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近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探析6500字(论文)】_第1页
【S市近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探析6500字(论文)】_第2页
【S市近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探析6500字(论文)】_第3页
【S市近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探析6500字(论文)】_第4页
【S市近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探析65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市近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分析目录TOC\o"1-2"\h\u5603滁州市近年来的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130170引言 17239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68321.1数据来源 2154811.2研究方法 2148462.结果与分析 3110112.1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393843.1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8300263.结论 138099参考文献 13摘要:根据1961-2010年滁州市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距平值分析法,对滁州市近50年的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市近1961-2010年的降水量平均值为1068.1mm,总体降水量表现为上升趋势,上升的速率为39.1mm/10a;春季降水量变化率为8.6mm/10a,表现出平缓上升趋势,夏季降水量变化率为20.6mm/10a,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变化率为-0.2mm/10a,变化不明显略有下降趋势,冬季降水量的变化率为10.1mm/10a,表现出上升趋势。滁州市近50年的平均降水日数平均值是122.0d,降水日数表现为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2.8mm/10a;春季降水日数变化率为-1.8d/10a,秋季降水日数变化率为-2.1d/10a,都呈现出下降升趋势。夏季降水日数变化率为0.25d/10a,冬季为0.8d/10a,都呈小幅度上升趋势。近50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负相关,降水强度较大。关键词:滁州市;降水量;降水日数;线性趋势;距平值0引言 降水是表示气候变化的重要气象要素,也是地球表面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降水强度的变化可能引发洪水、干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下降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REF_Ref17419\r\h[1-REF_Ref17459\r\h2]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降水是最敏感的生态因子,降水在水循环和大气传输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要素,降水的时空变化可以反映出气候变化的影响REF_Ref17628\r\h[3]研究区域降水的时空变异规律,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水利设施、优化气象资源开发利用等具有重大意义REF_Ref17717\r\h[4]因此,降水变化成为当今气象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降水的气候变化和演变规律,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我国降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周牡丹等REF_Ref17808\r\h[5]针对株洲市近59a降水变化研究表明,株洲市在59a时段内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每10a增加27.3mm。袁新田等REF_Ref17903\r\h[6]通过对黄山市(屯溪)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是气温和降水都是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徐源等REF_Ref17968\r\h[7]针对近60年济南市降水量变化研究表明,近60年来济南市降水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倾斜率为8.35mm/10a。王可欣等REF_Ref18043\r\h[8]针对近50a浙江降水分布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降水量在整体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上升倾向,春季夏季降水较多,降水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南地区降水较多而东北地区降水较少,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在各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异。Jones和HulmeREF_Ref18154\r\h[9-REF_Ref18184\r\h10]等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全国陆地降水在增长。