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高二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四单元,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及第三单元《陈情表》《项脊轩志》。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江南”的字面意思是长江以南,今天通称的“江南”,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江东”或“江左”。作为地理概念的“江南”,则逐渐固定为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和湖州等地。也正是在人文交流和积淀的历史演变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跑赢了行政区划的频繁变动,把诗情画意的江南定格在了中华文明史上。其实,在先秦时期的中原人士眼中,江南是“文身断发”的蛮夷之地,其人尚勇好斗,和今天人们熟悉的“江南范儿”大相径庭。秦代到汉初,江南大部分地区还处于“火耕而水耨”的原始农业时代,这片土地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可爱。然而,汉朝以后,全球气温降低,江南一带的气候变得适宜耕种和居住,迎来了改命更生的天赐良机。如果说土地开垦和经济发展为江南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那么,深刻而广泛的人文交流,则不断为“江南范儿”的形成注入了活力。历史地看,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至三国期间,特别是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以后,以人口大规模南迁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和融合,顺应了自然环境变化的大趋势,一次又一次刷新着江南的面貌,促使“江南”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时间。史学家钱穆认为:“东晋南渡,长江流域遂正式代表着传统的中国。”永嘉之后,大批中原世家南渡避难,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造诣,雅致的士族文化给彼时的江南注入了诗性内涵,有力推动了“吴越之风”向“江南文化”的转变。这一时期,许多重要文化成果都出自北方移民或其后裔之手。钟嵘的《诗品》、周兴嗣的《千字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皆为例证。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有学者统计,从整个唐朝的诗人人数来看,北方远远超过南方,但安史之乱之后,南方诗人人数大幅提高,与北方不相上下。靖康之变,宋室南渡,江南在文化发展之路上进一步发力。据研究,这次人口大迁移从1126年(靖康元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279年,总人口达500万人之多,让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旷日持久的移民波及整个长江流域乃至今天的海南岛,而移民分布最多的则是南宋政权中心所在的江南地区。一方面,“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诸多学者大儒在此会聚,李清照、辛弃疾等文人雅士在此居停,大大推动了文化学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大批职业艺人集聚促进了市民文化的繁荣,《武林旧事》记载,南宋的杭城内外共有娱乐场所“瓦子”二十多处,观众多时达到千余人。当历史行进到明清时期,江南文化以成熟绚丽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明代状元,四分之一来自江南地区;清代状元,江南地区占半数以上。科举场上的得意,集中反映了江南文化实力的整体提升。作为这一时期文化标志的《红楼梦》、“三言二拍”等名篇佳作大都打上了江南的印迹,也正是这些文化经典最直接地塑造了流传至今的江南形象。

可见,“江南范儿”是历史的产物,正所谓“东南财赋地,江左文人薮”,历代文化人对江南山水风物的描摹、对江南文化精神的阐发,则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所在。(摘编自胡一峰《何谓“江南”——谈谈文化概念中的江南》)材料二:作为中国东南核心的“江南”,是历代文人学者不断构想的、时空界限难以固定的历史文化区域,所以称“文化江南”。“文化”是历史的投影,“文化江南”的地缘结构及其历史变迁,决定了“江南文化”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其实质是江南地缘结构演变之一体多相。首先,“江南文化”是古代吴文化、楚文化和越文化的重叠与融合。地缘文化学首先探讨区域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江南区域地缘文化包含着古代吴、楚、越三大分支文化内涵。三楚、三吴与百越文化彼此重叠,在三江江南融合成一体,形成“楚辞”“越韵”唱“吴歌”的历史旋律。其次,文化地理学从地理角度研究区域文化,着重研究文化传统是怎样影响人们生活空间的演化的。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受与理解不同,加上环境、物质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区域差异,文化要素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的类型和个性。