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教学设计_第1页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_第2页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_第3页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_第4页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单元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课时内容五四运动教材分析中国近代史具有两条明显的主线,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其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本课内容在全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这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课标解读知道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感悟五四运动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提取教材图片中信息,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通过多媒体手段(史料、图片、视频等)和情境创设等方法,教师讲述,师生互动,启发引导。评价设计1、通过课堂检测题(选择),90%以上学生完成识记层面的学习任务。2、通过分析出示的材料解读,80%以上学生完成理解和运用层面的学习任务。3、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回答、讨论的情况,80%以上学生达到过程性评价的“良”的水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教学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教法学法自主阅读,多媒体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前准备(安全等)教师准备:本单元课件、学案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二)教师引领,探究新课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师:请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生: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师: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地波及中国。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时间、地点、参加者、口号、要求、结果)生: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二、五四运动的扩大师: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师: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生: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师: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生: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师: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师: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生: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师: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师: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师: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师总结:爱国:从背景、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妥协。师: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青年节”。从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以天下为己任。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以天下为己任,甘愿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师: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列表讲解: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果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时代资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师: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等,但都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未能充分依靠群众,最终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把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它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我们把这些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之相对应的,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在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五四运动成为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90多年前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作业布置自主复习并完成伴你学相关课时板书设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时间:1919年5月4日开始五四运动地点:北京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过程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发展:北京(学生)——上海(工人)直接目标实现:(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