也有学者探讨了降水日数、强度与降水量间的关系REF_Ref18314\r\h[11]。根据我国目前学者研究结果可以判断出全国降水等气象要素变化在不同的地区降水分布状况差异显著,表现出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因此,对区域的降水变化特征研究逐渐成为的专家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目前有关滁州市降水变化以及降水日数变化特征的研究较少。滁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长江、淮河之间的丘陵地带,气候类型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天比较温暖,夏天相对炎热,秋天则是凉爽,冬天更是寒冷,有明显的气候差异,受同期季风、暖湿、多雨热影响显著。滁州市受东亚季风的影响,降水分配不均匀;当季风环流异常时,经常会发生暴雨、洪涝、雷暴、大风、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滁州市为气象灾害易发地带。本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滁州市降水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对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水利开发,防洪抗旱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数据来源文中利用滁州站点近5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为依据,统计并计算了1961-2010的年降水量、四季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四季降水日数,同时还计算出距平值。四季划分标准如下: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月、次年1、2月)。1.2研究方法将统计所得的数据利用excel建立散点图。采用线性分析,距平值等方法对滁州市近50年降水量以及降水日数变化进行研究,其中趋势变化分析方法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表示。式中y表示降水量和降水日数,t表示年份,a表示线性变化趋势,本文采用方程中的斜率a乘以10得到的值来表示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的变化率,如果10a的值大于0则表示降水量或降水日数在计算时间内呈上升趋势,反之小于0则表示降水量或降水日数在计算时间内呈下降趋势。其绝对值的大小也能反映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上升或下降的速度距平计算方法是指将1961-2010年划分为5个年代,分别是1961-1970,1971-1980,1981-1990,1991-2000,2001-2010。距平值是指每10年的降水量或降水日数的平均值减去50年平均值所得到的差值。2.结果与分析2.1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2.1.1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由图1可以看出,滁州年降水量变化较为显著。滁州市近50年来平均降水量为1068.1mm,降水变化率为39.06mm/10a,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在2008年降水量达到了2015.6mm是滁州市近50年以来,降水量最多的一年。在1994年降水量只有527.9mm,是近50年以来降水量最少的一年。1961-1980年,降水量偏少,偏旱,这一时期有10年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1068.1mm)要少,有6年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差不大,只有4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要多,其中降水量最低达到620.3mm。1981-1990年降水波动不明显,有8年的降水量几乎和多年平均持平,只有两年出现异常,分别是1986年降水量为722.4m和1987年降水量为1480.5mm,1991-2010年,波动又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中有6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要少,有9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几乎持平,有5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要多,有4年出现了明显异常,降水量过多,分别是1991年(降水量1652.7mm),1993年(降水量1922.1mm),2003年(降水量1695.7mm),2008年(2015.6mm),这4年降水距平百分比分别是54.7%,79.9%,58.8%,88.7%。图1滁州市年降水量变化趋势2.1.2四季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滁州市春季多年平均降水量(244.3mm),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522.8mm),秋季多年平均降水量(194.9mm),冬季多年平均降水量(106.1mm),可以看出春夏降水较多,秋冬降水较少。由图a可以看出,春季降水变化率为8.6mm/10a,所以春季降水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在2008年春季降水量高达882.7mm,是近50年来春季降水量最多的一年,在2000年春季降水量只有64.2mm,是近50年来春季降水量最少的一年。1961-1980年,降水量波动较大,降水量相对较少,其中有9年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值244.3mm,有5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相差不大,有6年降水量稍微高出多年平均值。1981-2000年,降水变化不明显,上下波动幅度不大,这20年间没有出现降水过多或过少的年份。