这就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特征。表现在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方面,出现江南大区域内不同区间文化彼此竞争与融合,流派纷呈。所以文化江南的时空界限,往往不限于近代江南的地理范围,而早已成为风景秀美、气候温暖、安定富庶、文教兴盛的地域代号。再次,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吴方言是江南文化的核心标志,以此划定标准方法来确定文化江南的地理范围,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学术认同。(摘编自余同元《“文化江南”投影了什么样的“江南文化”》)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天通称的“江南”的范围与作为地理概念的“江南”的范围并不相同,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且后者区域比较固定。B.汉初之前,江南大多数地区属于原始农业时代,是蛮夷之地,再加上这里的人尚勇好斗,中原人士并不看好它。C.经过南北方的相互融合,唐朝安史之乱后,南方诗人人数与北方诗人人数大致相同,但两区域内诗人的诗歌成就难以并论。D.从地理角度的研究来看,江南文化属于区域文化,这个区域的文化要素在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之内会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个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江南文化”,但前者侧重于对“江南文化”形成的阐释,后者侧重于“文化江南”对“江南文化”作用的分析。B.材料一大量引用了史料和名人名言,这是文化学术论文的特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强了可信度和权威性,强化了论证力度。C.“江南范儿”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十分熟悉,一提起它,江南山水风物、江南文化精神就萦绕脑中,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D.江南的文化传统之所以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源在于不同区域的环境、物质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区域差异。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第三段中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永嘉之后,人们南渡避难,北方士族文化给彼时的江南注人了诗性内涵,推动了“吴越之风”向“江南文化”的转变。B.人口大迁移让南方的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诸多学者大儒和大批职业艺人集聚江南,江南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C.汉朝以后,全球气温降低,江南一带的气候适宜耕种和居住,土地开垦和经济发展为江南文化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D.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之中,明代状元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来自江南地区;而清代状元中,江南地区的人数占半数以上。4.“文化概念中的江南”和“地缘上的江南”有什么不同?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新年漫想徐志摩小孩子们最喜欢年。新年固然有趣,过年也是有景致的。送灶,请菩萨,打年糕,年三十半夜里吃熟荸荠,那样都是好玩。尤其是因为年脚下先生散馆或是学堂放假,孩子们这回玩儿,简直是奉旨,再不用害怕长辈的骂。是的,孩子生活上唯一的镣铐只是上学,这一放松,他们的自由是完全的了。他们跑,他们叫,他们在野地练操,坟台上比武,他们的快活是没有边际的。难怪孩子们就爱年,就巴望年。他们往往在一个新年还不曾过完就急着问下一个新年该几时来。但他们渐次长大时,他们对“年”的趣味也就逐渐的减淡。等到成了人,生活的负担安上了肩背,“年”的面目就会不期然从喜笑转成忧郁,从嫩色暗成深色。这一深可就不易再往回淡的了。到年节边你去看看,尤其是这类年头,哪个人脸上不显着“心事”的口痕?就算足下是快活人,过年用不着担心,但一个年头的消亡至少给我们一种不愉快的警告。他仿佛说:“先生,麻利点儿罢,你又短了这么些了。”“年”是不能给我们成人们欢喜的,沉沉镣铐着的心不能感着天然的愉快,习惯娇养坏了的身体不能感着天然的愉快,环境和生活仿佛通谋侵蚀人们天赋的特权。可怜的生灵们,笑不再是他们的分,跳不再是他们的分。季候的循环,春的启示,秋的黄金,夏的富丽,冬的威严,都不能警醒他们的迷梦或是解放他们的忧郁。一年里的时节,可爱的有诗意的点缀都消失他们原来的意义,只剩下空廓的惯例,落在老妈子们的手中迎送。无光彩不止是新年,什么端阳,花朝,中秋,重阳,都萎成了日历上的蟢窝,再没有力量因缘时序的推移,鼓励人们光荣的游戏的本能。这是一种病征,并且我怕,不是不严重的病征。生活已经皱缩到枯窘的边缘,想像脱尽了翱翔的健翩。一堆泥,一团私欲,一球肮脏的心肝,一副残喘苟延的面目——这是现代人们的缩写,再没有别的说了。这当然只是一种看法,同时我们不疑惑仅有好为诡辩的为我们解说这普遍的消沉的气象。“这正是东方人的秉性使然,”他们说,“不比西方人一逢着芝麻大的事情就会兴奋到毛发耸动。这外表的沉静或许正是内心沉着的征象,悲观者的结论是没有充分根据的。”阿,谁愿意无端诅咒自身?谁不愿意“悲观者的结论是没有充分根据的”?但不幸这时代不但有病而且不浅的征候已显到不容否认。不说别的,在你我自身的脉搏上,就可以按出这可惊的消息。

