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学(第三版)课件:收入、费用和利润_第1页
企业会计学(第三版)课件:收入、费用和利润_第2页
企业会计学(第三版)课件:收入、费用和利润_第3页
企业会计学(第三版)课件:收入、费用和利润_第4页
企业会计学(第三版)课件:收入、费用和利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入、费用和利润2024/5/5

2本章内容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制造成本所得税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决策问题——财务报表的格式2024/5/5

3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一)收入的涵义收入主要来自于企业持续的、主要的生产经营活动,收入与利得是有区别的,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一般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获得,而不是从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获得。利得是企业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获得,或不曾期望取得的经济收益,例如:企业罚款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接收捐赠以及政府补贴等2024/5/5

4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二)费用的涵义

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费用按照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等2024/5/5

5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生产成本制造成本法是计算和分配产品成本的一种国际通行的成本计算方法。在这种方法下计算产品成本时,只计算和分配与生产经营最直接和最密切关系的费用,而将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和关系不密切的费用,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生产成本的费用,按照其计入的方式不同,又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2024/5/5

6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原材料耗费、直接人工工资和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是指应由产品生产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为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2024/5/5

7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企业一定期间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构成企业一定期间的生产成本总额。企业应当根据各自的生产组织类型和生产经营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生产成本贷: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借:制造费用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

2024/5/5

8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月份终了,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借: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024/5/5

9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产品成本应该在已销产品和未销产品中进行分配,未销产品成本属资产范畴,只有已销售的产品成本才能从当期的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作为产品销售成本与收入形成因果配比关系,这里的产品销售成本才真正属于费用的范畴企业在结转已销售产品的成本时,其账务处理为:

借:营业成本贷:库存商品(产成品)2024/5/5

10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应由企业经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企业按照规定计算出应由营业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帐务处理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其他应交款等科目)2024/5/5

11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当期发生的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但不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与收入形成时间配比关系,通过与实现收入的某一期间相配比才能确定。期间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2024/5/5

12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三)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支的确认原则及计量方法与主营业务相同。其他业务包括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P365例11-1、11-2、11-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2024/5/5

13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四)营业外收支

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在一般情况下,营业外收支净额在企业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2024/5/5

14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对单一产品或一批产品生产成本的预算。无论是什么产品,它的标准成本是由对一个单位产品的标准的或预算的数量投入(劳动力、原材料或制造费用)和标准的或预算的单位成本投入决定的标准投入数量×标准投入价格=标准产出成本2024/5/5

15标准成本(一)标准成本的设定经验推测工程方法管理者判断公司通常用一种综合的方法建立和监测标准成本2024/5/5

16标准成本(二)标准成本的差异只有两种情况能引起生产产品的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产生差异。这两种情况既可以单独也可以同时发生作用。(1)投入(原料、劳动力、制造费用)的标准“数量”和实际数量之间存在一个差异;(2)标准和实际投入的“成本”之间存在一个差异。例如,假设一个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为标准数量10公斤原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公斤40美元:投入的标准数量×投入的标准价格=标准产出成本10公斤×40美元/公斤=400美元2024/5/5

17标准成本1.数量差异如果生产过程使用了与标准要求不同的数量,如以12公斤代替10公斤,那么实际结果会与标准不同投入的实际数量×投入的标准价格=实际产出成本

12公斤×40美元/公斤=480美元数量上存在一个80美元(400美元一480美元)的不利差异2024/5/5

18标准成本2.价格差异如果采购部门支付的价格与标准不同,如以41美元代替40美元,那么实际结果将与标准不符。实际数量仍按照标准数量10公斤来计算投入的实际数量×投入的实际价格=实际产出成本

10公斤×41美元/公斤=410美元价格上存在一个10美元(400美元一410美元)的不利差异2024/5/5

19标准成本3.价格和数量同时存在的差异如果价格和数量同时存在差异,实际结果将会与标准不同投入的实际数量×投入的实际价格=实际产出成本

12公斤×41美元/公斤=492美元

不利差异总额是92美元(400美元一492美元)2024/5/5

20标准成本如果购买者每公斤比标准价格(40美元)多付1美元,那么我们上例中12公斤的原料,就要多付12美元,这样就产生了12美元的不利差异在生产中,如果原料的使用比标准多2公斤,如不考虑价格差异,那么多投入2公斤的原料就会产生80美元的不利差异。由此得出12美元的价格差异(占总差异的13%)加上80美元的数量差异(占总差异的87%)共计92美元的总差异2024/5/5