2001-2010年,降水量变化幅度明显加剧,尤其出现在2008年,春季降水量高达882.7mm,远远超过多年平均值。由图b可以看出,降雨变化率为20.6mm/10a,所以夏季降水呈上升趋势,与其他三个季节相比,夏季降水变化最为显著,1993年夏季降水量高达1227.8mm,是近50年来夏季降水量最多的一年,1994年夏季降水量只有110.3mm,是近50年来夏季降水量最少的一年。1961-1980年,降水量较少,这一时期有10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降水量(522.8mm)要少,1981-1990年,降水量变化幅度不明显,没有出现降水量过多或过少的年份,1991-2010年,降水量变化明显加剧,其中降水量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出现在这段时期。由图c可以看出,降水变化率为-0.21mm/10a,所以秋季降水趋势表现平缓下降,1984年秋季降水量达到475mm,是近50年来秋季降水量最多的一年,在1998年降水量只有39mm,是近50年来降水量最少的一年。1961-1980年,有11年秋季降水量都比多年平均降水量要少,有4年和多年平均相差不大,有5年高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少。1981-1990降水量增多,这一时期没有出现秋季降水量特别低的年份,都大于或接近于多年平均值,1991-2010年降水量较少,低于平均降水量的年份较多。由图d可以看出,降水变化率为10.1mm/10a,所以冬季降水变化趋势表现为上升,2001年冬季降水量达到253.3mm,近50年来冬季降水量最多的一年1999年冬季降水量只有27.2mm,近50年冬季降水量最少的一年。1961-1985年,降水量波动明显,降水量较少,这一时间段有16年降水量都比多年平均(106.1mm)要少,有5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相差不大,只有4年降水量稍微多于多年平均。1985-2010年,降水量相对增加,降水量上下波动明显。有2年出现了明显异常,分别是在1999年和2001年。图2滁州市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2.1.3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由表1可知,20世纪60年代滁州除了春季降水量距平值为正数,另外三季都是负值,夏季降水量相对其他三季明显较少,夏季距平值为-56.4mm。年降水量距平值为-90.0mm,这一时期滁州市降水量偏少。20世纪70年代,夏季降水量距平值为-4.3mm,秋季降水量距平值为-12.9mm,冬季降水量距平值为-11.1mm,均为负值,这三季在这一时段降水量较少,只有春季降水量距平值为2.5mm是正值,接近平均值,降水量相对正常。年降水量距平值为-25.2mm,70年代滁州市降水量还是偏少,20世纪80年代春季降水量距平值为-36.1mm,夏季降水量距平值为-31.6mm都是负数,所以这一时期降水量偏少,秋季降水量距值为71.3mm,所以降水量偏多,冬季降水量距平值为1.6mm,与平均值相差较小,降水量正常。年降水量距平值为3.9mm,稍微高出平均值,80年代降水量相对正常,没有降水过多或过少。20世纪90年代春、秋、冬季降水量距平值都是负值,这三季在这一时期降水量较少,只有夏季降水量距平值为58.3mm,所以这一时期夏季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距平值-15.1mm,所以这一时期年降水量偏少。21世纪前10年春降水量距平值为62.9mm、夏降水量距平值为34.0mm、冬季降水量距平值为36.1mm均是正值,春、夏、冬三季在这一时期降水较多,只有秋季降水量距平值为负值,值为-6.6mm,年降水量距平值为126.4mm,降水较多。年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1961-19700.6-56.4-15.8-19.1-90.01971-19802.5-4.3-12.9-11.1-25.21981-1990-36.1-31.671.31.63.91991-2000-29.858.3-36.0-8.1-15.12001-201062.934.0-6.636.1126.4表1滁州市降水量距平值(mm)3.1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3.1.1年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由图3可知,滁州市年近50年来平均降水日数为122.1天,年降水天数变化率为-2.8d/10a,降水日数变化趋势表现为下降。其中在1978年和1999这两年降水日数仅仅只有85天,是近50年来最低值,而在1975年这一年降水日数高达138天,是近50年来最高值。1961-1970降水日数较少,10年中有8年都低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22.1天),1971-1980降水日数上下波动较大,只3年超过多年平均降水日数,近50年来降水日数最大值和降水日数最小值都出现在这一时期。1981-2010降水日数基本上都低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降水日数较少,波动较为明显,近50年来,降水量是呈上升趋势,而降水日数是呈下降趋势,说明近50年降水强度较大,加剧了洪涝灾害的风险。图3滁州市年降水日数变化趋势3.1.2四季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由图4可知,滁州市春季平均降水日数为30.9天,夏季平均降水日数为35.2天,秋季平均降水日数为23.9天,冬季平均降水日数为22.0天,可以看出春夏降水日数较多,秋冬降水日数较少。由图a可知,降水日数变化率为-1.8d/10a,春季降水日数变化趋势表现为下降。在2000年这一年里的春季降水日数只有19天,是近50年来最小值,而在1972年这一年春季降水日数高达137天,是近50年来最大值。1961-1980,降水日数变化幅度较大,上下波动比较明显,降水日数相对较多,远远高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的年份较多,1981-1990,降水日数变化幅度不明显,没有出现降水日数特别多或特别少的年份,趋于正常,接近平均降水日数,1991-2010年,降水日数变化幅度明显加剧,出现远远低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年份较多,高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的年份较少,这一时期降水日数相对较少,。