转瞬间又是一年生,土地还是有生命的。我们敢说,枯草尽多转青,梅枝尽有着绿的希望,但人事呢?我们在光阴的齿牙间挣扎的目标,一天模糊似一天。同时我们觉着生命在我们身上一寸寸的僵化,苦恼,烦闷,悲哀,谁忍得住不高声的叫喊,在我们还有声息的俄项?前面我说过孩子们是有完全生命的,他们在天真的自由中欢迎时令的流转,赞美自然的荣华。在他们,正如山林里的雏鹿,游戏的本能得到了无阻拦的表现。文化的一个使命是在保存这健康的本能的永生,它的又一个使命是在更进一步意识的导引。这部分内在的精力化生创造的神奇,附带的柔化人生的枯瘠。不止一个思想家曾经警告我们文明的危险,他们救济的方案虽则各有不同,但他们要我们摆脱物质的累赘,解放性灵的本真,以谋建设健康的优美的活泼的人生,却是往往一致的。圣法兰西士永远伸着他那温柔的手指指引我们到小草花与孩童中间去领悟真理与实在。西方的圣哲点着孩子们对成人们说:“这些是你们应得跟着学的。”他们也说“人的生活”,应分是“花朵儿似的”。东方的圣哲不也是珍重“赤子之心”与“婴儿”的深远的涵义?庄敬的华茨华斯告诉人们“孩子是成人的父亲”,他也在小草花身上发见“眼泪所不能宣泄的强烈的情绪”。小草花,小孩童,我们自身的卷曲,我们自身的臃肿,在这霜浓星澹的冬夜,我不由的感着不易形容的局促不安,“堕落”。户外的枯木仿佛在晚风中微喟“堕落”,残破的希望的鬼影也仿佛在我周遭揶揄的回响。“新年”,这音响何尝不像是寒夜的鸡鸣,对昏梦的人间,报告一缕新起的曙光?又是一度更新的机会,但我们能接受这福音不?小花草,小孩童,“道不在远”,但我们有力量回复本真不?在绝望的边缘我们不期然发见,我们徘徊的踪迹,这就是我们选定的归宿。1928年1月1日(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孩子们最喜欢年,一是因为过年有送灶、请菩萨、打年糕等景致,一是因为学堂放假了,完全自由了。B.“尤其是这类年头,哪个人脸上不显着‘心事’的口痕?”反映了作者对时局人们生存状态的忧虑。C.在作者看来,东方人的秉性使得当时的人呈现出一堆泥、一团私欲、一球肮脏的心肝、一副残喘苟延的面目。D.作者对孩子们的生命力进行了赞美,认为孩子们正如山林里的雏鹿,保存着游戏的本能,值得保存。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小孩过年起笔,勾画出了过年的欢快氛围,其目的是引出对新年和人类生存意义的深人思考。B.“先生,麻利点儿罢,你又短了这么些了”一句作者将“年”人格化,表达了对个体生命的思考。C.文中多次引用东西方圣哲的话,认为成人要向孩童学习,这样,文明或许才能被挽救。D.文章最后连用三个反问句,意在强调对昏梦的人间尚未绝望,处于徘徊之中,或有一缕微弱的更新的可能。7.作者认为年味之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8.本文整体上情绪“哀而不伤”,请据此加以分析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材料一:萧翼①遂改冠微服,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谈说文史,意甚相得。通宵尽欢,明日乃去。辩才云:“檀越闲即更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僧俗混然。遂经自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颣,曰:“果是响拓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童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即使人召辩才,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选自《法书要录》,有删改)材料二:王羲之尝书《兰亭会序》。隋末,广州好事僧得之。僧有三宝,宝而持之。一日右军《兰亭》书,二日神龟,三日如意。太宗特工书,闻右军兰亭真迹,求之得其他本,若第一本,知在广州僧,而难以力取。故令人诈僧,果得其书。僧曰:“第一宝亡矣,其余何爱。”乃以如意击石,折而弃之;又投龟一足伤,自是不能行矣。(选自《纪闻》,有删改)[注]①翼,唐朝官员。太宗时,命为监察御史,奉命取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于越僧辩才。他设酒酣乐,探韵赋诗,成功窃取《兰亭序》而归。②檀越,指施主。9.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兴后A作B诗C如此者D数四E诗酒F为务G僧H俗混然。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投壶,古时宴会时的一种游戏。以矢投壶中,投中多者为胜。B.参差,指差错,与“参差十万人家”(《望海潮》)中的“参差”含义不同。C.遗遗失、丢失,与“留待作遗施”(《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遗”含义相同。D.宝,把……当作宝贝,与“前辟四窗”(《项脊轩志》)中的“前”用法不同。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接近辩才,萧翼不仅换了衣服和帽子,装扮成从山东来的书生模样,还故意在辩才的禅房门前站着,好让辩才注意到他。B.萧翼以诗酒为借口和辩才混在一起,让辩才逐渐对自己放松警惕;接着用自己带的二王字帖,诱骗辩才拿出《兰亭序》书帖。C.萧翼终于等来了获取《兰亭序》的时机,他趁辩才外出做法事之际,私自拿走书帖,之后召来辩才告诉他真相,辩才被气得当场昏倒。D.僧人将《兰亭会序》书帖和神龟、如意视为“三宝”,被骗走了书帖后,僧人精神崩溃,损坏了神龟、如意,自己也不能行走了。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遂经自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4分)

