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内蒙古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内蒙古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内蒙古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内蒙古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内蒙古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不但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还与化学有着不解的情缘,请问下列《石灰吟》的诗句中,一定是物理变化的是A.千锤万击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全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WO2H2OCO2反应前质量(g)235856反应后质量(g)01032XA.X的值为44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豆浆中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异黄酮分子中含有氧分子D.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4.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方法的是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B.区分硬水和软水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D.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5.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将c的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为饱和溶液B.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C.t2℃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b物质中混有少量的a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提取b物质6.按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A.氢气和水蒸气 B.氢气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氢气 D.一氧化碳和水蒸气7.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 B.2H C.2H2 D.2H+8.甲和乙可以合成半导体材料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丙由原子直接构成B.丁是一种化合物C.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则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10.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11.“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12.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13.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gB.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C.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14.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反应原理为SiO2+4HF=X↑+2H2O,则X为()A.F2B.SiH4C.O2D.SiF4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滴加液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写出它的元素符号_______,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_____电子,写出与金属钠反应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写出用CO和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室中用如下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①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_____.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___(填序号)。①Al3+②Al3+、Fe2+③Al3+、Fe3+④Fe2+、Cu2+⑤Al3+、Fe2+、Cu2+18.(8分)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提供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用10%的稀盐酸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取待测氢氧化钠溶液50g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请回答:①“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③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共用了稀盐酸36.5g,计算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乙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绘制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为了测定某样品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铁元素,且不溶于水和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草酸(H2C2O4)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2↑+CO↑+H2O2.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药品前应先,实验中观察到E中现象是:固体颜色;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C、D中依次是(填序号)。①浓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②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浓硫酸G的作用是;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当E中固体完全反应后,处应先停止加热(填序号A或E);上述实验装置的一处明显缺陷是:。称取样品8.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称量F装置增重4.4g。则样品中氧化铁质量分数为。当观察到E中固体全部变黑后,若立即停止通CO,则测得的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

A、千锤万击出深山,意思是把深山中的大石块变成小石块,发生物理变化;B、烈火焚烧若等闲,意思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C、粉骨碎身全不怕,意思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变化;D、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氢氧化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选A。2、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中信息知,W+O2→H2O+CO2。A、X的值为23+48-27=44,故A正确;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B正确;C、W是一种由碳、氢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氧元素,故C错误;D、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3、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异黄酮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错误;在异黄酮分子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正确;异黄酮分子中含有氧原子,C错误;每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D错误。故选B。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4、D【解析】

A、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形成对比实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软水和硬水形成对比实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冷水和热水形成对比实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通过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对比实验;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5、A【解析】

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t1℃时,将c的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a、c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只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b中混有少量A物质,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b,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6、A【解析】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有还原性物质通入,无水CuSO4变蓝说明有水流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流出;故答案选择A7、C【解析】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H2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C符合题意;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8、C【解析】

A.由图可知,物质丙由原子直接构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丁中一定含有氯元素和氢元素,丁是一种化合物,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是由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解析】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则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碳酸钠属于盐;故选项错误;故选:B。10、C【解析】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构成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不正确。故选:C。11、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C。12、C【解析】A、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钠,故错误;B、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也能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故错误;C、由B分析,正确;D、反应①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错误。故选C。13、C【解析】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要求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除以相对分子质量。【详解】A、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故A不正确;B、六氯苯化学式C6Cl6,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12:35.5,故B不正确;C、苯化学式C6H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故C正确;D、六氯苯化学式C6Cl6,1个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分子构成的物质,只能说1个该分子由几个原子组成。14、D【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反应前硅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依此为1,2,4,4,反应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为4,2,所以X中含有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氟原子。故选D。15、C【解析】试题分析:A、托盘天平应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错误,C、进行蒸发操作时,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受热而导致液体飞溅,正确,D、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错误,故选C考点:基本实验操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Cl得到NaCl【解析】

(1)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是17号元素,故是氯元素,符号为Cl;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与氯原子形成的混合物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4CO+Fe3O43Fe+4CO2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将乙实验中的硫酸铜溶液换为稀硫酸实验Ⅰ中的铁粉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②⑤【解析】

(1)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CO+Fe3O43Fe+4CO2。(2)①乙实验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观察到的现象是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填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铜排在氢的后面,实验来验证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可将乙实验中的硫酸铜溶液换为稀硫酸,故填将乙实验中的硫酸铜溶液换为稀硫酸。(3)实验Ⅰ中硫酸铝溶液和铁粉不能发生反应,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是实验Ⅰ中的铁粉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实验Ⅰ中的铁粉与实验Ⅱ中剩余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Ⅰ中硫酸铝溶液和铁粉不能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肯定含有硫酸铝,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肯定有硫酸亚铁,铁粉与硫酸铜反应,铁粉全部参加反应,如果硫酸铜全部参加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铝和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阳离子为Al3+、Fe2+,如果硫酸铜部分参加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铝、硫酸亚铁和硫酸铜,则溶液中的阳离子有Al3+、Fe2+、Cu2+,故填②⑤。18、红色刚好褪去加快反应速度8%H+和Na+2NaOH+CO2═Na2CO3+H2O【解析】

(1)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至反应恰好完全为止”溶液呈中性,所以实验现象是红色刚好褪去;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度;③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36.5g×10%=3.65g;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则:x=4g,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2)由计算机绘制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可知,在图2中b点溶液中稀盐酸是过量的,含有的阳离子有H+和Na+;(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问题讨论】(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由红色变为黑色(2)③(3)隔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Fe2O3+3CO2Fe+3CO2(4)E(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