开发强度增加,可能会使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对丹顶鹤的生存不一定有利,A错误;研究候鸟迁徙规律主要是通过固定位置定期观察种群数量,统计一年中不同时间种群的数量变化,因此调查数据也可用于分析丹顶鹤的迁徙规律,B正确;扎龙湿地生境的破碎化会减少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从而降低丹顶鹤的K值,C正确;研究者没有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数量,而是采用直接计数法调查丹顶鹤数量,D正确。8.D解析:曲线表示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当种群数量大于600个时,种群数量下降,所以600个为该种群的K值,当种群数量小于100个时种群瞬时增长量小于0,所以100个是种群增长时,最低起始数量,即N值,A错误。当种群数量大于N值小于K值时,种群数量上升;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或小于N值时,种群数量都下降,B、C错误。当种群数量为75个时,数量小于100个,种群数量下降,最终数量为0个,当种群数量为300个时,种群数量增加到K值达到最大,最终数量为600个,当种群数量为800个时,种群数量会下降到600个,维持稳定,D正确。9.D解析: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上种内竞争最剧烈,种内竞争会淘汰部分个体,又恢复到K值,D错误。10.(1)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该种群的补充量等于亲体数量,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数量为K值,根据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可知,捕捞后种群数量处于K/2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2)不一定。由图可知K值是1000,当亲体数量大于1000时,一个繁殖周期过后的种群数量(补充量)可能会趋近K值,不一定与亲体数量相等。(3)是。因为食物和天敌等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11.(1)该温度最适合酵母菌繁殖(2)营养物质(3)不换培养液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解析:(1)由于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所以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2)据图分析可知,a曲线的酵母菌培养液更换的时间间隔最短,营养物质最丰富,所以其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3)曲线d为对照组,应该不换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限制因素有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12.(1)乙气候干旱密度制约因素(2)JS虚线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为控制蝗虫的数量引入了蝗虫的天敌,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