(2)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4分)13.两则材料在对唐太宗获取《兰亭序》真迹一事的记叙详略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薄幸吕渭老青楼①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前隔雾遥相见。便角枕②题诗,宝钗贳酒③,共醉青苔深院。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注]①青楼:指女子闺阁。②角枕:用兽角装饰的枕头,用角枕题诗相赠,表示感情深厚。③贳酒:赊酒,这里指用金钗换酒。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词起调处就开始捕捉少女的“愁”,以“春晚”点出节候,烘托伤感之情。B.“昼寂寂、梳匀又懒”承“春晚”而来,昼长人静,女子百无聊赖,孤独寂寞。C.“鸦啼莺弄”一句以乐景衬哀情,本是春光美好,却“惹起新愁无限”。D.“记年时”一句总领下文,下片围绕女子所“记”内容叙写,写得极富情致。15.“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三句情景交融,请从“情”与“景”的角度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柳永在《望海潮》中抓住“”和“”两个细节,就把集市繁荣、人民殷富的特点反映了出来。(2)李白《蜀道难》中,讲述了蜀道的形成过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的两句是“,”。(3)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争的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两句是“,”。(4)李密《陈情表》中,“,”两句写前后两位地方行政长官都推荐李密为人才。(5)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写道,庭院里有一棵枇杷树,“,”,作者面对此景,睹物思人,感慨万千。(四)课内文言知识(本题共5小题,10分)17.下列选项中,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无食桑葚犹可说也B.偭规矩而改错蒲苇纫如丝C.吾今且报府摧藏马悲哀D.隰则有泮但以刘日薄西山18.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不全都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A.以我贿迁泣涕涟涟B.可怜体无比汝岂得自由C.九岁不行本图宦达D.室仅方丈则告诉不许19.按照词类活用分类,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足以荣汝身②自名秦罗敷③固前圣之所厚④卿当日胜贵⑤高余冠之岌岌兮⑥砯崖转石万壑雷⑦其黄而陨⑧手巾掩口啼⑨先大母婢也,乳二世A.①/②⑧/③⑤⑦/④⑨⑥B.①/②⑥⑨/③⑤⑦/④⑧C.①④⑤/②⑧/③/⑥⑦⑨D.①⑨/②⑥⑧/③④/⑤⑦20.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步余马于兰皋兮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不吾知其亦已兮C.今臣亡国贱俘D.而刘夙婴疾病21.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警,叫“总角”,后用以指代少年时代。B.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C.象笏:象牙质的手板,古代品级比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持笏,供指画和记事。D.期功:指穿一月孝服的人,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服丧和服丧时间。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在鄂西南的一个小山村,有一棵神奇的树。它为植物分类学树立了一座丰碑,让来自约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它改变了这里人们的生活,让这个偏远小山村声名远播各地。为什么在世界上的水杉多已灭绝之时,鄂西南方圆600多平方公里版图上的水杉却“香火”不灭,延续至今?利川市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让这里成为呵护水杉存续至今的“方舟”。利川平均海拔1100米,而磨刀溪海拔达1400米,这里四周都是高山峡谷,飞瀑流泉,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地势南低北高,夏天南风浩荡,雨量充沛,冬季朔风被阻,严寒难侵,①,而土壤中富含稀有元素硒,更是大大增强了植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往远说,这里的地质也很好,是侏罗纪时期形成的紫色砂岩,侏罗纪以来很少变化,也未受燕山运动的影响,所以,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鄂西南的人民世世代代有爱绿、敬绿、植绿、护绿的传统。人们把先祖种植的或自然生长的水杉树当作祖传家珍,青年男女结婚时,要亲手栽一对“夫妻树”,以志百年偕老;家里添了子孙时,也要种一棵水杉,以示祝福。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3.