近50年来春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而春季降水日数呈下降趋势,说明春季降水强度较大。由图b可知,夏季降水日数变化率为0.25d/10a,夏季降水日数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在1966年这一年夏季降水日数只有19天,是近50年来最小值,在1987年这一年夏季降水日数高达50天,是近50年来最大值。1961-1970年降水日数变化幅度较大,这一时间段中有5年降水日都比多年平均值要少,所以降水日数相对较少。1971-1990年夏季降水日数比多年平均值高的年份较多,所以降水日数增加。2000-2010年,降水日数变化不明显,波动幅度不大,高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年份较多,降水日数相对较多。由图c可知,降水日数变化率为-2.1d/10a,秋季降水日数呈下降趋势,降水日数上下波动明显,在1998年这一年秋季降水日数仅有10天,是近50年来最小值,在1975年这一年秋季降水日数高达41天,是近50年来最大值。1961-1980年秋季降水日数比多年平均值高的年份较多,降水日数较多。1981-1990年秋季降水日数都不低,很少有低于多年平均值的年份,所以降水日数相对较多,1991-2010年秋季降水日数低于多年平均的年份较多。所以降水日数相对减少,由图d可知,冬季降水日数呈上升趋势,降水日数变化幅度大,降水日数倾向率为0.8d/10a,2001年冬季降水日数为41天,是近50年来最大值,与近50年来冬季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年,而在1999年降水日数只有7天,是近50年来最小值,与近50年来冬季降水量最小值出现在同一年,1961-1980年冬季降水日数变化幅度较为明显,这一时期有8年冬季降水日数是高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有3年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相差不大,有9年是高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981-1990年降水日数变化幅度不大,波动不明显,降水日数较少,这一时期冬季降水日数低于多年平均降水日数年份较多。1991-2010年降水日数上下波动明显,降水日数相对较多。有2年出现了明显异常,1999年冬季降水日数明显较少,而2001年冬季降水日数过多。图4滁州市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3.1.2降水量日数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由表2可知,20世纪60年代滁州春季降水日水距平值为3.8天,秋季降水日数距平值为4.8天均是正值,春秋两季在这一时期降水天数较多。夏季和冬季降水日数距平值为负数,夏冬两季的距平值的绝对值不大,所以这一时期降水天数相对平稳。年降水日数距平值为-5.1天,这一时期滁州市降水天数偏少。20世纪70年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降水日数距平值的平均值都不大,四季在这一时期的降水日数都比较正常。年降水日数距平值为-7.6天,这十年的降水天数较少。20世纪80年代春季降水日数距平值为0.5天、冬季降水日数距平值为-0.6天,距平值的绝对值相对较小,所以这两个季节的降水天数比较正常,夏季降水日数距平值为1.5天,秋季距平值为2.7天,夏秋这一时期的降水天数相对较多。年降水日数距平值为-6.0天,所以80年代降水天数偏少。20世纪90年代四季降水日数距平值都是负值,其绝对值都不大,这一时期四季降水天数都偏少,但相对正常。年降水日数距平值为-18.1天,其绝对值相对较大,总的来说90年代降水日数偏少。21世纪前10年春季降水日数距平值为-3.6天,秋降水日数距平值均为-4.9天,所以春秋在这一时期降水天数较少,冬季降水日数距平值为4.5天,夏季降水日数距平值为0.7天,冬夏在这一时期的降水天数较多。年降水日数距平值为-13.3天,21世纪前10年降水天数较少。表2滁州市降水日数距平值(d)年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1961-19703.8-1.74.8-1.9-5.11971-19801.11.2-0.50.7-7.61981-19900.51.52.7-0.6-6.01991-2000-1.8-1.5-1.9-2.8-18.12001-2010-3.60.7-4.94.5-13.43.结论(1)滁州市近50年来平均降水量为1068.1mm,四季降水分布不均,夏季是四季中降水最多的季节,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48.9%,冬季降水量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9.9%。近50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2.1天,四季降水日数较为均匀,春季降水日数占全年降水日数分别的27.4%,夏季占全年降水日数的31.4%,秋季占全年降水日数的21.4%,冬季占全年降水日数的19.4%。(2)滁州市近50年降水量变化率为39.1mm/10a,变化趋势表现为上升,滁州市四季降水量变化有明显差异,春、夏、冬的降水量都呈增多趋势,夏季降水量增长速率最大,秋季降水量呈缓慢减少趋势,从不同年代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滁州市年降水量增多趋势显著(3)滁州市近50年降水日数变化率为-2.83d/10a,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趋势,滁州市四季降水日数变化有明显差异,春、秋季的降水日数都呈减少趋势,夏、冬季降水日数呈增多趋势。(4)近50年滁州市降水量呈增多趋势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所以近50年降水强度较大,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较大参考文献李运刚,胡金明,何大明,等.1960-2007年红河流域强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