21标准成本(三)差异的调查研究一个部门如果在使用劳动力或原材料的数量或质量上走捷径,就会给下一个部门造成不良的结果。为避免这些部门间相互的不利影响,管理部门必须研究所有明显的差异,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差异2024/5/5

22标准成本(四)差异产生的原因一旦管理者计算出了价格和数量差异,他们必须继续研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将差异总额分成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可以帮助管理者明确首先从哪里展开调查2024/5/5

23标准成本原材料价格差异产生于:原材料数量差异产生于:市场价格的变化保养不好的设备供应商的变化未经正规培训的工人采购数量的变化低质量的工作质量变化不精确的原材料计量运输上的变化原材料质量的变化包装上的变化

生产规格的变化2024/5/5

24标准成本劳动力价格差异产生于:重新劳资谈判签署新的劳动合同个别工人工资的提升使用不同的工人给工作流程带来的变化由工人缺勤造成的人员变化使用学员或实习生劳动力数量差异产生于:工作流程带来的变化使用未正规培训工人原材料质量的变化保养不好的设备由于工人缺勤造成的人员变化2024/5/5

25所得税费用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所得税是一项费用所得税的核算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2024/5/5

26所得税费用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额,归纳起来有两大类: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这两类差异,对会计的影响不同,相应的会计处理也不同2024/5/5

27所得税费用1.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因会计制度和税法在确认标准上的不同所产生的,这种差异的特征是只在当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回,即只对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影响,但并不影响以后各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如企业购买国债产生的利息收入,会计处理上将其确认为“投资收益”,但税法为了鼓励购买国债这种行为,对国债的利息收入不确认为收益,也就不用交所得税2024/5/5

28所得税费用企业以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对外捐赠,或用于职工福利支出,或用于在建工程项目时,会计处理上按成本转账,不确认为收入的实现。但税法则要求按这些产品的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纳税所得交纳所得税税法规定企业违法经营罚款,非公益、救济性捐赠、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以及超过规定标准的业务招待费等费用或损失,在确定应税所得时不允许扣除,但会计准则规定在确定会计利润时均能被扣除,企业应在会计税前利润的基础上,补加上述差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2024/5/5

29所得税费用在仅存在永久性差异的情况下,按照税前会计利润加减永久性差异调整为应税所得,按照应税所得和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2.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税法和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如果不考虑永久性差异,从较长时期来看,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一致的,如果不存在会计期间,会计与税法对暂时性差异的最终处理结果是一致的

2024/5/5

30所得税费用暂时性差异举例所得税法规定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可以于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而会计上企业在发出商品的当天就确认收入,销售毛利计入了会计税前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出于会计目的,采用直线法,这样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从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中扣减的折旧金额会大于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金额产品保修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于产品销售的当期计提;但按照税法规定应于实际发生时从应税所得中扣减,从而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2024/5/5

31所得税费用除了以上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调整以外,按所得税法规定,在前5年之内如果发生亏损,当年的税前利润可以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以后,再计算交纳所得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税前利润±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前5年的亏损)2024/5/5

32所得税费用永久性差异,因其具有不可调回性,所以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需要在当期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存在永久性差异时,经过调整后的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相等而暂时性差异则不同,因其具有可调回性,所以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不需调整,只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即可,这时二者便存在着由于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差额,对此差额的处理就是所得税会计所要解决的问题2024/5/5

33所得税费用

应付税款法所得税会计

纳税影响会计法

2024/5/5

34所得税费用应付税款法

在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核算时,应按税法规定,对本期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本期应交所得税,作为本期的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如下: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

2024/5/5

35所得税费用应付税款法

计算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实际交纳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024/5/5

36所得税费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并应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间,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也就是说,纳税影响会计法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为某项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或分配到以后各期。在这种方法下,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除了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外,还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2024/5/5

37利润及利润分配

企业实现的税前利润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就是企业的税后利润,它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价值内容,企业应按规定程序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

企业设置“利润分配”账户,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利润分配”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其借方登记已分配出去的利润,贷方登记从“本年利润”科目转入的利润数或弥补以往年度的亏损额2024/5/5

38利润及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1.

其他转入,核算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等;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核算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3.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