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方舟”引号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新时代的利川,把水杉“文章”写得精彩传神。B.东至黄海、东海沿岸,都有这棵母杉的“子孙后代”。C.这是一棵水杉模式标本树,被誉为“水杉之母”。D.鄂西南方圆600多平方公里版图上的水杉却“香火”不灭。2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艺术、传统手艺逐渐走向没落,比如戏曲、打铁等。有人说,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现象,我们要顺其自然,将其淘汰;但也有人说,传统艺术、传统手艺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我们应将其传承下去,加以创新,使之焕发新光彩。对此,你怎么看呢?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C(“但两区域内诗人的诗歌成就难以并论”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中“但安史之乱之后,南方诗人人数大幅提高,与北方不相上下”的信息可知,材料一只提到了两地的诗人人数,并没有提到两区域内诗人的诗歌成就的情况)2.D(D项“江南的文化传统之所以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不同区域的环境、物质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区域差异”因果关系不当。根据材料二中“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受与理解不同,加上环境、物质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区域差异,文化要素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的类型和个性”的信息可知,“不同区域的环境、物质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区域差异”只会影响文化要素的不同呈现,跟文化传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没有形成逻辑上的因果关联)3.C(C项表明的是江南一带的土地开垦和经济发展为江南文化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是“以人口大规模南迁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和融合,顺应了自然环境变化的大趋势……促使6江南,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时间”,因此C项不能支撑这一观点)4.①“地缘上的江南”是指长江以南;作为地理概念的“江南”,则逐渐固定为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和湖州等地。②“文化概念中的江南”是历代文人学者不断构想的、时空界限难以固定的历史文化区域。

③文化江南的时空界限,往往不限于近代江南的地理范围,它比地缘上的江南范围要大得多,成为风景秀美、气候温暖、安定富庶、文教兴盛的地域代号。(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5.C(“东方人的秉性使得当时的人呈现出一堆泥、一团私欲、一球肮脏的心肝、一副残喘苟延的面目不是作者的看法,而是人们的解释”)6.D(“连用三个反问句”错,后两句是疑问句,意在启发人们展开思考)7.①小孩天性追求自由和快乐,却没得到充分的认识;②成人容易因负担变得忧郁和僵化。③现代人身上充斥着各种魔鬼般的丑态,人们在生活中苦苦地挣扎,却不知道如何去解放生活,建设一种优美的人生。(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8.①作者认为所处时代不但有病而且不浅的征候已显到不容否认,因而感到灰心,显露了一些纺律时代的哀伤情绪;②但在孩子们对年的渴望中,作者又看到了生命的本真状态,加之东西方先贤的哲语,又给了作者莫大的启过,因而对生活抱有一丝希望,表现出"哀而不伤”。(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9.CEG[(原文标点)兴后作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僧俗混然。]10.C(“留待作遗施”中的“遗”意思是“赠送”)11.D(原文是说神龟不能行走了,并非僧人不能行走)12.(1)于是过了十天或一个月,萧翼带来梁元帝亲自画的《职贡图》给辩才和尚看,辩才感叹赞赏不停。(关键点旬期”“示”“嗤赏”各1分,大意1分)(2)萧翼假装笑着说:"几经战乱流离,《兰亭序》真迹怎么存在呢?必定是拓本伪造的罢了。”(关键点“伴”“乱离”“响拓伪作”各1分,大意1分)13.①材料一详细记叙了萧翼从辩才和尚那里为唐太宗获取《兰亭序》的经过。②材料二记述此事只简略一句“故令人诈僧,果得其书”。(每点1分,两点都对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萧翼于是换了帽子和衣服,穿着黄衫,作随意无拘束状,像是一位从山东来的书生。傍晚时走进寺院,他装作观赏寺院的壁画。他路过辩才的院子时,在神房门前站着。辩才和尚远远看种来卖。遇到寺庙都看看,幸运地遇到您。”寒喧过后,二人觉得言谈很投缘。辩才于是邀请萧翼到神房中,就一起下围棋弹琴,玩投壶、握塑,谈文论史,更是意趣相投。整个晚上都尽情快兴致后吟诗,这样往来多次。用诗酒为由头,僧人和俗人混翼带来梁元帝亲自画的《职贡图》给辩才和尚看,辩才感叹赞赏不停。于是谈论到书法上来,萧拿出字帖来给辩才看。辩才和尚仔细端详后说:“确实是真迹,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